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编者按]</p><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为充分发挥本土 红色资源优势,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党史故事,推出《红色印迹》, 通过重温党史故事、回眸党史印迹等,讲述那些蕴藏在百年党史中的红色记忆,汲取经验智慧,领悟初心使命,激发奋斗力量。</p> <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p> <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历史馆,位于长沙市开福区八一路538号。馆内有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陈列馆、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暨毛泽东杨开慧故居、毛泽东塑像广场、毛泽东诗词艺术碑廊等参观点。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全面系统展现了中共长沙地方党组织领导人民进行英勇卓绝的革命斗争、艰难奋进的社会主义建设、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阔步前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光辉历史,及其取得的辉煌成就。</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铜像广场]</p> <p class="ql-block">[中共湘区委员会简介]:</p><p class="ql-block"> 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陈列馆位于八一路。此时原为旧城区的东北郊,离城约0.5公里,当时有一座砖木结构的三开间平房,因门前有两口池塘,池水明亮清澈,故名清水塘。 </p><p class="ql-block">该房曾为中共湘区委员会的秘密驻址,现建立纪念馆,周围环境和室内陈设恢复了当年的原貌。纪念馆内展出了中共湘区委员会的主要革命事迹及其领导下的工农革命运动的文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著名景点]</p><p class="ql-block">“清水塘”简介</p><p class="ql-block">清水塘261家清水塘集团清水塘治理清水塘社区清水塘工业区石仑关清水塘大桥清水塘村清水塘街道清水塘城市公园</p><p class="ql-block">长沙市八一路538号长沙市博物馆馆区内的长沙清水塘。原是几间简朴的农舍,周围是菜圃,瓜棚,小径,非常僻静。1921年7月,毛泽东和何叔衡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于10月成立中共湖南支部。1922年5月前后,建立了中共湘区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区委机关设此。1921年冬至1923年4月,毛泽东和杨开慧曾居住于此。1969年建有"中国共产党湘区委员会旧址陈列馆"。</p><p class="ql-block">是一座具有典型南方风格的二进三开间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1921年10月毛泽东在长沙建立了全国最早的省级支部--中共湖南支部,不久,中共湖南支部改为中共湘区委员会(辖湖南及江西萍乡),区委机关仍设于此。在毛泽东领导下,中共湘区委员会广泛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大力开展工人运动,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推动全国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p> <p class="ql-block">清水塘</p><p class="ql-block">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陈列馆位于八一路,此时原为旧城区的东北郊,离城约0.5公里,当时有一座砖木结构的三开间平房,因门前有两口池塘,池水明亮清澈,故名清水塘。 该房曾为中共湘区委员会的秘密驻址,现建立纪念馆,周围环境和室内陈设恢复了当年的原貌。纪念馆内展出了中共湘区委员会的主要革命事迹及其领导下的工农革命运动的文物资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暨毛泽东杨开慧故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与杨开慧卧室</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诗词艺术碑廊等参观点。</p> <p class="ql-block">1995年元月12日,江泽民总书记为”毛泽东诗词艺术碑廊”题词</p> <p class="ql-block">[向振熙]</p><p class="ql-block">向振熙(1870年——1962年11月15日),杨昌济的夫人,是杨昌济的表姐,出身大家闺秀,其女杨开慧。杨昌济逝世后一直跟着女儿女婿生活,帮助照看毛岸英兄弟。</p><p class="ql-block">[生平]</p><p class="ql-block">杨昌济的夫人,是杨的表姐,出身大家闺秀,杨逝世后一直跟着女儿女婿生活,帮助照看岸英兄弟。杨开慧牺牲后,向振熙按照党的指示,和儿媳一道千里迢迢把岸英兄弟送到上海毛泽民处。毛泽东母亲去世早,一直把岳母当亲生母亲对待,建国后给老夫人送钱送物,百般照顾,直至老夫人1962年以92岁高龄逝世。</p><p class="ql-block">[重要事件]</p><p class="ql-block">1950年4月,向振熙八十大寿,毛泽东派大儿子毛岸英回家乡为外婆祝寿。4月13日,毛泽东给向振熙老太太写了封祝寿信,全文如下:</p><p class="ql-block">向老太太尊鉴:</p><p class="ql-block">欣逢老太太八十大寿,因令小儿岸英回湘致敬,并奉人参、鹿茸、衣料等微物以表祝贺之忱,尚祈笑纳为幸。</p><p class="ql-block">敬颂康吉!</p><p class="ql-block">毛泽东江 青</p><p class="ql-block">一九五○年四月十三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0年,向振熙90岁。4月25日,毛泽东给杨开慧的堂妹杨开英写信,为老太太祝寿。信中说,老太太“今年九十寿辰,无以为敬,寄上200元,烦为转致”。他并嘱杨开英:“或买礼物送去,或直将200元寄去,由你决定。”</p><p class="ql-block">1962年11月15日,毛泽东得知92岁高龄的向振熙老太太逝世,十分哀痛,给杨开智写信:“望你及你的夫人节哀。寄上500元,以为悼仪。葬仪,可以与杨开慧同志我的亲爱的夫人同穴。我们两家同是一家,不分彼此。”毛泽东的亲情溢于言表。</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䢖立“中共湖南支部”所在地位于长沙市开福区八一路538号。馆内有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陈列馆、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暨毛泽东杨开慧故居、毛泽东塑像广场、毛泽东诗词艺术碑廊等参观点。</p> <p class="ql-block">《与毛泽东一起创办文化书社的革命老人易礼容》</p><p class="ql-block">2013年01月17日14:39 来源:人民政协报</p><p class="ql-block">易礼容1919年加入新民学会,1920年与毛泽东、何叔衡等创办长沙文化书社,1921年参与在湖南建立共产党组织的活动,和毛泽东、何叔衡同为湖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湖南党支部“三人小组”,是湖南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易礼容1926年3月任湖南省农民协会委员长,1927年4月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中央委员。马日事变后,易礼容曾任中共湖南省委军委书记、代理省委书记、省委书记。大革命失败后,易礼容长期从事教育事业,担任过中国劳动协会书记长,从事抗日民主活动。新中国成立后,易礼容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劳动保护部部长,1952年任全国政协常委会副秘书长,曾担任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1997年,革命老人易礼容去世。</p><p class="ql-block">易礼容(1898—1997),字润生,号韵珊,1898年4月生于湖南湘乡县新研铺文家滩一个农民家庭。1908年,易礼容考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1911年秋考入湘乡驻省中学堂。1916年秋,转入湖南商业专门学校学习,任商校学生会会长,并任湖南学生联合会评议部主任。</p><p class="ql-block">易礼容在湘乡驻省中学堂念书时即与同年考入该校的毛泽东相识,并追随毛泽东从事革命活动。他们俩因为共同的理想结下了很深的友谊。</p><p class="ql-block">1918年4月,毛泽东和蔡和森等人成立了进步青年社团组织——新民学会。1919年6月,易礼容加入新民学会,成为新民学会的一员主将。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还将易礼容列为新民学会中八名主要代表之一。</p><p class="ql-block">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湖南的学生积极响应。受学生运动的影响,各界联合会等组织也相继成立,形成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5月25日,张国基、易礼容、彭璜等20余名各校学生代表汇集长沙楚怡小学,毛泽东向他们介绍了北大学生邓中夏后,便由邓中夏通报北京学生运动情况。会议最后决定,成立新的湖南学生联合会,发动学生总罢课。三天后,湖南学生联合会正式成立。6月3日,在湖南学联的组织下,长沙二十所学校学生统一罢课,并向北京政府提出了拒绝巴黎和约、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等六项要求。</p><p class="ql-block">湖南督军张敬尧对湖南学生运动又恨又怕,力图严密控制局势,继则暴力镇压,悍然下令解散学生联合会,封闭《湘江评论》。毛泽东以新民学会会员为骨干,领导学生对倒行逆施、反动气焰十分嚣张的张敬尧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争取全国舆论对“驱张”的支持和同情,造成举国一致的浩大声势。在以学生为主的湖南各界发动的“驱张运动”中,毛泽东、彭璜和易礼容是三名主要发动者。</p><p class="ql-block">1919年夏,易礼容带领湖南商专同学30余人转学进入武汉明德大学,在武汉组织旅鄂湖南学生联合会作为驱张据点,得到在湖北的湘籍学生及恽代英主办的利群书社的积极支持。同年冬,易礼容掌握了张敬尧的部属张宗昌购买鸦片烟种子的罪证后,亲自去北京。他同正在北京从事驱张活动的毛泽东商议,除把情况向万国禁烟会与湘籍议会议员通报外,还和湖南请愿团代表向政务院总理靳云鹏请愿,要求撤换张敬尧与张宗昌。在湖南与其他各地人民的持续斗争以及湖南国民军的逼迫下,张敬尧一伙终于在1920年6月被逐出湖南。</p> <p class="ql-block">[易礼容]</p><p class="ql-block">1920年6月,易礼容从武昌给毛泽东写来一封信,直率地谈了他对新民学会活动的一些看法。易礼容认为,包括驱张在内的“这两年的运动,效力还不十分大”,今后“要预备充分的能力”。易礼容建议“回到湖南去,采取一种最和平、最永久的法子,造成一个好环境,锻炼一班好同志”,这样才能实行自己的主张。毛泽东很重视易礼容的这封信,将它收入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并亲笔写了800多字的按语。毛泽东对自己倾全力投入的驱张运动作了反思:“驱张运动只是简单的反抗张敬尧这个太令人过意不下去的强权者”,但驱张“也是达到根本改造的一种手段”。毛泽东认为,易礼容所说的结合同志“自然十分要紧,惟我们的结合,是一种互助的结合,人格要公开,目的要共同,我们总不要使我们意识,有一个不得其所的真同志就好”。</p><p class="ql-block">不久,若有所思的毛泽东来到武汉明德大学,找到易礼容,恳切地说:“润生,莫读书了,回去干我们的事业去。要改造社会,先从宣传新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做起。”毛泽东一回到长沙,即联络何叔衡等创议筹办长沙文化书社,得到湖南社会一些上层人士赞同。马克思主义在湖南传播的形式有多种,其中影响最大、传播最迅速、持续时间最长的是文化书社。</p><p class="ql-block">1920年8月2日,毛泽东、何叔衡、彭璜、易礼容等十七人在长沙楚怡小学召开发起人会议。会上推选毛泽东、彭璜、易礼容为筹备员,并通过书社《组织大纲》。毛泽东等人租了长沙潮宗街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的三间房子,作为文化书社的社址,还请刚刚就任湖南督军的谭延闿写了招牌。9月9日,文化书社在长沙潮宗街正式开业,易礼容任经理,毛泽东任书社特别交涉员,文化书社社址,后来事实上也成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对内对外的秘密联络机关。1927年7月15日,文化书社被国民党当局的武装警察搜查、捣毁,8月7日被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下令查封。</p><p class="ql-block">1921年夏,毛泽东在出席中共“一大”后回到长沙,找到易礼容,谈了在上海开会的情况。两人靠在前坪的竹篱笆上,毛泽东对易礼容说,“我们要成立共产党了,你也要来。”同年10月,毛泽东、何叔衡、易礼容同陈子博、彭平之等几个青年一起商议,决定建立湖南自己的党组织。湖南省第一个共产党支部就这样在他们的讨论中诞生了。大家推选毛泽东为支部书记,何叔衡和易礼容为支部委员,这个党支部被称为“三人小组”。中共湖南党支部成立后,毛泽东着手在工人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1922年2月,成立了中共安源支部,由李立三任书记,是湖南党组织领导的最早的产业工人党支部。夏曦、郭亮、陈昌、夏明翰、蒋先云、毛泽民、黄静源、杨开慧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入党的。到1922年5月,湖南(包括江西萍乡安源)已有中共党员三十人。毛泽东和何叔衡在中共湖南支部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共湘区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委员有何叔衡、易礼容、李立三等,后来增加郭亮。区委机关仍设在清水塘二十二号。毛泽东、杨开慧夫妇,易礼容、许文煊夫妇都住在清水塘。毛泽东住东边的前房,既是卧室又是办公的地方。西边的后房同吃饭的后厅相连,是开会的场所,湘区委的会议大都在这里召开。</p><p class="ql-block">1922年5月,易礼容代表湖南工人出席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同部分代表在越绣楼,谒见了孙中山先生,又同陈子博一起代表湖南社会主义青年团出席在广州召开的中国第一次社会主义青年团代表大会。从1922年到1927年,易礼容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以很大精力投身湖南工农革命运动,并担任新成立的泥木工会秘书。在1922年10月23日争取营业自主权及调高工资的罢工爆发后,易礼容和毛泽东先后任首席谈判代表。经过持续两个月的激烈交锋,在长沙其他行业万余工人的声援下,罢工终于获得全面胜利。</p><p class="ql-block">1922年末,易礼容奉党组织之命去湘赣边境的安源,创建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易礼容任总经理,协助李立三、刘少奇领导安源工人运动及路矿工人罢工斗争。此时,湖南常宁水口山铅锌矿3000多工人也兴起了工潮,派人到安源请求支援。毛泽东决定派易礼容偕同安源工人俱乐部的蒋先石等人前往常宁。易礼容和蒋先石在水口山铅锌矿工人领袖刘东生、谢怀德等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迅速成立铅锌矿工人俱乐部,由于领导得力,斗争坚决,铅锌矿工人的罢工赢得了胜利。长沙、安源和水口山三次斗争的成功,奠定了中共湖南省组织的坚实基础,提高了它在省内及全国的声望。(马芳)</p> <p class="ql-block">[革命队伍“五老”之一——何叔衡]</p><p class="ql-block">邹记福</p><p class="ql-block">2021-05-26 09:00</p><p class="ql-block">高风亮节万年青,铁骨铮铮壮烈死。他曾被伟人称赞为可当大局,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崭新的道路。最终,直至生死攸关时刻,他也不忘用最后一滴鲜血染红深爱的热土,让我们怀着敬畏的心走进这位老先生的过往二三事。</p><p class="ql-block">何叔衡,1876年5月27日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1920年,他与毛主席共同发起成立湖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曾担任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内务人民委员部代部长、临时最高法庭主席等职务,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卓越贡献。毛主席曾高度评价他的革命精神和工作能力,说“叔翁办事,可当大局”。</p> <p class="ql-block">1931年,何叔衡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内务人民委员部代部长、临时最高法庭主席等职。工作中,他坚持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经常到苏区各地调研。调研时,何叔衡会随身携带“三件宝”:布袋子、记事本和手电筒,方便做记录和走夜路。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何叔衡奉命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p><p class="ql-block">1876年生于湖南省宁乡县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一面务农,一 面断断续续读了8年私塾。1902年何叔衡考中秀才,县政府让他去管钱粮,他却愤于衙门黑暗腐朽,甘愿回家种田、教私塾。虽被有人讥笑为“穷秀才”,却也因其正直和嫉恶如仇而颇受乡里称道。</p> <p class="ql-block">不久,因清廷行“新政”后办新式学堂,1909年何叔衡受聘于云山高等小学堂,在教文史的同时也开始阅读外界新书,接触到孙中山倡导的民主主义思想和近代科学知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率先剪去头上的辫子,又动员周围的男人剪辫、女人放脚。暑假时何叔衡回到家中,看到守旧妇人仍不肯解开裹脚布,便说:“看来只动笔动嘴不行,还要动手动刀。”自己操起菜刀,将家中的裹脚布和尖脚鞋全部搜出后,当众砍烂。</p><p class="ql-block">1913年何叔衡进入长沙,虽已经37岁,却报考第四师范学校(翌年合并入第一师范)当新生。校内主事颇为惊诧,他却说深居穷乡僻壤,风气不开,外事不知,急盼求新学。后来他到市内中学任教,又担任了省通俗教育馆馆长,利用这一职务传播新文化。1918年五四时期的著名青年团体“新民学会”,何叔衡作为年龄最大的成员加入且处事老练。</p> <p class="ql-block">1921年初,新民学会内部就“改造中国与世界”应用什么主义展开讨论,何叔衡明确反对无政府主义,表示应信仰马克思主义。同年6月,湖南军阀以“宣传过激主义”的罪名,撤销其教育馆馆长之职。7月间,他奔赴上海,参加中共建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p><p class="ql-block">何叔衡教了很多年书,总喜欢穿一套长褂子,看起来仍是一副旧式学究模样。深入了解他的人,却知道他全然没有旧学者的迂腐气息,不仅精明而且办事热忱。</p><p class="ql-block">1927年秋何叔衡从湖南转移到上海,被临时中央有的领导人认为带有旧式文人习气,于是被派到街头进行宣传鼓动,作为参加第一线斗争的锻炼。当时街头警察密探到处抓人,何叔衡不会上海话,也不熟悉当地情况,很快便在街头宣传中和其他几个人一起被捕。</p><p class="ql-block">被押到警察局审讯时,何叔衡的外貌和随机应变却救了他。当时参加共产党的几乎都是热血青年,因此审讯官反复端详了何叔衡后,觉得此人不像是个革命者,而是抓错了的“土学究”。于是便试探着问:“你知道什么是共产党,什么是国民党吗?”</p><p class="ql-block">何叔衡故意摇头晃脑,以抑扬顿挫的声调回答:“吾乃学者,岂能不知?共产党三民主义是也,国民党五权宪法是也!”接着,何叔衡又讲起孔夫子的《论语》,话还没说完,便听上面惊堂木一拍而喝道:“快滚!”</p><p class="ql-block">何叔衡不紧不慢地走了出去。随后,审讯官通过拷问别人,知道了刚放走的人竟是中共的元老之一,其头颅有上万元的赏格,再派人去追,却已找不到任何踪影。</p> <p class="ql-block">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赣南的何叔衡年近六旬。1935年初国民党军杀声从四面逼近,中央局书记项英派便衣队送何叔衡和病弱的瞿秋白等去闽西。他们一行昼伏夜行,2月14日凌晨到达了上杭县水口镇附近。</p><p class="ql-block">不太熟悉陌生环境的便衣队一时大意,天亮后在小村做饭冒出炊烟,结果很快保安团二营便包围上来。几十个便衣队员用驳壳枪且战且走,冲到村南的大山上,匪兵紧追不舍。何叔衡气喘吁吁奔跑困难,又不愿拖累同志,面色苍白地向带队的邓子恢喊:“开枪打死我吧!”邓子恢让警务员架着他跑,到了一个悬崖边,何叔衡突然挣脱警务员,纵身跳了下去。邓子恢后来痛心地回忆,当时他们过了这座山,依托一条小河将追兵打退,何叔衡若能被架着再跑一段,也许可免于殉难。</p> <p class="ql-block">后人根据邓子恢的回忆,长期认为何叔衡是坠崖而亡。60年代福建当地公安机关审讯一个当时的反动团丁时,才知道进一步的详情。据凶手交待,他和另一团丁在战后搜索时,在山崖下发现了一个躺着的老人,已头破血流,从衣服里发现了银元和港币。这两个家伙搜身时,老人突然苏醒,抱住凶手的腿欲搏斗,后被无情的两枪连击打死……“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这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将永远被人们铭记。</p><p class="ql-block">我们的何氏宗亲何叔衡在新民学会时就以性情刚毅著称,临难不苟正是这种品格的表现。如果您为我们的宗亲感到骄傲,请点击右下角的“在看”,让更多人看到我们家族的荣耀吧!您的点赞转发,是我们继续创作更新的动力!</p> <p class="ql-block">何叔衡故居</p><p class="ql-block">何叔衡故居,地处于宁乡县城西70多公里沙田乡杓子冲。故居为一所普通农舍,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平面呈方形,坐东朝西,土木结构,有正房、左右厢房计23间,小青瓦屋面,土砖泥筑院墙,占地约2600平方米。平头槽门,门额上端悬挂廖沫沙题写的"何叔衡烈士故居"七字横匾。门内地坪长35米,宽23米,穿过地坪即为正堂屋。双页木门,方格窗。檐下走廊,中辟天井。2013年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16年12月,何叔衡故居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p><p class="ql-block">中文名称</p><p class="ql-block">何叔衡故居</p><p class="ql-block">位置</p><p class="ql-block">湖南省宁乡县城西沙田乡长冲村</p><p class="ql-block">始建年代</p><p class="ql-block">清朝乾隆五十年(1785)</p><p class="ql-block">占地面积</p><p class="ql-block">约 2600 m²</p><p class="ql-block">何叔蘅故居何书衡故居何宝珍故居何书衡故居封面罗荣恒故居黄克诚故居何叔蘅谢觉哉故居何叔罗荣桓纪念馆</p><p class="ql-block">发展历程</p><p class="ql-block">何叔衡故居是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宁乡县城西70多公里沙田乡杓子冲。</p><p class="ql-block">何叔衡铜像(朱惟精创作)</p><p class="ql-block">1876年5月27日,何叔衡诞生于此。故居为一所普通农舍,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平面呈方形,坐东朝西,土木结构,有正房、左右厢房计23间,小青瓦屋面,土砖泥筑院墙,占地约2600平方米。平头槽门,门额上端悬挂廖沫沙题写的"何叔衡烈士故居"七字横匾。槽门上挂着胡耀邦书写的"何叔衡同志故居"匾额。前坪里安放着何叔衡半身塑像, 门内地坪长35米,宽23米,穿过地坪即为正堂屋。双页木门,方格窗。檐下走廊,中辟天井。1972年后多次维修,复原陈列有何叔衡及其父母住房、书房等,以供瞻仰怀念。屋前有田园、小塘,屋后崇山峻岭,左为马里山,右为大树山,有清泉自后山而下,绕宅而流,风景宜人。 左为2006年5月30日(何叔衡同志130周年诞辰前一天),长沙市委、市政府在故居设立的何叔衡铜像(由我国著名雕塑家朱惟精创作)。</p><p class="ql-block">烈士生平</p><p class="ql-block">何叔衡,1876年生,湖南宁乡人。1914年,何叔衡与毛泽东相识于长沙,二人志同道合,成为挚友。1818年4月,何叔衡与毛泽东、蔡和森等组织成立新民学会,曾任执行委员长。1920年与毛泽东等发起组织俄罗斯研究会,并参加长沙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出席党的一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1927年马日事变后,在上海为党创办地下印刷厂,开展党的地下工作。1928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与徐特立、吴玉章、董必武、林伯渠等编在特别班学习。徐特立曾说,在莫斯科,我们几个年老同志,政治上是跟叔衡同志走的。1930年7月回国后,在上海负责全国互济会工作,营救被捕同志,组织革命者去苏区。</p><p class="ql-block">何叔衡故居</p><p class="ql-block">1931年11月,何叔衡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与毛泽东等参加了中央工农政府的领导工作。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内务人民委员和中央政府临时法庭主席等职。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中央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2月24日,从江西转移福建途中,在长汀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59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党史专题·百年瞬间] 中国共产党创立[中国共产党的创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21年8月3日黄昏,浙江嘉兴南湖的暑热逐渐散去。湖面上一艘中等大小的画舫内,气氛庄重肃穆。在“中国共产党万岁”的低声呼喊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