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

垂柳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守好江山责任重大。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p><p class="ql-block"> —— 习近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5日,正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75周年休假之际,我陪老伴来到英雄城市、锦绣之州——锦州,瞻仰了辽沈战役纪念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是辽沈战役纪念馆园区中心建筑物,座落在苍松翠柏丛中。纪念塔塔身高8米,全部为花岗岩砌筑。纪念塔塔顶是一座持枪振臂呐喊的青铜铸就的解放军战士全身塑像(锦州民间俗称“大铜人”),铜像高达6米,重约18吨。塔身正面镶嵌着朱德元帅题写的“辽沈战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2个鎏金大字。塔身两侧是长8.8米、高2.4米的花岗岩浮雕群像,表现的是锦州攻坚战和辽西围歼战的战斗场面。纪念塔北侧4.2米处立有一座纪念碑即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碑,高2.3米、宽5.2米,灰白色大理石上镌刻着辽宁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辽沈战役纪念塔两侧的浮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辽沈战役纪念塔,塔身正面镶嵌着朱德题写的“辽沈战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十二个鎏金大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纪念塔北侧4.2米处立有一座纪念碑即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碑,高2.3米、宽5.2米,灰白色大理石上镌刻着辽宁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辽沈战役纪念馆始建于1959年,1988年进行改扩建,新馆由叶剑英元帅题写馆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辽沈战役纪念馆导览全景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辽沈战役纪念馆园区简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辽沈战役纪念馆成立于1958年末,新馆于1988年落成,2004年经改陈改造重新开馆,2008年实行免费开放,2018年全面完成园区环境改造。本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现已成为融教育、博览、旅游、休憩于一体的大型军事历史主题公园,园区占地18万平方米,在贯通南北的中轴线上,以具有纪念性和标志性的门、塔、馆建筑为主体,结合北方园林绿化的特点,在周围布置了许多纪念设施。</p><p class="ql-block"> 南大门三个特型建筑独具视觉冲击力,寓胜利与和平之意,同时也是多功能展厅。</p><p class="ql-block"> 纪念塔集朱德元帅题词和巨型浮雕、铜像于一体,已成为国内纪念性建筑的精品。纪念广场可容纳万人集会。</p><p class="ql-block"> 陈列馆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建筑结构共分三层,设有序厅、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和全景画馆。其中,利用幻影成像、巨幕投影和环绕声技术制作的《辽西会战》情景剧把军事指挥和战场交锋的情景真实再现,惊心动魄、壮怀激烈。</p><p class="ql-block"> 全景画《攻克锦州》是中国美术界的开山之作,被誉为世界博物馆界的经典之作。高超的绘画技法、逼真的地面塑型和动态影像系统的巧妙衔接,使观众仿佛跨越时空,身临其境..</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走进纪念馆,共同感受往昔激情岁月,享受今朝和谐阳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世纪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辽沈战役纪念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8年12月,辽沈战役纪念馆在锦州大广济寺建成。1978年10月,元帅叶剑英为辽沈战役纪念馆题名。1985年4月29日,经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中央军委讨论决定,批准在锦州修建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新馆选址于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北侧,并于1988年10月31日正式落成开放。2001年,经过辽宁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对辽沈战役纪念馆进行了全面改建和改造,并于2004年11月2日竣工并重新对外开放。自2008年3月1日起,辽沈战役纪念馆作为全国首批博物馆、纪念馆向社会公众实行免费开放。2022年8月1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访问位于锦州凌河区的辽沈战役纪念馆,回顾东北解放战争历史和辽沈战役胜利进程。</p><p class="ql-block"> 辽沈战役纪念馆占地18.8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占地8600平方米,内设有序厅、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和全景画馆。纪念馆藏品总计19915件,其中包括6248件文物,25件一级文物,275件二级文物,全面反映了东北解放战争历史,突出展示了辽沈战役的胜利进程对解放战争产生的重大意义。周边园区充满绿意,利用现有园林环境进行规划,以辽沈战役军事主题为核心,塔、馆、门为主体,通过中轴线处理,使建筑、纪念设施、景观布局协调统一,建筑结构完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前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辽沈战役是20世纪中期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投的第一个战役。</p><p class="ql-block"> 1948年秒,东北解放战争经过三年艰苦奋战,进入战略决战阶段。9月12日至11月2日,在华北人民解放军配合下,东北人民解放军在辽宁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与国民党军进行现模空前的辽沈决战。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中国革命形势发展到一个新的转折点,从而加速了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进程。</p><p class="ql-block">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制定的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举行辽沈战役的战略决策等一系列方针,是取得辽沈战役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东北人民解放军不断发展壮大,英勇奋战,为辽沈战役胜利建立了卓越功勋。东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土地改革、生产支前与爱国民主运动,为辽沈战役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为辽沈战役胜利暨东北解放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其功名同山河长在,与日月同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制定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战略方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万大军挺进东北,开辟根据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共中央东北局领导成员名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人民自治军领导成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扭转东北战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6年7月至1947年4月,是东北民主联军粉碎国民党军进攻,扭转东北战局的战略防御阶段,也是东北根据地基本建成时期。全面内战爆发后,东北休战延长4个多月。中共中央东北局于7月7日通过了《东北形势和任务》的决议,抓紧有利时机,放手发动群众,深入开展土地改革、剿匪斗争和政权建设,加强部队整训。10月,国民党军发动新的攻势,东北民主联军先后进行了新开岭战役、三下江南和四保临江战役,粉碎国民党军"南攻北守,先南后北"计划,为东北民主联军转入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参加东北局扩大会议的主要成员名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民主联军和国民党军的作战方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民主联军:"南打北拉,北打南拉"的方针。</p><p class="ql-block"> 坚持南满,巩固北满,南打北拉,北打南拉,南北满密切配合,集中优势兵力,主动打击敌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国民党军:"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作战方针。</p><p class="ql-block"> 第一步是"北守南攻"。第二步是把已占领地区巩固后,再集中主力向北满进攻,以达到占领整个东北的目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人民解放军战术原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点两面:所谓一点,就是说要集中优势兵力于主要的攻击点上。反对在各点上平分兵力的办法。所谓两面,就是说必须采取勇敢包围办法,防止敌之突围逃走。两面是指至少两面,兵力多时也可以是三面四面。</p><p class="ql-block"> 三三制:是战术组织形式。指一个班内由三至四人划分三或四组。在战斗时各组以班长为核心,在班长指挥下,率领本小组根据敌情地形,散开距离间隔进行作战,不超过班长口令指挥范围以外。</p><p class="ql-block"> 三猛战术:即猛打、猛冲、猛追。</p><p class="ql-block"> 猛打:对于所选定的主攻点上,应将各种机关枪各种炮秘密的尽量接近敌人,适当的配备起来,以便能向主攻目标射击,并能同时猛然开火。</p><p class="ql-block"> 猛冲:在主攻点上,火力猛然开始射击后,我突击部队应乘此际敌人发呆、发慌时一时拿不出主意和来不及调兵时猛烈冲锋,要有刺刀血战的威风和随手榴弹的飞出爆炸而猛进的勇气。</p><p class="ql-block"> 猛追:对于已被冲动和溃乱的敌人,应实行猛烈追击,要一直压下去,这就是猛追。</p><p class="ql-block"> 三种情况</p><p class="ql-block"> 三种情况是敌人守、敌人要退不退、敌人退。针对这三种情况,我们提出三种打法:如果敌人守,我们就要经过正式的准备,完成一切准备工作之后再攻击;如果敌人要退不退,这时我们应该先将敌人围起来,围而不打,围而不攻,或围而小攻,用一部分和他们打,抓住他,使他走不脱,然后准备好再打;如果敌人退,就要猛追,这时不要等命令,也不要怕部队少,也不要怕敌人情况不清楚,追就是了。当然,战役指挥员应该组织有计划的追击。</p><p class="ql-block"> 三种打法</p><p class="ql-block"> 四组一队:四组即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支援组。提出四组一队主要是提醒大家:突击连队要分工,小组互相掩护,互相配合。</p><p class="ql-block"> 四快一慢:四快:向敌前进要快。抓住敌人后进行准备工作要快。突破后扩张战果要快。敌人整个溃退了,离开了阵地,我们追击时要快。一慢:总攻发起时机要慢(但总攻开始后要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8年3月,在东北站稳脚跟的解放军,在林彪的领导下,发展为近百万大军。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离开西北来到河北与刘少奇、朱德等会合,并讨论了当时的形势。毛泽东、朱德等及时把握战略决战时机,命令东北野战军南下北宁,强攻锦州,切断东北蒋军退到华北的路,以彻底消灭东北国民党。林彪为了有胜利的把握,提出先打长春,以围点歼灭沈阳援敌。经过毛主席多次做工作,1948年7月,林彪决定按毛泽东意见办,南下攻击锦州。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终于在毛泽东的坚持下打响了。东野主力向锦州发起总攻,31个小时便攻克锦州。接着,长春宣告解放,沈阳、营口亦相继解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辽沈战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辽沈战役(1948年9月12日—1948年11月2日)也被称为“辽沈会战”,是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基本信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别名:“辽沈会战”</p><p class="ql-block"> 发生时间:1948年9月12日</p><p class="ql-block"> 结束时间:1948年11月2日</p><p class="ql-block"> 发生地点:中国东北地区</p><p class="ql-block"> 交战方:中国共产党东北野战军</p><p class="ql-block"> “中国国民党东北剿匪总司令部”</p><p class="ql-block"> 指挥官:共产党:毛泽东</p><p class="ql-block"> 国民党:蒋介石</p><p class="ql-block"> 主要人物: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卫立煌、廖耀湘、杜聿明</p><p class="ql-block"> 兵力:东北野战军70万人</p><p class="ql-block"> 国民党军55万人</p><p class="ql-block"> 所属战争:解放战争</p><p class="ql-block"> 结果:东北野战军取得胜利</p><p class="ql-block"> 死亡人数:东北野战军6.9万人伤亡</p><p class="ql-block"> 国民党军47.2万人伤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8年9月12日,经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由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等率领东北野战军70万大军向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发动大决战。在战役初期,解放军通过快速机动和突然袭击的战术,将国民党军分割。为解锦州之围,10月10日至15日,蒋介石调动11个师的兵力对塔山发动猛攻,未能突破解放军阵地。后廖耀湘部自沈阳驰援锦州,于黑山、大虎山地区遭解放军阻击,未能顺利突破。10月14日,解放军对锦州发动进攻,并于次日成功攻克锦州。节节败退的国民党军队士气低落,多名军官率部起义,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国民党军官于10月30日撤离沈阳。31日,解放军突破沈阳铁西区,国民党军第8兵团司令周福成率部投降。11月2日16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十余万,沈阳全部解放。10日,解放军收复锦西和葫芦岛,东北全境获得解放。</p><p class="ql-block"> 对于辽沈战役的胜利,毛泽东在给东北解放的贺电中写道:“东北是中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最大的中心,东北解放,奠定了在数年内解放全中国,然后将中国逐步建设为工业国家的巩固基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野战军领导林彪、罗荣桓、刘亚楼亲临前线指挥作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野战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8年8月,东北人民解放军由初期的10余万人,规模逐渐扩大至100余万人。共产党在东北解放区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都已超过国民党军,为举行辽沈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辽沈战役前,东北野战军指挥员林彪主张先打长春,吸引沈阳的援军出城支援,然后围点打援,从而自北向南攻克国民党军据点。毛泽东则认为应先打锦州,从而切断国民党军的出逃路线,进一步改变解放战争局势。最终,东北野战军以第12纵队和6个独立师、1个骑兵师继续围困长春守军,集中6个纵队和1个炮兵纵队、3个独立师、1个坦克营在北宁线上发动攻势,伺机夺取锦州,同时以3个纵队配置于沈阳西北及长、沈间,钳制驻守沈阳的国民党军。解放军用于第一线的兵力中,野战部队有12个纵队和1个炮兵纵队,连同各独立师、骑兵师共计70万余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辽沈战役战力对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人民解放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拥有野战部队70万人,地方部队30多万人。</p><p class="ql-block"> 在东北有12个步兵纵队、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15个独立师、3个骑兵师,共54个师70万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司令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司令员:林彪(代号101)</p><p class="ql-block"> 政治委员:罗荣桓(代号102)</p><p class="ql-block"> 参谋长:刘亚楼(代号103)</p><p class="ql-block"> 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谭政</p><p class="ql-block"> 政治部副主任:陶铸</p><p class="ql-block"> 作战处处长:苏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司令:肖劲光</p><p class="ql-block"> 副司令员:陈伯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司令:程子华</p><p class="ql-block"> 政委:黄克诚</p><p class="ql-block"> 各纵队(相当于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1纵队(后改38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司令:李天佑</p><p class="ql-block"> 政委:梁必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2纵队(39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司令:刘震</p><p class="ql-block"> 政委:吴法宪</p><p class="ql-block"> 参谋长:吴信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3纵队(40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司令:韩先楚</p><p class="ql-block"> 政委:罗舜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4纵队(41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司令:吴克华</p><p class="ql-block"> 政委:莫文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5纵队(42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司令:万毅</p><p class="ql-block"> 副司令:吴瑞林</p><p class="ql-block"> 政委:刘兴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6纵队(43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司令:黄永胜</p><p class="ql-block"> 副司令员:杨国夫、李作鹏</p><p class="ql-block"> 政委:赖传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7纵队(44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司令:邓华</p><p class="ql-block"> 政委:吴富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8纵队(45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司令:段苏权</p><p class="ql-block"> 政委:邱会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9纵队(46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司令:詹才芳</p><p class="ql-block"> 政委:李中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10纵队(47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司令:梁兴初</p><p class="ql-block"> 政委:周赤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11纵队(48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司令:贺晋年</p><p class="ql-block"> 政委:陈仁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12纵队(49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司令:钟伟</p><p class="ql-block"> 政委:袁升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炮兵纵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司令:朱瑞(第一任义县战斗中触雷牺牲),苏进</p><p class="ql-block"> (第二任)</p><p class="ql-block"> 以上各纵队均有3个师,另外还有17个独立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国民党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剿匪总司令:卫立煌(国民党二级上将)</p><p class="ql-block"> 第一兵团(驻长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司令:郑洞国</p><p class="ql-block"> 辖新编第7军和第60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编第7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军长:李鸿</p><p class="ql-block"> 辖新编第38师、253师和290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60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军长:曾泽生</p><p class="ql-block"> 辖182师、265师和286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八兵团(驻沈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司令:周福成</p><p class="ql-block"> 辖第53军和第6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53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军长:周福成</p><p class="ql-block"> 辖116师、130师和270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6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军长:罗又伦,后由赵家骧接任。</p><p class="ql-block"> 辖第207师、195师(后该师改隶第49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九兵团(驻沈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司令:廖耀湘</p><p class="ql-block"> 辖新编第1军、新编第3军、新编第6军、第49军、第71军和第52军以及骑兵司令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编第1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军长:潘裕昆</p><p class="ql-block"> 辖新编第30师、50师和287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编第3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军长:龙天武</p><p class="ql-block"> 辖第14师、54师和292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编第6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军长:李涛</p><p class="ql-block"> 辖新编第22师、169师和296师(后改隶第52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49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军长:郑庭笈</p><p class="ql-block"> 辖第79师和105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71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军长:向凤武</p><p class="ql-block"> 辖第87师和91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52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军长:刘玉章</p><p class="ql-block"> 辖第2师和25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骑兵司令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司令:徐梁</p><p class="ql-block"> 辖骑兵第1、2、3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锦州指挥所(驻锦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司令:范汉杰</p><p class="ql-block"> 辖第六兵团、新编第5军和新编第8军,第54军一度归其指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六兵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司令:卢浚泉</p><p class="ql-block"> 辖第93军和第184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93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军长:盛家兴</p><p class="ql-block"> 辖第263师、264师和266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编第5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军长:刘云瀚</p><p class="ql-block"> 辖第26师、293师和284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编第8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军长:沈向奎</p><p class="ql-block"> 辖第288师、289师和88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54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军长:阙汉斋</p><p class="ql-block"> 辖第8师、36师和198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战争过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共中央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8年秋,全国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中共中央于9月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会议,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从1946年7月算起)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战略总任务。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依据战局的发展变化,高瞻远嘱,因势利导,把人民解放军发起的攻势引向就地歼灭国民党重兵集团的战略决战。9月7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了《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确定首先在东北战场与国民党展开战略决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辽沈战役作战方针与部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共中央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们现在就应该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你们应当注意:</p><p class="ql-block"> (一)确立攻占锦、榆、唐三点并全部控制该线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二)确立打你们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即在卫立煌全军来援的</p><p class="ql-block">时候敢于同他们作战。</p><p class="ql-block"> (三)为适应上述两项决心,重新考虑作战计划并筹办全军军需(粮食、弹药、新兵等)和处理俘虏事宜。</p><p class="ql-block"> ——1948年9月7日毛泽东给林彪、罗荣、刘亚楼的电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国民党军作战方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集中兵力,重点守备,确保沈阳、锦州、长春,相机打通北宁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战场国共兵力对比</p><p class="ql-block"> (1948年8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国民党军:55万人</p><p class="ql-block"> 人民解放军:103万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央军委关于攻锦打援的电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一阶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正式打响。东北野战军南下锦州,率先在北宁线锦州至昌黎段向国民党军发起进攻,第11纵队并指挥察热辽骑兵师,由建昌营地区出发,先后攻克昌黎、北戴河。冀察热辽独立第4、第6、第8师,炮兵旅和两个独立团攻克沙后所和绥中。第4、第9纵队从台安、北镇出发,迅速切断义县与锦州的联系,包围了义县。第8纵队由八面城出发,经彰武、北镇直插锦州以北,在第9纵队配合下先后歼灭葛文碑、薛家屯守军暂22师两个团大部。第3纵队及第2纵队第5师,分别于9月14日、17日出发,9月20日接替第4、第9纵队包围义县。第4纵队绕过锦州,9月29日攻克兴城。第7纵队攻占高桥、西海口和塔山,切断了锦州和锦西之间的联系。锦州被围后,蒋介石察觉到国民党在东北地区的危险局面,于10月2日亲抵沈阳谋划对策,决定以第9兵团司令廖耀湘担任指挥,召集沈阳地区11个师加3个骑兵旅,组成“西进兵团”;以第17兵团司令侯镜如担任指挥,召集华北及山东地区7个师,连同锦西、葫芦岛的4个师,共计11个师,组成“东进兵团”。两大兵团受蒋介石命令,意图东西齐进,与解放军在锦州实施决战。</p><p class="ql-block"> 塔山位于锦西和锦州之间,距离国民党军前沿阵地约30公里,地势平坦,没有天然的防御条件。10月4日,东北野战军指挥部下达命令,要求塔山的防守部队坚决固守,不退一步,并准备在此地战斗到底。国民党军方面,廖耀湘统辖的“西进兵团”没有能够有效进行推进,而是希望在“东进兵团”突破塔山防线后向锦州发起进攻。10月10日开始,国民党军的“东进兵团”发起猛烈进攻,一度取得了解放军前沿阵地的控制权。然而,在经过了连续6天6夜的战斗后,解放军成功坚守住了塔山阵地,没有让“东进兵团”进入锦州。由于廖耀湘的消极避战态度,“西进兵团”没有给解放军的攻锦部队带来太大的压力,蒋介石的东西对进战略最终失败。在塔山阻击战发生的同时,东北野战军的攻锦部队于10月9日发动了外围战斗,并于13日控制了锦州的外围地区,从而确保了攻城部队的迅速接近锦州城。14日上午,解放军发起总攻,各攻击集团在炮火的掩护下,迅速进入了锦州城,并继续向纵深地区推进,与国民党军驻守部队展开巷战。15日清晨,各集团相继歼灭了锦州守军的主力,胜利会师于城内。当天晚上6点,解放军全歼了残余守军,完成了解放锦州的任务。在攻锦过程中,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被俘,东北的陆上通道也被封锁。</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解放军自1948年6月开始对长春的围困,长春守军始终未得到有效的援军支持,缺乏人员和粮草,多次尝试突围却均被解放军合围部队击退。随着锦州的失守,位于长春的国民党第60军军长曾泽生于17日率部起义,新7军军长李鸿也在19日率部向解放军投诚,打击了长春守军的士气,削减了其规模,负责指挥长春守军的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郑洞国再无可用部队,无奈放下武器宣布投降,长春宣告解放。</p><p class="ql-block"> 在解放军解放锦州时,廖耀湘的“西进兵团”一直在彰武、新立屯地区踟蹰不前。锦州失守后,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曾主张该兵团退守沈阳,或是转向营口。然而,蒋介石判断东北野战军需经较长时间休整补充才能再次投入战斗,遂令“西进兵团”与“东进兵团”再攻锦州,意图重新打通国民党军撤退的陆上通道,而后掩护沈阳守军经铁路撤入关内。国民党方面另调位于辽阳的部队南下,抢占营口,以备“西进兵团”前进受阻时改经营口,会同沈阳守军从海上撤退。蒋介石还委任杜聿明为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冀热辽边区司令,指挥撤退行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野战军攻锦部队主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野战军参加塔山阻击战部队主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塔山阻击战经过要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塔山阻击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塔山阻击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宁省塔山地区对国民党军队而发起的一场惨烈的阵地阻击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塔山战役指挥官:</p><p class="ql-block"> 林彪、程子华、吴克华、胡奇才、莫文骅</p><p class="ql-block"> 结果:东北人民解放军成功阻击增援锦州的国民党军,保障了解放军主力夺取锦州。</p><p class="ql-block"> 地点:辽宁省锦西县(今葫芦岛市)塔山一带。</p><p class="ql-block"> 时间:1948年10月10日 - 1948年10月15日。</p><p class="ql-block"> 交战各方:东北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p><p class="ql-block"> 各方兵力: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 50000余人、国民党军近10万人。</p><p class="ql-block"> 伤亡情况:解放军3000余人,国民党毙、伤、俘共计14800人以上。</p><p class="ql-block"> 塔山阻击战保证了锦州战役的胜利,加快了辽沈战役的进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拉开序幕,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攻占锦州的关键时期,蒋介石以11个师组成东进兵团驰援锦州。为了保障主力部队顺利拿下锦州,东北野战军第4、第11纵队,以锦州以南的塔山(今属辽宁省葫芦岛市)为节点,阻断国民党军队向锦州城的增援,为东北野战军主力攻打锦州获取更多的时间。 </p><p class="ql-block"> 10月10日,国民党军队在重炮、军舰炮、飞机等优势火力配合下,对塔山阵地发起猛攻,遭遇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全体战士阻击,终使国民党军数次攻击未能得逞。11日,国民党东进兵团集中四个师的兵力,再次向塔山防线进攻。面对国民党军的攻势,解放军四纵全体士兵进行反击,一天内打退国民党军队的9次进攻。</p><p class="ql-block"> 13日晨,国民党军集结各方火力,分别向白台山、塔山等主要目标持续猛烈进攻,解放军调集火力全线迎击,双方均伤亡惨重。14日,塔山阻击战进入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在国民党军的密集炮火和防线冲击下,双方从上午激战至黄昏,国民党军独95师几乎被全线歼灭。</p><p class="ql-block"> 15日晨,国民党军集中了5个师的兵力以偷袭、集团进攻等多种形式向塔山一线阵地发起冲击。却被解放军炊事员遇到,在听到枪声后,前线战士迅速反击,偷袭部队溃不成军。中午,东进兵团全线溃退。下午6时锦州解放,塔山阻击战至此结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塔山阻击战与黑山阻击战,淮海战役的徐东阻击战,并称为解放战争中的“三大阻击战”。塔山阻击战从1948年10月10日开始至10月15日结束,共进行了六天六夜。塔山阻击战解放军第四纵队伤亡3154人,其中负伤2413人,牺牲741人。国民党军被毙、伤、俘共计14800人,东进兵团在阵地共陈尸约6000多具。战后,四纵队第十二师34团荣获"塔山英雄团"称号;十二师36团荣获"白台山英雄团"称号;十师28团荣获"守备英雄团"称号;四纵炮兵团被授予"威震敌胆"锦旗,其中仅十二师一个师就有2026人立功受奖,其中荣获"毛泽东奖章"的战斗英雄有20人。<span style="font-size: 18px;">塔山阻击战的胜利,保障了解放军主力攻克锦州作战的胜利。</span>塔山阻击战胜利后,东北野战军领导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谭政于1948年11月8日给毛泽东的报告中作出这样的评价:“这一防御战之顽强,对我当时攻击锦州,取得调整部署与攻击准备时间,起了决定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辽沈战役中的塔山阻击战,为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展现了我军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和巨大的牺牲,它们的惨烈程度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永远铭记和敬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重温电视剧《大决战》中经典台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林彪:“塔山必须守住!拿不下锦州,军委要我的脑袋;守不住塔山,我要你的脑袋”!据说,这样的话,林彪说过不止一次。</p><p class="ql-block"> 林彪:“给程子华发报,我不要他的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立即发报,快“!</p><p class="ql-block"> 刘亚楼在电话里对各师首长下了死命令:“塔山丢了,你们提着脑袋来见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可见:塔山阻击战中的塔山(其实这里无塔无山)多么重要、战况多么惨烈!</span></p><p class="ql-block"> 战后,东北野战军首长给第四纵队发来嘉勉信:“你们这种英勇顽强的防御战,是模范的,值得赞扬的。”</p><p class="ql-block"> 战后,许多国民党将领称:"党国之败,败于塔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塔山英雄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野战军参加彰武、新立屯阻击战部队主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彰武、新立屯防御战经过要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攻克锦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范汉杰被俘后,说自己万万也没有想到,解放军敢于从长春越过沈阳的侧面全力南下。</p><p class="ql-block"> 他感慨地说道:“这一招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锦州就像是一个扁担,一头挑着东北,一头挑着华北,现在扁担折断了,东北和华北都要完蛋了。”</p><p class="ql-block"> 范汉杰感叹:“毛泽东真是个神人,奇袭锦州,也就他能想出来。输给他,不丢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攻克锦州作战经过要图</p><p class="ql-block"> (1948年10月9日﹣10月15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野战军围困长春部队主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野战军围困长春示意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0月17日,国民党军第60军军长曾泽生率2.6万官兵起义。</p><p class="ql-block"> 上图为地下党员刘浩与曾泽生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萧劲光(中)、萧华(左)接见曾泽生(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阶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8年10月18日,蒋介石乘飞机前往沈阳,下令“总退却”行动并要求西进兵团继续向前推进,与东进兵团合作夺回锦州。次日,东北野战军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将西进兵团围歼在辽西地区,展开大规模的歼灭战。21日,廖耀湘率领“西进兵团”向南发起攻击,于23日抵达黑山、大虎山地区,遭到东北野战军驻守部队阻挡。24日,廖耀湘指挥5个师兵力,在炮兵部队与空中力量的支援下对东北野战军黑山、大虎山阵地发动猛攻。东北野战军的第10纵队等部坚守阵地,配合主力部队在黑山、大虎山以东,饶阳河以西,无梁殿以南,魏家窝棚以北的约120平方公里的地区内,对“西进兵团”分割包围。26日,东北野战军对“西进兵团”展开向心突击,夺取廖耀湘指挥所,“西进兵团”失去指挥溃不成军,无法阻止有效抵抗。到10月28日黎明时分,辽西围歼战结束,“西进兵团”的12个师(旅)共计十万余人全军覆灭,其中包括新一军、新六军两支号称国民党军“五大主力”的部队。在此次战役中,新一军的司令官廖耀湘也被第四野战军俘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共中央关于围歼"西进兵团"的方针与部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在长春事件之后,蒋、卫仍不变更锦州沈阳两路向你们寻战的方针,那就是很有利的,在此种情形下,你们采取诱敌深入打大歼灭战的方针甚为正确。如廖兵团推进,则等敌再进一步再进攻之;一经发觉敌不再进,或有退沈阳退营口的象征时,则立即包围彰武、新立屯两处敌人,以各个击破为方法,以全歼廖兵团为目的。望即本此方针,即刻动手部署,鼓励全军达成任务。</p><p class="ql-block"> ——1948年10月19日、20日毛泽东给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的电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争吵了五天之后,蒋介石才被迫放弃自己的方案,因为负东北军队直接指挥的三个人(卫、杜、廖)没有一个人同意他的方案,最后才采取上述直退营口的决策。历史证明:时间已经太迟了。</p><p class="ql-block"> ——廖耀湘《辽西战役纪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黑山、大虎山阻击战经过要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活捉廖耀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三阶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卫立煌在西进兵团被歼后,察觉情势已不利于国民党军,于是将驻守沈阳外围的部队调至城内加强城防,并在10月30日急忙乘飞机逃离。第八兵团司令官周福成统一指挥剩余的约14万人驻守沈阳,在做最后抵抗的同时寻找时机从海路撤退。为了全歼卫立煌集团的残部,中央军委在10月27日发布电文示命东北野战军,必须派出有力兵团阻挡国民党残军自海上逃离。东北野战军重新部署,于10月31日实现对沈阳的四面合围,并派出三个纵队和一个独立师直奔营口。11月1日凌晨,东北野战军全面进攻驻守沈阳的国民党军,仅第207师、第53军的一部分有所抵抗外,其他部队纷纷向东北野战军投降。2日,东北野战军歼灭了国民党军东北“剿总”共计13.4万人,重工业基础雄厚的沈阳宣告解放。</p><p class="ql-block"> 在营口方向,东北野战军的第九纵队率先到达营口外围,第7、第8纵队等部队占领了辽阳、鞍山、海城,并迅速向营口推进。11月2日清晨,第九纵队强攻并成功夺占了营口,歼灭了1.4万守备部队,并摧毁了一艘国民党军运输舰和22艘军用商船,国民党军残部仅有1万余人成功从海路逃离。11月10日,东北野战军解放了守军已于前日撤退的锦西和葫芦岛,整个东北地区已被解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缴获的中正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辽沈战役胜利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辽沈战役历时52天,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47.2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东北成为全国解放战争巩固的战略后方,使东北野战军成为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兵团,使中国军事形势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使国际社会产生巨大反响,从而加速了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进程。辽沈战役胜利后,东北野战军百万大军,奉命入关,为夺取平津战役以及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人民欢庆胜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的军事形势现已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即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占有优势,而且在数量上现在也已经占有优势。这是中国革命成功和中国和平的实现已经迫近的标志。……原来预计,从一九四六年七月起,大约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便可能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现在看来,只需从现时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辽沈战役和东北解放战争战绩统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共中央东北局领导机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支前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辽沈战役和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各级党政机构,积极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全力支援解放战争。东北广大人民在"一切为了前线"的伟大号召下,积极动员起来,努力发展生产,踊跃参军参战,奋勇支援前线。东北解放战争中,东北地区共参军160万人,出动民工313万人,担架20万副,交纳粮食450万吨。百万青年参军上战场,男女老少送公粮、缝军衣、做军鞋、照顾伤病员。百万民工冒着枪林弹雨,架桥铺路,运送物资,抢运伤员,军队打到哪里就支援到哪里。在广阔的东北战场上,呈现了军民团结战斗的壮丽图景,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发展生产保障供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恢复和发展生产,保证军需民用,支援解放战争,是东北解放区首要的中心工作。在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行政委员会领导下,东北工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翻身农民生产热情空前高涨、积极参加生产竞赛和劳动互助运动,以丰足的粮食支援前线。广大工人克服重重困难、艰若创业,使煤、电、机械、纺织、军工等工业生产稳步发展。东北解放战争中,解放区农民交纳粮食450万吨,工业生产煤炭1667万吨,恢复建立发电厂64个,建立军工生产基地9个,兵工厂74个。东北解放区工农业的巨大发展,为赢得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英烈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东北军民紧密团结,并肩战斗,取得了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创造了可歌可泣的雄伟业绩。历经战争的长期考验和锻炼,人民解放军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严格的纪律和坚强的战斗力。他们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不屈不挠,英勇奋战,前仆后继,勇往直前,充分体现了高度的革命热忱和崇高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辽沈战役和东北解放战争中,5万余名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长眠在白山黑水,用鲜血和生命抒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他们的英名和功绩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勇前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解放战争时期颁发的奖章、纪念章:毛泽东奖章、朱德奖章、英雄奖章、勇敢奖章、艰苦奋斗奖章、模范奖章、解放东北纪念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朱瑞将军雕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辽沈战役纪念馆朱瑞将军雕像建于1991年11月2日,坐落在辽沈战役纪念塔西侧60米处,占地面积95平方米。朱瑞将军是东北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1948年在辽沈战役攻打义县战斗中牺牲,是我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最高将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辽沈战役全景画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全景画馆设在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区北侧,外观呈圆柱形,直径42.24米,高28米,是一座密闭堡垒式建筑。</p><p class="ql-block"> 馆内有中国第一幅全景画——攻克锦州全景画,于1989年10月绘制完成。它是我国美术史上前所未有的艺术巨作,已跻身于世界大型全景画的行列。攻克锦州全景画,画面长122.24米,高16.1米,总面积1968平方米,重量达4吨。该画以其独特和维妙维肖的艺术手段,生动、形象、真实的再现了1948年10月中旬,辽沈战役的关键性战役,国民党攻克锦州的激战。为了使画面更加丰富,攻克锦州全景画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人民支前、塔山阻击战等内容组织在画面中,使攻克锦州全景画表现了高度的艺术真实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第一幅全景画:《辽沈战役——攻克锦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锦州市辽沈战役纪念馆,有一座高28米的圆柱形密闭堡垒式建筑,这是中国第一座全景画馆,内有中国第一幅全景画《辽沈战役——攻克锦州》。该作品画幅长100多米,高16米。如此重大的历史题材,历时3年完成了中国首部全景画,在创作中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开创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以绘画、塑形、声光等多种艺术形式,生动描绘并立体再现了辽沈战役中的关键一役——攻克锦州,全景画重点描绘了锦州攻坚战的宏大战争场景。</p><p class="ql-block"> 1986年春,为纪念辽沈战役胜利41周年,辽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找到时任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油画家宋惠民,委托他作为创作组组长,带领团队完成《攻克锦州》全景画。宋惠民邀鲁迅美术学院教授许荣初、北京军事博物馆画家高泉为创作组副组长。北京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的杨克山、沈阳军区的关琦铭和王铁牛、沈阳空军的孙浩以及锦州画家李恩源、傅大力等同志为成员,组成了创作组。创作组共同研究了辽沈战役的历史文献,到长春电影制片厂观看了整个东北战场上的战斗纪录片,对发生重大战斗的配水池、“大疙瘩”、省府大楼等地进行多次踏勘,并乘坐直升飞机俯瞰锦州地形。在国家支持下,创作组一行于1987年的3月赴莫斯科和伏尔加格勒考察全景画的绘画、建筑与电气设备诸项问题,学习借鉴成功经验,为创作做好前期准备。</p><p class="ql-block"> 创作组在素描稿上体现的是锦州攻坚战总攻发起后4至5小时的情景。此时,锦州北部土城已被我军强大的炮火突破,主攻部队已结束了配水池、“大疙瘩”等城北外围据点的战斗,在炮兵、骑兵的配合下,突破城区,正开展省府大楼的战斗。进攻城东、城南的三个纵队也已进入城区,而城西北正在进行巷战,画中可以看到梁士英烈士舍身炸碉堡的英雄事迹。素描稿在贴地平线附近画出了塔山上空的硝烟,暗示着塔山阻击战的激烈,还画出了葫芦岛一带的海面,示意“重庆”号巡洋舰的位置。素描稿确定后,创作组来到当年担任主攻任务的英雄部队体验生活,紧接着完成了1/4大小的色彩稿,色彩稿顺利通过了审查。创作中“画面的高度有四层楼高,需要乘升降机去画。画画也不是用笔,是用巨大的刷子,画杆很长,画家的手上全是血泡。”</p><p class="ql-block"> 在全景画艺术产生和发展的200年中,一开始只是一块围成环形的巨大画布,全景画馆这种建筑形式的创造以及地面塑形的出现是全景画艺术发展中的一次革命,《攻克锦州》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改革。创作组专门设计了观众平台、特殊的灯光设施和平台上方的吊棚及连接观众平台与画布之间的巨大地面塑形,彻底消灭了巨大画布的上缘和下缘,而环形画面本身没有左右边缘,这样的全景画与所有绘画作品完全不同,它是根本没有边缘的“画”。在创作中,艺术家遵循艺术规律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包括环境、人物、情节、背景,既有艺术提炼,又有渲染塑造。在使画面保持整体和谐与局部突出方面,艺术家们坚持共性,保留个性进行多种创新,使全景画作为油画艺术的呈现水准决不低于任何架上油画。</p><p class="ql-block"> 全景画的艺术魅力归根到底是一场透视的魔术,使观众产生广袤无垠的感觉,其功能就是为了让观众产生强烈的临场感,从而获得任何其他绘画无法代替的全新视觉享受。真实深远的背景、血火交织的气氛、气势宏伟的场景……《攻克锦州》以多种艺术形式创造出了让观众如临其境的艺术时空。1991年,《攻克锦州》荣获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艺术科技一等奖。成为美术经典中的党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锦州攻坚战概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8年9月至11月,东北人民解放军在辽宁省西部及沈阳、长春地区与国民党军队进行大决战,这便是解放战争中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的辽沈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其中辽沈战役,重头戏是锦州攻坚战(也称锦州战役、锦州会战,是辽沈战役的一个组成部分。)经过三十一小时激战,东北人民解放军全歼十万锦州守敌,解放了锦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缅怀先烈继承遗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战争的硝烟已经隐退到历史的深处,战争足音消失的地方,耸立起一座座历史的丰碑。英烈们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赴汤蹈火的英雄壮举,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都已凝冻成一种永恒的希望。在白山黑水,一座墓、一块碑、一处遗址,都祭奠着英烈不朽的忠魂。这是历史的呼唤,也是人民的怀念。一座座墓碑,珍藏着先驱者的理想和追求,一处处遗址,记载着先烈们的辉煌与功勋。一棵棵松柏,象征着先烈生命之树永远长青,一束束鲜花、寄托着后来人无限的怀念与哀思、松涛吟鸣,传唱着先驱者生命之歌的礼赞。鲜花飘香,洋溢着后来人生活之歌的畅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战争结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野战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辽沈战役期间,东北野战军付出了6.9万人的伤亡代价,歼灭国民党军47.2万人,俘虏国民党军少将以上军官186名。同时缴获火炮6546门,轻重机枪16293挺,枪支203971支,坦克160辆,飞机9架,装甲车180辆,汽车2261辆,军马23595匹,电台353部炮弹27018枚,枪支弹药24350000发,取得了辽沈战役的胜利。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东北野战军成为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东北解放区成为巩固的战略后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国民党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辽沈战役中,国民党军损失472000人,正规部队包括1个“剿匪”总司令部(东北“剿匪”总司令部),锦州指挥所,四个兵团部,十一个军部,三十六个师(旅),非正规部队包含沈阳警备司令部,辽宁、辽北、安东省保安司令部,东北“剿总”骑兵司令部,10个师(旅、支队)、5个团、2个营。</p><p class="ql-block"> 另有起义部队第60军军部,第1兵团部、新7军军部,新38、暂56、暂61师,长春警备司令部、3个保安旅共九万零九百人向中国共产党投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野战军各纵队在东北解放战争中取得的战绩、荣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1纵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辖第1、第2、第3师。由山东军区第1、第2师及东北挺进纵队组成。1946年8月组建于吉林省敦化县,始称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1948年11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p><p class="ql-block"> 1945年9月,第1纵队前身各部相继进入东北,先后参加了秀水河子歼灭战、首克四平、金山堡围歼、保卫四平、新站拉法反击等战役战斗。纵队成立后,参加了西满行动、三下江南和夏、秋、冬三季攻势。特别是张麻子沟伏击,公怀路追击,四平攻坚,攻占新立屯,解放四平等战斗,聚歼强敌;战功卓著,被誉为"钢铁的部队"。其甲张廉手沟扶击战申"围城打援"战法受到申共申央军委的通报表扬。辽沈战役中,担任锦州攻坚和塔山阻援总预备队,并参加了黑山阻击,辽西会战,解放沈阳等战斗,为解放东北全境做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第1纵队共歼国民党军10万余人,有6千名同志捐躯,2万名同志负伤,3万余名同志立功,涌现出"四平战斗突击营"、"会同模范连"等26个英模单位和曹纬、王西兰、赵洪江等著名烈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2纵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野战军第2纵队,辖第4、第5、第6师。由新四军第8、第10旅,独立旅组成。1946年5月成立手吉林省白城地区,始称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1948年11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p><p class="ql-block"> 1945年11月,第2纵队前身新四军第3师由苏北挺进东北,抵达辽西地区,节节抗击国民党军。翌年,初战秀水河子获胜,首次重创北进国民党军。抵进四平地区后,协同四平守军浴血奋战,保卫四平,并连克长春、齐齐哈尔等城,开辟了西满根据地。参加了三下江南作战和夏、秋、冬三季攻势。占怀德,取昌图,克彰武,会战家客:创造了在运动申国民党军一个整军的范例。迁沈战役申,第5师配属第3纵队首克义县,续攻锦州,突破城北国民党军的防御。会同第3纵队聚歼国民党军第6兵团司令部。会战辽西,直捣沈阳。</p><p class="ql-block"> 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第2纵队伤亡26万余人,共歼国民党军15万余人,涌现出"锦州战役突破连"等英模集体40个及梁士英等著名烈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3纵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辖第7、第8、第9师。由山东军区第3师、鲁中警3旅、冀东12团和东北民主联军第1旅、第23旅编成。1946年1月成立于辽宁省辽阳地区,始称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1948年11月改编为甲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p><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第3纵队前身冀热辽军区一部率先挺进东北,配合苏军解放山海关,东进沈阳。纵队组建后,参加了辽阳、本溪、四平保卫战,四保临江作战,粉碎国民党军4次进攻,稳定了南满局势。夏、秋、冬季攻势中,玫克辽源、山城镇,奔袭威远堡,全歼国民党军116师,血战艾家台:聚外新5年:会攻战略要地四平,并率先开展新式整军运动,诉苦教育经验经毛泽东修改批转全军。辽沈战得,首克义县,继攻锦州,突破城北号称"第二凡尔登"的配水池,直捣国民党军第6兵团司令部。旋即挥戈东进,会战辽西,一举摧毁国民党西进兵团前指。在锦州城下,战士严守纪律,不吃老百姓一个苹果,受到毛泽东主席的赞扬。</p><p class="ql-block"> 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第3纵队伤亡指战员2.7万多人,共歼国民党军13万余人,涌现出"铁拳头"、"锦州尖刀连"等英模单位16个和"独胆英雄"陈树棠等战斗英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4纵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辖第10、第11、第12师。由山东军区第5师(欠13团)、第6师和部分独立团组成。1946年1月成立于辽宁省海城地区,始称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1948年11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军。</p><p class="ql-block"> 1945年9、10月间,第4纵队前身各部渡海进入辽南地区。翌年,首占营口,三保本溪,攻克鞍山,迫使海城国民党军184师起义。新开岭战役,首创东北战场歼国民党军一个整师的范例。四保临江作战,坚持敌后斗争。1947年寡、秋、冬三季势,破安东,克本溪,逼开源。配合友邻,攻克辽阳,收复鞍山。辽沈战役中,死守塔山,浴血奋战6昼夜,粉碎蒋介石亲自指挥的陆、海、空军的联合进攻,确保我军攻克锦州,创阻击战之范例。</p><p class="ql-block"> 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第4纵队牺牲指战员7200余人,负伤2.62万人,共歼灭国民党军7万余人,涌现出"塔山英雄团"等英模单位13个和杜光华、刘殿哲等著名烈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5纵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辖第13、第14、第15师。由辽东军区独立第1、第2、第3师组成。1948年8月成立于辽宁省辽阳地区,始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8纵队。同年11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p><p class="ql-block"> 1945年10月,第5纵队前身各部相继进军东北,先后参加安东、通化围剿日伪残部战斗,鞍海战役保临江,夏、秋、冬季攻势等,首战三股流,驰骋安奉线,挥戈大栗子,捣毁满洲里。在辽南、辽宁、安东等地坚持敌后斗争中,打攻坚拔据点,破铁路炸桥梁,勇夺熊岳城,围攻袁家屯,三克大石桥,奇袭双塔镇,夜伏大路沿,转战南扎木,突破二伙洛,强攻歪头山,回击苇子峪,激战喜雀岭,袭抚顺、夺本溪、取桥头,围辽阳、攻鞍山、占营口,先后5次受中共中央军委和东总通令嘉奖。纵队组建后,会战辽沈,首先在彰武地区阻击国民党军西进兵团。继而奔袭百里,回师黑山,进至二道境子、半拉门一线,切断国民党军西进兵团的退沈之路,配合友邻部队全歼了该兵团。</p><p class="ql-block"> 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第5纵队伤亡师级以下指战员1.34万余人,共歼灭国民党军5.7万余人,涌现出"普兰店英雄连"、"蟠龙山英雄连"等英模单位和金峰、石坚等著名烈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6纵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辖第16、第17、第18师。由新四军3师7旅、山东军区7师、渤海军区3个团和冀东19旅组成。1946年9月成立于黑龙江省双城地区,始称东北民主联军第6纵队。1948年11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p><p class="ql-block"> 1945年9月至10月,第6纵队前身各部进军东北,参加山海关保卫战。翌年,首战秀水河子,继克长春、齐齐哈尔等市,并参加了四平保卫战。纵队组成后,参加三下江南作战,攻克焦家岭、城子街等地。夏、秋、冬三季攻势中,参加攻打四平,奔袭吉林以西地区,攻占伊通、口前、团山子等地。继而挥师南下攻克万金台、辽阳、鞍山。后又攻取长春大房身机场。辽沈战役中,17师参加锦州攻坚战,突进市区,直捣国民党军第6兵团部,随后强行军250里,急进黑山厉家窝棚一带,切断国民党军西进兵团10万人东逃沈阳的退路,并配合主力全歼该部。</p><p class="ql-block"> 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第6纵队伤亡指战员25682人,共歼国民党军10万人,涌现出"英雄连"、"钢铁连"等英模单位和一批战斗英雄,以及杨耀爽、张天涛、杜宝珠等著名烈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7纵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辖第19、第20、第21师。由冀中32团、冀东15团及冀绥教导队组成的东北民主联军保1旅,辽吉军区部队组成的东北民主联军保2旅和新四军3师特务1团、特务2团及嫩江军区独立团组成的西满独立3师合编而成。1947年5月成立于通辽地区,始称西满野战军,1947年8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1948年11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军。</p><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第7纵队前身各部进入东北,转战在通辽、开鲁、郑家屯一带,参加了四平保卫战和四平攻坚战。纵队成立后,参加夏、秋、冬季攻势,积极寻机歼敌。参加新北战役,攻占彰武,解放四平。辽沈战役中,袭占高桥、杏山,攻占罕王殿山、笔架山等高地,横扫城南外围据点。总攻锦州时,与9纵并肩突破锦州南部城防,攻占老城,聚歼国民党守军。辽西会战时,歼灭国民党新6军22师大部。</p><p class="ql-block"> 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第7纵队牺牲师级以下指战员9千余人,共歼灭国民党军6万余人,涌现出"四平模范连"等英模单位和李广正等战斗英雄,以及马仁兴、黄丽华、陈金保等著名烈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8纵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野战军第8级队、排第22、第23、第24师,由冀察热辽前方指挥所、独立第13、第16、第18旅组成。1947年8月成立于赤峰奠里河地区。1948年11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年。</p><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第8纵队前身部以进军东北。翌年,攻克惇罗树、古山等城。1947年参加复、秋、冬三季攻势,攻克围场、北票、朝阳、凌源、收复丰宁、赤峰、宁城,取得梨树沟门、杨杖子、九关台门地区四战四捷。辽沈战役中,奔袭锦北葛文碑、薛家屯、切断锦义线,攻占大、小紫荆山、北大营、西大梁,突破锦东城防,取国民竞东北"剿忌"锦州指挥所第6兵团司令部。旋即挥师赵家窝棚,粉碎国民党军南逃计划,鏖战六间房、康屯,歼灭国民党军22师大部,继而解放海城,直取营口。</p><p class="ql-block"> 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第8纵队共歼国民党军5.8万余人,涌现出"刺刀见红"等英模单位12个和张俊岚、蒋林布等著名烈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9纵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辖第25,第26、第27师。由冀东军区第11、第12、第13、第14旅组成,1947年8月成立于冀东莲化地区,始称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1948年11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p><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第9纵队前身部队在冀东配合东北军队作战。1947年8月挺进辽西。秋季攻势中,在杨杖子、旧门地区截击国民党军,大获全胜。辽沈战役中,奔袭锦州城北,攻占帽儿山等地,旋抵城南,突入市区,会同攻城部队聚歼国民党军第6兵团司令部,活捉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兵团司令。尔后,东渡辽河,急驰营口,摧毁国民党军舰艇,追歼逃跑的国民党军大部,解放营口。</p><p class="ql-block"> 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第9纵队牺牲师级以下指战员1.5万余人,共歼灭国民党军11万余人,涌现出"攻如猛虎"、"四树红旗"、"死打硬拼白老虎连"等英模单位16个和师政委艾平、团长葛同勋等著名烈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10纵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辖第28、第29、第30师。由359旅第2支队、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3师、东满军区独立第1师组成。1947年9月成立于吉林省敦化地区,始称东北民主联军第10纵队。1948年11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p><p class="ql-block"> 1945年10月,第10纵队前身各部进军东北,驰骋于松江、合江林海雪原和中长路长哈、四平、德惠地区,清剿土匪,消灭顽敌,保卫北满根据地。继而投入攻打长春,保卫四平,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等战役战斗。在夏、秋、冬季攻势中,奔袭德惠,围攻江密峰,血战黄花山,玫克井原城。辽沈战役中,坚守黑山,抗击5倍于我之国民党军西进,为攻克锦州,聚歼辽西国民党军创造了条件。在辽西围歼战中,最先发起突击,直指黑山、大虎山以东国民党军,多有斩获。</p><p class="ql-block"> 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第10纵队伤亡1.61万余人,共歼灭国民党军10万余人,涌现出"战斗模范连"、"开原先锋连"、"杨木桥子连"等英模单位16个和李永发、崔成杰等著名烈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11纵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辖第31、第32、第33师。由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1、第2、第3师组成。1948年3月成立于辽宁省朝阳地区,始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1纵队。同年11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军。</p><p class="ql-block"> 1945年10月,第11纵队前身各部进入平泉等地,坚持游击战争。1947年4月划归东北民主联军建制。夏季攻势中,先后攻占赤峰、围场、宁城、建平、凌源、叶柏寿、朝阳、北票等城镇。秋季攻势中,首战梨树沟门,再战杨杖子,继克北票,勇夺山神庙、后所屯、吕合堡,破袭铁路250公里,两次受到东总通令嘉奖。冬季攻势中,相继被袭北宁、锦承、平绥路挥师北镇,再克北票。纵队组建后,伏击二沟,激战象鼻子山,攻克隆化,转战滦东。辽沈战役中,出击北宁线,连克石门、昌黎、北戴河等地后,挥师出关,在锦西一线坚守阵地21天,与4纵队共同阻击国民党军东进兵团,保证了攻克锦州和辽西围歼战的胜利。</p><p class="ql-block"> 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第11纵队伤亡师级以下指战员1.4万余人,共歼灭国民党军4.9万余人,涌现出"特功连"、"战斗模范连"等英模单位和董存瑞、李荣顺等著名烈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12纵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野战军第12纵队,辖第34、第35、第36师。由松江军区、齐齐哈尔卫戌区机关和北满独立第2、第4师,西满军区独立第5师组成。1948年2月成立于哈尔滨新港。同年11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9军。</p><p class="ql-block"> 东北解放战争初期,第12纵队前身各部队于松江和三肇地区剿匪,保卫了北满根据地,并以此为依托,挥戈下江南,参加夏、秋、冬三季攻势,驰骋吉林、长春,鏖战农安、德惠、四平、双阳、伊同、九台、法库、新立电等地。纵队成立后,投入长春围困之战。同国民党军展开了军事斗争、政治攻势和经济封锁。历经袭击大房身机场、小合隆、范家屯、警戒台等奔袭战斗数十次,促使长春和平解放。旋即南下,解放铁岭,夺取沈阳,全歼国民党军116师,歼灭青年军207师大部和53军一部,直捣国民党东北"剿匪"总司令部。</p><p class="ql-block"> 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第12纵队共剿灭土匪和歼灭国民党军18.8万余人,涌现出王家元、包文廷等英模个人和江维等著名烈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炮兵纵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8年8月,东北野战军以炮兵司令部直属的炮兵和坦克部队、于吉林省烟筒山地区缤成炮兵纵队,作为辽沈决战的火力兵团。同年12月,纵队合编于野战军特种兵部。</p><p class="ql-block"> 在东北解放战场上,直属炮兵作为战略火力拳头广泛机动,连续作战,驰骋松辽大地,转战黑水白山。在攻打长春,保卫四平,三下江南,夏、秋、冬季攻势诸战役中,成为克敌制胜的重要因素,为改变我军作战样式,推进战役进程起了重要作用。在辽沈战役,攻坚战中,炮纵以其主力支援主突集团,以猛烈准确炮火,摧关毁障,辟并缺目,压制敌火,掩护步兵突破前沿,挺进纵深,首战义县,再克锦州。在战役中,封锁机场,毁敌飞机,致长春10万守军弹尽粮绝,沈阳2万援军运锦破产。协同步兵南镇塔山,阻击东援众师,北援黑山,歼国民党军西进兵团,东扼营口袭敌舰船,为夺取辽沈战役胜利立下丰功伟绩。</p><p class="ql-block"> 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炮兵健儿出生入死,英勇奋战,涌现出"锦州扬威"等英模单位,周天才、常恩举等英雄模范和东北野战军炮兵司令部司令员朱瑞等著名烈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铁道纵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于1948年7月成立。由护路军和二线兵团组成;并吸收铁路员工为技术骨干,是在抢修战斗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铁道工程技术部队。</p><p class="ql-block"> 铁道纵队组建后,为适应大规模作战运输需要,兵分四路向锦州、长春、沈阳三个方向前进。第1支队沿新义线向锦州方向抢修,参加锦州战役。第2、第6支队分别沿吉长、哈长线向长春方向抢修,参加长春围困战。第4支队沿沈吉线修复梅河口地区铁路,前进到清原向沈阳方间抢修,参加解放沈阳的战斗。在东北解放战争中,铁道纵队先后抢修大郑、吉长、新义、哈长、锦吉、沈吉、北宁、高新、长大等铁路线,修复铁路500多公里,桥涵125座,通信线路1.3万公里,给水12站。铁道纵队忘我抢修、抢运和护路,源源不断地把参战部队和军用物资运往前线,不仅为夺取辽沈战役的胜利,而且还为东北战后经济恢复与发展,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做出应有的贡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奖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百万东北人民解放军浩浩荡荡入关,参加平津战役和解放全中国的战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简称四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所组建的一支野战军部队。是四大野战军之一。</p><p class="ql-block"> 第四野战军是在抗日战争全面胜利后,由八路军,新四军与东北抗日联军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部队挺进东北,后组建了以东北人民自治军为前身,历经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等最终发展改称为第四野战军。在全面内战爆发后,东北民主联军进行了新开岭,临江战役,1947年下半年,东北民主联军发动了夏季,秋季冬季攻势。将国民党军队限制在长春,沈阳等地。1948年8月整编为东北野战军,并开展辽沈战役,解放全东北,于1949年1月入关,参加平津战役,至1949年3月整编为第四野战军东北野战军改称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后萧克),政治部主任谭政。随后进入华中,1949年5月12日第四野战军领导机关与中原军区领导机关合并,改为华中军区,后解放武汉,广东,广西等地,1950年1月1日华中军区又改称中南军区,最终正在1950年5月解放海南。1950年7月部分部队编入东北边防军,随后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中南军区改驻广州,1955年改组为广州军区,并撤销第四野战军番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瞻仰辽沈战役纪念馆观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辽沈战役纪念馆是位于中国辽宁省锦州市的一座纪念馆,致力于展示和纪念辽沈战役中的英勇抗战精神和伟大胜利。</p><p class="ql-block"> 辽沈战役纪念馆展示了这次战役的历史背景、军事策略、战役过程和胜利结果,向人们讲述了战役中的英雄事迹和牺牲精神。</p><p class="ql-block"> 在辽沈战役纪念馆中,您可以看到丰富的历史文物、图片等资料,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实物展览,了解战役中的战斗场景和英雄事迹。馆内还设有仿真场景和战地模型,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战场的紧张和激烈。</p><p class="ql-block"> 此外,辽沈战役纪念馆还展示了大量的历史文献、照片和文物,记录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沈战役中的优秀战例和英勇事迹。同时,馆内还设有纪念广场和纪念碑,供人们悼念和纪念那些在战斗中牺牲的英雄们。</p><p class="ql-block"> 辽沈战役纪念馆作为重要的历史纪念场所,不仅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和胜利的历程,也是向后代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教育基地。它通过讲述历史、弘扬传统,激发人们对民族精神和英雄主义的敬意和追求。</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记住2022年8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辽沈战役纪念馆时的一段话: “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守好江山责任重大。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