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友善赠画马歇尔》的一封来信

wuqunwei

<p class="ql-block">大约是1985年的年末,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著名画家彭友善先生来宁举办个人画展,他们下榻在南京丁山宾馆。我当时在宾馆总办工作,这段时间便由我对接彭老的生活和出行等安排。</p> <p class="ql-block">那年彭老已是74岁的高龄了,但精神矍铄风度翩翩的,彭老夫妇俩为人和善,一点没有著名画家的架子。入住期间与我们这些年轻人也能聊的开心,虽然我们都是些美术的门外汉,但是听彭老讲述他的绘画经历也是津津有味的。彭老操着一口浓郁的江西老家方言,他的夫人吴惠生老师时不时会用普通话,再把彭老讲述的关键节点给我们简述一遍。画展结束后的闲暇之余,我把几次与彭老聊天听到的一些趣闻,凭着记忆整理了一篇小文,起名为《彭友善赠画马歇尔》投给了南京日报,此稿在1986年1月份的报纸刊登出来。</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全民雀跃庆和平图(网图)</i></p> <p class="ql-block">那篇小稿件写道:<b>在1946年的夏天彭友善在庐山举办个人画展,当时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慕名前来观展,对一幅名为《全民雀跃庆和平》的国画特别赞赏。这幅作品是彭友善为抗战胜利而专门创作的,表达了全国各界盼望和平庆祝胜利的喜悦之情。马歇尔便向彭友善提出,希望能得到这幅画。而在场外交人士,认为马氏是杜鲁门总统的特使,建议将此画赠予杜鲁门总统则更好,后来这幅《全民雀跃庆和平》赠予杜鲁门总统。为了不使马歇尔特使失望,彭友善专又为他创作了一幅《白虎图》。马歇尔特使见后坦率地说,老虎在美国象征着凶恶残暴是不祥之物,言下之意对这幅《白虎图》不甚满意。彭友善笑着对马歇尔说:画中之物不是老虎,而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一种非常善良的动物,名叫驺虞。先生作为和平特使来到中国,我送你这幅画是非常合适的,马歇尔收下了此画。然而马歇尔仍念念不忘那幅《全民雀跃庆和平》图,多次从南京打电话给彭友善,希望再为其作一幅。盛情难却,彭友善又按原稿重画了一幅,使马歇尔如愿以偿</b>。报纸刊发时,把我原稿写的《白虎图》的中“白”误印为“百”,收到报纸后我还特地用钢笔修改了一下。</p> <p class="ql-block">几个月后,收到一封落款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系彭友善寄发的航空挂号信,打开一看原来是彭老夫人吴惠生老师亲笔信。信的内容说他们在南京的朋友,把我发在南京日报“彭友善画赠马歇尔”一文转寄过去了。吴老师在来信中先是认可此文简洁通俗,简明扼要叙述了赠画的经过。接着又指出我可能是根据彭教授谈话内容撰写的,由于彭老方言口音较重,以致在某些地方造成听觉上的错误。针对我投稿文中的一些描述失误的地方,吴老师在来信中作了更完整的叙述,还特地用红笔划线标注,真实的再现了那个年代的经过。</p> <p class="ql-block">经过我的投稿与来信的文字对照,我的描述中有两处不够严谨完整:</p><p class="ql-block">一处是在介绍《全民雀跃庆和平》画作时,<b>说画中三百六十多只和平鸽和麻雀,姿态各异、栩栩如生。</b>而吴老师在来信中说明的则是:<b>实际上是画中画了一株古梅,象征古老坚强的中华民族,三百六十只麻雀飞跃鸣叫其间,一只和平鸽自远处飞来,寓意为全国人民为抗战的胜利,为和平的降临而欢欣鼓舞,雀跃喜悦的心情。</b></p><p class="ql-block">另一处则是在讲述彭友善画赠马歇尔时,<b>稿件说画了一幅“白虎图”,马歇尔特使则因老虎在美国象征着凶恶残暴是不祥之物,言下之意对这幅“白虎图”不甚满意。而彭友善解释画中之物不是老虎,而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一种非常善良的动物,名叫驺虞。</b>看了吴老师的来信后,才知道我投稿时误把原作“驺虞图”混为“白虎图”了。吴老师在来信中对这一过程的描述更为生动:<b>此画(指全民雀跃庆和平)于1946年暑期在庐山展出,此时为调停国共两党和谈的美特使马歇尔也在庐山,特慕名前来参观。当马特使看到这幅画时,伫立画前久久不肯离去,并通过翻译说要见见这位作者。时值正午彭教授正在餐馆午餐,由学生去餐馆请回与马特使相见,握手寒暄之后马特使坦率地提出他非常喜爱此画,问作者是否可以割爱。彭教授征得随行的外交人员意见后,决定将此画赠给美国总统杜鲁门。另以一“驺虞图”赠送马歇尔,马歇尔将军当时表情颇为犹豫。他通过翻译说按照美国人的风俗,老虎是凶物是不吉利的,可否赠另一幅画。彭教授知道引起了误解,立即解释说画中所画是驺虞,形似白虎但并非白虎,他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仁兽,走路连蚂蚁都不肯踩死,是和平的象征,送给为中国和平奔走的马特使十分合适。听了这席话将军脸上顿时开朗,愉快地接受了这幅画。翌日并以小车接彭教授去他的临时官邸便宴(即现在的庐山河西路492号),席间马歇尔将军身着五星上将军服,三次起立代表美国人民、美国总统及他本人向彭教授致敬。</b></p> <p class="ql-block">来信还附录一页史料的复印件,其中有两段涉及到彭友善教授这段经历:</p><p class="ql-block"><b>“三十五年七月,庐山暑期学术讲习会,讲师彭友善曾绘百鸽图一幅,请马歇尔特使转赠美杜鲁门总统。嗣 蒋主席又烦彭君,再照样绘一幅,致马特使云。”</b></p><p class="ql-block"><b>“彭友善,以其近作全民雀跃庆和平图,及驺虞图,分赠美杜鲁门总统,及马歇尔特使。马氏特接见彭氏,并代杜鲁门总统致谢意,因谈及中西绘画之特点,甚望两国艺人,密切联系,以促进文化之交流”</b>。</p><p class="ql-block">后来我在网络查询了一下有关彭友善教授的资料,在谈及此事是这样记载的:彭友善1946年在庐山牯岭协和礼堂举办个展,结识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将军,因通过他将《全民雀跃庆和平图》转增杜鲁门总统,以驺虞图增马歇尔将军,马设宴致谢,席间三次起立代表美国人民、美国总统及他本人向作者致谢。彭又应蒋电召赴南京,为马歇尔特使再绘一幅《百雀图》。 以上文史材料所说“百鸽图”“百雀图”,应该都指的是“全民雀跃庆和平图。</p> <p class="ql-block">吴老师在来信中,把彭友善向马歇尔赠画的历史过程叙述了一遍,并未因我的稿件描写不准确而多说什么。吴老师还特地解释由于彭教授年迈,目力不佳特嘱她代笔写这封信,细节之处体现了美术大家的亲和宽容。接到来信后我内心还是有点忐忑的,曾就信中所述之内容,专门向报社的编发记者征询过,看看能否发个更正什么的。记者表示理解我的心情,但发更正是不可行的。其实意思是这种投稿的稿件,一般都是作者文责自负,再说也不是什么大的失误,最多算是作者的笔误吧,希望还是由作者向当事人解释清楚就可以了。我后来给二老回了信,作了相应说明敬请二老多多谅解。</p> <p class="ql-block">此事距今已近40年,两位受人尊敬的长者都已仙去,仅以此文记忆那段交往经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