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岗与古隆中两地观闻札记

乐水山人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乐水山人</p><p class="ql-block">美 篇 号:601359</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诗曰</b>:“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杜甫)(节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卧龙岗与古隆中两地相距不过百公里,其中卧龙岗东汉时期隶属南阳郡,而襄阳古隆中在隶属划分上与其相近,因此多年来存在谁是诸葛亮的“躬耕地”和谁是“三顾茅庐处”激烈争辩。历史地理学家旁征博引,各说一词;而两地文旅各为其主争论不休。到底谁与争锋?带着这些疑问,同时也怀着好奇的心理,在结束河南之行的当口,我们分别游学了南阳卧龙岗和襄阳古隆中。</p> <p class="ql-block">  此间插话,从洛阳离开后,我们一行四人奔赴了老君山。由于对当地环境气候了解不够,准备不足,致使清早登上老君山顶时,遇到茫然大雾和袭人寒风,听山上人讲,中午大雾方能散开,若等到那时恐怕我们已成为“冰棍了”。所以一溜烟的上来的,又一溜烟的下去了。虽然每个人花了大几百缆车费,但没有因此冻病,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所以祸福所依,恒古不变。</p> <p class="ql-block">  回到正题。笔者曾经去过汉中的武侯祠,成都的武侯祠,以及四十年前去过襄阳的古隆中,通读过《三国演义》,因此对诸葛亮的平生业绩也算是了解颇多。其中汉中武侯祠为最早且唯一由皇帝下诏修建的祠庙,堪称“中华第一武侯祠”;而成都的武侯祠因与“汉昭烈庙”在同一处,其地位自不必说。</p> <p class="ql-block">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在后人的眼中他是智慧的化身,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强者,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臣。</p> <p class="ql-block">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顾茅庐”的故事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与求贤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刘备,胸怀大志,一心渴望兴复汉室。听闻隆中有一位智者诸葛亮,有济世之才。他毅然踏上求贤之路。第一次来到茅庐,门童告知先生外出。刘备虽失望,却未放弃;第二次,刘备再次拜访,却只见到诸葛亮的弟弟。然而,他的决心愈发坚定;终于,第三次前往。刘备在茅庐中等到了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打动,为他分析天下大势,提出三分天下的宏伟蓝图。</p><p class="ql-block"> 自此,刘备如鱼得水,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征程。“三顾茅庐”,成为了千古传颂的求贤佳话。</p> <p class="ql-block">  离开老君山,午后抵达南阳看时间尚早,便开启了那充满传奇色彩的卧龙岗之行。</p> <p class="ql-block">  武侯祠大门外立有“刘关张”三人的青铜塑像,个个神采飞扬,栩栩如生,我等与其合影后,逐走进园林大门。过了石桥,远远望去,卧龙岗静静地卧在山坡上。环顾四周,山峦起伏,绿树成荫,仿佛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  跨过高大的牌坊,走进武侯祠,那古色古香的建筑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千年前的时光。朱红色的柱子、青灰色的瓦片,无不透露着历史的厚重。祠内供奉着诸葛孔明的塑像,他羽扇纶巾,眼神深邃而睿智,仿佛在俯瞰着天下苍生。站在塑像前,心中涌起一股崇敬之情,仿佛能感受到他当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豪迈气概。</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卧龙岗的庭院中,楹联上、石碑上刻着历代大家的文字,诉说着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如同历史的刻痕,记录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旁边的古柏参天而立,它们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历经风雨却依然挺拔。</p> <p class="ql-block">  来到草庐前,想象着诸葛亮当年在此隐居,躬耕陇亩,韬光养晦。那简陋的草庐,却孕育着伟大的智慧和抱负。在这里,他观天下大势,等待着明主的到来。它让我们看到了诸葛亮的智慧、忠诚和担当。它就像一座永恒的丰碑,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p> <p class="ql-block">  南阳与襄阳毗邻,翌日早餐后出发,一个半小时抵达古隆中游客中心,怀着对历史的敬仰和对美景的憧憬,我们踏入了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p><p class="ql-block"> 与四十年前的情景有了很大的变化,不是小小的一片山地,简陋得草庐;而是雄踞沃野山林胜境,郁郁葱葱的树木遍布山川河流和田野,空气清新得让人陶醉,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下了摆渡车,走过标志性的牌坊,跨过一座水塘,沿着弯曲的小径赫然间一座石碑耸立在人们的面前,“古隆中”是那样醒目,让我们不由得心中感叹道,一千八百多年前,诸葛孔明曾在这里修身养性,躬耕自娱;再穿过一片山林,一座古老的山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p> <p class="ql-block">  武侯祠,这座古老的建筑庄严肃穆,红墙黛瓦在绿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重。走进祠内,诸葛亮的塑像栩栩如生,他手持羽扇,眼神深邃而睿智,仿佛在思考着天下大势。站在塑像前,我仿佛能感受到他的智慧与谋略,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崇敬之情。</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来到了“三顾堂”。这里记载着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那一段段历史仿佛在眼前重现。堂前的庭院中,花草繁茂,古木参天,仿佛在见证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想象着刘备当年在此虚心求教的场景,情不自禁的对诸葛亮敬佩之情又增添了几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是与评说:</b></p><p class="ql-block"> 南阳卧龙岗和襄阳古隆中关于“正宗”的争论由来已久,这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从历史文献和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两地都有各自的依据和说法。</p> <p class="ql-block">  南阳卧龙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在众多历史文献中多有提及。南阳方面认为,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指的就是南阳卧龙岗。</p><p class="ql-block"> 襄阳古隆中也有其独特的历史依据和文化遗迹。襄阳方面则认为,当时的行政区划和地理环境等因素,使得诸葛亮的躬耕地更可能在襄阳古隆中。著名的《隆中对》和“马跃檀溪”的传说,就很好的说明了问题。</p> <p class="ql-block">  然而,对于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判定孰是孰非。两地的文化传承和历史价值都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弘扬诸葛亮的精神和智慧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游罢南阳卧龙岗与襄阳古隆中,仿佛穿越千年时光。南阳卧龙岗上,松柏苍翠,古意盎然。那清幽的环境,让人不禁遥想当年诸葛亮在此躬耕陇亩的情景。而襄阳古隆中,山水秀丽,宁静祥和。漫步其中,似乎能听到诸葛亮与刘备隆中对的高谈阔论。</p> <p class="ql-block">  两处胜地,皆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传奇。它们见证了一代智者的风采,也让我们这些后人在追寻历史的脚步中,感慨万千。站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心中涌起对先人的敬仰之情,也更加珍惜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p><p class="ql-block"> 话到此处,心中豁然开朗,车轮如生风一般,欢快地向目的地驶去,就此结束了河南游学之旅!</p><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笔记 修改于10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