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爱人被安排替代别人教学已经快三周了。今天早晨6点45,我们俩一起出门,她去上早自习,我去上班。距离公交车站大约还有50米,远远看见一辆公交车来了又走了,我们只能等待下一趟车的到来,幸好时间宽裕,我们不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站在公交车站,她给我说起新班的情况。“据大家说,我接的这个班,不仅人数多,而且学生有些‘特别’,比方说,有几个学生似乎有意在即将上课时,就跑去卫生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影响其他同学学习,我给他们说,以后有人因为课间没有解决好个人问题,就在解决完问题后在教室门口等待,等所有的同学都到齐了,再报告进入教室。这一招,还有效果,状况有所改变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20px;">听着她的讲述,我想起了昨天看到的一篇文章中说的观点,我打开手机给她读到:“国际知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先生,在1968年提出了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评价主体低估被评价者能力,认定被评价者是不求上进的、行为差劲的,以致被评价者将这种观念内化,促使被评价者表现不良行为。 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 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如果教师能够以善意、更具期许的眼光看待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在学校里表现得更好。相反,如果没有这种善意、积极看待,甚至是以非常糟糕的方式看待学生,学生也会受其影响,变得更糟。”</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听完我的朗读,她说:“真是这样,班上有几个女生偶尔会在课堂上照镜子,我把他们约到办公室,悄悄地说,你要自信些,你已经够漂亮了,如果能够把精力在学习上多分一点,会给你的美丽加分的。经过这样的引导和暗示,他们真的有所改变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说:“一定要尊重他们,你班上的有些孩子是因为缺少尊重和信任,得不到关注,或者是接受的负面评价太多,所以他们才会用那样的行为想引起关注的。”</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公交车到了爱人的学校跟前,我们告别。透过车窗,看着她远去的身影,我想起了昨天发生的事情。</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昨天中午工作结束,已经12点半了,本来想就不回家了,遂打电话给爱人,可是电话那头,爱人、妻姐、外甥都说让我回去,特别是外孙女也娇滴滴的说让我回家,还说让我给她买一个棒棒糖。挂断电话,不再犹豫,三步并作两步就向车站奔去,途中经过一个便利店,给外孙女买了别样的棒棒糖。为了延迟满足,我回家后并没有把棒棒糖立即给外孙女,而是等我吃完饭后,再送给她。她拿到棒棒糖后高兴的样子与我的期待是一样的。看着她拿着特别的棒棒糖在客厅跑来跑去的样子,真是让我高兴。因为刚吃完饭,为了保护她的牙齿,我们约定,等中午睡觉醒来后,再吃,她欣然答应。</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晚上回到家,家里有一种凝重的感觉。要在平时,外孙女会欢天喜地地跑到我身边与我亲呢。可是,这一次,她显得有些犹豫。我还和她开玩笑说,“今天怎么啦,不欢迎我吗?”她看看我没有说话,倒是妻姐打破沉默说,依依,你给爷爷说,今天下午都干了些什么。原来,她下午醒了后,居然把我送给她的两个棒棒糖都吃了,而且还不依不饶的在她的储物柜中翻腾,想要继续寻找棒棒糖吃。听了她的这种表现,我受家里氛围的影响,也加入到了批驳她的行列中。平时她都和我一起吃饭,这次虽然她的饭已经吃了,但是她依然陪在我身边,可我却端着碗离开了她,以示对她行为的不满。她似乎没有生气,又跑过来与我亲呢。要在平时,我们吃完晚饭,她定会要我陪她去游乐场玩,可是昨天晚上,她没有,一种郁郁寡欢的样子。我这个大人,善于讲道理,可是我却常常忽视听者的感受。为了引导她,我给她讲了道理,可是她的眼神游离,为了引起她的注意,我把她箍在怀里,滔滔不绝地说,她在我的怀里挣扎,两败俱伤。</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晚上睡觉前,给她写今天的留言条,我心情沉重的在留言条上写下了“对不起”!对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我今天的行为真是有些过火了。面对孩子的行为,我缺少对其背后动机的深入分析,而是仅仅凭着自我感受就认为她是错的,这种先入为主,以成人思维为导向的教育方式,造成了我采取方式的错误。如果我给她表达善意,是否会更好呢?不是我常给她说,没事的,试一试吗,可是这次孩子试了一试,我为什么就不接纳她的行为呢?多吃糖不好,唆手不好,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方式引导他不这样做呢?她昨天下午表现很“特别”,究竟还有什么原因呢?我一概不知,然后就用“恶意”表达自己的不满。哎,是我错了呀。</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