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总结一下:1.虽然该患者(病例1)年龄有些偏离PSP的典型年龄曲线,但结合病史和胸部CT(包括术前定位CT)表现,诊断PSP似乎是顺理成章的;2.确如文献所示,在通常诊断(应该是临床诊断)的PSP中,会混入一些SSP,其中,仅BHDs即占到5%或更多!——正如笔者所说,把BHDs作为“罕见病”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错误!3.HRCT,尤其是笔者团队原创“SP术前定位技术”下的HRCT扫描,对SP之胸膜下肺大泡(SPB)及胸膜黏连显示与定位还是高度有效的,也因此对于SP,尤其是SSP之内科胸腔镜干预乃属必要,甚至不可或缺——如对于手术指征把握、手术体位和进镜点选择等,均具有重要参照或指导价值。4.但纵使在“专属术前定位技术”下的HRCT扫描,也不是所有的SPB都能获得显示,如某些小而膨出不明显,甚至陷入肺表面的SPB,在术前CT定位中就很难得到显示,好在这类“SPB”除了在BHDs所继发的SP之外,较少见于其他情况下的SP,而BHDs患者通常其“SPB(实为囊肿,cyst)均极为夸张,单侧肺中多达百枚以上者不在少数,故在胸腔镜干预中的全面检查中也不会被漏下;5.硬质内科胸腔镜即使在“绝对单孔”下,在更强调精准定点消除靶病变前提下,仍可兼顾较全面的胸腔检查,但某些特殊手术入路,如该患者(病例1)所采取的背部高位入路,则会限制其对胸膜腔的全面探查,因此这种入路也仅适用于精准术前定位下的定点靶病变消除,不适用于SPB非常多发的疾病所继发的SP,如BHDs;否则,如本例患者,就可能遗漏下某些隐藏很深的不典型SPB——这个患者是因为消除主要靶病变后仍存在漏气,而采用“内科胸腔镜加”做更全面胸腔检查才发现的这些隐藏的“SPB”;6.“隐匿漏气”或“动态漏气”——随肺内压力改变而间断或反复出现的漏气,可能不仅见于PSP患者,其在某些SSP中可能也是存在的,虽然不似在PSP中是一种主要的漏气机制——但关于这种漏气机制,还需要做更多观察和更深入研究;7.即使PSP中,也有较为复杂的病例,如病例2所示;8.有些PSP其SP发生可能是隐匿的,即可能多次发病而从未被发现,如病例2的左侧SP,从我们所观察到的情况来看,其左侧SP应远不止一、两次,却从未被发现!</p> <p class="ql-block">玄香夫人写生习作:</p> <p class="ql-block">病例1.</p><p class="ql-block">48岁男性,既往体健,无吸烟史及职业史。首次SP,影像学显示右肺上叶单发胸膜下肺大泡(SPB),余肺未见异常。依据病史及影像学表现,虽然患者年龄是48岁,但临床诊断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SP)应无太大争议。</p> <p class="ql-block">首次右侧SP,胸部CT显示右肺上叶单发胸膜下肺大泡(SPB),余肺未见异常:依据病史及影像学表现,虽然患者年龄48岁,但临床诊断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SP)应无太大争议。</p> <p class="ql-block">虽然其靶病变(目标SPB)单一或局限,其尴尬位置,对我们内科胸腔镜常规范式(“绝对单孔”)下的靶病变消除还是有一些挑战性的,但借助于超细内科胸腔镜及“依靶病变位置而动”的灵活进镜策略,仍可较为满意地解决这一困难,此处不论。</p> <p class="ql-block">胸腔镜下的目标SPB比CT所示要多,但只是同样位置的一簇(2~3枚)——对于镜下的“点穴式”处理而言,<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枚或一簇</span>并无不同,都是分秒的事,同时,如此大小的SPB,“APC Plus”处理后也几乎不可能发生漏气。</p><p class="ql-block">因此,数分钟后,胸腔镜下的操作实际上已经结束了,放置胸腔引流管,嘱麻醉师鼓肺,看是否有漏气,若无,手术就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处理第二枚SPB的镜下图片。</p><p class="ql-block">镜下观察处理满意,放置引流管后,嘱麻醉师膨肺——出人意料的是,有小漏气,但漏气量随膨肺压力上升而增加,而在膨肺压力较低时漏气就停止了!</p><p class="ql-block">——靶病变处理创面应该不会漏气。而术前患者胸腔引流管已停止漏气,因此也不大可能是原发漏口漏气!</p><p class="ql-block">于是,重新进镜观察,局部注水测试,确认手术干预部位没有漏气!</p><p class="ql-block">——这就有点小复杂了,漏气究竟是由哪里发生的呢?</p><p class="ql-block">于是,采用“内科胸腔镜加”(增加微切口”<span style="font-size:18px;">进肺叶钳辅助操作)行</span>更彻底的胸腔探查:</p> <p class="ql-block">在“内科胸腔镜加”下,虽然没有发现漏气位点,但于叶间裂内发现了如许多的泡泡,有的泡壁极为疏松,还有一些小泡陷在肺表面下,膨肺时才会凸出出来:</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一个大泡泡壁极为疏松:</p> <p class="ql-block">肺叶的整个边缘都是泡泡:</p> <p class="ql-block">若干陷进肺表面的小泡泡:根据我们的胸腔镜下的长期实践,这种泡泡很少见于PSP,而在BHDs中却非常多见,或者说几乎总能发现!</p><p class="ql-block">在满意处理掉这些泡泡后,再反复膨肺测漏,就未再出现漏气了,返回病房后也是。尽管没有术后漏气,鉴于其“SP相关病变”(SPB,若为BHDs,应成为胸膜下“囊肿”,cyst)广泛,在术后肺充分复张条件下,追加了胸膜黏连术,以进一步减少复发几率。</p> <p class="ql-block">在术后48小时复查CT示患肺充分复张后,给予追加胸膜黏连术,以进一步减少复发几率。</p><p class="ql-block">该患者临床拟诊BHDs,但通常BHDs在胸部CT和胸腔镜下其“大泡”(实为囊肿,cyst)表现要夸张的多,一侧肺多达上百枚者不在少数。故建议患者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但患者没有配合,这样,最后诊断还是一个悬念,虽然我们事实上“知道”其大致不错的就是一个BHDs。</p> <p class="ql-block">可以看到叶间裂处理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总结一下:1<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虽然该患者(病例1)年龄有些偏离PSP的典型年龄曲线,但结合病史和胸部CT(包括术前定位CT)表现,诊断PSP似乎是顺理成章的;2.确如文献所示,在通常诊断(应该是临床诊断)的PSP中,会混入一些SSP,其中,仅BHDs即占到5%或更多!——正如笔者所说,把BHDs作为“罕见病”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错误!3.HRCT,尤其是笔者团队原创“SP术前定位技术”下的HRCT扫描,对SP之胸膜下肺大泡(SPB)及胸膜黏连显示与定位还是高度有效的,也因此对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SP,尤其是</span>SSP之内科胸腔镜干预乃属必要,甚至不可或缺——如对于手术指征把握、手术体位和进镜点选择等,均具有重要参照或指导价值。4.但纵使在“专属术前定位技术”下的HRCT扫描,也不是所有的SPB都能获得显示,如某些小而膨出不明显,甚至陷入肺表面的SPB,在术前CT定位中就很难得到显示,好在这类“SPB”除了在BHDs所继发的SP之外,较少见于其他情况下的SP,而BHDs患者通常其“SPB(实为囊肿,cyst)均极为夸张,单侧肺中多达百枚以上者不在少数,故在胸腔镜干预中的全面检查中也不会被漏下;5.硬质内科胸腔镜即使在“绝对单孔”下,在更强调精准定点消除靶病变前提下,仍可兼顾较全面的胸腔检查,但某些特殊手术入路,如该患者(病例1)所采取的背部高位入路,则会限制其对胸膜腔的全面探查,因此这种入路也仅适用于精准术前定位下的定点靶病变消除,不适用于SPB非常多发的疾病所继发的SP,如BHDs;否则,如本例患者,就可能遗漏下某些隐藏很深的不典型SPB——这个患者是因为消除主要靶病变后仍存在漏气,而采用“内科胸腔镜加”做更全面胸腔检查才发现的这些隐藏的“SPB”;6.“隐匿漏气”或“动态漏气”——随肺内压力改变而间断或反复出现的漏气,可能不仅见于PSP患者,其在某些SSP中可能也是存在的,虽然不似在PSP中是一种主要的漏气机制——但关于这种漏气机制,还需要做更多观察和更深入研究;7.即使PSP中,也有较为复杂的病例,如病例2所示(见后);8.有些PSP其SP发生可能是隐匿的,即可能多次发病而从未被发现,如病例2的左侧SP,从我们所观察到的情况来看,其左侧SP应远不止一、两次,却从未被发现!</p> <p class="ql-block">附病例2.</p><p class="ql-block">PSP中也可偶遇较复杂病例,从其SPB数量及分布离散程度,到黏连程度等。</p> <p class="ql-block">21岁男性,右侧两次SP,此前刚刚在外院右侧SP引流好转后拔出胸腔引流管。<span style="font-size:18px;">此次是专为做右侧“大泡”来的。</span></p> <p class="ql-block">但门诊听诊,左侧呼吸音很低,CT显示左侧气胸及多发和分布极为离散的SPB,此外还有多处胸膜瘢、两条粗大的黏连带——尤其SPB非常多发且分布极为离散,以及粗大的(两条)黏连带,在PSP中比较少见,或者说偏离了典型PSP的疾病特点——术中采用“内科胸腔镜加”满意消除所有靶病变、并找到破裂、漏气的“肇事大泡”!</p><p class="ql-block">从该患者胸部CT及胸腔镜下表现来看,其左侧发生SP应不止一、两次,只是未被察觉和诊断而已——这种情况已在不止一两个患者中观察到了,就此推测,这种隐匿的SP发作在PSP中应并非罕见!</p> <p class="ql-block">分布离散的大泡:</p> <p class="ql-block">分布离散的大泡:</p> <p class="ql-block">分布离散的大泡:</p> <p class="ql-block">粗大黏连带:</p> <p class="ql-block">粗大黏连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