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位于西城区东经路21号北京先农坛內。先农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名“山川坛”,大体格局形成于明嘉靖年间,清乾隆时期经历较大规模重修,是明清两朝帝王祭拜农神,祈求全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焚帛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拜殿外东南侧有砖仿木结构无梁建筑焚帛炉一座,歇山屋面,须弥底座,黑琉璃瓦绿剪边,正面设有三个大小不同拱券门,是祭祀时焚烧纸帛祭文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拜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拜殿是太岁殿建筑群的穿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前置月台,明清时期,祭祀官员们会在祭祀前,在此更衣、整装,表达对太岁神的敬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走进拜殿抬头就可以看到博物馆的一件宝物,大殿的正中,悬挂着一个巨大的木雕盘龙,这就是隆福寺毗卢殿的盘龙藻井。盘龙藻井始建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藻井中心上的盘龙形象威严、体型粗壮,整条龙呈向下俯冲姿势,体态生动,具有典型的明代特征。此盘龙是由一整块金丝楠木精雕而成,是难得的艺术珍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拜殿里的展览主要介绍的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史,让你可以从原始状态一直看到各个朝代的建筑风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太岁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从拜殿出来,就是太岁殿了,之间有个大广场,两边的配殿也都分别有不同的展览。太岁殿院落是先农坛的核心区域,这里不仅展示了明清两代皇帝对于太岁神的崇敬和信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祈祷丰收、安康的重要场所之一,最主要这里还可以欣赏到,600年前的星空、天上宫阙、精美绝伦的镇馆之宝“星空藻井”,真的是绝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藻井与普通天花一样都是室内装修的一种,但藻井只能用于最尊贵的建筑物,像神佛或帝王宝座顶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此藻井始建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它曾安放于明清皇家寺庙隆福寺正觉殿顶部中心位置,下方坐着的是三世佛之一释迦牟尼。1901年大火幸存,1976年地震后被拆下,消失了15年。后由皇家建筑队兴隆厂马家十四代传人马旭初老先生亲自装整,历時五年,1989年落脚于先农坛的太岁殿,1991年展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个藻井方井内又包含圆井,符合古人天圆地方的思想,原來藻井有六层,現五层,五层空间里遍布琼楼宫阙,二十八星宿,层层递进构成了一个神话中的宇宙世界,象佂佛教里的须弥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四层是个方框,框上四边各有一座重檐歇山頂的小殿,小殿有连廊相接,框下有金色祥云,这个可能是象征須弥山頂帝释天居住的善見城,方框外接圆框,圆框雕刻五彩祥云;第三层圆型的云帶上,設有重檐歇山頂牌坊式的小殿,小殿之間也有回廊相接一座单檐歇山顶的小亭,这层有十六层楼阁,楼下有金色祥云;再往下第二层,由重擔歇山顶的小殿和重檐圆形攒尖顶的小亭组合,也有回廊相接,也有十六座楼阁,之下是雕刻上色的五彩祥云;最下面第一层楼阁又有变化,中间是重擔十字歇山顶的小殿,旁边密集的设置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楼阁,楼阁之间都用一间连廊相连,非常的密集,足足有三十二座楼闾之多,楼阁下面,精致的设置了如意滴珠板斗拱,然后下面是金色祥云;最頂层是圆型的,与天花连接成一个半球形的空间,頂部是藍色星空,此星象图是参照唐代的一副星象图绘制而成。它厚是4厘米,边长是75.5厘米,正八角形以深蓝色作为天空的背景,用沥粉堆金手法描绘出1427颗星象,星象之间由金线相连,星象和文字不仅准确工整且完美传神,更难得的是这幅千年前的星象图和我们现在观测到的星象图相差无几,不得不佩服古人超高的智慧。星空四周设有弧形的画板,上面用工笔画描绘了二十八星宿的神仙图像,藻井的四个角,古人又巧妙的设置了四大天王,单手擎天的雕像,支撑天王的木头彩绘蓝色祥云,古人用精巧的手艺,把想象的天宫世界做成了实物,融合了道教和佛教文化,可以说它是现存最精美的藻井了。更绝的是整个精密复杂的藻井没用一颗钉子,全是利用斗拱和卯结构拼接,从下往上仰望有一种与天沟通的错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太岁殿进门的右侧展厅,展示着第三个隆福寺藻井——正觉殿次殿藻井。与前两个藻井相比,这个稍微逊色。虽然已不完全,但是从中能看出匠人高超的技艺水平,八面盘龙雕刻的活灵活现,极尽木雕之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太岁殿左側配殿里,展示着第四个隆福寺万善正觉殿次间藻井,明(1368—1644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具服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皇帝親耕前更换親耕礼服的场所。具服殿建于1.65米高台之上,建筑面积647平方米(含月台),面阔五间27.22米,进深三间14.42米,明代皇帝在具服殿更换耤田礼专用的“皮弁(biàn)服”,清代则是更换黄色蟒龙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观耕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是皇帝亲耕完毕后观看王公大臣耕作之处。观耕台占地面积约为435平方米,台高1.9米,台平面呈正方形,边长16.06米。观耕台三面各有汉白玉台阶9级,侧面雕有莲花图案,台上四周有汉自玉石栏板,望柱头为云龙纹,方砖细墁,须弥座形制,黄绿琉璃砖贴面,琉璃砖上雕刻花草图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明清耤田👇(一亩三分地的典故就出自于这里,見下PS)</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明清精田(一亩三分地),位于观耕台正南,是明清时期皇帝行亲耕礼的田地,面积近799平方米(清制)。亲耕时,皇帝右手扶犁左手执鞭,两侧为户部尚书与顺天府尹,伴随着奏乐,皇帝往返扶犁三趟,由户部待郎播种。精田历史景观,是北京先农坛农耕文化的核心展示区,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价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PS:</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亩三分地”是老北京人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意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其来源就与先农坛皇帝“亲耕”的籍田有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明清两代,每年仲春亥日皇帝都要到先农坛行祭农耕籍之礼其“亲耕”的地块面积恰好是“一亩三分”为何是这个数字,据传有两种说法:一是取其象征之义。在中国古代,一三五七九被视为阳数,一和三为阳数中最小的两个数。因为皇帝是天子身份,既要亲耕又不能太劳累,所以定个最小土地面积作为籍田,就当“示范性耕耘”。还有一种说法是认为与当时中国的行政区划有关,因为有十三个行政区划,时称“十三都司”,所以取了“一”和“三”作为籍田面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地衹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地衹坛坐南朝北,北设棂星门三座,东西南三面各设棂星门一座,四周环以矮牆,祭坛坛台高1.2米,长30米,宽18米。坛台南有山岳江海纹石龛五座,分别供奉五岳、五镇、五山、四海、四渎之神;坛台东西各有山岳江海纹石龛二座,分别供奉京畿名山、京畿大川及天下名山、天下大川之神。九座石龛于2002年移于现址保护。其中由冬青和红叶李组成的花坛模拟再现了昔日地祇坛坛台的旧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神厨建筑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位于太岁殿建筑群西侧,是存放先农神牌位和准备牺牲祭品的场所。神厨建筑群占地面积3791平方米,东西宽56米,南北长67.7米,由神版库、神库、神厨以及井亭组成。院落外西北侧为宰牲亭,是祭祀坛内各处神祇宰杀牺牲之处。建筑群内陈列“先农坛历史文化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宰牲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位于神厨院外西北方,建筑面积261.3平方米,面阔五间20.13米,进深三间12.98米。作为明清两代祭祀礼仪时加工牺牲的重要场所,宰牲亭一直保留着明代早期建筑风格,其独特的重檐悬山顶结构,被古建专家称为“明代官式建筑的孤例”,来此,你可以一览它的全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宰牲亭是祭祀坛内各处神灵而宰杀牺牲的场所,也称“打牲亭”。牺牲是古代祭祀时贡献的牲畜。《周礼•地官• 牧人》载“凡祭祀,共其牺牲”,此处牺牲就是献祭用的牛羊猪等动物。清代祭祀选用牺牲分为“太牢”和“少牢”。“太牢”是犊(小牛)、羊(小羊)、豕(小猪)各一只。“少牢”只有羊和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清雍正帝先农坛亲祭图》中所绘祭祀先农神所用的犊、羊、豕三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宰牡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漂牲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漂牲池长 2.4米、宽1.16 米、深1.3米,砖砌,池口两侧中部有槽,池底北端设有排水口。牺牲被棒杀后架在池上,用开水褪毛和洗清污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牆上小圆孔,就是当時神厨的排水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神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0多年来首次开放的神仓,位于太岁殿东,原为明代旗纛(dào)庙,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改建为神仓。明清时期,皇帝亲耕的耤田收获下来的粮食储存在这里,作为祭品用于京城皇家坛庙的祭祀。为了使这些粮食免遭虫害,防止发霉,在建筑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筑上使用雄黄玉(三硫华砷)彩画,颜料有巨毒,可以驱虫;为了便于通风换气,防止谷物发霉,在仓房上都开有气窗。</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