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戚继光在大明一朝南征北战、无所不胜、所向披靡,成为鼎鼎战神级人物,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同时,他任蓟镇总兵官驻迁西三屯营十六年,也创下了旷世文功,被当时的文坛尊为“元敬(戚继光的字)词宗先生”,让三屯营成为天下文人趋之若鹜、道路相阻的一代文化中心,才使这个烽火连天的三屯营军镇文气浩然,诗章干云,繁华祥和,因而被时人撰文誉为“东都”,这一点,过去很少人提及。为了让大家了解戚继光的儒将之风,这里对其在迁西三屯营文化成就简述之。</p> <p class="ql-block">一、凭文才而让武学《练兵实纪》横空天下。《练兵实纪》创作于他在三屯营蓟镇总兵官的任上,主要内容是选兵、带兵、练兵、驻军、修城、造械、用武、布阵、制敌等一系列良方胜算。与过去兵书战策不同的是,其中不但有概述原则,还有细密办法;不但有丰富的语言,还有精美的图画,让将士不管识字与否,一看就了如指掌,马上洞悉要领。作为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更出奇的是,他不仅是战略指挥家,还是长城建设专家;不仅能够教大家战术武艺,还能够研究出武器制作良方;不但能够制定出严格的军事律令,还能够说出幽默生动、效果超强的思想政治工作语言,同时都能够把这些成果都精准无误地形成文章书册,让文化战舰成为他另一只靠得住的绝杀“圣手”。正因为如此,将士们跟着戚继光打仗,无论敌人多么凶猛,只要“ 按图索骥”,戚家军不仅百战百胜,而且对阵时与敌方的伤亡比,大体都是一比一百,让古今中外军事家都瞠目结舌。而做到这一点,戚继光的文化功能无疑发挥了巨大作用。比如《练兵实纪》中戚继光亲自发明的抗倭“鸳鸯阵法”,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克敌制胜,成为了战胜倭寇的必杀计。他在三屯营精心演练出的“车骑步”立体作战方法,把蒙古骑兵打得落花流水,十六年不敢近长城半步。他亲自撰写的戚家军军歌《凯歌》恢宏浩荡,震撼九霄,成为了这支部队只进不退、只盛不衰的精魂。超一流的文学功夫加上顶级的武学造诣,让戚继光成为大明朝“南国长城、北国雄关”,无人能撼。也正因如此,他才在万历七年(1579)荣获了文职最高的“太子太保”和武职最高的“太子少保”的双一品职衔。天功盛誉之下,哪个志士不千里奔来,仰望荣华、蹭点流量!据统计,戚继光在蓟镇十六年,读着他的兵书成长起来的“总兵”多达十一个,游击将军以上将领达百名,占全国同职的半数,当时的三屯营几乎成了“大明军官摇篮”。此后到现在,戚继光的《练兵实纪》已经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成为世界兵学宝库的重要法典,并在抗日战争中,为我军发挥了重大的指导作用。</p> <p class="ql-block">二、凭才气而让文集《止止堂集》教谕四方。止止堂是戚继光在三屯营蓟镇总兵府内的三间书房,在这里,戚继光戎马倥偬之余,写出了大量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作品,并编纂成为《止止堂集》,其内容分为诗歌和文章杂记两种,集中反应了他由“务索做好官”,到“求为好人品”,再到“传为好兵书”的不断递进模式,逐步成为那个时代立功立德立言的光辉典范。诗歌部分,收录的既有少年豪情诗作《韬钤深处》,又有年迈沉郁心声《度梅岭》,但更多的是蓟镇边塞生活的记述感叹。纵观戚继光的诗作,无论爱国情怀之深,还是文采飞扬之盛,在整个大明朝几乎是无与伦比,很多可以和大唐边塞诗作相比美,激励了当时整个边塞亿万军民的报国激情,连当时的文坛巨匠王世贞、汤显祖等都自愧弗如,前来研习唱和。同时,他的散文观点精奇,文脉激越,妙出常人之外。《重建辟三屯营城记》碑依然挺立镇内,描写恢宏壮阔,拔地摩天,令商旅云集、而塞外觊觎者胆寒。《留别亭记》矗立在镇西,他深刻阐述了为官爱民“碑不自立,名以人传”之道,告诫蝇营狗苟者离任时“灰溜溜悔之晚矣”。《景忠山死事祠祭文》碑矗立在群峰之巅,戚继光为蓟镇前线牺牲的将士们撰写的碑文,祭文悲壮凛冽,荡气回肠,通过“祭而告之,以志不朽”,既庄严告慰了先烈,又极大勉励了后人,成为后来壮士祭文的范本,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有其影响。</p> <p class="ql-block">三、凭一路丰碑让戚继光文武全才盛名万古流芳。到现在,戚继光在三屯营的功德遗迹还有上百处,这里已经成为戚继光文化乃至大明战争文化的研究重心,专家学者纷至沓来。其实,戚继光在明朝的文武双星之名早已斐然。《明史.戚继光传》就有“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的官方定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年),蒙古鞑靼部落进犯大明、围困京师之时,正在进京参加武举会试、年仅22岁的戚继光就被临时任命为京师督防九门的总旗牌官,他结合前两年在迁西太平寨支边所得,很有见地的提出了《御虏十策》,被兵部采纳,刊印执行,因而被兵部记录为“国士”“将才”,兵部主事在朝堂上夸他说:“留心韬略,奋迹武闱。才猷虎变,当收儒将之功;意气鹰扬,可望干城之寄。”戚继光在蓟镇任上史无前列取得破虏大捷后,蓟辽总督刘应节向朝廷给戚继光报功说:“总理戚谋,文武兼资,才识相合,誓众则捐生报主,精忠可贯乎天日。每当机必授方略,事皆运于掌上。足称振古之名将,无愧万里长城,功当首论。”戚继光的好友、明朝文化达人汪道昆在《孟诸戚公墓志铭》中评价戚继光说:“少保文武俱足,顾折节而佑吾文,越在行间,得片文如右券。”正是因为戚继光在蓟镇不仅以武服敌,而且以文会友,文苑朋友众多,他离开迁西蓟镇首府三屯营调任广东时,光洒泪送行的文士就有八百多。明朝著名的音韵学家陈第作为文人,亲自目睹了当时万人痛哭送行百里的状况,写下了《蓟门送别戚继光调广东一诗》:</p><p class="ql-block">辕门遗爱满幽燕</p><p class="ql-block">不见胡尘十六年</p><p class="ql-block">谁把旌麾移岭表</p><p class="ql-block">黄童白叟哭无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