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中国传统的节气里,最是讲究吃。到什么时候吃什么,一招一式不能乱。比如立春要吃萝卜,谓之“咬春”,重阳节吃花糕,叫做“层层登高,步步高升”。那霜降节气,该吃点儿什么呢?在中国的很多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这个节气吃柿子,不但可以御寒保暖,还能强健筋骨。北宋诗人张仲殊就曾赞扬过柿子的美味,称其:“味过华林芳蒂,色兼阳井沈朱,轻匀绛蜡裹团酥,不比人间甘露。”可见对柿子的赞扬度很高。“柿”因与“事”谐音,故常常和柏枝、百合、橘或如意并列,有“百事大吉”“事事如意”和“百事如意”之意。因其所蕴含的美好、吉祥、平安的寓意,表达了社会群体尤其平民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明 朱见深《岁朝佳兆图》 </i></p> <p class="ql-block">柿子,生长在中国,大规模栽培出现在距今1000多年前,是我国历史悠久的食材,它既是霜降的时令食品,也在先民漫长的食用历史中被赋予了吉祥的寓意。《礼记·内则》中就曾规定,柿是国君日常食用的31种美味食品之一。东汉就有在庭院里种植柿树的记载,《东观汉记》记载:说“韦顺为东平相,赏罚必信。有柿树生屋上,徙庭中遂茂,顺至孝,行人以为感于天地而生。”说有一棵柿子树长在丞相韦顺家的房顶上,被家人从房顶移植下来,种在庭中,结果枝叶繁茂,果实累累。当时的人认为,柿子长在屋顶是因为韦顺的孝顺感动了天地,是祥瑞之兆,于是在家里种柿子,也逐渐流行了起来。柿子的人工种植未必始于韦顺,但是这是有文字记载的柿子在汉朝。</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明 边文进《岁朝图》</i></p> <p class="ql-block">梁简文帝在《谢东宫赐柿启》中称,柿子有“甘清玉露,味重金液”的美味;柿子树树冠膨大,叶大而且光洁墨绿,经霜变红过后古代文人雅士捡拾用来练习书法,题写诗句。它的果实大如拳头,小如杏粒。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曾说柿子有七绝:“一多寿,二多阴,三无鸟巢,四无虫蠹,五霜叶可玩,六嘉实,七落叶肥滑,可以临书”。“关于柿叶临书,还有一则典故。《新唐书》载,唐代文学家郑虔‘善图山水,好书,常苦无纸’。听说长安城的慈恩寺里存有不少柿叶,他便常常到寺中,取柿树的叶子来练写书法、勾画山水。” 郑虔后来诗书画俱佳,“郑虔三绝”传为佳话。</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清 陈书《岁朝丽景图》</i></p> <p class="ql-block">“倚槛穹双目,疏林出远村。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天地供吟思,烟霞入醉魂。回头云破处,新月报黄昏。”这是宋人江定斋《列岫亭》的诗,描写的就是即将到来的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古人在不同的节气,有着不一样的风俗习惯,尤其是在饮食上。俗语说:“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还有人说,霜降这天不吃柿子,冬天嘴唇就会裂开。事实上,柿子并没有这么神奇的效果。至于为什么要在这天吃柿子,主要还是因为柿子的最佳成熟期就在霜降前后,有谚语为证:“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霜降不摘柿,硬柿变软柿”。这个时候的柿子皮薄、肉厚、汁多、味甜,口感达到了全盛状态,当属该时节最应景的水果。所以就有了“霜降吃柿子”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清 陈书《岁朝吉祥如意图》</i></p> <p class="ql-block">柿子的吉祥寓意也历史悠久。有着“天穹之花”之称的柿蒂纹,兴起于战国,流行于汉代,因其花纹形状像柿子分作四瓣的蒂而得名,是“恒久、稳固、长寿、吉祥”的象征。例如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锦衣卫飞鱼服,蟒服、斗牛服等明代汉服皆使用柿蒂纹作为装饰刺绣,美轮美奂,华丽大方,充斥着大汉风情,传承了数千年以来的汉民族文明与艺术。</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清 金廷标《曹大家授书图》局部</i></p> <p class="ql-block">霜降吃柿子还与朱元璋有过一段故事。明代赵善政在《宾退录》中记载:“ 太祖微时,至一村,人烟寥落,而行粮已绝。正徘徊间,见缺垣有柿树,红熟异常,因取食之。后拔采石 ,取 ,太平 ,道经此村,而柿树犹在,随下马,解赤袍以被之,曰:‘封尔为凌霜侯。”意思是:明太祖朱元璋在还未发家的时候,有一次霜降时节到了一个小村庄,人烟稀少,而身上所带的干粮已经吃完。正在徘徊惆怅的时候,突然看见在一个破败的院落里有一棵柿树,上面结满了红红的熟透了的柿子,所以就赶紧取来吃。后来,朱元璋驻扎采石,攻打太平,又恰好路过了那个小村子,而当年的那棵柿子树依然在那边、触景生情,朱元璋立即下马,解开自己的大红袍披在了柿子树上,说“封你为凌霜侯”。所以,柿子是水果中唯一被封为“侯”的,名曰“凌霜侯”。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开来后,就逐渐形成了霜降吃柿子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清 绵亿《宜春呈瑞图》</i></p> <p class="ql-block">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熟透的柿子人们称其为“烘柿”,红红的、软软的,里面满是甜甜的汁水。北宋诗人张仲殊曾赞美柿子︰“味过华林芳蒂,色兼阳井沈朱,轻匀绛蜡裹团酥,不比人间甘露。”将柿子的比作人间甘露,足见其对这一美食的喜爱。又因“柿”谐音“事”,古人便将诸多种喜庆吉祥的内涵融入其中,如“事事如意”“事事安顺”“事事平安”等等。为了求吉利、讨彩头,中国人会将柿子和苹果摆放在一起,取“事事(柿柿)平安”的美好寓意;还有人用柏树枝、柿子(或柿饼)与金桔一起放入一个盘子中,组合而成“百事大吉”;商人更喜欢将栗子和柿子放在一起,图的是个“利市”的好口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