跟岗学习,共赴成长--中宁天仁幸福城幼儿园观摩学习心得体会

🔥天仁幸福城幼儿园郭老师

<p class="ql-block">  学习是最美的姿态,培训是最美的遇见,成长是最美的风景。2024年10月24日,在中宁县第一幼儿园的组织下,我们来到了固原市幼儿园进行跟岗学习,共赴一场成长之约。</p> 一、一路学习中的“喜”与“获” <p class="ql-block">(一)观园所环境,一处一景皆教育</p><p class="ql-block">我们观摩了幼儿园的户外场地。每到一处,都让人叹为观止:幼儿园户外活动场所不是一马平川的塑料场所,而是呈现出自然的野趣。草地、土山、沙水池、安吉游戏等为孩子们创造了有趣的绿色世界。不同种类的材料分布在最合适的场所,滚筒、中大型建筑积木和大木箱在平坦宽敞的场所和宽敞的屋檐下。游戏材料的收纳箱和架子,为孩子们游戏后的整理和游戏材料的收纳提供了便利,容易培养幼儿良好的收纳整理的好习惯,各种高低不同的木梯竹梯、各种规格大小的木箱、滚筒可以反复操作组合,让幼儿不厌其烦。幼儿园每一个班级、每一个角落都能够让人深思环境所蕴含的教育智慧;充分体现了“把一切游戏空间还给孩子”的教育理念;孩子们的游戏样态让我惊呆了:真正“跳出”形式,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儿童,展示他们自主表征的作品,在自主游戏中认识世界、探索世界。</p> <p class="ql-block">  (二)察师幼互动,一区一角皆儿童</p><p class="ql-block"> 活动中,孩子们或三两自由合作、或独自在私密小屋、或激烈讨论、或玩具争抢,老师们都是在一旁静心观察并用手机录视频记录,不打断、不高控、不包办,在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支持和鼓励。我惊讶的看到许多我下意识中认为“危险”的场景和活动;在没有扶手的几十米高攀爬筒上向上爬行的孩子、在杠杆上随意翻转的孩子、水池里成群嬉戏的孩子……教师并没有在旁保护,孩子的自我安全意识已足够支撑他们去自主游戏、体验,他们并不需要成人的过度保护和干扰。我不由感叹:孩子是天生的游戏家!儿童在前、教师退位,这才是真正的“自主”。</p> <p class="ql-block">  (三)研课程故事,一字一句皆内涵</p><p class="ql-block"> 在游戏案例分享中,她们遵循“动起来、变起来、研起来”,精彩的分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儿童立场,生活即教育,让我们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息。听了老师们的游戏案例分享,让我深深感受到:从“放手”孩子到“信任”孩子的路上,观察是自主游戏中教师最应具备的一项能力。而观察远不是简单的看,做不了合格的观察者,在孩子游戏的过程中就进入不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产生不了心灵的共鸣。观察是很好的支持方式,教师要在观察中做好记录并对其行为进行分析、反思,真正做到“从记录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观察记录中教师的描述应是实际看到和听到而非想到的,在指导和介入时把握时机,引导幼儿有时候遇到问题了自己解决,让孩子自主、深入地进行游戏才能从游戏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游戏的快乐。在游戏中教师要读懂孩子的游戏方式,发现孩子的行为变化,明白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只有明白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才能针对性地给予孩子支持。支持孩子的行为,做好游戏的回应。我想也正是老师们无数次的观察和反思,才呈现出那么有内涵的课程故事。</p> 二、返岗实践中的“思”与“行” <p class="ql-block">结束今天一天的跟岗学习后,我们也在不断思考,自主游戏中教师怎样做到放手而不是放任?怎样预判自主游戏中的安全问题?怎样支持孩子在自主游戏中的深度学习?在后期工作中,我们将怎样结合园所实际,借鉴固原市幼儿园自主游戏开展经验,探寻适合我园的自主游戏发展之路。创设多元的游戏环境。要想转变游戏样态,环境是第一要素。适宜的游戏材料可以丰富幼儿的游戏行为,拓展幼儿的游戏思维。根据天气特点、气温变化、游戏场地的不同,通过调整材料的数量和种类,针对游戏环境和幼儿一起重新规划,满足幼儿各种游戏的需要。环境建设中遵循幼儿主体地位,打造孩子们最需要的、最爱玩的游戏场。</p> <p class="ql-block">  此次观摩学习虽画上句号,但对于自主游戏的学习、研讨和反思是一个需不断坚持的过程,我们不能止步。在工作中我们会将理念与行动并驾齐驱,让“放手是理念,安全是责任”潜移默化成为老师们的意识状态和行动习惯。使“在理念中实践,在实践中建构理念”形成良性发展模式,让游戏真正点亮孩子的童年。</p>

游戏

孩子

自主

幼儿

幼儿园

学习

教师

观察

理念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