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位于北非西北角的摩洛哥,西濒大西洋,北临地中海,东侧是阿尔及利亚,南侧连着西撒哈拉大沙漠。内陆有平原、山脉、高原、盐沼、绿洲、大沙漠,真可谓多姿多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地人黑皮肤很少,绝大多数是欧洲人向往的焦糖肤色。他们长得与欧洲人很相像,因为摩洛哥最早的居民柏柏尔人,是欧洲白人和尼格罗黑人的混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进入了摩洛哥,建立了第一个阿拉伯王国,取代了柏柏尔民族成为了主体民族。十五世纪,西方列强先后入侵,进一步改变了摩洛哥人口的结构。如今放眼望去,摩洛哥的帅哥靓女比比皆是,估计是多代人的混血所成就。此外摩洛哥浓郁的阿拉伯风格建筑,亚热带地中海的风情,以及人文、生活方式等等,都让很多去过那里的人,大大颠覆了对非洲的认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对摩洛哥最初的了解是通过美国谍战片《卡桑布兰卡》,这部影片1942年由美国好莱坞摄制,拍摄地点在摩洛哥的卡桑布兰卡市。影片在第1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剧本三项奖项。那时正值二战时期,一部爱国主旋律的影片,除了拍的荡气回肠,而且还那么美,那么浪漫!很快就获得了全世界影迷的喜爱,这使得影片不仅在当时的电影界引起了轰动,而且迄今为止仍被认为是好莱坞101部经典之作的首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卡萨布兰卡借助这部影片,由此也在世界人们心中变成了一个让人心动的名字。人们去摩洛哥一定不会错过它,大多数人都是怀着对卡萨布兰卡浪漫美好的想象去的,这也是我为什么挑选了在那里给先生阿童过生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阿童在过去的三年里与癌症顽强抗争,如今身体终于恢复了健康,他马上要过生日了,我想这个生日要让他感到不一般,虽然我们老了,但美好的浪漫依然可以追求,只要心里还没失去对生活的热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的一生都会有痛苦的时候,有些痛苦甚至让人心碎。三年前的九月,医生告诉我和阿童,在近期对阿童的血液检测中发现了癌细胞,建议他马上做手术治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我顿时感到心慌得喘不上气了。我下意识看了一眼身边的阿童,他正好也在看着我,那一瞬间他的眼神,就像我们家以前养的小狗辛巴在食物中毒后,眼里充满了哀伤与难舍难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阿童看出了我的恐慌,瞬间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他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微笑地对医生说:“我把命交在您手上了,一切听您安排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就这样,在三年的治疗中,他的病情起起伏伏,其中还感染了新冠,加上他的老毛病哮喘,有时我真怕他扛不过去了。日子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在他与病魔的纠缠打斗中煎熬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年年初,好消息终于来了,医生通知阿童不需要再定期检查了,他身体里的癌细胞已经被消除。这无疑对我和全家人是一个天大的喜讯,我和女儿筹划在他生日的时候,给他一个特殊的祝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九月中旬,在阿童生日来临之际,我俩来到了摩洛哥的马来喀什市,参加了一个十小时的一日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清晨八点,我们坐车去海拔4000多米的阿特拉斯山,那里至今仍居住着摩洛哥最早的柏柏尔民族的后代。阿童对摩洛哥的历史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次我们来到这里,当然不能错过去实地了解一下柏柏尔人生活和劳动的现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旅游团队共有15人,来自五湖四海,年轻人居多,我们年纪最大。当车开了两个半小时后,导游说前边不远有与沙漠连接的地方,让大家休息一下。利用休息的时间,导游给我们介绍了摩洛哥沙漠蓝人的来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无意中,我惊喜地看到路边帐篷下,坐着两个穿戴着蓝人服饰的孩子,那种一身蓝的光彩艳丽,实在是太美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休息后,车载着我们继续前进,不久开始爬山,三小时后在半山腰停下,这里开始有了柏柏尔人的村落。导游安排我们在一户人家的院子里,品尝了为我们准备的午餐。饭后,我们开始在山间小路里徒步行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路上,我们爬山下坡,经过好几个村庄和作坊,亲眼看到如今的柏柏尔人,依旧保持着祖先活的淡定,爱的简单的生活理念,即使繁花似锦的生活离他们近在咫尺,他们也毫不为之所诱惑。我们每到一处,遇到的人都很有礼貌,他们与我们打招呼或点头微笑,没有一个人向游人兜售东西。他们欢迎游人,只是希望世界上能有更多的人了解他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的导游就是柏柏尔人的后代,在与他一路相伴的过程中,他像羚羊一样矫捷,在队伍的前后来回奔跑照顾着每一个人,他还时不时借着休息的时间,给大家介绍柏柏尔人的过去和今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徒步走了近二十公里山路。在途中,当一位女士吃不消退出时,我问阿童是否借这个机会与那人搭伴也退出? 但他坚定地说他能坚持。最终,他真的与大家胜利走完了全程。我和全队的人都为他骄傲,但他说这要归功于我们的导游,没有他的帮助他是走不下来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三天我们坐上干净舒适的高铁,三个小时后到达了卡桑布兰卡,我们与专程赶到这里的女儿女婿会合,准备在当年电影《卡桑布兰卡》拍摄的Rick´s Cafe 店为阿童庆祝生日。当我们到了Rick´s Cafe 店门前时,看到有很多人在咖啡店外排队等候,一看就是像我们一样慕名而来的。幸亏家里的小两口提前预定,将一切都安排的稳稳妥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生日晚宴美好浪漫,尤其最后我们要走的时候,突然饭店的人出乎预料地给阿童送上了他最爱吃的蛋糕,并为他唱起了祝福的歌,饭店在座的客人看到此情此景也跟着一起祝福。阿童满脸洋溢着幸福,女儿女婿笑得很开心。那一刻,我心里甜蜜蜜的。我想这就是人为什么想活着,虽然人生很艰难,但世上美好的事情是很多的,苦难的时候咬牙熬住等待明天,相信明天一切都会好起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