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1月13日下午,苏一飞应适存小学的邀请,参加学校五年级的“亲子课堂”活动,借此机会给同学们“讲红色故事”。</p><p class="ql-block">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p><p class="ql-block"> 大家下午好!</p><p class="ql-block"> 我今天非常荣幸应邀来参加“亲子课堂”活动,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聆听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人民军队的故事。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p> <p class="ql-block">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望志路106号召开。(这里人称李公馆,也就是现在的黄浦区兴业路76号一大会址纪念馆)。前期的会议很顺利,就在7月30日晚8点大会的最后一次会议时,却发生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国民党密探早就对这所李公馆监视了很久。当密探们搜查李公馆时,针对密探的盘问,房主李汉俊与密探巧妙周旋,镇定自若,最终化险为夷。不管怎样,上海的会议地点肯定是不安全了,可是还有很多事宜没有完成,怎么办呢?这时李达的爱人王会悟建议到嘉兴南湖,租一条游船,以游湖为名,在船上继续开会。她的建议得到了代表们的赞成。1921年8月3日中共一大的最后一次会议,在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举行。这条船很普通,船舱布置简陋,一张八仙桌,周围是茶几、椅凳。当船行驶到比较僻静的地方后,用竹篙撑住。王会悟站在船头望风,代表们将带来的麻将牌倒在桌上作为掩护。就是这样一条游船改变了中国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中共一大的胜利召开,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大会结束后,代表们就分散离开了嘉兴,把革命的火种带向了全国各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在上海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p><p class="ql-block"> 中国共产党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没有屈服和放弃。1927年8月1日凌晨两点,在周恩来、叶挺、贺龙、朱德、陈毅、刘伯承等人的领导下,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天亮,成功歼灭国民党军3000多人,缴获枪支5000多,子弹七十多万发。</p><p class="ql-block"> 8月2日南昌市各界群众,举行万人大集会,庆祝这次伟大的胜利。</p><p class="ql-block"> 8月3日起义军陆续撤离南昌,顺着抚河一路南下。在会昌遭到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歼灭国民党军6000多人后,起义军只剩下4000多人。在这紧要关头,起义军决定兵分两路,一路2000多人随周恩来、叶挺继续南下,后来参加了广州起义。另一路2000多人随朱德、陈毅、刘伯承在广东潮汕地区与国民党军进行激烈战斗后,到达湖南宜章县时仅剩下800多人。之后这800多人,参加了湘南起义。这两路队伍最终都在1928年4月,抵达江西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和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成功会师。</p><p class="ql-block">1927年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p><p class="ql-block">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中国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壮丽诗篇,是起义军战士用忠诚和牺牲铸造的一面旗帜。南昌起义的历史功绩和伟大意义,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p> <p class="ql-block">中国工农红军到了井冈山之后,不断发展壮大,国民党蒋介石十分恐慌,派重兵四次围剿都没有得逞。第五次蒋介石亲自率领五十万大军,以建碉堡缩小包围圏的方式进行围剿。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了保存革命力量,陈毅、项英等率1.8万人(包括伤病员)掩护红军主力从江西瑞金出发,进行战略大转移,走上了长征路。陈毅率领的这1.8万人在主力撤退后分散在南方八省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改编为新四军)。</p><p class="ql-block"> 1934年11月,红军长征路过湖南汝城县沙洲村,三名女红军来到徐解秀家中借宿,一间小屋,一张竹床,床上铺着稻草,没有铺盖。徐解秀让丈夫在床边架上一块木板,她们四名女同志和一个小孩横着睡,盖的是一条烂棉絮和女红军唯一的一条行军被。</p><p class="ql-block"> 几天后,三位女红军即将随部队出发,环顾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她们决定将这唯一的被子留下,徐解秀执意不收,争执不下时,一位女红军用剪刀将被子剪成了两半,拉着徐解秀的手,哽咽着说,等革命成功后,我们一定会来看你到时候一定要送你一条完整的新棉被。徐解秀颤抖着双手,接过这半条被子,泪水无声的流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半条被子盖不住一个人的全身,但能温暖人心;半条被子似一种精神,是一种力量,是红色江山代代相传的不朽密码;半条被子似一面红旗,永远飘扬在人民心中;半条被子似一首歌,传颂着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不变初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934年12月,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下的工农红军,经过惨烈的湘江战役之后,从出发前的8.6万人,仅剩下3万人了。在这极度危急的时候,红军在湖南通道县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史称“通道会议”。会议支持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转兵贵州的建议,决定暂时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打开了中央红军走向胜利的通道。接下来红军取得了强渡乌江和占领遵义城的伟大胜利。</p><p class="ql-block">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它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关乎生死存亡的伟大转折。</p><p class="ql-block"> 遵义会议之后,中国革命在毛主席的正确路线指引下走上了胜利发展的道路。红军经过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夹金大雪山、攻占腊子口,出奇制胜,冲破了国民党蒋介石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终于1936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历时两年,行程两万五千里的长征,是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征途,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而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从错误走向正确的伟大转折。</p> <p class="ql-block">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华全面侵略战争,中华民族危急,中国人民宁死不当亡国奴,要求停止内战,全民族一致抗日。中国共产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蒋介石被迫与共产党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将红军主力改编成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将在南方八省坚持游击战争的工农红军和游击队改编成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p> <p class="ql-block">小萝卜头的故事大家一定耳熟能详了吧。小萝卜头原名宋振中,父母希望他长大后能够振兴中华,乳名叫森森。森森的父母都是共产党员,父亲宋绮云是杨虎城将军的秘书。西安事变后,宋绮云被特务抓了起来,森森的母亲徐林侠就抱着8个月大的森森来找父亲,也被特务抓了起来,关押在重庆的白公馆,这里的牢房狭窄矮小,阴暗潮湿,终年不见阳光。离牢门不远的地方,放着一个大便缸,臭气熏得人喘不过气来。8个月大的森森,身上爬满了苍蝇蚊子和臭虫,皮肤溃烂,轻轻一抓就会流带脓的血水。被押在这里的人,每天只能分得一碗,用霉米糠和烂白菜帮子煮成的臭水汤。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森森细胳膊细腿皮包着骨头,小小的身躯却顶着大大的脑袋,难友们怜爱他,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小萝卜头”。</p> <p class="ql-block">监狱铜墙铁壁,只留下一个鸡蛋大的洞,小萝卜头每天都趴在洞口,看着外面的世界。他太渴望自由了,外面有只蝴蝶飞过,他都会兴奋的鼓掌叫好,虽然生活在监狱中,小萝卜头的母亲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从小给小萝卜头灌输善恶是非的观念。有一个守卫拿着一块糖,对小萝卜头说,“喊我一声阿姨就给你糖吃。”小萝卜头斩钉截铁的说,“你是个坏蛋。”看守把小萝卜头毒打了一顿。母亲抱着受伤的小萝卜头泪如雨下。小萝卜头说,“妈妈,糖是什么?好吃吗?”妈妈摸出一个小纸包,里面是一点点盐巴,母亲拿出一点抹在小萝卜头的嘴巴里说,这就是糖。在小萝卜头的世界里边,糖是咸的,一点都不好吃。</p> <p class="ql-block">小萝卜头慢慢长大,由于营养不良,8岁多的孩子看起来只有4岁大。徐林侠强烈要求让孩子读书,难友们更是用集体绝食的方式来争取。看守终于同意让政治犯罗世文,教小萝卜头来学习,树枝作笔,每天在地上画画。但是不久罗世文就被秘密杀害。黄显生将军继续教小萝卜头学习,还送给他半截红色的铅笔,小萝卜头如获至宝。连睡觉的时候,都紧紧的握在手里。</p> <p class="ql-block">小萝卜头非常的聪明,学习一年就会背诵几十首古诗。他最喜欢的一首古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他还会画画,会俄语,小萝卜头除了每天学习,还替狱友们传递情报。他和母亲生活在女牢,因为他年纪小,看守允许他去男牢找他的父亲,他就趁机传送很多外边消息的情报,让监狱中的人有了活下去的希望。</p><p class="ql-block">有一次监狱中的韩疯子画了监狱的布局图,大家商量着集体越狱。但是商量后觉得集体越狱风险太大,让韩疯子一个人先逃走。小萝卜头在外面给韩疯子放哨,他蹲在地上,假装在玩石子。突然看守大声喊他的名字,小萝卜头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他强装镇定应了句。看守说,“韩疯子在哪里?”小萝卜头说,“在楼上睡觉呢。”看守说,“赶快让他下来打扫卫生。”小萝卜头说,“我这就去叫他。”看守并没有起疑,就到别处巡逻去了。就这样韩疯子顺利地越狱了。</p> <p class="ql-block">小萝卜头每天都渴望外面的世界,但是在1949年的9月,小萝卜头和他的父母,被带到了重庆的戴公祠的警卫室,特务一刀捅死了小萝卜头的父亲宋绮云,母亲看到爱人被杀害,心如刀绞,恳求特务说,“我的孩子才8岁,求求你们放过他吧,就让他去要饭吧,他不会妨碍你们什么的。”特务朝徐林侠的肚子上捅了两刀,然后转身刺向了小萝卜头。母亲看着自己的儿子在自己的面前惨死,发出了嘶吼,慢慢爬向了小萝卜头,把孩子揽在怀里,流尽了最后一滴眼泪,在愤怒中离开了人世。然后特务挖了一个大坑,把他们三个人埋了起来。为了隐藏罪行,还在上面浇筑了水泥。重庆解放后,我方从被俘的特务口中才知道,小萝卜头一家三口被害的事情。当小萝卜头被挖出来的时候,他的尸体已经高度腐烂,但在他的手里还紧紧握着那半截红色的铅笔。看到这一幕,所有在场的人都流下了眼泪。而小萝卜头牺牲的这一天距离新中国成立只有24天。 小萝卜头8个月入狱,8岁牺牲,他成了年龄最小的烈士。小小的身体,大大的英雄。历史书太小,装不下他们的伟大。我们随手一翻,就是他们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时间可以冲淡记忆,但是革命英雄的事迹,永远不能磨灭。自古英雄出少年,爱国是刻在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力量和教养,从不因幼小而懈怠,也不因年迈而衰减。小萝卜头这个小小的少年,成为了一座伟岸的丰碑,永远值得我们铭记。</p> <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苏一飞</p><p class="ql-block">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p><p class="ql-block">三师分会秘书处</p><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1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