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原创:羽化门</div><br> 计划经济的问题不在计划,市场经济也有计划。市场经济是分散的个体自我计划自己的行动,计划经济是多数人按少数人的计划行动。<br><br> 但是,计划经济模式和市场经济模式里面的人没有两样,所有人的行动是由其目的牵引的,行动是目的的手段,行动总是指涉未来而非历史,因而行动必然涉及计划。<br><br> 任何可以客观观察到的行动是由无法客观预测的人之目的决定的,显然计划经济忽视了人行动的主观性,在方法论上把人的行动同石头的物理运动等同视之,不失败天理难容。<br><br> 人的大多数日常行动都只是例行公事而已……他之所以做很多事情,乃是因为他在孩童时代受到训练做这些事情,因为其他人也在这样做,因为在他所处的环境中,这已经是习惯成自然。他习得了这些习惯,他发展出自动的反应。但他之所以遵奉这些习惯,仅仅因为他喜欢这些习惯的结果。一旦他发现遵奉习惯的做法可能妨碍他实现自己所欲求之目标,他就会改变自己的态度……遵奉一种完全有可能改变的习惯,也是行动。<br><br> 人的行动学并不关心变幻莫测的行动之内容,而只关心其纯粹的形式和其逻辑结构。研究人的行为之偶然的和环境的因素,乃是历史学的任务。<br><br> 人的行为所涉事物,是行动着的人所认为的样子。对于他之行动的意义,除他之外的人要解释这些行为意义,必须遵循行动之人的意图。如果我们试图在不涉及人的认知和计划的情况下描述人的行为,则我们就不可能赋予人的行为以意义。若不理解意义,则我们对社会的理解就是贫乏的,不可能令人满意。<br><br> 从个体行动的主观性质可以推论,宏观总量不是制定政策的恰当指南,因为构成它们的种种关系,最终不是建立在市场主体之主观认知上的。试图在总量之间确定因果关系的理论是有问题的。<br><br> 从个体行动的主观性质也可以推论,资本是一种主观现象,什么才算资本,乃是由资源所有者之计划所决定的。同样一种客观物品,对一个人来说是资本,对另一个人来说则可能不是。同一个岗位,其他非人因素不变,不同的人做,效果千差万别。<br><br> 在社会主义计算大论战中,反对哈耶克的新古典主义者认为,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计划委员会发现均衡价格的能力与市场是相当的,因而它也同样有能力合理地配置资源。<br><br> 这一论点是以下面的看法为依据的:该委员会掌握了市场“给定”的数据,因为在完全竞争理论中,人们可以将知识视为“给定的”。哈耶克将这视为对知识性质和“给定”慨念本身的认识混乱。<br><br> 在哈耶克看来,知识的这种“给定性”,完全是对主观主义的否定,因为所谓主观的这种“给定性”,完全是对主观主义的否定,因为所谓的主观主义意思就是,进行观察的经济学家要解释经济过程,首先得解释市场主体之认知。但这并不等于说,经济学家知道行为主体所了解的一切,而新古典理论却经常如此假设。<br><br> 这后一种“给定”观使得计划者以为,它能获得发现均衡价格所需之知识。哈耶克的主观主义观点则认为,这样的知识不为观察者所知道,也是其不可能知道的。如果我们认识到,与经济协调有关之大量知识是主观的、“有关具体时空环境之知识”,那就不能设想这些知识可被集中于一个人或一群人头脑中。<br><br> 在哈耶克看来,市场存在之全部理据就在于,它能使人们透过价格、利润这样的主体间的信号,利用主观的知识。这些现象是供方、需方主观认知相互作用之非意图后果。<br><br> 捍卫计划体制的就是因为其拒绝这些主观主义理论基础,而未能正确理解市场过程的性质。市场是创造、发现和利用那种源于个人主观心理状态之知识的过程。<br><br> 主流经济学研究是在模仿物理学研究。从主观主义角度看,其问题在于,人并非原子或台球。一般均衡理论中具有决定论色彩的效用最大化公式,未为“主体”留下任何自由空间。主体不是在进行真正的选择,他们没有任何想象,他们的最大化值不过是客观数据的函数而已。这确实可以准确描述一个无摩擦台面上运动的台球之轨迹,但在主观主义者看来,这不是在描述真正的、历史的人之行为。<br><br> 无数政客之所以喜欢模仿物理学研究的实证经济学,可能是因为这可以将人之自由堂而皇之的滤掉,经济问题就变成了宏观调控问题,一脚油门就起飞,一点刹车就降落。<br><br> 事实上呢,一厢情愿嘛。经济的主体是有想法的人,不是牛马,驾……就走,吁……就停。信心比黄金还贵,信心不足,上蹿下跳翻江倒海都没用。信心是什么?还不是又回到了人的主观性问题上了。忽视人的自由意志,永远搞不好经济。<br><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__END__</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比计划经济更可怕的是计划思维</b></h1> 哈耶克说:“通往地狱的道路,通常是由善意铺就的。”<br> 熟知20世纪历史、甚至亲身经历过那些灾难的人,都知道计划经济不可行,然而,作为“计划经济”认知源头的“计划思维”,却一直无处不在——<br> 小到个人成长,大到商业活动,再大到国家发展、人口控制,今天做什么,明年做什么,十年后达成什么,人类所有活动似乎都由“计划”掌控。<br> 计划当然是重要且必要的,但是,计划思维的滥用,也隐藏着一系列风险。比如,家庭教育过度重视计划,孩子几点吃饭,几点弹钢琴,几点学画画,就像被设计好的一个严密机器。人人都知道这是对孩子天性的抹杀,但却从没有人停止这样做。<br> 计划思维根植于人类大脑底层,这是人作为理性动物的必然,它听上去非常完美,以至于人们往往忽视它的负面作用。有研究表明:远大的“目标”越清晰,时间的浪费、信心的挫败就越严重,离成功与幸福也就越远。<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计划思维运行下的苏联集体农庄</h3> 滥用计划思维至少隐藏着四种危险:<br> 1. “长远计划”造成“短视效应”——越着眼未来,越迷失于当下<br> 人们常说没有长远目标是短视的,但却没意识到长远计划也能造成短视。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提出一个理论——合成谬误。他指出:微观上对的东西,宏观上不一定对;宏观上对的东西,微观上可能十分错误。宏观与微观、长远与当下,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关系。过分执着于远方宏大的目标,就会陷入对“当下无用”的否定,或者对“当下有用”的过度依赖。<br> 2. “计划”抹杀“创新”——社会工程起于宏大,归于泡影<br> 创新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确定性。没有哪项伟大发明是被设计出来的。哈耶克在《科学的反革命》一书中指出,认为创新可以像建筑工程一样打草稿、做设计,就是“极力想控制社会的狂妄之徒的帮凶”。放眼历史,尼克松1971年发起的“抗癌战争”,日本1982年出台的“第五代计算机”计划,无数国家社会工程运动都是起初声势浩大,最后不了了之。<br> 3.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越完美的计划,越容易变形<br> 以学生考试成绩来评估教师,会直接迫使教师开展应试教学;英印政府曾用奖金实行“消灭毒蛇”计划,却导致更多人家养眼镜蛇。社会学家坎贝尔发现:任何量化的社会指标,都有被操纵的风险,而以各种指标为核心的社会决策与完美计划,往往会导致执行的腐败与结果的变形。<br> 4. 伟大不能被计划——越是设计的东西,越普通<br> 宇宙的完美并非上帝设计,生命的繁盛来自进化的偶然。人们总是以为完美、精巧的事物是被设计过的,然而,就连一只小小的钟表,都不可能是某个伟大人物计划发明的产物,而是无数人与历史不经意的积累。正如道家所言,最完美的事物是“浑然天成”“自然而然”,凡是经过人为干预的东西,都不能长久。<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__END__<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