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攀枝花市有个600多年的古老村落,坐落在仁和区平地镇,俗称迤沙拉村。幅员面积34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人囗518户2245人,彝族人口占96%。</p><p class="ql-block">相传迤沙拉村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驿站,百姓称“万户毗馆”。明朝皇帝朱元璋派遣干儿子沐英率领30万大军征讨云南,得知这里人烟稀少,地处偏野,将大军就地落籍实行军屯,又实行民屯,陆续迁移大批移民。移民来到“万户毗館”后,就改名为“迤沙拉”。</p><p class="ql-block">600多年后的今天,村落内街巷纵横交错,状如迷宫,保持彝族古风原貌。因村落民居外墙多为红色,与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川西色达佛教寺院多为红房子的群落相似,被众多旅游爱好者称为“小色达”。</p><p class="ql-block">迤沙拉村,有“张、起、纳、毛”四大家族,他们的祖先是“洪武开滇”,“屯兵戍边”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也是与本土彝族文化融合的参与者,他们在迤沙拉民族文化发展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p><p class="ql-block">四大家族享有“张家酒坛子、起家车轮子、纳家包谷子、毛家笔杆子”的美誉。</p><p class="ql-block">张家酒坛子,是指张家人有极高的酿酒技术,不论是用玉米还是大米,都能酿出美酒,深受当地人欢迎。</p><p class="ql-block">起家车轮子,是说起家人头脑灵活,脑袋像轮子一样转得快,生意做得好。</p><p class="ql-block">纳家包谷子,指的是纳姓家族勤耕善种,以劳动发家致富,用双手辛勤开垦荒地,发展生产,是村里种庄稼的好手。</p><p class="ql-block">毛家笔杆子,指毛家人善读书,舞文弄墨有一套,历代耕读传家,是当地的文化大家。</p><p class="ql-block">漫步在迤沙垃,耳边时常传来带有江南丝竹韵味的音乐,这是村里的老人们用三弦、笛子、唢呐等民间乐器演奏出的“谈经古乐”。此乐,既有宫𨑳音乐的悠然婉转,也有江南水乡的小调韵味,深受民众喜爱。谈经古乐,是表达村民宗教信仰、祭祀神灵、祈求上苍赐予幸福的神曲。</p><p class="ql-block">600多年的迤沙拉历史演变长卷,向人们展示着金沙江畔攀西大裂谷的顽强生命力,且预示着攀西大裂谷的儿女们必将会为中华民族的不断强盛持续做出永不间断的奉献。</p><p class="ql-block">信息、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