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影拾遗

千灯云集

<p class="ql-block">旧物有余温,岁月有烙印。每张老照片 每个老物件都是时光的守护者。</p><p class="ql-block">‍都说照片承载着人们的回忆,当一代人老去,他们留下的照片,将成为后世了解历史的珍贵资料。</p><p class="ql-block">‍最近,搜集了些许关于江俊孙博士的照片,每张照片的背后,都是一段故事。</p> <p class="ql-block">江俊孙:原空军上海第一医院院长,留德博士、著名妇产科专家,医学博士,中华医学会永久会员。</p> <p class="ql-block">江俊孙先生祖籍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赤水村,其父亲江少峰与孙中山先生有着深厚的革命友谊。祖父江开俊以经营钱庄为业,而其父亲江少锋对于金融事业,既热心又专注,办事踏实勤勉,颇受当时金融界所瞩目。经挚友薛仙舟引荐,辛亥革命后不久即被中山先生重用,明为经营钱庄,暗中作为孙先生之信徒,为革命筹集资金,并受托筹办中国国家银行。为嘉奖江少峰先生的忘我献身精神,孙中山于1913年亲笔写下"天下为公"赠予江家。</p> <p class="ql-block">图为民国八年(1919年)“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毕业证书,发给广东潮安籍学生江俊孙,由校长汤尔和(著名医学教育家)亲笔签名;该校创建于民国元年,是中国第一家国立西医学校,由汤尔和负责筹建并首任校长,1923年改建为国立北京医科大学,1928年成为北平大学医学院,迄今乃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之前身,历史意义厚重。</p> <p class="ql-block">江俊孙从小受父亲的教育,对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非常向往。1917年在北京医专学习的时候,适逢五四运动,江俊孙就走在街头,写传单,贴标语,进行演讲,因此被反动军警拘捕,幸亏多方营救,才能出狱就学。</p><p class="ql-block">1920年夏天,江俊孙于北京医科学校毕业,回到上海,在父亲的挚友薛仙舟的建议与安排下让其出国深造。</p> <p class="ql-block">在1921年,江俊孙踏上去德国的征途,在哥丁根大学开始了七年的留学生活。图为江俊孙在德国哥丁根大学时期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图为1923年10月10日朱德在德国哥丁根与江俊孙、许包野、郑肃恭、<span style="color:rgb(0, 0, 0);">李业宣、李世雄</span>等潮籍中国留学生合影的珍贵照片。</p><p class="ql-block">‍该照片是由江俊孙在1985年献给厦门党史办。当时广东澄海党史办为了寻找革命烈士许包野的人生履痕。几经周转后,在1984年,澄海党史办将汇集到的许包野的资料汇编成册,寄发全国各地有关的部门和老同志。隔年,中央文献研究室姚建平同志复信澄海说找到了线索,年近九旬的原空军医院院长江俊孙是许包野在德国哥丁根的同学。厦门党史办也收到此消息,立即与江俊孙联系,要来了这张珍藏了60多年的老照片。这帧珍贵的历史照片为许包野在德国的活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p><p class="ql-block">‍许包野是澄海冠山乡人,革命烈士。先后到法国、德国、奥地利求学,获哲学博士。在德国留学期间结识了朱德,朱德介绍其入党,并加入旅欧党支部。后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任教、在苏联任过地方法官。回国后先后任厦门中心市委书记、江苏省委书记、河南省委书记。1935年2月20日由于叛徒出卖,不幸在开封被捕,后在南京壮烈牺牲,时年35岁。</p><p class="ql-block">‍郑肃恭也是澄海冠山乡人,留德医学博士,烈士郑松涛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图为民国29年中华医学馆颁发给江俊孙医师的医学学会永久会员证书</p> <p class="ql-block">归国后,江俊孙决心将学到的医学知识贡献于祖国,因长时深感中国妇女受生育过多之苦,于是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在上海首创节育之说,并潜心创制了多种形式的节育环。</p> <p class="ql-block">图为江俊孙的妻女在其诊所门口的照片。在成都北路483弄修德新村12号,当年开着一所特别的诊所,它是由留德医学博士江俊孙开设的“节育所”,是专门用其首创的最新技术做节育手术的。</p> <p class="ql-block">图为《申报》上江俊孙开设的“节育所”的广告</p> <p class="ql-block">图为建国初期上海济民医院院长江俊孙的毛笔公函</p> <p class="ql-block">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建于1937年,前身为上海市济民医院,1994年由原空军上海第一医院、第三医院合并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江俊孙任职上海济民医院院长。</p> <p class="ql-block">跨越一个世纪的光阴,照片上的人物依然栩栩如生,背后的故事依然历历在目。</p> <p class="ql-block">老照片是岁月长河中尘封的记忆,老照片是历史天空中一颗颗永恒的星。从老照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段段不曾知晓的往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