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朱朱</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780977</p> <p class="ql-block"> 地坛公园位于北京安定门外,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 要说北京地坛公园的出名还与一个作家息息相关,这个作家就是史铁生。提起史铁生我们立刻会想到他的散文佳作《我与地坛》。</p> <p class="ql-block"> 那年当史铁生自己的命运不可更改地确定下来之后,他与地坛公园交上了朋友。这座公园似乎与史铁生有缘,历经沧桑四百年,等待着他残了双腿,转着轮椅一次次的来到这里,静观园中古木参天,聆听园中秋虫呢哝,感悟着人生的原因和目的,又以轮椅为圆心,拾掇着落人眼中的事态人情,再以精湛的笔墨书写下散文佳作—《我与地坛》。史铁生的这篇散文入选高中语文课本。</p> <p class="ql-block"> 今年国庆节期间我带着史铁生的书再次走进地坛公园,我要寻着史铁生的足迹去感受这座古园带给他的精神慰藉以及带给我们的感动。从地坛南门口入内,首先看到的是迎接国庆节的花坛以及上方的标语。现今的地坛公园已退尽过往的荒芜,这个曾经废弃的古园已然焕发生机,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各地游客。地坛佳境集芳囿,荟萃动植生态优。地坛公园,作为北京的历史文化名园,承载了无数人的记忆与情感。</p> <p class="ql-block"> 花坛边耸立着宣传栏,上边是地坛公园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 方泽坛是地坛公园里最核心的古建筑,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与天坛遥相对应。</p> <p class="ql-block"> 方泽坛嘉靖九年(1530年)始建时,是按照南京钟山之北的“方丘坛”规制建造,为二层方坛。历史上明清皇家也是从此开始实行天、地神分祭,也是由此地坛成为明嘉靖以后明清各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专门场所。</p> <p class="ql-block"> 中心坛台分上下两层,周有泽渠,外有坛壝两重,四面各有棂星门。上层正中央摆放着形似方鼎的供桌。</p> <p class="ql-block"> 今天祭坛仍然高高在上,但此时的地坛早已不是皇家的神秘祭祀场地,而是熙熙攘攘游园人群纷纷打卡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下层坛台南半部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山形纹石雕座。</p> <p class="ql-block"> 方泽坛外有内外两重坛壝(wei),四面各有棂星门。清代诗人描述的灵星门,<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棂星门内古黉宫,烟雨楼台俯视中。"</span></p> <p class="ql-block"> 方泽坛北面的棂星门(六柱三门式)是很奇妙的,这三个门的大小不一样,中间的最大,东侧的次之,西侧的最小。祭祀时敬拜者要从北棂星门进入祭坛,中间最大的门是给地神留的,东侧的门是皇帝走的门,西侧的最小的门是臣下走的。这个棂星门平时是关闭的,要进入方泽坛参观需从南<span style="font-size:18px;">棂星门进入。</span></p> <p class="ql-block"> 史铁生是在自己最不幸的时候结识了地坛,多前的那个下午,当他摇着轮椅进入园中,这个古园用它无声的语言抚慰着史铁生伤痛的心灵,而史铁生也该是最理解地坛的人。史铁生在书中写道<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 "</i>。生命的灿烂就在于对生存的渴望和对困境的抗争。祭坛,便是我们前人敬畏自然,探索宇宙,渴望幸福的场所。疾病限制了史铁生的视野,却把他的眼光拉向心灵深处。在饱受命运磨难之后,他对命运的坚定信念转向深层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地坛公园里的古建尚存的还有皇祇室、斋宫、钟楼等。皇祇室位于方泽坛南侧,是供奉皇地祇的殿室。</p> <p class="ql-block"> 走进皇祗室正殿,这是一座五开间歇山式官式建筑。据说原为绿琉璃顶,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皇帝改换为黄琉璃顶,以符合古时“天青地黄”之传说。</p> <p class="ql-block"> 地坛公园里还有一座钟楼,钟楼始建于1530年。那时钟声宏亮浑厚。后因年久失修,于1965年钟楼拆除,2000年按原样重建。</p> <p class="ql-block">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这本书中也提到,<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级,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 </i><span style="color:rgb(1, 1, 1);">想必那时钟楼还没有修复。</span></p> <p class="ql-block"> 地坛公园内还多古树,有侧柏、桧柏、国槐、枣树、榆树、银杏、楸树等。大部分古树的树龄已经超过300年,千姿百态的古树是公园的另一道独特景观,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独臂将军柏、大将军柏、和老将军柏三棵古树。独臂将军柏,其树型酷似身披铠甲,驰骋沙场的英雄,因枝干仅存一枝,故此得名“独臂将军”。</p> <p class="ql-block"> 大将军柏,树种为桧柏,其树型挺拔、犹如将军一般指挥若定,故此得名“大将军”。</p> <p class="ql-block"> 老将军柏栽植于明代建坛之初,树龄约为400年,为一级古树。其树形犹如气概豪迈,壮心不已的老者,不减当年风采,故此得名"老将军"。想到一首古代诗人书写的《古柏》的诗,"<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手植知何代,年齐偃盖松。结根生别树,吹子落邻峰。"</i></p> <p class="ql-block"> 地坛公园内绿树荫浓,晴天里当午后的阳光穿过重叠的树荫,铺撒下斑驳的光影。这些光影也投射到史铁生的心中,他在书中写道:<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到自己的身影。” </i>我仰望着一棵棵高大的树木,心中充满了敬畏,如果史铁生不是因为从这些树木身上感受到生命力的顽强,他是否能够以如此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好好儿活”,并活出了自己的价值和尊严,活出了人们的敬仰与爱戴?</p> <p class="ql-block"> 听说过地坛的"海"吗?其实地坛的“海”并不是真正的海,而是一种由光影等因素形成的特殊视觉效果。在晴天的午后,尤其是下午3点至4点左右,地坛公园内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打在墙面上。此时,斑驳的光影会呈现出波光粼粼的样子,仿佛是大海的粼粼波光,所以被人们称为“地坛的海”。这一独特的景观是公园内光影与时间的“魔法游戏”,给人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和身心惬意舒适的感受。只可惜我这次去地坛公园由于时间节点不合适,没有拍到这一景观,这张照片是网络上的,感谢照片拍摄者。等我下次回北京,一定再去地坛公园,去寻找这片"海"。</p> <p class="ql-block"> 我也找到一个长椅坐下来休息片刻,拿出史铁生的书《我与地坛》捧读。读史铁生的文字,情不自禁会泪目,"秋天的怀念"一章节,他写他的母亲,当他狠命地捶打自己残疾的双腿,"<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她的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i>母亲精心照顾下肢瘫痪的儿子,直至自己生命最后一息。秋天在菊花盛开的季节,史铁生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寄托在这篇文字里。</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有些人的辉煌是用苦难铸就的,今天的史铁生便是一例;文学史上有些作家的生命本身就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史铁生便是一例。他用自己的轮椅代足,爬出了一条曲曲折折的道路,向艺术和人生的极限攀登,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p> <p class="ql-block"> 地坛公园的一大特色,成群的鸽子不避游人,在园内悠然的觅食飞翔。时而传来鸽哨声。</p> <p class="ql-block"> 顽皮的孩子追逐着鸽子,鸽子展翅飞翔。有道是<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感彼云外鸽,群飞千翩翩。"</i></p> <p class="ql-block"> 地坛公园有多个门,除了南门,西门,还有东门和北门。地坛公园的这些门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是地坛公园整体建筑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从这个大门望过去,道两边是银杏树,深秋时节银杏叶变黄,将是一幅最美的秋景图。</p><p class="ql-block"> 史铁生用十五年的时光在地坛公园里触摸四季,他用了一系列精美的比喻来表达对四季的感觉,<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以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i></p> <p class="ql-block"> 阳光穿过门钉斜射过来,我站在门前抬头望向远方,脑子里还回响着史铁生书中的一段话,<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但是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i><span style="color:rgb(1, 1, 1);">史铁生</span>与死亡纠缠了近40年,他却依然用最优美的文字赞美着这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 2010年,国内首个以中医药养生为主题的公园--地坛中医药养生文化园建设工程完工开园迎客,地坛公园里又多一处游览景点。试想如果史铁生还活着,他一定会摇着轮椅来到这里,为我们呈现更多精妙的文字。</p> <p class="ql-block"> 养生园分金、木、水、火、土五个特色区,其中的道路和溪流模拟人体经络布局与五区相通,五区对应人体五脏,分别介绍相应脏器的养生方法,并在装饰风格上呈现五种不同色彩。</p> <p class="ql-block"> 别致幽静的园中庭院悦和苑,院中种植了十几种中草药,散发出宜人的香气。</p> <p class="ql-block"> 养生坊门口的对联体现了内外兼修和顺应四时的养生理念。地坛中西养生园的建成,借助了地坛皇家园林的古老神韵,集中展示了中医养生的精华。</p> <p class="ql-block"> 养生园内小桥流水,环境宁静,还有一个小型瀑布,旁边还有“药王”孙思邈的石雕,描绘了唐代伟大医学家孙思邈读书制造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孙思邈,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人尊称为"药王"。田汉赞孙思邈的诗,<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崖上宫墙下戏场,山南山北柏枝香。千金方使万人活,箫鼓年年拜药王。"</i></p> <p class="ql-block"> 致和廊,长廊里有人闲坐,有人高歌,有人弹琴,长廊外的场地上还有人跳舞。这个养生园是地坛周边市民们常常来休闲娱乐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园内的山楂树已结满累累果实。养生园是一个适合放松身心、欣赏自然美景和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理想之地。</p> <p class="ql-block"> 利用国庆假期在地坛公园消磨了半天时光,当走出地坛,内心盈满了收获与感悟。史铁生与地坛的相遇,仿佛是天意安排,让这位作家在人生的低谷时期,找到了灵魂的寄托和创作的源泉。史铁生的文字让我们仿佛置身于他的内心世界,与他共同感受那份对生命的敬畏与对命运的抗争。如今史铁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留下的这笔"遗产",还在惊醒激励着更多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