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 ,(之二)

幽兰

<p class="ql-block">编辑:幽兰</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434911</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昌陵和永福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游玩了昌陵(嘉庆皇帝陵寝)、永福寺后,感想较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首先我们感到是昌陵、永福寺的建筑非常宏伟壮观。那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每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清朝的辉煌与沧桑。</span></p> 昌陵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昌陵的建筑布局严谨,遵循了严格的皇家陵寝制度。中轴线的设计使得整个陵寝庄严肃穆,对称的建筑结构更是增添了一种和谐之美。同时,陵寝中的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山水相依,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景观。这种将建筑与自然完美融合的设计理念,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风水的重视,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追求,对现代的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span></p> 神道 七孔石拱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七孔石拱桥是清西陵景区中最长的石拱桥。桥长107米,宽9米,两侧有荷叶净瓶栏板和火焰望柱头(又称24节气望柱头)。</span></p> 西陵松海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西陵松海”,为易州胜景之一。清雍正至道光年间,共栽移成年松树20多万株,此后连年添栽补种。后因战乱,惨遭破坏,数量锐减至不足2万株,但仍为中国最大的人工古松林。建国后补植松柏20余万株。林区是天然氧吧。负氧离子浓度达1万多个/立方厘米,被誉为“可以深呼吸的天然氧吧”。</span></p> 《西游记》拍摄取景地 昌陵石碑坊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石牌坊又名牌楼,是一种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昌陵牌坊是祭祀仪式的起点。共有三座,大小相等,结构相同,高11.5米,面宽32.2米,均为五间六柱十一楼形式,全部用青白石料雕刻而成。规模宏大,堪称国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昌陵的建筑风格独特,彰显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游客们为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创造力所折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其次昌陵的石头雕刻艺术真是让人叹为观止。那些石柱上的云龙图案,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站在这样的建筑前,我不禁对古代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辛勤劳动充满了敬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再次昌陵作为皇家陵寝,处处体现着皇家的尊贵和威严。从陵寝的规模到建筑的装饰,无一不彰显着皇帝的至高无上的地位。然而,在这背后,也反映出了封建王朝的等级制度和皇权的高度集中。参观昌陵,让我对皇家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思考起封建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虽然封建王朝已经成为历史,但皇家文化中的许多元素,仍然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借鉴。</span></p> 圣德神功碑楼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圣德神功碑楼又称大碑楼,是专门为皇帝歌功颂德的建筑。高26米,重檐歇山顶,气势不凡。内置两绕镌刻着满文字的巨大石碑,记载着雍正皇帝一生的功德,碑座是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的赑屃。</span></p> 华表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华表又称擎天柱或蟠龙柱。通高13米,柱身八边形,边长1.1米。四根华表分列大碑楼外广场四角。底座为八角莲花须弥座,柱顶分别蹲踞石雕蹲龙一尊,石雕蹲龙名叫望天吼。两个面南,两个朝北,寓意“盼君来、劝君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昌陵呈现宁静祥和的氛围。虽然这里曾经是皇家的陵寝,但如今却成为了一个让人心灵得到宁静的地方。大道,红墙黄瓦的宏伟建筑,古松林,蓝天白云。在这里漫步,我仿佛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流转。</span></p> 永福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永福寺,位于易县清西陵东部, 建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专为陵寝祭祀设置。</span></p> 碑楼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清西陵永福寺不仅是清代皇家陵寝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清代宗教文化和建筑艺术的宝贵资料。它融合了汉族和藏族建筑的特色,展示了清代建筑的独特风格和高超水平。此外,永福寺内的佛教文化活动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传统佛教文化的机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永福寺的建立与清朝的陵寝制度紧密相关。它始建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完工于乾隆五十三年冬天。主要是为了完善陵寝制度,同时也是为了纪念乾隆的母亲去世十周年。这座寺庙作为专门从事陵寝祭祀活动的机构,体现了封建帝王巩固统治的思想策略。</span></p> 石望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石望柱青白石制作,柱身浮雕龙、云朵等纹饰。望柱被石栏杆围绕,栏板和望柱各四个,望柱为狮子柱头。</span></p> 三孔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孔石平桥是永福寺的第一座建筑。素平栏板,石桥材质为青豆渣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过三孔桥,可进永福寺山门。</span></p> 山门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山门是永福寺的正门,单檐歇山黄瓦顶,面阔五间,进深两间。殿内供奉弥勒佛和四大天王。</span></p> 嘛呢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嘛呢杆顶上方挂经幡,经幡上面印有佛像经文等图案。嘛呢杆的体量代表寺院等级,同时向人们展示寺院佛之威严。现仅存石制基座。</span></p> 钟楼 鼓楼 御制碑楼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御制碑亭重檐歇山顶。亭内有石碑一座,碑身阳面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着乾隆皇帝的御笔碑文"敕建永福寺碑记”,记述了永福寺的兴建缘由及用途。</span></p> 牌楼 东配殿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东配殿单檐硬山灰瓦顶。内供奉关帝镄胎造像一尊,两侧分别侍立着周仓和关平。</span></p> 普光殿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普光明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黄瓦顶,正脊之上建有铜镀金塔刹一座。内供奉不动佛、药师佛、无量寿佛,两侧供奉八大菩萨。</span></p> 宝云阁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宝云阁又称藏经阁,是永福寺最后一座建筑,用来储存经卷。内供奉有六尊镌胎佛像,分别是: 斗母、马头金刚、白救度佛母、白伞盖佛母、绿救度佛母、手持金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总的来说,昌陵和永福寺之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古代建筑的魅力,更让我们对清代某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