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说起蔚县一定得提散落在蔚州小平原上的众多古堡,因无啥险可守,又处于农耕与游牧民族相接处,自古就是兵乱匪患之地。为了自保,村村都会夯土筑墙,并于北部高点建一处真武庙,以堡一村之平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这次来看的是一处非著名村堡——白草村堡。白草乡政府就位于白草村新村,要想看村堡就要穿过新村,来到村北。</p><p class="ql-block"> 也没啥停车场,随便就可停在路边的荒地上,眼前是一片半人高的茅草,它的茎是绿色的,但上边的穗却有些发白,当时想着或许就是白草村的由来。但后来听说是村民希望养羊有百草可食,膘肥体壮,逐渐谐音为白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古村村南还保留着村堡城楼,还有城门正对的一字影壁,但堡墙早已消失不见。幸亏城楼还完好厚重,可见当年村里的富有和强悍。城楼下面都以巨大的青石条为基,上层包砖。城台周围有花砖女儿墙,中间建有文昌阁,看来村民也希望后代中多出文化人,以光宗耀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城门上有门额,四个古朴的大字“白草村堡”。城门洞很宽也很长,两道拱券,中间还保留着两扇宽大的木城门,木门已经又些残破,但门上密密麻麻的门钉还在,岁月蹉跎的痕迹还在,看来也有百年以上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白草村据说辽代就已成村,明清逐渐繁荣,尤其是后来附近发现了煤矿资源,村里养骡子搞运输,更加富有。但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也因为挖煤开矿,水脉断绝,再加上国家政策封闭了煤矿,这古村也就基本荒废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城门洞下铺着巨大的青石块,还隐约能看出过去车辙的痕迹,门洞墙上还能看到贴着不少过去治疗性病的小广告“一针就灵”,感觉都是一二十年前的事了。城门楼边还有一群羊,低着头啃食青草,除了它们咩咩的叫声,整个村堡一片寂静与荒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出了门洞,就能看到一条南北向的主街,街道还是土路,两边路侧已都是芳草萋萋。主街两侧的村舍大都破败,残垣断壁比比皆是。但那残存的门楼和影壁,还能告诉你这里曾经的繁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其中一个院子,门口贴着字告诉你院墙危险,请勿靠近。但院门外的残破的影壁还坚强屹立,四处岔角有砖雕花卉,影壁心更有青松挺立,松下有一老者,后面跟着童子。老者拄着龙头拐,轻抚一只梅花鹿,意喻福寿禄全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主街走不远,右手还有一处半开放的井房,可惜井口已经被封堵,只留下竖在旁边带孔的青石,那应该安装辘轳的地方。井房墙壁上还有一个龛位,估计是供奉井龙王的地方。井房地面铺有巨大的石块,仔细看居然都是石碑,上面还有捐助的钱款,看来是庙里的功德碑,其中一个还能看出“光绪三十二年”的字样。</p><p class="ql-block"> 村荒井废,遥想当年,这井房必定是村子的活动交流中心,大人们吱吱呀呀摇动辘轳打水,老人聊天,孩子嬉闹,都是乡村情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很多院子,大门虽然锁着,但院墙却已倒塌,院中也是荒草疯长,房间也是门破窗残。北方常见的土炕上,还有残破的凉席铺着,散落着枕头及杂物。还别说,还真有一两个院子里有人,听得见说话声,却也看不到人,想不出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怎样无欲的需求,才能生活下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走到村北,地势稍高,居然还有一处古戏台和它对面的一座大庙遗迹。其中庙宇的一部分看来是改成过学校,依然能看到好多的黑板,其中还有不少粉笔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黑板左侧画着阴云下躲避雨滴的老鼠,右侧画着晴日阳光下的小鸟与翠竹。中央是一大朵漂亮的重瓣花朵,旁边标注为荷花,还又画了一只手的印记,也注明是一位叫苏英英”的“手掌印”。还有落款,“2013年3月12日,白草小学,六(1)班。”最上面还强调着“不许擦黑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不知道这2013年是不是这白草小学最后的一年,但看得出苏英英小朋友对生活的热爱,对学校的依恋,不知她是否还在她热爱的家乡。</p> <p class="ql-block">蔚县古堡有个特点,在村堡门楼上都会建庙,白草村堡门楼上一屋两庙,坐北朝南的是关老爷庙,坐南朝北的是梓潼庙,也就是供奉文昌帝君的文昌庙。但城门楼已经上不去了,也看不到里面啥样。可位于城北的真武庙虽然残破,但还可以进去看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真武庙没看到寺庙常见位于中间的山门,而是在庙的东南角设了一个旁门,门楼上还有精美的砖雕,侧墙上有牌子,蔚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草真武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套两进院子,因为最后的真武庙是建在堡墙之上,于是这两进院落是呈梯级而上。最下面两侧厢房很长,可能改造过,其中一间还留有做饭的灶台,也许是用作学校时的食堂伙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北侧则有连续三层台阶,形成三层台地,在最上面才是真武庙大殿。大殿是青砖砌筑,看着还挺结实,房檐下还挂着只破烂的红灯笼。只是这殿门没有开在正中,而是开在了东侧。窗台上摆着掉落的砖块和瓦当,瓦当上的虎纹气势威猛。窗台下还有一块螭龙碑首,只是碑身不知去哪了,也许铺在水井房地上的就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那门是锁上了,但有块窗棂早已失落,为了看清壁画,只好钻了过去。首先看到屋子中间地上有两个大窟窿,向下望去还挺深,难道这庙里曾经有地宫,或是过去村民埋宝贝的地方,也不知何时被人掏了去,只留下这黑洞令人遐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殿中北墙下用青砖搭了个供台,有几个破损的香炉。西墙一角贴了一张残破的纸牌位,上写“十类孤魂”,在这荒村破庙,寂无人声的地方,猛一看见还有点瘆人,这十类孤魂是个虚数,应该说的就是“水陆法会”壁画中体现的那些“车碾马踏、堕胎产亡、蒙冤报恨、饥荒殍饿”等非正常死亡的怨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最想看到的壁画虽然三面墙都有,但可惜残损破坏实在严重,很难看到完整的人物,更别说壁画整体内容了,但从残存的榜题上还是可以猜出些内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后檐墙上是主神,中间持剑端坐的想当然应该是真武大帝,两旁还有高举伞盖和团扇的侍者。再两侧应该是真武大帝收服的那些精怪弟子,各个手持刀戟枪鞭,虽然细节全无,但仍能看出威风凛凛。</p> <p class="ql-block"> 东西山墙的壁画同样残破,但能看到些榜题墨迹,什么“右得白虎、鸟鸭巢顶、白猿**、三老讲道、*鬼恶魔、…”等,画面中可以看到手持七星宝剑,身穿玄色长袍坐于蒲团之上的就是真武大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真武大帝又称玄武大帝,为北方之神,故他的庙宇都会建在城池的北侧。另外他也是水神、司命之神等等,能够主宰万物,掌管人的生老病死。再加上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时,一直说真武显圣,护佑他做了天下,真武大帝的信仰也就兴盛一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京郊密云瘟神庙其实应该是真武庙的,因为那庙里的壁画就是讲的就是 《真武本生故事》,东墙是皇后梦见红日入腹,便身怀有孕。小太子出生后异常聪慧,遇仙人指点求仙问道,历经磨难修成正果。西墙则是一路降妖捉怪,最后都收为徒弟,甚至有众多雷神、瘟神,甚至关羽,最后组成降妖团队,护佑人间平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延庆山区水资源较少,农业基本靠天吃饭,老百姓第一需求就是风调雨顺,所以龙王庙最多。而蔚县处于游牧农耕交接处,防范战争与匪患成了第一需求,白草村堡建有双层堡墙,更证明安全的重要性,所以需要真武大帝这样的战神守护。而县城里的统治阶级则需要民心平和,也就更需要佛教来安抚民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所以虽然这里的壁画大都看不出来,但内容应该大体如是。而且看得多了你会发现道教成神大都如此,不管经过几世,最后要托生到皇家,然后争脱皇家舒适圈,经仙人指点,历经磨难,例如贼寇、女色等,修行过程中白猿一定要出现的,另外鸟儿在他头顶要做巢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壁画细节看不清就不说了,但我发现这些剩下的仙人图像中,衣服上都是一个一个圆点,猛一看好像满身的眼睛,就跟西游记里的百眼魔君蜈蚣精似的。但不可能有这么多蜈蚣精啊。忽然想起过去画壁画的一种技巧——“沥粉贴金”,就是在武将的盔甲和文臣的团绣上用金箔,让人物更加立体并熠熠生辉。难道有人把这些金箔剜去,熔金子去了,这想法也太幼稚了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另外看壁画多了,有些自己的想法,北京的延庆与蔚县都深受山西文化影响,寺庙壁画风格也很像。但延庆山村区域似乎龙神庙最多,而蔚县的各个村堡最多的就是真武庙,而在县城里似乎都是佛教更兴盛一些。</p> <p class="ql-block">可惜虽然白草村堡一南一北,供奉了关帝与真武大帝两位战神,依旧在民国时期被土匪攻破,财失命损。可见国家稳定才是安全的最大保证。</p> <p class="ql-block">在真武庙主殿西侧还有一处偏房,感觉有点接待室或书房的感觉,南北两侧墙上还有诗句。</p><p class="ql-block">“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p> <p class="ql-block">一般村子的大庙对面是要建戏台的,目的是为了娱神,但神也爱热闹,远近村民也能一起乐呵乐呵。</p><p class="ql-block"> 白草村真武庙前同样也有座大戏台,可惜高高的戏台上早已茅草疯长,连戏台的屋顶也塌落了多半,但还看得出是卷棚顶。虽然没了屋顶,但梁架结构好在,厚重朴实的鼓型柱础,上面雕有连珠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后台与前台位置还留下两个门框,那应该就是艺人上台与下台的地方,想来门框上还会分别写着“出将”、“入相”。喜欢看戏的人一定经常见这两词。它们是源于唐朝诗人崔颢的《江畔老人愁》,其中有一句“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叠鼓乘朱轮”,形容家族几代深厚的政治背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出将入相的直译就是出了朝堂,作为一员猛将出征,保卫国家社稷。胜利归来,则可拜官入相,扶保朝纲。过去唱戏基本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写这出将入相比较贴切,并且也可以讨个好彩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南墙正中还有一处小门,门外就是一很窄的夹道,应该是艺人们进来的地方。另外南墙上还有残存的墨画,画的也许是一位在路上赶考的学子,他还回头看向背着书匣的童子。相信其他几面墙上原本都会有墨画和戏班子的印签之类的,另外这墙上也往往会成为村民涂鸦的留言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虽然大都看不清了,但看得出有些字体还写的不错,其中还有一个字谜,起首是“一字十一笔”,后面还能看出几个字,也就能猜出整个字谜,那就是“一字十一笔,无横又无直,学生问孔子,孔子说无味”,您要不也猜猜看。好像很多戏台上都爱被人出字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破败的古庙、塌落的戏台,荒寂的村堡,很难想象也许二三十年前这里还是鸡犬相闻,人丁兴旺的样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