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写在前面</i></b></p><p class="ql-block">上一篇《核弹首爆六十年——10月16日纪实之二:万事俱备只等好天气》<a href="https://www.meipian.cn/57owjvgp"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致敬与怀念(二)</a>,着重讲述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焦急等待合适的试爆天气,最终确定为10月16日15时这个时间的曲折过程。那么正式起爆前还需要完成哪些工作,老邱和投篮手又是谁呢,这一篇请听我们慢慢道来。</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核弹首爆六十年——10月16日纪实之三:老邱与投篮手》</i></b></p> <p class="ql-block">当时,九院到核试验场区来的第九作业队共有七个分队,其中有五个分队担负的是运输、测试、控制、安全等方面的工作,只有701分队和702分队承担的是最前沿的塔下和塔上的操作工作。</p> <p class="ql-block">10月12日,首次核试验常委会作出13日起场内各参试单位进入“实战状态”的决定。</p><p class="ql-block">702分队接到进入“实战状态”的命令后,立即开始把先期运到的分散包装在几十个大箱子里的各种元器件进行组装测试。</p> <p class="ql-block">第一颗原子弹采用的是塔爆方式,铁塔就是下面图片中这个样子,高度102米,算是当时国内最高的塔了。塔顶上那个小房间就是搁置试爆原子弹的工作间。</p> <p class="ql-block">702分队的装配工号,距离试爆铁塔有100多米远,是一个大约40平方米的半地下房子,地下部分约有五米深,地上部分约有一米高。在高出地面的部分开了一个供人员进出的门,这个门很小,不到一米高,人需要弯腰才能进入,进去后马上是一架梯子,顺着梯子下到底又是一道门,这是一扇大铁门,进入这扇大铁门就进入到了工号的操作间里。在房间内的一角,开有一个天窗式的竖井,这是用于吊进吊出“产品”的。</p><p class="ql-block">大多数的元器件都是通过火车先运送到试验场,然后由直升机分批运送吊装到工号里,但有两件特别重要而娇贵,一个是核裂变部件,一个是中子源小球,它们是通过直升机单独运送的,时任221厂实验部副主任(后曾任九院院长)的胡仁宇全程护送。</p> <p class="ql-block">第一颗原子弹长啥样,702分队的人最有发言权,因为各种元器件都是通过他们的手组装起来的。这颗原子弹的形状是一个圆球体,由外层两个大的半球和内层一个小的内球组成,内小球的形状像是一个篮球,于是参试人员就把内小球投放进两个半球的过程比喻为“投篮”。也因为这颗原子弹像一个巨大的球,所以<span style="font-size:18px;">取了“球”的谐音叫它“老邱”。</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这就是“老邱”与“投篮手”名字的来历。</i></b></p> <p class="ql-block">“投篮”是整个组装过程中风险很高的一步。负责“投篮”的是702分队的内球组,神奇做梦预知“零时”的杨春章就是这个组的组长,直接操作的“投篮手”是八级工李文星师傅。</p> <p class="ql-block">组装完成后,702分队还有两项工作要做:第一项任务是把这颗原子弹用吊车吊到一个大型保温筒里面去,然后把盖子盖上。这项工作是在14日傍晚时分完成的。</p><p class="ql-block">第二项任务是把这个内有596-1“产品”的保温筒,通过竖井从工号里吊到地面上去,再通过轨道运输车推到铁塔下面,移交给701分队。</p><p class="ql-block">负责起吊工作的是两位老师傅,一位是挥舞着小旗指挥吊车的曹庆祥,一位是开吊车的朱振奎。15日清晨6点(新疆时间),大保温筒被吊出地面,稳稳地落放在了轨道的平板运输车上。</p> <p class="ql-block">从702分队的装配工号到701分队的铁塔下面,事先已经铺设好了一条轨道,有150米长。八一电影制片厂在现场拍摄下了原子弹保温筒由装配工号推向塔下的宝贵镜头。在镜头里,四个人穿着灰色工作服(不是白大褂),披着朦胧的晨曦,正在轨道上推着一个圆柱形的大筒缓缓地向前行进。</p><p class="ql-block">四个背影看不到脸庞,他们都是谁呢?当事人之一黄克骥在《我亲手将第一颗原子弹推到爆炸塔下》一文中告诉了我们答案,他们从左至右是:蔡抱真、曹庆祥、黄克骥、朱深林。这四个人,蔡抱真是702分队队长,其余三人都是该分队的队员。</p> <p class="ql-block">铁塔下方,九院院长、第九作业队队长李觉将军,副院长陈能宽,还有701分队队长陈常宜已经在此等待。陈能宽副院长主持交接仪式。</p><p class="ql-block">蔡抱真向李觉院长和陈能宽副院长报告:“702工作队队长蔡抱真报告,596产品已经装配完毕,各项指标正常,现在送到塔下,一切顺利,请指示。”</p><p class="ql-block">李觉院长的回答就一个字:“好!”</p><p class="ql-block">陈能宽副院长发话:“可以交接。”</p><p class="ql-block">701分队队长陈常宜从队列里走出,两位分队长在记录册上分别签字,一个交,一个接。蔡抱真对陈常宜说:“我们702的任务完成了,下面的任务就交给你们701啦!”简短的交接仪式就此完成。</p> <p class="ql-block">当701分队队长陈常宜从702分队队长蔡抱真手里接手596-1“产品”之后,他们接下来要完成的任务有三项:一、把596-1“产品”从塔下送运到塔顶上去;二、在塔顶的工作间里给“产品”保温;三,给“产品”插雷管。这三项工作,件件都很艰巨。</p> <p class="ql-block">就拿往塔上吊运“产品”来说吧,虽然他们事先已经反复演练了无数次,包括8月底的那次用596-0模拟弹的预演,但是,这次来真格的了,过程中还是出了一点状况。</p> <p class="ql-block">当701分队的队长陈常宜和两名队员坐在装着“产品”的吊篮里,缓缓上升到铁塔大约三分之二的地方时,一直匀速上行的钢丝绳突然出现了一下一下往上窜的晃动现象,正在塔下举旗指挥吊装的薛本澄(后担任九院总工程师)一下子发现了异常,马上叫停。他的眼睛紧盯着大筒上方的钢丝绳,同时脑子里飞快地判断着这种不正常情况的原因,大约有两三分钟的样子,钢丝绳才又恢复了平稳状态,于是他又举旗,向吊车手发出了继续上行的指令。后来,薛本澄在回忆中说,钢丝绳晃动的原因,大概既有风力所致,也有大筒上多了三个人重量的缘故。</p> <p class="ql-block">在塔顶上的工作间(爆室)里,701分队的四个队员已经等候多时。这四名队员是:贾浩、李火继、张振忠、朱建士,贾浩是这个作业小组的组长。这四名队员中的贾浩、李火继和张振忠后来都是九院一所的研究员,朱建士是九院九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p> <p class="ql-block">插雷管是整个准备工作中危险系数最高的一步,即使心理素质过人,但第一次进行这项工作的技术人员仍然有些紧张,时任九院院长的李觉将军亲切的对他说:“你慢慢插,我在塔下等你”。这件事后来被九院人广为传颂。</p> <p class="ql-block">出于安全保密工作的需要,试爆现场有非常严格的人员出入管理规定,不仅原子弹有代号,而且试验现场与中央通讯联络都使用密语(暗语)。比如:</p><p class="ql-block">实弹(即正式爆炸试验的原子弹),密语为‘老邱’;</p><p class="ql-block">原子弹装配,密语为‘穿衣’;</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原子弹的容器,密语是“梳妆台”;</span></p><p class="ql-block">原子弹在装配间,密语为‘住下房’;</p><p class="ql-block">原子弹在铁塔上的密闭工作间,密语为‘住上房’;</p><p class="ql-block">连接引爆雷管的一条条电缆线,密语是“辫子”;</p><p class="ql-block">插接雷管,密语为‘梳辫子’;</p><p class="ql-block">原子弹起爆的时间,密语为‘零时’…</p> <p class="ql-block">1964年10月16日上午,一道道充满密语的电波在罗布泊与北京之间传递。</p><p class="ql-block">“8点钟,老邱住上房,开始梳辫子。”</p><p class="ql-block">“10点30分,梳完辫子。”</p><p class="ql-block">“11点30分第一次检查完毕,结果正常。”</p> <p class="ql-block">下午三时,随着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升腾而起,现场的人全都欢呼雀跃、激动万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了!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原子弹技术,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这一时刻被载入史册。</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说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代号为啥要叫“596”(模拟弹596-0,正式试验弹596-1,备用弹596-2)?原因很简单,因为它是1959年6月苏联来信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的日期。</p><p class="ql-block">核武器研究所所长、时任第二机械工业部(二机部)部长刘杰回忆说:“两年规划制定了以后,当时就考虑第一颗原子弹应该以什么命名。我考虑,赫鲁晓夫从1959年6月毁约停援,还蔑视我们,说离开了他们的援助,中国20年也研制不出原子弹。我们深感民族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就以这个日期——‘596’来作为代号,就是要大家奋发图强啊。你不给我们,看我们能不能干出来。”</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所以,当时所有参加研制和试验的人员,也都把“596”叫作“争气弹”。</i></b></p> <p class="ql-block">如今,试爆现场的亲历者和功臣们大都年事已高,不少人已经作古,很多人的名字仍鲜有人知,但他们身上呈现出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10年央视《科技人生》栏目第10期,展示了一张第一颗原子弹试爆前夜八名队员在塔顶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请他们放心:</p><p class="ql-block">历史不会忘记你们!</p><p class="ql-block">国家不会忘记你们!</p><p class="ql-block">我们核二代和我们的后辈更不会忘记你们!</p> <p class="ql-block">全文回顾</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7msbkb5" target="_blank">致敬与怀念(一)</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7owjvgp" target="_blank">致敬与怀念(二)</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7u44lgh" target="_blank">致敬与怀念(三)</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