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鱼】时光印记•悲秋课程

淡淡幽兰香

<p class="ql-block">【编者语】</p><p class="ql-block"> “自古逢秋悲寂寥”,文人“悲秋”自春秋战国时期宋玉的《九辩》开始,绵延不绝,在不同时代折射出不同的艰难际遇与苦闷心绪。</p><p class="ql-block"> 楚国大夫宋玉在《九辩》中发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感喟以来,秋景秋色便触动了无数士子文人多愁善感的心灵,“悲秋”成了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以“秋”起兴遂成为抒情言志惯用的手法,正如唐代刘禹锡《秋词》所言,“自古逢秋悲寂寥”。</p><p class="ql-block"> 宋玉怀才不遇、落寞孤寂的人生际遇,在不同时代、不同文人的身上反反复复地演绎着。中国诗人大多怀才不遇,他们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不免要寓于他物以求自慰。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又临近将近冬天,看到那凋零的落叶,诗人们一方面感叹岁月不饶人,另一方面也为自己一事无成所慨叹,这样就会产生悲秋的情绪。</p><p class="ql-block"> “伤春悲秋”并不是古人独有的,其实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情感。现代人在面对春天的来临更多的是喜悦之情,但悲秋是常有的,秋天百花凋零总会有悲凉的感觉,但秋天又是丰收的季节,又该是喜悦的,只不过是那些文人墨客更懂得如何表达罢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这个明媚的秋季,行走悲秋课程,既是希望少年们可以用心观察秋天,感知季节的变化,又能从诗人们哀叹中觉察时间的流逝,生命的短暂,从而理解生命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以下是学完课程后飞鱼少年们的思考,围观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