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寄情于山水之间,相忘于江湖之上。国庆节期间,为了心中的远方和诗,我走进了天下第一奇山——峄山。“<span style="font-size:18px;">岱岳雄天下,东山亦自奇。”</span>峄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东南12公里处。因山中“怪石万垒,络绎如丝”,故名峄山,又名邹峄山、东山。传说是孔子登东山而小天下的地方,是我国古代立志的60多座名山之一。</p><p class="ql-block"> 《邹山志》上说:“环鲁之山多骄,论其玲珑秀峙,未有此山之奇者”。峄山有二十四景、五大奇观、二十名石(元、明代有三百名山之说)、十二福地、峄阳三十六洞天(峄山之阳、之阴、东山、西山各三十六名洞,共一百四十四孔名洞)、七十二庙宇(峄山上曾先后建有庙宇二百八十八座)。</p> <p class="ql-block"> 不游不知道,一游吓一跳。美丽的峄山,自然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深厚。虽然只有方圆10余公里,海拔582米;但山上奇石林立,洞窟遍布,古建筑遗址众多,集观光、探险、文化体验于一体,内涵丰富,意境深远;景色迷人,流连忘返。若不是天色已晚,身不由己,真想住下来,好生生地观看一下峄山的全貌,少一些无奈和遗憾。只可惜,天不随人愿;一整天下来,仅仅游了峄山的三分之一,还是蜻蜓点水般的游览;既浑然不知峄山的整体风貌,也落下了峄山三分之二的景点。</p><p class="ql-block"> 可是话又说回来,也应该知足了。国庆节出游,最担心的就是进不了景点,更何况是名山大川。驴友们一再地强调,游览峄山的人太多,已经预警。可我偏偏就是不信邪,自驾600多公里,向峄山进发。</p> <p class="ql-block"> 说起来,我的自驾,还是有点波折的。刚刚换了行车导航,为了节省手机流量,下载了离线地图,终究是操作有误,竟然错过了去峄山的岔路口。于是在高速公路上转起了圈,竟然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踏入了同一条河流”,“奇迹”啊!真可谓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当我们赶到峄山的东门时,时针已经指向了十一点。</p><p class="ql-block"> 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果断决定,坐索道上下山。当摆渡车把我们摆渡到西门的时候,许许多多的游客已经下山了。在车上,司机美女很是健谈,询问我们为什么要选择中午头爬山,并非常热情地告诉我们,爬山要带上水,拿上登山杖,戴好太阳帽等等注意事项。萍水相逢中,很有一种温暖的感觉。路上的纠结情地绪,便随着美女司机的热情一扫而光了。</p> <p class="ql-block"> 坐索道上山,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没有想到,却带来了另外一番别样的体验。缆车吱扭吱扭地响着,时而流畅时而停顿;游荡在半空之中,多少还是有点紧张的;以至于紧紧握着护栏的手,都微微出汗。稍稍镇定之后,目光便有些从容了。一眼望去,索道的尽头,瓦蓝色的天空,白云飘飘;白云的下面,群山环抱,雄伟壮观。索道的左边,是郁郁葱葱的山林;索道的右边,是重峦叠嶂的奇石。</p><p class="ql-block"> 随着缆车的上升,我的心也跟着漂了起来。“亭亭绎凫山,秀色钟乾坤。峰峦拔地几千丈,雄势直欲排苍旻”。人就是这样,一旦回过神来,就会沉浸在欢乐之中,思维也变得敏捷起来。一些赞美峄山的古诗、古词,似山涧清泉,汩汩而出。我知道,我已经融在峄山的秀色之中了……</p> <p class="ql-block"> 十几分钟的索道,转眼来到了南天门。从南天门登山,据说这是峄山最精华的登山路线。正午时分,太阳还是灼热的。但是,毕竟已近晚秋,辽阔的天空,秋高气爽,分外明净。南天门附近,堆满了人群,人们正通过“天成之险”的洞穴,排队买票,准备下山。洞穴由几块巨石堆积而成,最窄处只容一个人仄身而过,很像人们常说的一线天。</p><p class="ql-block"> 从这里开始,我们拾级而上,移步换景,边走边拍,既拍下了峄山的风光无限,又领略了峄山的文化积淀;一路走下来,唏吁感叹,惊叹于峄山的雄姿奇险,沉浸于古人的文化遗篇。有人说,峄山集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华山之险于一身,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自然之秀美,早在秦汉时期就著称于世。素有“岱南奇观”、“邹鲁秀灵”、“天下第一奇山”、齐鲁名山归岱峄美誉,真是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 “山高人为峰”,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走在峄山,总有一种恋恋不舍之情。尽管费尽自己最大之体力,还是留下许多遗憾。当我历尽千辛万苦,站到五华峰的那一刻,一切已经释怀。</p><p class="ql-block"> 站在峰顶,四处观望,山东大地尽收眼底。一种豪迈之感油然而生。极顶五华峰有五块巨石并立,若含苞芙蓉,秀立云空。巨石之上镌有“插天”、“光风霁月”题刻,字大如席。探海石傲立峰顶,伸首引颈,拱东而立,与壁立数十丈的锦屏岩遥相对峙。风清日朗之时,站立石上纵目远眺,东海万顷,恍惚可见。朝天泉,在附近一凌空旁出的巨石之上,泉水汇集,不涸不溢。位于五华峰东里许丹丸峰,峰顶有一高5丈、粗8围、朝东方斜立、形状如丹似丸的巨石,凌空突兀,岌岌可危,悬系半天,白云缭绕其间,天成其绝。流传有周灵王太子王子乔丹丸峰上吹笙作凤凰鸣,后成仙而去等美妙神话传说。</p> <p class="ql-block"> 作为“邹鲁秀灵”、“岱南奇观”的峄山,古往今来,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山赏石。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峄山就已名噪海内。传说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就曾在此修炼,其后历代仙音袅袅,不绝入耳。秦始皇统一六国,巡视天下时,在峄山刻石纪功,留下了著名的峄山碑。西汉高祖刘邦,东汉光武刘秀,三国曹操及唐宗、宋祖等历代帝王,几乎都曾驻跸峄山,或封禅,或求仙,不一而足。而如孔、孟、庄、老,司马迁、蔡伯喈、李白、杜甫、王安石、欧阳修、黄庭坚、陆游、赵明诚、郑板桥等文人墨客,无不钟情于峄山。</p><p class="ql-block"> 游在峄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寄情峄山,感恩相遇,亲爱的美友朋友,尊请您也分享游山的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