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传儒家微言大义,教商贾允执厥中,培养新时代儒商。</p> <p class="ql-block">《论语》第十四篇宪问篇第二十章教学录音</p> <p class="ql-block">大家好,我是万守杰,今天一起分享《论语》第十四篇宪问篇第二十章。</p><p class="ql-block">原文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子曰:“其言之不怍(zuò),则为之也难。”</p><p class="ql-block">这句话翻译过来是这样。</p><p class="ql-block">孔子说:“说话如果大言不惭,那么实现这些话就很困难了。”</p><p class="ql-block">孔子到底在说什么?窃以为,假如一个人说大话丝毫不感到惭愧,说明这个人没有敬畏之心。说到要先做到,假如光在那说,信口开河,心中就没有道德约束,就没有“信”,没有“信”而去履行说出去的话就很难。总之,说话要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但允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历史证明,吹牛的人往往是做不到的,只是吹而已。孔子喜欢刚毅木讷之人,讨厌吹牛的人。夫子曾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是说,巧言善辩的侫( nìng)人,尖牙利齿之人,都是讨厌的人,这样的人很少有仁人。</p><p class="ql-block">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一个人说话不知惭愧,那么他实践起来一定很困难。 这句话强调了言行一致的重要性,告诫人们不要轻易许诺,要量力而行,脚踏实地。这句话的背景是孔子在教导人们应当保持谦虚和谨慎的态度,不要夸大其词,言过其实。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说话不知惭愧,言过其实,那么他在实践中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这是因为大言不惭的人往往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最终导致承诺无法实现,失去他人的信任。这句话的现实意义在于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言行一致,不要轻易许诺,要量力而行。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应该注重诚信和责任感,避免说大话、唱高调,要脚踏实地。</p><p class="ql-block">这句话看似简单,如果深入推敲,实则不一般,所以对于这句话的解读,千百年来众说纷纭。最主流的一种解读,就是把“怍”理解成“羞愧、愧疚、惭愧”,把整段话翻译成,如果大言不惭,言过其实,那做起来就难了。我们上面就是这样解读的。这样的解读,猛一看没有什么大问题,但细细琢磨,却非常别扭,别扭在哪里呢?首先,这样的解读说的还是“说”和“做”的辩证关系,类似的话题孔子在《论语》其他其它篇章中已经多次提及了,没必要在这里做无谓的重复。其次,从“怍”字的本义和语法上来看,如果把“怍”理解成惭愧,那么“其言之不怍”就是说话不惭愧。既然“说话不惭愧”,怎么能得出“做起来就难了”的结论?似乎前后逻辑不通。还有就是,说大话的确需要惭愧心理,难道凡是说话都要惭愧吗?不说“大话”也要惭愧吗?显然不通,请注意孔子在这里说的是“言”,并没有说“大言”。</p> <p class="ql-block">在《第二届中国楚域品牌文化创新发展大会》接受电视台采访</p> <p class="ql-block">今天鄙人给出一个“开脑洞”的解读。首先要弄清楚“怍”字的造字本义,“怍”字的左偏旁是“心”,右偏旁是“乍( zuò)”,造字的本义是指“怦然心动”。 找出了“怍”字的含义,再来理解这段话就容易了。应该这样理解,孔子告诉我们,你说的话要能打动别人的心,让别人感动。如果别人听了你的话而无动于衷,那么这件事做起来也就难了。这句话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多想一想,为什么有的人说话能感染别人,有的人说话却没有人听? 所以,这句话最恰当的翻译应该是:说话如果言不由衷,不能让自己心动,别人也不会放在心里去的,所以做起事情就困难了。</p><p class="ql-block">窃以为,“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无论是理解为“说话如果大言不惭,那么实现这些话就很困难”,还是理解为“说话如果言不由衷,不能让自己心动,别人也不会放在心里去,所以做起事情就困难”,两种理解都可以,实在没有必要去争对错,或者说孔子两种意思都有。</p><p class="ql-block">鄙以为,在现实生活中,言过其实又不感到惭愧,大言不惭又不感到不安, 这种人的确不在少数,比如今日之网红差不多皆此类人。有道是:凡事皆需量力而行,凡话皆须量力而言,这样就可以应付自如,不致于招惹埋怨和指责。话又说回来, 在能够通过努力或创造条件就能再上一个台阶的情况下,奋斗的目标自当可以标高一尺,目高一线,而不能抱残守缺,无所超越。因而,话说到何种程度确实是一种艺术,既不能大也不能小,既不能高也不能低,既不能多也不能少,比如“话痨”“哑巴”都不行,“吹牛”“过谦”也不行。说到底,如何说话是一个“中庸”问题,需要一辈子学说话,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也没有学会说话,最后只有“闭嘴”的份了。有道是:沉默是金,大智慧也。</p><p class="ql-block">窃以为,天无言却有风霜雨雪,世间无不敬仰;人有言却有吉凶厉咎,鬼神无不厌之。人道法于天道,乃天人合一。天赋于人的性命,原本人的天性是“无言”,因为无言才是天道。但人教会人言,一方面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另一方面人言可伤人,人言可杀人,故人言可畏也。既然改变不了“人教人言”这个世道,所以圣人出,教人言,以免“人言伤人”,谓之“修道之谓教”。孔子知天畏天敬天,“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道人言的最高境界是“无言”,但又知道人永远不可能达到像天一样“无言”,故曰:“君子欲(讷( nè)于言而敏于行”,教导人们向天道学习,少说话,多做事。可见,夫子悲天悯人,劝人们少开口,即使开口也要小心翼翼、吞吞吐吐,此谓“讷言”,意思是只管勤勉做事就可以了。毛主席给两个女儿起名,大女儿叫李讷,小女儿叫李敏,就是源于孔子说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说到这里,鄙人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老子说孔子“迂腐”,老子早就明白这个世界无法改变,比如人不会说话是常态,老子批评孔子净做些“徒劳”的事,是无法让人做到无言的,故老子曰:“天地不仁,视万物如刍狗;圣人不仁,视百姓为刍狗”。而孔夫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呐喊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一警世名言。孔子认为,人绝对不是不会说话的刍狗,通过终身学习“人人皆可尧舜”“人人皆可内圣外王”,犹如给万古长夜点亮了一盏明灯,从此中华民族有了人生目标,有了信仰。</p><p class="ql-block">说到这里,或许有人问:孔子除了希望人们“讷言”,即少说话且欲言又止,那么如何算作“会说话”呢?或者说,“讷言”的标准是什么呢?孔子在一次教育儿子孔鲤时说:“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说,不好好学《诗经》,怎么开口说话呢?也许大家对孔子“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理解不深,有些似懂非懂的感觉。这样说吧,《诗经》是一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风》《雅》《颂》每一篇诗歌都可以拿来吟诵歌唱,正所谓五音齐整,五德音律,犹如黄钟大吕,和美无邪,寓意深远。试问:如果说话如唱诗一般,是不是能够感染人?是不是人人爱听?是不是“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最好诠释?鄙以为,“讷言”标准就是《诗经》所言。</p><p class="ql-block">好,今天的课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再见!</p> <p class="ql-block">在《第二届中国楚域品牌文化创新发展大会》作《楚域品牌文化创新之路》主题报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