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是指通过作者的创作活动产生的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今天我也聊聊普通小说与名著的差别。</p><p class="ql-block"> 我从小就喜欢阅读,尤其是小说,十来岁就开始看长篇小说了。于是,我发现,普通小说无论从内容还是人物的突出表现,对于记忆来说,都是无法和名著相比较的。随着阅读之后时间的延长,小说的人物和内容就渐渐淡忘了。也许你会记得你曾阅读过,记得书的名字,有的甚至连名字都不记得了。</p><p class="ql-block"> 随着年龄和人生阅历的增长,以及知识领域的拓宽,我渐渐发现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它有着一般普通小说难以企及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就拿人们熟知得长篇小说《红楼梦》来说吧!几百年来经久不衰,无论阅读还是众多研究者一代接一代。人们喜欢它,让你越是琢磨越有味儿。它的广阔的历史背景,它包罗万象的各个领域,它语言的经典,它人物刻画的刻骨铭心,它诗歌的精粹凝炼唯美,它人物框架的巧妙设计,全书的整体构架和前后铺垫,人物刻画的惟妙惟肖,即使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是那样精准又自然,完美又绝唱。它是作者内心的隐痛化为神来之笔,悄悄地流入你的心灵,轻轻地融化你的情感和魂魄。</p><p class="ql-block"> 名著不附庸风雅,不迎合时尚和任何人的口味,更不迎合时政的需要和当权者的需求。它不是凭着作者的主观意识去描写书中的人物,而是站在社会的角度,客观的描写和评价书中的人物,有血有肉的真实再现了时代风貌,深入刻画每一个人物和细节。它是作者思想与灵魂的腾飞,凝聚着作者对社会的认知和剖析,是作者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往往这样的作品不在乎量的多少,而求质的飞跃。也许作者一生只有一部作品,但是,即使是一部作品也毫不动摇其作品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其在文学时上的历史地位及璀璨夺目的光辉。例如:古典的四大名著和现代的巴金先生的《家》、《春》、《秋》三部曲,姚雪垠的《李自成》等,因为它不只是轻描淡写的小桥流水,也不是风花雪夜的矫情做作,它具有哲学的智慧。正如南怀瑾先生曾经在《原本大学微言》中谈到:十八、九世纪以前的中国,素来是文哲不分、文史不分、文政不分,是混为一体的文化学问。过去了不起的政治家,也就是哲学家、史学家、诗人、学者。因此,中国的文学家就是哲学家。请看苏东坡的两首诗词:“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不是哲学问题吗?咱们再看中国的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屈原《离骚》等以及我刚才提到的苏东坡的诗词,他们不都即是文学家、诗人又是思想家、哲学家吗?</p><p class="ql-block"> 其实,即使是国外的名著也都不外乎具有强大的历史背景和细致的环境描写和突出的人物刻画,并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时代感,阅读后令读者为之震撼和刻骨铭心的记忆。碧如:外国小说《简爱》、《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复活》等。</p><p class="ql-block"> 因此,我这样认为,一个作家如果要想写作出优秀的作品,在具有生活经验和阅历的同时,必须深入的思考。思考,是思维的一种探索活动,思考力则是在思维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具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作用力。思考是人类精神的明珠,它让我们的存在充满意义和价值。名著具有其深远意义,是其作者的独特思考,敏锐的视觉,独到的见解和写作技巧的综合体现。而一般的普通小说正因成为过眼云烟,那么,它是流于形式,认识肤浅,表现手法和人物不突出,没有深刻的思想性。即使是一时成为看点,也禁不住时间的打磨和推敲,不久也就成了昙花一现。</p><p class="ql-block"> 打铁先得自身硬。要想创作出优秀的好作品,作者必须先修炼自己。丰富阅历,丰富头脑,丰富知识。站位高,思考深,底蕴深厚,构思巧妙,具有其独特的个性和鲜明性。并把作品视为其生命的光辉再现,灵魂的精华闪烁。解刨人心,人性,剖析其表象,揭开问题表象掩盖的实质和内涵及根本,我想,此时创作的作品,才会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历史洪流的冲刷,成为不朽的名著。</p> <p class="ql-block">我收藏的玲珑壶</p> <p class="ql-block">喜欢这精致的茶点</p> <p class="ql-block">喜欢这个风格</p> <p class="ql-block">小板报登场</p> <p class="ql-block">这是就是红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品</span>格雷伯爵</p> <p class="ql-block">作者:</p><p class="ql-block"> 子凡茶道(李翠婷原网名微笑风铃)。民主党派,《保定茶道网》主编,保定茶道文化传播中心资深茶道讲师,有声演播师,北京世界华人文化院研究员,荣获2023年第一期和第二期喜马拉雅“民间辩手”奖,《中国诗歌网》注册会员,保定作协会员。保定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保定三义文化研究会理事。多年政协委员,《美篇》加精作品128篇,阅读量超128万大关。多年来在全国报刊发表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580多篇,网络3000多篇,散文集《茶里茶外》受到国内社会各界欢迎与好评,并成为众多人们的枕边书。以微笑风铃笔名发表的《儿子福兮?祸兮?》网络小说发表于晋江文学网,并上百度百科。培训茶艺师200多名,“快手”“抖音”及喜马拉雅等视频、音频茶文化播出受到广泛关注和欢迎!现场茶道讲座5000多人次,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乐凯集团、北国商城、部队医院、银行、房地产等大型企业及学校、社区与寺院等多家单位纷纷邀请讲座,并多次举办公益讲座课堂,正像她的网名子凡茶道乃老百姓的茶道,深受人们喜爱和称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