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能小瞧理念这东西

鱼乎

<p class="ql-block">  每年的诺贝尔奖评选总不能如我们东方人所愿。譬如,按理说,这次文学奖该轮到残雪或者余华了吧。偏偏半路里杀出个程咬金——冒出个韩国人韩江得奖了。所幸韩国也属东方血统,总算没被欧美人独揽,心理上还能平衡些。</p><p class="ql-block"> 最为离谱的是诺贝尔和平奖居然颁给了我们的死对头——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NihonHidankyo)。</p><p class="ql-block"> 美国总统拜登第一时间发去了贺词。代表美国祝贺他们荣获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们为确保永远不再使用核武器所做的历史性工作。</p><p class="ql-block"> 这就奇怪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不是美国人扔的吗?受害者则是日本人民。这是夸奖美国人炸得漂亮,还是诅咒日本人死得活该?</p><p class="ql-block"> 总之,这个奖项出台之后,各路英豪是众说纷纭。在此,我不想在政治层面作任何分析考证。只是想感叹一番:不得不承认,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乃至生活理念差别真的是太大了。</p> <p class="ql-block">  而且这种差别大到治国理政,小到家居日常,都无不体现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我在这里就比较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全球范围内,因为各种原因走失或者干脆被遗弃的人员应该是比较相当普遍的吧。</p><p class="ql-block"> 一旦这种悲剧发生了,东西方的人都是如何处理的呢?</p><p class="ql-block"> 昨天,在完成“学习强国”视频作业时,看到了央视的一档寻亲节目“等着我”。男主人公在十几岁的时候与家人走失了。从此一个人在外流浪。整整过了三十六年之后才与家人取得联系。</p><p class="ql-block"> 那么,在这三十多年中他是怎么想的,他又经历了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先是遇到了一伙“坏人”,被挟持着加入了盗窃团伙,越变越坏,最后走上了抢劫的道路。东窗事发,锒铛入狱,判了十一年徒刑。这时候才想到了家的好,但为时已晚,以这样的身份去见爹娘这是多大的丢人现眼啊!再说是十几年过去后,人生最好的时光已经消耗殆尽,真的见了父母,还能用什么赡养父母呢?</p><p class="ql-block"> 因为在狱中表现良好,被减刑一年半。走出监狱的大门,他很想即刻找到父母,但看着自己身无分文的样子,他又打了退堂鼓——还得先出去打工,赚足了一定的钱再回家。想到这,他马上付诸实践,他从事着最艰苦的体力劳动,经年之后,有了一定的积蓄,但是意外不期而至,有一次高空作业时,铁丝甩到了高压线上,不慎摔断了左腿。</p><p class="ql-block"> 原本还有一丝的寻亲想法顷刻间破灭了。他是这么想的:残疾的他自身难保,即使能跟父母在一起,也只是成了家人的累赘,这样的寻亲还有什么意义呢?</p> <p class="ql-block">  正当他心灰意冷的时刻,偶然的一次机会,他在电视中看了央视的寻亲节目,当看到节目中的两位寻亲老人为了找到走失的孩子,吃着别人的剩菜剩饭时,有过同样颠沛经历的他马上想到了:万一他的父母为了寻找他,也在靠残羹冷炙充饥度日时,他再也坐不住了。</p><p class="ql-block">随即按着提示跟寻亲栏目组取得了联系。</p><p class="ql-block"> 费了一番周折后,结局也不能算是十全十美,从帮寻团处得知:他老家在湖北的某个山区,当年他是从养父母家走失的,亲生父母在他刚出生不久之后就去世了。养父母家有五个孩子,所以他的“走失”也就成了某种必然。来接他回家的是他的亲叔叔和堂嫂,叔叔七十多了,言辞不多,腿脚也不便。亲人相见现场,我们也看不出他预想的激动。</p><p class="ql-block"> 虽然他口口声保证:以后会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撑起这个家,但大家心知肚明的是:这般模样的家,对他而言到底是意味着希望还是绝望。</p><p class="ql-block"> 回归,是我们亘古不变的带有民族烙印的信念。家似乎是我们最可靠的港湾。曹操就曾说过:“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却东西门行》)类似的情结屈原《九章》里也有:“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p><p class="ql-block"> 即使在外面混得如何不堪,回归是必然的抉择。想当年蔡文姬博学多才,精通音乐。她不幸被匈奴俘虏,做了匈奴人的妻子,并生有两个儿子。曹操统一中原后,用重金把蔡文姬赎回来,然而匈奴人只让蔡文姬一个人回国,留下她的两个儿子。可这也阻拦不了她回归的愿望。离别之际,蔡文姬深有感触地说:“狐死必首丘,一个人至死都会怀念自己的家乡。”</p> <p class="ql-block">  如果遇到跟上面的寻亲节目中的主人公相同的处境,西式的观念不是这样的,或许骨子里有着诸多狂野的因子,他们似乎更奉行“此处不留爷,必有留爷处”的信条,在“家”之外寻觅到更合适的安身之处。所以与我们这个国度频繁上演的寻亲回归戏剧相反,他们则不断地“出走”。</p><p class="ql-block"> 最近公映的德国家庭教育电影《杰克》就是个明证。主人公是个十岁的男孩,他还有个弟弟。可惜的是他们的妈妈却像个永远长不大的大女孩——私生活浪荡,所有的心思全都放在吃喝玩乐上。以至于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两个孩子母爱的缺失到了一种什么程度呢?</p><p class="ql-block"> 杰克与弟弟是妈妈滥交后的产物,连她也不知道孩子的生父到底是谁。随着孩子的长大,这位妈妈对孩子的情况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杰克失联过一天两夜,但他妈妈什么也不知道,一点也不担心,不知道他被大孩子欺负,不知道他夜宿停车场废弃的车后座,不知道他去超市偷了一架望远镜,不知道他如何寻找被妈妈弄丢了的弟弟,不知道他央求过妈妈的前男友给他找妈妈,他们的妈妈连杰克留在家门口的纸条都没看过,连他的电话留言都无暇听过……</p> <p class="ql-block">  当杰克最后知晓妈妈对他的爱,仅仅是一种煽情的表演,所以第二天一早,他牵着弟弟义无反顾地投奔了福利院。</p><p class="ql-block"> 电影的结尾是这样的:第二天一早,杰克就起床收拾,他将自己与弟弟的所有衣物都塞进大袋子里。收拾完毕,他静静走到妈妈房间,轻声唤醒弟弟。跟往常一样,兄弟俩捯饬完,就开门出去。妈妈躺在床上,始终没有醒。也许她以为孩子只是出去玩,很快就会回来。她压根想都没往深处想。</p><p class="ql-block"> 杰克带着弟弟,一步一步,走到福利院监护中心。脸上带着决然与坚定。面前是一道大门,他毫不犹豫摁响门铃,很快就传来女老师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谁?</p><p class="ql-block"> 杰克!</p> <p class="ql-block">  都是被生活折磨得遍体鳞伤的两个苦命人,只不过由于国情不同,一个选择了回归,而另一个选择了出走。我们无法预言出走的杰克一定比回归的湖北老乡更合理,更幸福。恰如我们没办法断定在此次诺贝尔评选之外是否还有更合适的人选或团体。存在即合理。我们必须心安理得地接受这样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有一位诗人说得好:“人生是一次旅行,出走和归来都是旅途的一部分。”这样豁达的理解,我们也该释然了吧。若非要给回归和出走的美学和伦理价值论个高低,那我毫不犹豫地投“回归”一票。</p><p class="ql-block"> 试想:“夜归深巷灯留影,行色匆匆步未停,轻扣门扉欲入内,家中老母百回听。”“月是故乡明”的真谛,比起决绝的“出走”应该更能唤醒我们每个人心底的柔软。</p><p class="ql-block"> 2024.10.23于人民大道1680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