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及校园的激荡年代 (续篇)

纯博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风 波 冲 击 中 成 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化大革命的风波,冲击了我们上初中正规学习文化知识的校园,使我们这些还处在青少年时期,思想认知还朦朦胧胧的初中生,随着运动的风潮,提前进入了社会,走出了学校,到祖国各地去串联,去学习老红军长征,去工厂、矿山学工,到农村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学农,到部队去学军等等,都给我们提供了学习、锻炼、成长的大好时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学 工 学 农 学 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班的13名同学组成的红卫兵长征队,就是学习革命先辈,重走红军长征路,爬山涉水,磨练精神意志的重要体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曾经与同学到黑山煤矿学工,下过煤井,深刻体会到我们烧煤是多么不容易,那是煤矿工人头碰顶板,脚踩污水,甚至在不足半米的煤层里一镐一铣的把煤挖出,装上矿车,用绞车拉到地面上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还与徐兆清、胡伟、杨传强同学一起到山东冶金材料试验厂学工,跟着钳工师傅学习。初步尝试了铁锤如何敲打,锉刀如何端平,钢锯如何用力。还记得工厂的饭菜十分香美,清凉的豆豉咸菜的味道,至今还回着味。这个厂后来合并到张店钢铁厂,成为淄博市的大型企业。我与同学们到过廖坞村学过农,那个村很大,当时有17个生产队,黑旺人民公社机关驻地,就在村的北面一路之遥。一起去的同学徐兆清还记得住在村里的房东姓白,名字已记不清了,是村西沟第14生产队的。在那里我们知道了老革命前辈白光标曾带领着部队和民兵,打过日寇和蒋匪帮的故事。还知道了那时山里还没有自来水,生活是油葫芦井里储存的雨水,虽然带着点羊粪蛋子味,可喝起来,心里透着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的学校还进过工宣队,里面还有军代表,是洪山当地的海军仓库,编号是1217部队。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还与工宣队进行过篮球比赛,军代表有位刘技师,名字叫刘瑞和,个头不高,胖乎乎的。在篮球比赛中,他如同一条蛟龙,飞快的穿梭在比赛的人群中,不断地把篮球送进篮圈里,得到众人的喝彩。后来刘技师转业到了淄川工商部门,我们还见过面。学校还曾经组织学生到1217部队去学军,这个部队离学校很近,也就1公里左右。到了部队军代表赵炳万、赖永川带领我们参观了军营,观看了部队军人列队训练的风姿,还观摩了他们的篮球、乒乓球比赛。整洁的营房,严明的纪律,让我们对军人肃然起敬,心想着要成为一名军人该多好呀!后来,我们班就有5名同学应征入伍,真正成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去北京见毛主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红卫兵组织是文化大革命的突出产物。1966年8月18日,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第一次接见红卫兵后,前后8次接见了1,100万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和人民群众,这是旷世奇闻。这一年的十月份,我们七级三班投票选举红卫兵代表,准备去北京接受毛主席第四次接见红卫兵。如果加上当年国庆节那一次,我们这次就是第五次了,在当时是十分光荣的。我和徐兆清等同学被推选为代表,当时的心情是非常高兴和激动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进首都北京去接受毛主席的检阅,家里人也感到很光荣,父母为我准备了钱和粮票,还特意嘱咐:“我们是没有进北京的机会了,更没有机会见到毛主席,你就替我们多看毛主席几眼,多喊几声毛主席万岁吧。”带着父母的嘱托,带着老师、同学们的信任,我们几位红卫兵代表从学校出发,到张店坐上青岛开往北京的火车,一路欢笑,一路歌唱,满怀豪情的向祖国的首都北京奔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进京的火车顺利的到达了北京站,下车后看到雄伟的候车大楼,听着钟楼整时奏响洪亮的“东方红”乐曲,走在宽阔的广场上,激动的心快要跳出来了。广场上专门接待红卫兵的专车,把我们拉到了北京城东朝阳区的红庙外交部第三接待站,那里聚集了全国各地的部分红卫兵,都是参加毛主席第四次接见红卫兵的代表。那时红卫兵接待站的伙食还不错,吃饭只交粮票不交钱。我们在接待站居住并等待通知,空闲时就出去逛街游玩,经常与外来的及当地的红卫兵学生交流、学习。北京人说普通话很好听,我们说淄博话就显得挺土的。我们佩戴着“淄博第十五中学”的校徽,上面的字是行草。北京的学生和我们交流时,看了我们的校徽,问我们是“溜博十五中”的,我们说是“淄博十五中”,他们不太认识“淄”字,而且“淄”字写的比较草,就误认成“溜”字了,他们明白后也会意的笑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66年10月18日,我们在北京红庙红卫兵接待站接到通知,敬爱的领袖毛主席在这一天接见我们,听到这个喜讯后,我们十分激动和兴奋。清晨早早地起来做准备,唯恐错失良机。接待站也早已做好准备,发给每人一包红肠和面包作为早餐。早餐后,接待站就集合了本站的红卫兵,由领队带领我们坐上部队的帆布篷卡车,顺着东长安街向西奔去,穿过了天安门广场,目睹了天安门城楼的雄姿。我们来到西长安街的西单,在北京的邮电大楼附近,我们的队伍下了卡车,被安排在西长安街的南面路边,周围还有北京新华书店等建筑。从红庙接待站到西单有近20公里的路程,路上人山人海,车辆开的较慢,时开时停,把我们晃荡的够呛,有些疲乏了,可一想到就要见到毛主席了,精神劲儿又来了。在路旁等待的队伍有些懒散了,我们坐在路旁互相倚傍着、交谈着,还不时的朗诵毛主席语录。大约休息等待了个数小时,上午10点左右,就听到路边装有音响的架杆上传来了“东方红”动人的音乐声,播音员用嘹亮的声音高喊:“伟大领袖毛主席来看大家了!……”我们立即站起来,一边高呼“毛主席万岁!”一边挥动着红色的“毛主席语录”本,蜂拥地挤到路上。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毛主席在其他中央领导陪同下,坐着敞篷吉普车,顺着长安街,由东往西,接见了路两旁全国各地的红卫兵代表150万人。这次接见采取了红卫兵列队道路两旁,接见车队行驶检阅通过的形式。我个子小,挤在人群里,毛主席接见的车队开过来时,我垫起脚尖,伸长了脖子,一边高呼“毛主席万岁!”一边瞪大了眼睛张望。我从林立的人头缝里看到了毛主席高大的身影,站在敞篷车上不停的向路两旁的红卫兵挥手。我兴奋的热泪盈眶,随同众人不断的高呼口号。检阅车开的挺快,毛主席的身影瞬间驶过,其他中央领导人的车辆也随之而过,他们的面容看得比较模糊,看得比较清楚的是党的一大代表董必武,他端坐在一辆敞篷车的右边,正好转头面朝我站的地方,一副八字胡挂在有些苍老的脸上,我顿时对他肃然起敬。检阅的车队快速驶过后,被接见的红卫兵有秩序的分别带走,我们又坐上了布篷卡车回到了红庙接待站,毛主席接见我们时的激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北京等待毛主席接见期间,我们在学校领队的带领下,曾经到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抄写过大字报;也到过天安门广场,走过金水桥,只因故宫不开放,就只摸过天安门通道大门的金疙瘩;还游览过北海公园、景山公园、北京工人文化宫;去过王府井、北京百货大楼购过物。在北京还去过什么地方现在已经想不起来了。那时我才15岁,能够进首都北京去接受毛主席的检阅是多么的荣耀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蒸 包 真 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初中时期,我们班的同学大都来自淄川东部区域,有学校附近的工矿子弟,有淄博矿务局煤矿及机关子弟,还有来自农村的子弟,特别是东部山区的同学就有10多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时的社会有市民、农民之分,在工矿、事业行政部门工作的开工资,他们的家属和子女,生活所需的粮、棉、布、油、肉、蛋等物资,由国家制定的票证定量供应,而人民公社社员以劳力出工挣工分,按劳分配获取生活用品,农村社员的子女生活由社员家庭承担,这些一时无法解决的城乡差别,造成了社会无法避免的矛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虽然我们是工矿子弟,在当时叫吃市民的,可那时年龄小,没有区分市民、农民的意识,只是感觉我们都是年龄相差无几的同学,不过,当我看到家远住校的农村同学,他们都要从家里带来每周生活用的干粮和咸菜,他们一周的干粮都要拿出来经常搭在晒衣绳上晾晒,不然就会发霉长毛,特别是山里的同学更是如此。看到这些情景,我总是感到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是市民的同学可以用粮票到学校食堂买饭票,虽然按定量可还基本饿不着。食堂有时卖蒸包,有素的,也有肉的,我就多买上几个送给宿舍里吃饭的农村同学,有时还换他们的煎饼、拿他们的咸菜吃,就如同自家的兄弟一样。有的同学吃了我给的蒸包,连连说“真好吃,真香啊!”这些往事在同学们都走上社会,时而相聚交谈起在学校的生活时,还断不了说起“蒸包真好吃,真香!”的滋味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动 荡 中 学 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化大革命红卫兵大串联停止后,各个学校、各行各业的群众组织相继建立和发展起来,派性斗争愈演愈烈,我们学校也卷入了运动风潮。各班级纷纷成立了红卫兵组织,组织的名称五花八门,“毛泽东思想红卫兵”、“毛主席红卫兵”、“无产阶级红卫兵”等等。起初红卫兵下面还冠有“ xxx战斗队”,我们七级三班就成立了“同心干战斗队”,七级四班成立了“全无敌战斗队”,我们两个班曾互相对立,“战斗”过一番。后来各班组织联合和跨班级联合建立红卫兵组织,又出现了“XXX兵团”。我曾经与徐兆清、杨传强、孙群、胡伟等同学建立过“无产阶级红卫兵、文化革命野战兵团”,当时曾印过袖章和旗帜,还出过兵团的油印小报。学校大联合后的红卫兵组织叫“井冈山兵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初中文化大革命的两年,学习文化知识的环境被冲击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字报、大标语、辩论会、批斗会、大串联……。当时,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思想很单纯,随时跟着潮流走。文革冲击了我们继续学习未学完的文化课,可在另一方面学到了走上社会的知识。我曾经参加过学校的美术学习小组,跟着徐金提老师学过画画,同时还学习了美术字的书写。文革中也跟着苏石长老师学习仿宋字写过大标语。在学校写大字报、大标语也锻炼了我写字的能力。淄博十五中大门外两边的院墙,面对着公路,张贴大字报、大标语是很显眼的地方。我曾经与王家英同学分别在那两面墙上,写过文革中学校最大的标语。我在东面墙上张贴的一开上下、两张连在一起的大红纸上写一个字,用100毫米宽的大毛刷书写了“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万岁!”王家英在西面墙上用同样的方式书写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万岁!”当时自我感觉写的还是很满意的。文革在校期间,洪山耐火材料厂还邀请我到厂内食堂外的大墙壁上,用红油漆写了“毛主席万岁!”五个仿宋体美术大字。我参加工作后曾参加过淄川区工业大检查,到过这个厂,在厂里食堂吃饭时,厂有关领导还谈论过食堂墙壁上的大标语,我说是我写的,他们对我刮目相看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刻钢板印传单、印小报,也是文化大革命突出的特点,我在学校学会了刻钢板,充分发挥了我学习美术字的特长,方整的字体用蜡纸在纹道均布的钢板上刻写,逐步的顺畅起来。油墨印刷也有技巧,当初只是蓝色或黑色油墨印刷,后来还用红色油墨进行套板,主要用于传单的重要内容、小报的报名、毛主席语录等方面。才开始小报只能印八开的纸面,后来经过研究实验后,在普通油印机上安一个长夹子,可以印四开的纸面了,这需要印刷两次。再后来在四开的纸上,反正面都印上内容,印刷就得四次,小报的版面不逊色于报社高档的大型印刷机印出的报纸了。我和胡伟同学都是刻版、油印的能手,许多同学在文革中刻版、写字等方面得到了收获,在风波中传承了民族文化。还有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成了类似“桃园结义”的好兄弟,走上社会后来往不断。毕业后我参加工作的单位,文革未结束时写过大字报、大标语,刻过钢板、出过小报;文革结束后,还在单位写过厂牌、宣传标语、出过黑板报、壁报等等,这些都得益于我在文革中的锻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同 学 情 谊 长 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初中毕业后,七级三班的同学纷纷走上社会,奔赴到不同的行业和岗位,但同窗之情,同学之谊,却连绵不断。时而小聚是常事,较大的聚会我们班先后进行过三次。1992年12月27日,我们班部分同学和学校老师进行了第一次聚会,由5名老师和44名同学相聚在淄川“川三大酒店”。2014年5月18日入校50周年的联谊会,有两名老师和33名同学相聚在母校附近的“青云大酒店”。2024年5月18日入校60周年的联谊会,有25名同学又相聚在“青云大酒店”,这一次有的老师已过世,有的老师年高有病未能参加聚会,却是一大遗憾。这三次聚会都是我与部分同学倡导并主持,都取得了忆思万千、情如手足的效果。特别是第三次聚会,我们还在母校现在的办公楼前合影留念,还到学校校园参观游览,看到今非昔比的学校新貌,心里五味杂陈、感慨万千,60年前的校园情景又仿佛展现在面前。在聚会前,由班长贾玉华提议,有张良琪、孙树亭、黄信国、杨传强、张春波、徐兆清、张宝泉、殷若洪等9名同学,自愿募捐款3700元,分别捐助给我班因本人及孩子患重病的宋玉兰同学2700元,捐助给生活十分困难的孙汝成同学1000元,并当面或专程送达。“同学聚会、亲切激昂、爱心捐助、情深意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年风华正茂的少男少女,已是两鬓霜染的古稀老人,不堪回首的激情澎湃岁月已经过去,步入暮年的我们虽青春不在,更要不负年华,珍惜当下,心情愉悦的过好夕阳晚年,让同窗之情、同学之谊永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作者:张春波. 笔名:纯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O二四年十月二十三日于淄川洪山</span></p>

同学

红卫兵

毛主席

我们

学校

接见

接待站

文革

标语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