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不吃鱼的习俗</p><p class="ql-block">卡若遗址位于澜沧江边,鱼类资源丰富。几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动物骨头,有藏原羊,有青羊、马鹿、獐子等,甚至还有隼和贝,唯独没有鱼的骨头。</p><p class="ql-block">鱼的骨头,在同类遗址中非常非常常见,只有要居住地附近有水,有鱼,古人吃完鱼,剩下的骨头会很多,也不易腐烂容易保存。</p><p class="ql-block">伴随鱼骨,也常常会出土一些捕鱼工具,最多见的是网坠,有陶的也有石的,有容易保存。</p><p class="ql-block">卡若以西的一千多公里的拉萨曲贡遗址,距今3700年,出土了很多网坠。</p><p class="ql-block">卡若东南近两千公里的日喀则康码县玛不措湖遗址,距今4000年,也出土了大量鱼骨。</p><p class="ql-block">卡若、曲贡、玛不措海海拔都在32—4500米中间,附近都有鱼,唯独卡若没有与鱼有关的遗存。</p><p class="ql-block">藏族有不吃鱼的习俗,不是不吃,只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不吃。比如春天万物复苏,小虫子都出来了,有些信佛的人出来走路都要小心,怕踩踏了这些小虫子。同理,在春天有不吃鱼的习俗。老百姓有句俗话“春天的鱼狗都不吃,秋天的鱼王子都出不上”。</p><p class="ql-block">林芝地区有些当地人不吃鱼,是因为水葬的原因。鱼是神圣的,也不干净。</p><p class="ql-block">卡若人是不是也有不吃鱼的习俗?我们在《昌都卡若》考古发掘报告的解释是肯定的。</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不吃鱼,大概有几种可能:鱼是卡若人的“图腾”。原始社会的人把自己的保护神或者视为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动物等。</p><p class="ql-block">二是有水葬的习俗。</p><p class="ql-block">需要说明的是,卡若遗址至今没有发现墓葬,也没有发现水葬。</p> <p class="ql-block">卡若出土的动物骨头。</p><p class="ql-block">有藏原羊、马鹿、獐、家猪、青羊、隼、贝等,就是没有鱼的骨头。</p><p class="ql-block">卡若地处澜沧江边,鱼是很多的。就同类遗址而言,只要有鱼,鱼骨是很多的。</p><p class="ql-block">卡若遗址不但没有鱼骨,也没有任何捕鱼工具出土,如网坠等。</p> <p class="ql-block">西藏澜沧江里的鱼。</p><p class="ql-block">今天的澜沧江,鱼是很多的,附近的昌都水泥厂工人,尤其是汉族,经常捕鱼吃鱼。</p> <p class="ql-block">网坠。</p><p class="ql-block">这不是卡若遗址的。</p><p class="ql-block">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经常出土。</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的古人选居住址,都在水源附近,有水就鱼,捕鱼必不可少。网坠出土很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