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杜重远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和实业家。他原名杜乾学,1898年出生于吉林省怀德县(今公主岭市)。早年留学日本,学习陶瓷制造,并积极参与爱国运动。回国后,他在沈阳创办了肇新窑业公司,这是中国东北地区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机制砖瓦厂,打破了日本在该地区的市场垄断。</p><p class="ql-block">九一八事变后,杜重远的实业梦想被日本侵略者粉碎,他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他参与组织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并在北平(今北京)担任领导职务。在上海,他结识了邹韬奋、沈钧儒等进步人士,并与周恩来建立了联系。他在上海创办了《新生》周刊,继承了邹韬奋《生活》周刊的精神,以求中华民族新生为目标,宣传民主进步与抗日救国。</p><p class="ql-block">1935年,因《新生》周刊发表了一篇《闲话皇帝》的文章,被日本方面认为是对日本天皇的侮辱,日本驻沪总领事向国民政府提出强烈抗议。在压力下,国民政府查封了《新生》周刊,并判处杜重远徒刑一年零两个月,这一事件被称为“新生事件”。</p><p class="ql-block">杜重远在狱中坚持自己的爱国立场,出狱后继续参与抗日救亡工作。他曾与张学良、杨虎城等爱国将领会面,推动他们联共抗日。全国抗战爆发后,他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并在1939年出任新疆学院院长,继续为抗日救国贡献力量。</p><p class="ql-block">不幸的是,1943年,杜重远被新疆军阀盛世才秘密逮捕并杀害,时年仅47岁。他的一生是为中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一生,他的精神和贡献被后人所铭记和尊敬。</p> <p class="ql-block">杜重远在上海的旧居位于淮海中路1897号,这是一幢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的地中海风格花园洋房,四周围绕着一圈梧桐和香樟树,东西两个黑色盘花大铁门常年紧闭。这幢建筑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它不仅是杜重远的故居,也是他进行抗日救国活动的场所之一。在这里,杜重远曾与许多国民党高层及工商界巨头商议官商联手、振兴实业、筹措抗日经费和军需等问题。</p><p class="ql-block">杜重远的旧居建筑为二层楼,整体墙面呈黄色,楼顶为红瓦尖顶,主立面底层中央设券柱式敞廊,使用塔司干柱式,敞廊顶采用连续的十字交叉拱结构。这幢建筑形体较为舒展开敞,南立面构图基本对称,体现了简化的文艺复兴风格中具有地中海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此外,杜重远的遗孀侯御之后来居住在愚园路719号,她在这里居住了60多年,直到1998年在上海病逝。岐山村25号也曾是杜重远的居住地之一,但具体时间段尚不清楚。还有信息指出侯御之曾居住于瑞金二路198弄安和村8号,但具体居住时段不明。</p><p class="ql-block">杜重远的故居不仅是他个人历史的见证,也是上海乃至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一部分,传承着未被忘却的红色基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