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文: 卢冬林</p><p>图: 卢冬林</p> <p>国画:《秋雨》</p> <p>斗笠是我们竹乡农村家家户户必备用品,几乎人手一顶。因为农民出门劳作,不管晴天雨天,随身都要带着它,晴天遮阳,雨天挡雨。</p><p>家乡人做斗笠,用的材料都来自竹子。记忆中家乡的斗笠都是村里手巧的农民自己做的,很少有到集市去买的。家乡的斗笠有大中小不同的型号,大的主要用来挡雨,小的一般用来遮阳。还有一种更小的斗笠,是打禾时戴的,既可遮阳,又可用来防止谷粒或泥水弄脏头部的,叫打禾笠子,竹篾间大多絮的是棕丝,比箬叶絮的更轻便。</p><p>斗笠的作用看起来跟伞一样,但它的用处要比伞大得多。伞对于从事田间劳作的农民来说,毫无作用,农民只有戴上轻便实用的斗笠,才既可防雨防晒、又不影响双手从事劳作,还可起到安全帽的作用,既经济又实用。对于农民来说,斗笠比雨伞要重要得多,这种农民自产自用的劳保用品,堪称是古代劳动人民一项伟大的发明。</p><p>很早的时候,家里也有过一把红色的油纸伞,但那是只有母亲出门做客时才带上它,好象还有一个用布做的带背绳的外套,出远门时可把伞装在里面,背在身上。后来在县城工作的父亲也买过几把伞,先是一把竹骨的黄色油布伞,后来才有铁骨的黑布伞,但父亲也很少打伞,下雨时出门还是喜欢戴斗笠。</p><p>从我记事起,凡遇上下雨天出门,斗笠就为我遮风挡雨,上学读书、下课放牛我戴的是斗笠,耕田耙地、插秧打禾我戴的也是斗笠;到后来当赤脚老师,上下班遇上下雨,还是戴斗笠。斗笠,伴随着我走过荆棘陡峭的山道,走过泥泞弯曲的田埂,一直陪伴我穿过风风雨雨的蹉跎岁月。</p> <p>母亲带着我们在乡下居住生活时,家里的斗笠都是父亲做的。父亲住在县委大礼堂时,卧室的墙上就挂着一片斗笠模型。每次做新斗笠,就把这个模型取下垫在地上或放在一块木板上,然后用剖好的竹篾在模型上依样编织,编好两片模型后,在它们中间絮上箬叶,把上下两片模压紧,再用竹篾缠绕锁边,斗笠顶上再压实固定好,新斗笠就做好了。这种古老的絮箬叶的斗笠厚实,戴在头上稳重。七十年代后有用塑料薄膜代替箬叶的,更轻便,做起来也省事,戴在头上好象更美观透亮,但感觉轻浮,很容易被风刮跑。</p> <p>竹乡记忆。参照刘一兵先生摄影作品绘制。</p> <p>父母亲去世后,家里就没有了斗笠,在我的风风雨雨的人生路上也失去了一道防护。几十年没有用过斗笠了,但却时时会想起斗笠,以至于在自己的国画习作中,也时时出现斗笠的影子。它在我心中,实实在在地成了一种精神,一种象征。</p> <p>斗笠虽土,但它土得实在,没有奢华的外表,却有着奉献的精神,它自重自立却又尽职尽责,人们想利用它,只需轻轻地把它托起放到头上,它就体贴地为您服务,尽力保护着您;它自强又不张扬,不象布伞那样虽高高在上,趾高气扬,却靠别人托举又被他人把持。斗笠为人类遮风挡雨,默默地守护着劳动人民,虽被权贵所不齿,却被劳苦大众所珍爱。</p> <p>几年前做过一个美篇《斗笠》,里面编了几个不顺口的长短句,附录在此,博友人一笑。</p><p>那年的阳春三月,</p><p>我送你一顶新做的斗笠。</p><p>闻着竹篾和箬叶的清香,</p><p>你的笑脸象盛开的桃花!</p><p><br></p><p>后来,你说这斗笠太土太小,</p><p>你躲到了一把黑布洋伞下。</p><p>从此,你免受风吹雨打,</p><p>但脸上总留下那黑伞的阴暗。</p><p><br></p> <p><br></p><p><br></p><p>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p> <p>清明时节</p> <p>人面桃花相映红</p> <p>竹乡</p> <p>一道清泉</p> <p>一团青翠影离离</p> <p>山花</p> <p>秋水无尘</p> <p>又一秋</p> <p>小憇</p> <p>闺蜜</p> <p>独钓一江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