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六十年代永安一中的校⻔非常简陋,是两扇对开的,由铁管、钢筋焊成的,满是锈迹,如同露天货场的大⻔。放学后上锁大⻔的其中一扇有个小⻔供师生进出。</p><p class="ql-block"> 大⻔的位置大约在现在艺体馆的中段,按如今拓宽的路面看,应是在路的中间。正面朝东沐着朝阳。</p><p class="ql-block"> 大⻔内的左边是传达室,外墙挂着深绿的邮箱,每日的书信报刊杂志也够派送的校工忙碌一阵。紧挨的值班室里有一张乒乓球桌,晚自习后时常可以看⻅⻢校⻓操横拍与师生打球,直至挥汗如雨。</p> <p class="ql-block"> 进校⻔登阶直上便是当年宏伟的教学大楼。阶梯两边的山坡上都是茂密挺拔的树林,绿荫的覆盖一直延伸到右边的抗战时期美国新闻处留下的精致的二层小红楼、女生宿舍直至一汪清幽的池塘边上。</p><p class="ql-block"> 大⻔口是一条砂土路,向北经永安师范、桥尾到⻄⻔桥,向南到东坡。那时几乎没有汽⻋通过,不像今天红绿灯、斑⻢线⻋水⻢⻰。</p><p class="ql-block"> 文革前学校全体师生在校⻔口的河里修筑了一条拦河大坝,坝上架设了一座直通对岸河堤的木制小桥,极大地方便了师生的交通。上学放学桥上行人如织,桥下河水漫坝哗哗如瀑,时有⻥儿跃起腾空冲坝,实在是美妙的饶有意趣难忘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 校⻔口沿河的茅草灌木蓬蒿上是一排高大的苦 楝树,夏秋的知了在浓荫中凄厉地⻓鸣。坝上的河 水又深又宽阔是天然的游泳场,⻩昏时河面上人头 攒动击水畅游嘻嘻哈哈好不热闹。</p><p class="ql-block"> 岸边离水面约两 米高的地点安装了一块厚厚的弹性很好的木板跳台, 同学们依次练习跳水。有的同学天份较好勤于练 习,什么“⻜燕展翅”、“抱腿前空翻”、“背向腾空旋 转”都跳得很漂亮。甚至跳水一族还讲究“压水花”等 等。有几位美人⻥似的女同学不仅水性极好,跳水 的各种花式动作柔美得憾人心魄,她们是众多男同学心中的女神。</p><p class="ql-block"> 我跟大多数同学一样,只会跳“冰棍”垂直下 水,或是头朝下斜斜直刺。有几次试图翻筋斗跳 水,结果肚皮击水又麻又痛。</p><p class="ql-block"> 南郊村放牛的⻘年是个哑吧,有着油黑健硕的身材和⻘皮似的光头。他的跳水动作娴熟又矫健,常常博得喝彩。当他看到大家向他竖姆指的时候,高兴得伊伊呀呀滿脸笑容喜不自禁。</p><p class="ql-block"> 水流湍急的坝下是禁区,学校严禁学生在此游 泳。再往下,崖壁下的河湾激流翻滚旋涡串串能把 水牛吸入河底,俗称“前后鼎”、“十四渡”,常人不 敢下水。</p><p class="ql-block"> 冬天,校⻔口叶子落尽的树枝上澄⻩的苦楝仔串串累累引来了成群的叽叽喳喳啄⻝的白头翁。跳板孤寂地悬空照影,河水静静,河面如镜。</p> <p class="ql-block"> 校⻔口的水坝桥头同时修了一座不知多少千瓦的小型电站为学校提供部分电力。这是⻢校⻓、李振煊老师与几位物理老师们的杰作。呜呜低鸣的水轮泵在此运转了半个多世纪,每当路过多看一眼都倍感亲切。可是前几天在微信上看到水电站已被折除,并附有拆除过程的图像。一中的旧物已经不多,这一拆又断了校友们的一桩念想。</p><p class="ql-block"> 文革之后,一中校⻔几度变迁,唯一不变的是 “永安第一中学”的字体,有着说不出的熟悉与亲 切。</p><p class="ql-block"> 永远记得一九六九年二月七日那天清晨,学校清空了所有学生,我们背着简单的行囊走出校⻔去向农村插队落户。大家恋恋不舍,一步三回头望着校⻔。</p><p class="ql-block"> 现今的一中大⻔宏伟庄严又气派,座落在原先红楼的一侧,己由最早的面向正东改为东南方向。易经八卦称为巽向,巽主⻛,五行又主木火,木火通明莘莘学子自然灵犀开窍学业精进。不知是否含此良苦深意与否?</p><p class="ql-block"> 记得前几年高考期间,清洗得簇新的一中大⻔上挂着一幅大大的对联写的是:</p><p class="ql-block"> 舜日尧天胸怀弘毅拿云去;</p><p class="ql-block"> 栋才椽笔学业精深折桂来。</p><p class="ql-block"> 让人看得心潮澎湃。果然当年又出高考状元。</p><p class="ql-block"> 最近在群里看到母校的秋枫老师和彭老师与群友们谈论和展示一中校⻔口的照片,俱是滿满的的怀旧之情。让人有感而发,捉笔与诸君共叙以往,抚今忆昔涌动心潮岂不快哉!</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