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全景之七乐山大佛

咫尺天涯

<p class="ql-block">10月16日下午,游览乐山大佛景区。山是一樽佛,佛是一座山。乐山大佛的建造是为了防止水患和祈求风调雨顺。古代乐山地区水路交通发达,是连接西南地区和内地的要冲。为了镇压江水泛滥,建造乐山大佛。大佛的双目微垂,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大佛的双目都注视着江面。</p> <p class="ql-block">凌云山石质松软,沙沙粒粒的感觉。这些洞洞是游人用手指戳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佛”字是宋代苏轼所写。</p> <p class="ql-block">上山途中,要走很长一段石阶。</p> <p class="ql-block">三江汇流。</p> <p class="ql-block">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p><p class="ql-block">乐山大佛的建造是为了防止水患和祈求风调雨顺。古代乐山地区水路交通发达,是连接西南地区和内地的要冲。为了镇压江水泛滥,当地官员和百姓决定修建一座大佛像。乐山大佛的建造不仅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艺术水平。</p><p class="ql-block">乐山大佛不仅是中国石刻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对联上联“大江东去”下联“佛法西来”。</p> <p class="ql-block">‌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这尊大佛是一尊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大佛头与山齐,头高14.7米,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7米,依山凿成,神态肃穆,气势磅礴。大佛左右两侧沿江的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像。大佛右侧有一条九曲古栈道,是唐代开凿大佛时留下的施工和礼佛山道,沿绝壁开凿而成,曲折九转,奇陡无比。‌</p><p class="ql-block">乐山大佛的建造由‌海通禅师发起,旨在减弱三江交汇处的水势,减少船毁人亡的悲剧。海通禅师在大佛初具雏形时便圆寂,工程一度中断。后由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和‌韦皋相继主持续建,最终得以完成。乐山大佛的建造过程见证了唐王朝由盛至衰的时代变迁。</p> <p class="ql-block">在上面看大佛。</p><p class="ql-block">乐山大佛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大佛的雕刻技术非常精湛,每一个细节都展示了古代匠人高超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大佛的雕刻技术非常精湛,脸部轮廓分明,眼睛、鼻子、嘴巴等部位比例匀称,线条流畅,神态安详。</p> <p class="ql-block">有的游客从下面坐船瞻仰大佛。</p> <p class="ql-block">从山上到下面看大佛,路的坡度很陡,加上人多,只能一点点的往下挪动,窄的地方只能容下一个人过。</p> <p class="ql-block">返回的路好走多了。</p> <p class="ql-block">花钱可以撞钟。钟声浑厚且具有穿透力。</p> <p class="ql-block">晚上吃火锅,看川剧表演。一天的旅程在快乐的回味中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