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示范引领前行,专家讲座助力发展——广州市第二批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培训班学习纪实(二)

范范

参观杭州市建兰中学,共探家校共育经验 <p class="ql-block">  10月23日,培训进入第三天。上午,迎着微凉秋风,老师们走进家校共育特色示范校、教育部“文化寻力基地学校”建兰中学。老师们参观了建兰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感叹于该校在家校社协同教育方面的丰硕成果。</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校园,我们首先聆听了学生部副主任谭佳媛老师以《家校社联动 共谱教育协同乐章》为题,就建兰中学家庭教育课程建设成果进行的专题分享。建兰中学从健全共育机制、创新管理手段、深化协同发展等三个主渠,提升家校社育人实效,共创学校三全育人的新局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随后,张敏主任作了题为《家校合力 小奉献大力量——家长委员会建设与管理的实践和思考》的讲座分享。张敏主任主要从“家委章程解读”、“家委换届选举”、“温暖家校路 百米护学岗”、“家委特色活动”、“家委温暖公益”五个方面向在场的老师介绍了建兰中学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具体实施方法。</p> <p class="ql-block">  接着,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寿丹老师作了智慧父母研修公益课程的经验分享,寿老师以严谨的态度、专业的视角,从课程形式、课程模式以及课程师资这三个重要方面,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该课程的具体开展情况。其分享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深刻的启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专职心理老师倪苏杭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沟通无界,家校共促成长》的家校沟通工作经验分享,倪老师深入细致地讲述了学校 “全员心育” 的先进经验做法。她通过大量具体而生动的案例,阐释了 “全员心育” 在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和重大意义。此外,倪老师还系统地分享了与心理特需学生家长进行高效沟通的科学方法,为学员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专业参考和行动指南。</p> 家校社协同育人,构建全面融合教育 <p class="ql-block">  下午第一场讲座,来自浙江大学的顾俊峰教授带来专题讲座《家校社协同育人,构建全面融合教育》。当前家庭教育领域面临诸多挑战,亟需通过立法来增强家长的教育能力,而家庭教育的私人属性强调了立法应以赋能家长为主旨。顾教授认为,为了深化理解家庭教育,我们需探讨其定义、核心目标、基本要求及九大教育策略。同时,回顾家校社会教育的历史演变,顾教授指出,新时代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尤为关键,需聚焦于多主体协作动力、运行创新力与持续发展保障三大机制的建设。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而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内涵与特征,以及理论构建的新视角,在场老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和顾教授展开交流,碰撞出更多思维火花。</p> 基于生命取向的青春期家庭教育指导 <p class="ql-block">  下午第二场讲座,全国青春期教育领航者、浙江省师德楷模徐晓莉老师分享了其27年班主任经历的深刻感悟,在讲座《基于生命取向的青春期家庭教育指导》中,她独到地解析了青春期的教育挑战,并倡导以生命为核心的家庭教育理念。徐老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教师们深入理解孩子内心,促进家校共育,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宝贵指导。讲座激发了在座教师对青春期教育的全新思考与实践热情。</p>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的培训结束,每一位老师都收获满满,相信大家都会积极投身到家校共育的工作中,以更加科学、全面、贴心的方式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让我们携手共进,不断探索创新,为孩子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教育环境,共同书写家校共育的辉煌篇章,助力孩子们走向更加灿烂的未来。</p> 用心体会,积极思考:我们的感悟 <p class="ql-block">  陈雅:听了建兰中学老师的分享和晓莉姐的讲座,我感触良多。做家校工作,我们首先要了解家长需要什么,有针对性地给予家长。 其次是让家长明白他能做什么,让家长从受教育者变成教育者。我们还可以利用家长的社会资源,丰富家校教育课程。这样,才能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p><p class="ql-block"> 关楚贤:建兰教泽长流,终成桃秾李郁。半天的参观学习,让我深深为建兰中学浓郁的文化氛围、严谨的智化管理、和谐的家育机制、丰硕的教育成果而震撼。学校智慧父母、亲子实践、家校互动三大家庭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建设更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日后工作室的建设中,我将会尝试取"建兰"之石,继续完善工作室现有的家校合育课程体系,争取建设更科学、更全面的家校合育课程。</p><p class="ql-block"> 李昕颖:听了晓莉姐的讲座,深有感触。晓莉姐以一个问题作为讲座的开始:“厌学,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很多父母都在以爱的名义做着让孩子厌学的事情”。反问一下自己,何尝不是这样的母亲,这样的老师,我们都在用爱的名义把孩子学生一步步往厌学的道路上推。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晓莉姐提到,情绪好,关系好,一切都好。做家长、做老师,要允许孩子成为“他自己”,只要给孩子更多的“允许”,就能让孩子脸上有笑,眼里有光,脚下有路,让每一个孩子都在自己的赛道发光。</p><p class="ql-block"> 刘惠兰:有幸参观建兰中学,聆听家校共育课程分享,感触颇深。建兰中学以丰富多样的课程,巧妙地将家庭与学校紧密联结。在这里,共育模式如同一束明亮的光,照亮学生成长之路。它助力学生在学业上奋进,更培养品德修养与社会责任感。我们应积极借鉴建兰中学的成功经验,强化家校沟通,携手为孩子打造一个充满希望的教育未来。</p><p class="ql-block"> 刘冠男:走进建兰中学,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家校共育的独特魅力与深远意义。学校精心策划的智慧家长成长营课程,如同一扇窗,让我们窥见了家校合作蕴含的无限潜能与广阔天地。在课程中,我聆听了学校如何智慧地引领家长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同行者与引路人。三位老师真挚而动人的分享,如同一股暖流,深深触动了我,让我内心充满了感动与震撼。此次学习,让我对家校共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我将把此次学习的宝贵经验融入日后的工作中,积极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鼓励更多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教育旅程中。</p><p class="ql-block"> 刘颖:在今天关于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专题学习中,最令人振奋的是让我们看到了多方力量的汇聚形成的力量:当家长、教师与社会各界人士围绕着同一个梦想聚集在一起,那种共鸣所产生的能量是惊人的。它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与智慧的交融,是无数颗心向着同一片蓝天飞翔的壮丽景象。</p><p class="ql-block"> 钟慧莹:在下午顾教授的讲座中,我深深认识到教育的确是一种关系的构建和成长的推动。在学校教育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老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成长,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信念系统,学会管理情绪,开发潜意识的潜力。而家庭教育同样至关重要,一个在和谐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往往更自信、开朗,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而那些家庭关系紧张的孩子,则可能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遇到更多困难。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成长,提升自身素质,为孩子树立榜样。同时,在学校里,我也会努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班级氛围,促进学生的个体成长和全面发展。总之,教育是关系的艺术,也是成长的旅程。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共同努力,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何贵芳:建兰中学参观有感——这是一所兼具文化底蕴与卓越品质的优秀学校。今日,我有幸深入了解该校在家校共育领域所秉持的先进理念与实践方法。然而,令我深受触动的远不止于此。在这所学校,细节之处彰显着非凡的教育智慧。一楼设立的漂流图书馆尤为引人注目,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取阅书籍,无需繁琐的登记手续,也没有硬性的归还要求。这一举措背后,是学校对学生深深的信任与尊重,它坚信“你赋予学生多少的美好,学生定会加倍回馈你多少的美好”。教育从来都不应仅仅局限于说教,而是需要用心去感知、去引导。建兰中学通过这样细腻入微的方式,让学生在自由与信任中汲取知识的养分,成长为更加优秀的人才。这样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借鉴。</p><p class="ql-block"> 蒋俊霞:顾俊峰教授研究的家校社融合教育,充分整合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资源,体现了协同育人合力的教育理念。讲座充分展现了顾教授理论造诣之高,体系构建之完善,实践成果之广泛,让我大开眼界。尤其是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链接,打造互相尊重、崇尚互爱等价值引领的温暖的家,构建系统的家长成长课程在当今家校共育现实中任重道远。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觉得自己要不断学习,树立科学的家校合育理念,根据本土实际,不断探索与践行,帮助学生和家长共造幸福磁力场。</p><p class="ql-block"> 范秀红:今天来到了杭州市建兰中学,校园的细节处处显示了建兰中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温馨的育人气质,这种扎根在南宋皇城根脚下的盆景式校园,有兰花中的极品建兰的气质。最感动的是学校老师分享的建兰中学在家校共育领域的深入探索与积极实践:学校家委会的运行,智慧父母研修营的课程设置、活动安排等,特别系列化、规范化,学校重视家庭教育,也促进了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下午聆听了徐晓莉老师的讲座,佩服于她的智慧和用心,不仅把班级带好,把班级的家长带领好,还承担了这么多社会职务,能量满满的班主任。做一个智慧的观察者,耐心的倾听者,民主的引领者,让每一个孩子在自己的赛道上发光,每个孩子都要找到自己的赛道,助力在他自己的赛道上成功。</p><p class="ql-block"> 肖莉莉:今天听了徐老师的讲座,多次出现“关系”这个关键词,无论什么事情,哪个领域,问题都会一直出现,我们不逃避,不害怕,如何巧妙有意义地解决问题就很值得我们不断修炼。在徐老师的分享中不难发现“静待花开”不是空谈口号,教育不是非黑即白的,我们要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其实就俩字“尊重”!这几天一直都在说我们要为家长赋能,何尝我们不也一直被赋能,助人自助。</p><p class="ql-block"> 潘秀琼:参观建兰中学时,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入校后看到的写着“一所学校、一个家园、一生责任、一世幸福” 的屏风。一所名校,必然是促进生命适性成长而茁壮的精神家园。建兰中学打造“美好教育”、“适性教育”和 “家”的理念,重视教师团队和家长团队的成长,家校共育共生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把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与家长学堂紧密结合、开发自成体系的班级智慧家长课程、重视家长学员的持续考核与评价,提供了很好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思路和实践经验。</p><p class="ql-block"> 何丽霞:今天早上,跟随大队伍去参观了建兰中学。走进学校,就被干净整洁的环境吸引。每个区域的用心打造,漂流图书馆,名家进建兰,小桥流水的后花园等,处处都流露着一切为了孩子,用心的办学,不仅能让学生在此快乐求学,更能促进良好的家校关系。下午授课专家顾俊峰教授说的,教育就是关系。家校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师长关系等。只有处理好了各种关系才能更好地做好孩子教育这个事情。校家社合力,赋能孩子们的成长,孩子的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感谢市局提供本次学习的机会,每个主题讲座都能给我们带来更深的思考,为未来三年工作室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指导与方向。 </p><p class="ql-block"> 史秀丽:把评价家长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让家长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和孩子一起成长,家长成长了,亲子沟通也就很少问题了;让家长撰写家庭教育故事并参与区域评比,为家长创设更多的平台,让家长一遍思考一边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不仅可以让提升家长的获得感,也能让其他家长学习;学校基于问题构建系列家长教育指导课程,并让部分已经毕业的优秀家长学员参与家庭教育指导课程授课,给家长任务驱动他们去不断成长,这是一种非常值得借鉴的做法。</p><p class="ql-block"> 喻焱春:今天听了几位老师的分享,出现最多的是“尊重”“关系”“合伙人”几个词语,在一个个案例中,结让我们切实体会到了”五条实施路径“”家长沙龙“”特色课程“的精妙,既有道的分享,又有术的传授,干货满满。而最令我触动的是徐老师所呈现的一组数据,原来在厌学的形成中,情绪才是最大的杀手。我们专注于孩子的学习,却忽略了情绪的巨大的影响力。而谁带来的这些情绪,家长、老师该如何帮助孩子们去面对这些情绪,是我们需要关注也需要思考的话题。家校合力,将”故事“变为”事故“,让家长从问题的制造者变为问题的解决者,可能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p><p class="ql-block"> 叶颖欣:到建兰中学的学习,我们收获颇多:作为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我看到学校智慧父母研修班从各项制度的制定到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展,每一项工作的开展与落实都相当系统化、规范化,工作室在落实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前,也可以参考学校的做法,强化顶层设计,合理规划每一个程序,制定相关的制度以保障落实工作的开展。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看到学校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参加社会职业体验也是相当有意义,这也印证了强化家校联系与合作、推动社会资源有效整合以及深化学校教育变革等举措,学校能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环境,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 曾美环:今天下午听了杭州江南实验中学正高级班主任徐晓莉老师的讲座《基于生命取向的青春期家庭教育指导》。徐老师先从学生对家长的评价调查结果引入,根据自己班级管理的案例分析层层递进,分享了青春期孩子的家校工作,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成果经验等提炼了班主任工作方法及家校指导的五大策略。徐老师的讲座有案例有分析有实践指导,尤其是“良好的关系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让家长成为教育的优秀合伙人”的说法,都让我深受启发。</p><p class="ql-block"> 师苗伟:从事德育工作20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五育并举,这几天课程学下来发现很多思路都需要完善,提升。各位专家给的指导意见既有高度,又有实操,道术相宜。学生内驱力的激发,需要家校社全方位、沉浸式的体验和融入,尊重孩子,稳定情绪,设计课程,阶段教育等等方面的学习,对我以后在德育工作和工作室的建设中都给了极大的指导,唯一遗憾的是时间关系每位专家都没能充分发挥,让我意犹未尽,但也足够我在实践中应用和消化。</p><p class="ql-block"> 贺小意:生命的话题是沉重的;青春的美好是期待的。徐老师在讲座紧紧围绕下面三个问题展开:如何让生命绽放青春之花;如何让关系成为教育的生产力;如何让学习在同伴中发生。徐老师从道到术,从术又到道,聚焦解决问题,在家校社协调育人中走出了一条幸福之道。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与家长成为教育合伙人关系的实践有了方向;在校家社协调育人道的指引有了目标。</p> <p class="ql-block">  撰写:第三、四小组学员</p><p class="ql-block"> 编辑:范秀红</p><p class="ql-block"> 初审:陈雅 </p><p class="ql-block"> 二审:肖莉莉</p><p class="ql-block"> 终审:林海健</p>

家校

建兰

家长

教育

家庭教育

共育

老师

育人

课程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