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山人的美篇

盘龙山人

<p class="ql-block">邂逅古镇青木川</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结束摩天岭之行的第二天一大早,我乘公交车由清溪古镇出发去往青川新县城乔庄,然后准备从那里转车去往文县而南上甘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的青川处在川、甘、陕三省相互交叉的地方。我乘坐的公交车行走在三省边界地带,当公交车停在我要转车的姚度镇时,却惊奇的发现,这个姚渡镇往前一步之遥,就进入了陕西的宁强县境。</p><p class="ql-block">更令我想不到的是,热播电视连续剧“一代枭雄”,其故事发生地的青木川镇,竟与姚度镇的距离仅几公里而已。</p><p class="ql-block">这时候我想到在宝成铁路火车上遇到的那群老知青,是他们曾建议我应该到那里去看看,说那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当时,因为青木川与我要去的甘南相去甚远,且不在我计划旅程之内,所以也就仅听听而已,并没有刻意要到青木川镇去的打算。</p><p class="ql-block">但想不到天下事竟是如此奇妙!</p><p class="ql-block">虽然失去了翻越摩天岭的机会,却让我神使鬼差来到了青木川镇,这难道是天意吗?</p><p class="ql-block">既然“老天”带我来到青木川,何不“顺从天意”到青木川镇去看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小镇,竟能演绎出那么多的传奇故事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就是这样的一个“意外”,让我邂逅了陕西宁强县的青木川镇。</p><p class="ql-block">从姚渡转往文县的公交站点设在姚渡火车站,姚渡站是兰渝铁路进入四川的第一座车站,因地处秦岭大巴深处客流量不是很大。姚渡站去往青木川镇没有专线客运车辆,我在一辆小客车司机的热情“劝导”下,登上了去往青木川镇的这辆私家小客车。</p><p class="ql-block">姚渡站距离青木川镇不远,十几分钟后,小客车停在了青木川镇一个名为“龙门客栈”的客栈前。后来才发现,原来这个私家车司机正是这家客栈 的主人! </p><p class="ql-block">当看到旅店这名字,就想到了那个电影里的“龙门客栈”。我正在犹豫中,老板像是看出了我的心思,笑嘻嘻的对我说,这“龙门客栈”啊,也就一个噱头与卖点而已,不用担心,青木川镇人是绝不会“宰”人的!</p><p class="ql-block">出门在外么,人生地不熟的,“宰不宰”都行,就这里了!</p><p class="ql-block">走进客栈一看环境还可以!</p><p class="ql-block">客房宽敞明亮、干净卫生。一个单人间仅五十元钱。在旅游景点能有如此住宿条件与便宜的房价实属意外,所以,青木川给我留下了“还好”的第一印象。</p><p class="ql-block">旅游淡季,到青木川镇来的游客不多。而我对青木川的了解,仅限于与热播电视剧“一代枭雄”有关。到底这里有什么故事则是一片茫然。所以住下后,第二天我就开始在青木川漫无目的“漫游”起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我走进小镇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距离我住的最近的一座桥,这座桥横跨在一条不知名的小河两岸之间。走近看时,桥基础是砖石水泥结构,而桥面却是用木头、木板搭建,桥上面搭有木头走廊,走廊上雕梁画栋,古朴精美。</p><p class="ql-block">抬眼望去,发现桥头的横额上镌刻着苍劲有力的三个大字“飞凤桥”。桥两边木柱上的对联则赫然入目:</p><p class="ql-block">上联:</p><p class="ql-block">上飞凤桥听水眺山品透茗味乃称其上</p><p class="ql-block">下联:</p><p class="ql-block">来回龙场谈今论昔读懂魏公才算真来</p><p class="ql-block">嗯!这联撰的有点意思!</p><p class="ql-block">我近距离的欣赏着这幅对联的精美书法,同时又仔细的品味着这副对联的内涵所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晚住下时我发了一条微博,当一朋友得知我现在青木川时,给我发了一个链接叫“清幽小镇青木川”的游记文章。文章除了简要的介绍了青木川的独特地理位置与自然风光外,还着意的在文中提到当地“恶霸”魏辅唐“横霸”青木川期间的斑斑劣迹,和对青木川老百姓巧立名目、横征暴敛、极尽压榨剥削之说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游记文章中提到的魏辅唐即魏公,魏公既然有如此的种种劣迹,为什么对联中还要提醒“读懂魏公才算真来”,我百思不得其解。</p><p class="ql-block">我想既然如此,那我就先从读懂魏公开始吧!下来,我在青木川待了整整三天。经过我与当地老百姓的沟通交流和从地方志记载中的了解。对青木川镇的前世今生和所谓的魏公,有了一些较为初步的认识和较为全面的了解。</p><p class="ql-block">所以针对此说,在这里我要颇费一些笔墨,把我所了解到青木川的古今往来和魏公的真实“劣行”广告世人而以正视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要想了解魏公与青木川,得先从青木川的地理位置说起。</p><p class="ql-block">青木川镇隶属陕西省汉中地区的宁强县管辖。但它距离最近的宁强县城,古有近150公里之说。而距离汉中市远达200公里之多。(可能与现在交通发达后的实际距离存有差异)</p><p class="ql-block">而它与甘肃的武都、康县和四川的青川县距离仅几十公里之遥。</p><p class="ql-block">青木川位置处在三省边界相交之处。是一个“鸡鸣三省”和羌汉民族交叉居住之地。</p><p class="ql-block">这里群山环绕、交通闭塞,在落后的旧中国,这里是一个山高皇帝远、三省都难管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青木川镇往西有一座叫飞凤山的小山头,顺人工搭建的木梯台阶拾级而上,经过700多台阶攀爬,登上飞凤山顶峰之后,青木川镇的全景则尽收眼底、一览无遗。</p><p class="ql-block">鸟瞰青木川镇全镇,其主要建筑主要以小镇的商业中心回龙场为主,形成了一系列的庞大古建筑群。金溪河流经小镇时,呈半圆形的绕古镇转了个弯,然后缓缓的向下游流去。青木川的古街,正是随着弯曲的河流被拉成了平面弧型,形似是一条卧龙非常壮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远眺整个古镇,绿树环绕、溪水清清,清幽的古镇不仅犹如一副无墨的山水画卷,更像是一片幽静的世外桃源。青木川镇周边群山环抱、山林林立,云雾缭绕,放眼一片原始景象。</p><p class="ql-block">秦岭与大巴山脉,为青木川提供了天然屏障和湿润温和的气候。这样的地理位置与气候,不但是一个绝好的养生与养老的好去处,而酷似缅甸的金三角的地理环境,也同样是一个可以种植罂粟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魏公辅唐,青木川镇本地人,曾任陕甘川羌汉保安团总司令。魏辅唐主政青木川期间,正是充分利用了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地方武装的掩护下,大肆种植与贩卖大烟而大发其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正是这些滚滚财源的支持,为其为称霸一方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铺天而来的财富使他不仅不需要向老百姓横征暴敛,而且还为他的几百名保安部队的给养和兴办地方教育、拉动地方经济、举办慈善事业等,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至于魏辅唐这个总司令是怎样当上的,在那有枪便是草头王的年代,在著名作家叶广岑的“青木川”的小说里,已经加以详细与演义性的描述。而78集热播电视连续剧“一代枭雄”,正是由该小说改编而成。所以,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这里就不再去探究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魏辅唐作为青木川一个传奇人物,在主霸或主政青木川期间的所作所为、以及所留下的故事,却令人唏嘘不已与久久流传。</p><p class="ql-block">据青木川地方史载,解放前,魏辅唐在主政青木川的二十几年里,他是靠种植贩卖大烟发财后而主政青木川的,但他主政青木川后,却没有仅仅是“欺压百姓、鱼肉乡里”,而是为青木川镇百姓的地方建设、兴办教育、发展商业等,做出了相当的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先后兴办了辅仁剧院、辅仁剧团、辅仁小学、辅仁中学。(辅仁中学至今仍然是青木川镇唯一的中学)发展商业与兴办慈善公益事业。他所管辖的武装部队,在高峰期曾多达上千人。而他对部队管理却相当严格。从他制定的、类似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保安团管理条例看出,他的保安队并不像是一支仅仅祸害百姓的土匪武装!在魏辅唐庄园博物馆关于保安团的介绍中说,在军阀混战、土匪猖獗的年代里,由于保安团的存在,使青木川镇及周围的老百姓免遭战乱,而使百姓的生命财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魏辅唐组织他的部队种植、贩卖大烟,但却不许他的部队与老百姓抽大烟。至今青木川镇上还树立着两块大牌子,其中一块上面赫然写到:吸食鸦片者当众鞭罚!而另一块牌子上却写到:“谁不让娃上学戴帽游街敲大鼓”。对于考取外地上学,因家庭贫穷而上不起学的孩子,学费由魏辅唐全额资助,他虽然是一个文盲,但他却是如此的重视教育,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实属罕见与难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魏辅唐庄园博物馆前,有一个“舍膳堂”,专为过往行人、客商提供免费膳食。但明文规定“懒人与不爱惜粮食者不予施舍”。过路行人可在舍饭堂免费吃饭一天,第二天想在这里吃饭,必须到管理人员指定的地点参加劳动方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发展地方经济,魏辅唐对外来青木川镇经商者规定,在一年内可免交税款。当地人如果与外来人发生争执或殴斗,首先对当地人不管是否有理,都将于严厉惩罚。现在在青木川镇上仍然可以看到,当地的商人和外来地经商者,为了对魏辅唐的感恩与纪念,很多商人都以“辅唐”作为商铺字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9年,魏辅唐拒绝胡宗南部对其提出,要在大巴山坚持与共军继续对抗的要求,而在其参谋长徐种德策动下,坚决拥护共产党政府号召,毅然率三百多人及枪支弹药向政府投诚。正是这项正确举措,不仅保全了保安团300多人的性命,而且免去了国家因剿匪而发生的一场流血的战争。(徐种德,系魏辅唐一手培养的川大历史系学生,被魏辅唐聘为参谋总长,他为魏辅唐策划了一系列执政方针,尤其率兵投诚的重大决策。剿匪反霸时他没有被判罪,现为汉中宁强政协委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历史中很多令人难于置信的事情发生了!在1952年的那场剿匪反霸运动中,魏辅唐被以土匪恶霸之罪名处以了极刑。更令魏辅唐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宣判和处以极刑的地方,正是在他一手创办的辅仁中学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当地一群尚健在老人讲,整个宣判会鸦雀无声,只有一个群众上去揭发魏辅唐在麦收大忙季节,关押他三天不让下地收麦的控诉。关于这个控诉,后来在青木川镇成了一则笑话,据说,这个控诉人是魏辅唐一个本家兄弟,是一个脾气有点倔犟的老实农民。因为他不让儿子上学,魏辅唐有点捉弄他,把他关押起来,他因急于下地收麦,才答应儿子上学。而他的这个儿子后来念书到成都,期间的费用全是魏辅唐承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真理有时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对魏辅唐的枉杀,在汉中、宁强,尤其是青木川镇的百姓中已早有不平之声。改革开放后,我党以一个伟大政党的博大胸怀,发扬实事求是、冤案必纠的精神,于1987年5月对魏辅唐被杀案进行重申。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汉中中院与宁强县法院再审后,撤销1952年对魏辅唐死刑的判决认定,撤销判决书认定,魏辅唐携部队投诚,应是属于投诚行为。不属于镇压对象,应不予追究刑事责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当地老百姓对此认定书并不买账,并不情愿的说,不追究刑事责任就是一句废话!人都死了,还怎么追究刑事责任?</p><p class="ql-block">人心自有公道!青木川老百姓对魏辅唐死的不平,在魏辅唐案改判后,从现在魏辅唐庄园博物馆里看到的对联中可窥见一斑。</p><p class="ql-block">联一:</p><p class="ql-block">接受策反率三百弟兄毅然赴羌州投诚缴械</p><p class="ql-block">近来日出喷万千彩霞蓦地令古镇拨雾见天</p><p class="ql-block">联二:</p><p class="ql-block">发迹草莽犹晓兴学称雄不泯桑梓爱</p><p class="ql-block">放下屠刀虽未成佛做鬼幸有口碑传</p><p class="ql-block">联三:</p><p class="ql-block">三边雄踞空演几场黄粱幽梦</p><p class="ql-block">一朝鸟散依然满目丽日晴川</p><p class="ql-block">联四: </p><p class="ql-block">真好去处山水锦绣青川何来</p><p class="ql-block">本该思量枭雄传奇几人评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写在“青木川游”之外的话:</p><p class="ql-block">在青木川的第四天,我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告别了这个让我意外邂逅的小镇。小镇里看到的一切,一直深深的留在我的脑海里。我不断地在思索和联想,上天在那样的一时代,让那样一个人的出现。最后遭到了那样的下场,给人们留下那么多的唏嘘与遗憾,这真的不知道是人心还是天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遥想当年青木川,作为主霸一方的土皇上魏辅唐,他就是一个没有文化、没有接受过任何政党教育和任何主义影响的土匪恶霸。我们无法苛求他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无法苛求他对人民不犯下任何罪过!但历史事实就是这样一副可怕的面孔。由于在特殊环境下的特殊“需要”,而让他付出了自己生命的代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最终仍然是要感谢我们伟大的党和国家,以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伟大胸怀还以历史的清白,魏公辅堂在天有知定会感恩戴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今青木川镇已成为全国十大名镇和国家四星级景区。魏辅唐庄园已经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游览青木川镇不收门票。但镇上所有收费景点皆因魏辅唐而起。尤其是以著名作家叶广岑女士小说“青木川”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一代枭雄”热播后,更使青木川名声鹊起。慕名到青木川旅游的人纷沓而至、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青木川旅游的迅猛发展与拉动的相关产业,给地方经济与当地百姓生活带来了相当可观经济效益。</p><p class="ql-block">青木川镇的今天,除了应该感谢党的开放政策外,而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陕西省作协副主席、作家叶广岑女士则功不可没!叶广岑女士通过在青木川蹲点三年,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不违背史实的前提下写成了小说“青木川”。</p><p class="ql-block">因“青木川”小说的发行和被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一代枭雄”其热播影响,而把青木川推向了全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意外邂逅青木川,让我了解到了地处陕、甘、川交界处一个小镇上发生的一则传奇故事。在它鲜为人知的背后,是一个乱世枭雄曾经有过的善举与抱负。</p><p class="ql-block">而魏辅堂的遭遇让我理解了,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历史发生“误会”的必然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顾历史,古往今来哪一个地方不是因人文而名?试想,如果没有王勃的“滕王阁序”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滕王阁和岳阳楼这样的建筑并不一定被历史载入史册而驰名天下!以此而论,没有魏辅唐的“劣迹”与“功劳”的故事,青木川也仅就三省边区一个小镇而已!</p> <p class="ql-block">读万卷书让我们获得了以文字为载体的知识。行万里路,让我们获得了以旅行为实践的感受心得。只有读懂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才能感知祖国山河壮丽的真正内涵。 </p><p class="ql-block">而旅游不是仅仅为了“到此一游而游”。只有读懂了一路走来的地理、人文、历史,方才不愧为真正的旅游!</p><p class="ql-block">范仲淹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也!但愿我们能读懂它就好! </p><p class="ql-block">据2019年7月20日草稿整理, </p><p class="ql-block">编辑于2020初春疫情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