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逝世十周年

高山流水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每当想起母亲那慈祥、和蔼的笑容,仿佛她老人家就在我们身旁,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大家,和我们一起交流呢,场面显得是那么亲切,当幻觉过去了两眼总是泪汪汪的,这么多年走过的路犹如针刺般的心疼和对母亲思念的渴望……</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伟大的母亲三十多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以她坚强的毅力战胜病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曲折而又离奇的经历</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母亲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母亲45岁那年,腿脚突然间剧烈疼痛,经医院诊断母亲患有严重类风湿关节炎,恶毒的病魔时不时的来侵蚀着母亲的身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长达30多年的类风湿关节炎让母亲饱尝了病魔折磨的痛苦,日趋严重变形的腿脚时常困扰和束缚着母亲的行动自由,母亲是个不服输的坚强女性,类风湿关节炎疼痛的感觉是常人难以接受的,一旦发病全身都会疼痛无比,那种肿胀、烧灼感像针刺般的疼在心头,但母亲却以她顽强拼搏的毅力一次次和病魔抗争,强忍疼痛,默默承受压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4年9月11日,这是个特别的日子,也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让我们永远怀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妈妈,一个朴素、平凡、伟大集于一身的母亲,在病榻上度过了四十多天之后,在连续高烧40多度、伴随半昏迷状态多日之后,尽靠她自身的免疫功能居然清醒过来了,现场所有人都为之震惊,坐在病榻上的她目光清晰、神志清醒、语言流畅的和大家交流着此前的一切,我们在场的儿女们为之而感到,顿时热泪盈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时间回到2014年的7月23日这一天,母亲多年的类风湿关节炎又犯了,恶毒的病魔再度缠绕着母亲的身心,揪心的疼痛和腿脚的失控突然间使母亲瞬间不能站立,大家预感事情不妙,病情严重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母亲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的日益恶化这一天最终会到来的,没有多想,我和大姐带着年迈的母亲赶赴张掖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市医院11楼是一个内分泌专科科室,母亲的类风湿关节炎归此科室管理,经过一周的诊断、检查、治疗,母亲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而且愈加严重,由于该科室主攻内分泌相关疾病,对类风湿疾病没有特别的治疗方案,母亲的腿疼和无力不但没有好转,身体又开始浮肿,这让所有的大夫都束手无策,无奈之下又转入7楼骨科科室进行治疗,在科室大夫的全力治疗中,母亲的病情仍然未见好的疗效,主治医师说,母亲的病情非常严重,主要是膝关节内部感染很厉害,要对膝关节积液进行细菌培养,经化验,结果称之为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一旦膝关节受到感染病人几乎没有好的治疗方案,断定是一个灾难性的疾病,欲治无方,听到这惊天的坏消息让我们做儿女的如同惊天响雷,脑袋一下子懵了,不知该咋办?我们和医护人员几乎都是束手无策,天天靠输液来维持生命,时间一天天过去了,病情日趋恶化,待一周时间过后,病人情况更加糟糕:发烧、咳嗽、痰多、浮肿、胸腔积液加之半昏迷等症状纷纷而至,在极端无助的情况下,医生建议我们走上一级医院进一步治疗,无奈之下,我们联系到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决定次日转院,但此时的母亲生命已经到了垂危的程度,好心的护士长奉劝我们暂时不要去兰州,因为病人的状况很不好,建议我们先入住该院的ACU重症监护室,就这样我们尊重护士长的意见,于当日又从7楼骨科转入ACU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由于该病室是一个真菌消防非常严格的科室,病人家属不得随意入内,只能在科室外面隔窗玻璃相望,期待母亲出现新的奇迹,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陪护之下,母亲的病情慢慢好起来了,这是我们做儿女所期盼的最好的结果,待10天重症监护室里的治疗中,母亲脱离了危险,第11天,母亲病情稳定后听了医生的建议,于8月11日我们去了省城兰州,赴兰大二院治疗。</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到达省城兰大二院,情况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乐观,该院入住病人人山人海,内科科室主任讲,母亲的这种情况对他们来说几乎也没有好的治疗方案,尤其是膝关节感染几乎没有办法,这是其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其二,母亲因为刚刚从张掖市医院ACU重症室出来用的药都是国内高档药品,住该科室也就是打个点滴而已,无需住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该科室住院病人超多,各病房都已爆满,没法安排入住,医生说了许许多多的理由没有挽留母亲作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就这样,无奈之下我们就在邻近医院的宾馆入住,再寻求别的办法,入住后大家商量能否在省人民医院进行治疗,但这时的母亲身体太虚弱,由于路途遥远,一路行程七.八个小时,没有及时进行营养补充,病人四肢乏力,语气微弱,不善言谈,加之不断高烧,我们预感到情况不妙,大家商量尽快返回,就这样大家急急忙忙凑合了一点吃的于当日早上九点离开了省城,赶赴回家的路上......</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午五时许,我们安全到家,找了专职大夫对母亲采取了一些救护措施,静待家中进行疗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8月18日,我们在家中静养了七天之后,大家商量着又把母亲转入了肃南县医院内科科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与市医院相比,该院住院条件要好得多,首先没有上级医院那种人多喧闹,熙熙攘攘的氛围,看不到杂乱无章的现象,小医院更显清静、休闲和卫生,适合老人调理养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入住后,主治大夫付万海和薛大夫、马大夫很快对母亲的身体进行会诊,之后安排体检、化验等一系列的常规检查,次日后,一切结果都出来了,母亲因膝关节感染引起胸腔积液,造成肺部严重感染,付大夫针对母亲的症状开始对诊下药,经过10多天的观察治疗,母亲病情基本得到控制,大夫通知我们,如果再没有大的问题,9月9日可以出院,回家休养。</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就在准备出院的前一天晚上深夜两点多钟,突发状况,母亲全身颤抖,一会儿发冷,一会儿又是发烧,抖得非常厉害,看着好害怕,剧烈的颤抖造成母亲嘴边发紫,大汗淋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付大夫临危不惧,显得很平静,不慌不忙的安排护士又是打针、又是输液、大约过了40多分钟之后,母亲的情况慢慢得到好转,平静了,颤抖也没有了,只是高烧没有退,这样坚持到天亮,母亲仍然处于半昏迷状态,上班后付大夫参照张掖市人民医院对母亲所用的抗菌素药品,对母亲使用国内较好的药品,并医嘱我们,母亲的病情很危险,原因是膝关节感染造成肺部再度感染,他们看了市医院ACU重症监护室所使用过的抗菌素均为我国领先的好药品,可是都已耐药,也就是说所用的抗菌素对细菌来讲已没有敏感,不起作用了,因此母亲的这种情况由于细菌感染会随时造成心肺衰竭,呼吸停止的结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无奈之下,付大夫提议让我们上一级医院购买了国内最好的抗菌素“泰能”药剂,给母亲服用了20多支之后,母亲病情仍然没有好转,在用药期间,母亲的高烧一直没有降低,始终在39度以上,由于母亲的高烧不退,她显得很疲倦、也很劳累、不善言谈,也不和大家说话交流,很烦躁的,不吃不喝,双目合闭,这样的情况我们看着非常糟糕,白天凑合着能过去,一到晚上就又开始颤抖,发冷,高烧。医生讲,这是典型的败血症症状,一阵发凉、一阵高烧、一阵寒颤,我们在网上查询,病情也类似于母亲的情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就这样母亲用了“泰能”仍然没有效果,付大夫只好跟我们讲,药品既然对母亲的身体不起作用,干脆放弃西药治疗,一方面依靠母亲自身的免疫力恢复,如果能够恢复说明母亲身体免疫功能不错,反之情况会不尽人意,再就是进行物理处理,也就是通俗的灌肠措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9月11日开始停针停药,终止所有西药,开始灌肠,经过三次的灌肠处理,母亲居然奇迹般的坐起来了,发烧、寒颤、怕冷全都没了,从这一天开始,老人家又能吃又能喝,有说有笑,又恢复到了7月23日住院前的精神状态了,这让我们所有的亲属都为之而感动。此前,他老人家已沉睡了整整一天一夜,突然间醒过来咋不让我们高兴万分呢,我们深深感到,母亲的再次清醒是付大夫高超的医术给了我母亲第二次生命,没有他大胆且精湛的医术我母亲不可能再次清醒,在此,感谢付大夫及其内科全体医护人员,感谢你们的真诚付出,感谢你们的崇高医德,感谢你们的职业道德,感谢你们的精心呵护让我母亲重新坐立起来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付大夫不愧是兰州大学培育出来的高材生,他是一位年轻有为、德才兼备的拔尖人才,时任肃南县医院住院部内科主任,他分配到肃南医院,是所有患者的大幸,是肃南医院之大幸,此乃后生可畏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9月15日,在医生的医嘱下,我们带着已经康复的母亲回家了,母亲除了服用少量的西药外,主要以中药调理,天天如此,奇迹再现,母亲已完全恢复到了两个月前的面貌了,精神良好、面部红润、谈吐自如、饮食正常、这让我们做儿女的感到无比的兴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此,感谢所有关心、关注、关爱过我母亲的亲朋好友,是你们善良的行动和真诚的话语鼓励着我们充满信心,让我们尽心呵护她老人家,让她重新坐立起来了,这是大家给予我们巨大的支持和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间有情,大爱无疆是所有好心的人们的最好体现,感谢大家,感谢所有的好心人在我们最无助、最困难的时候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支柱将使我今生不忘,刻骨铭心,有大家的能量场,母亲一定会出现新的奇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医院出来,老人家一路高兴的不得了,说是要看看孙女的新房(女儿于当年8月完婚,由于母亲住院没能参加孙女的大婚很是遗憾),来到女儿的新房,看看这里,看看那里,老人家显得格外亲切高兴,又问这又问那说个不停,最后她要看看孙女和孙女婿的结婚相册呢,看着看着不停的说这个好那个好,此刻的心情格外开朗和兴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孙女家出来,回到了自己家,她是那么的高兴,因为不再是医院那个让人郁闷又不开心的地方,母亲此时此刻已经完全是一个健康的好人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回家一个月后,开心,快乐伴随母亲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欢乐的日日夜夜,感受到了什么是幸福快乐的滋味,仿佛又回到了30多年前没有生病的健康程度。但事与愿违,好景不长,情况又发生了大的逆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0月23日,母亲连续好几天没有小便了,腿部及面部出现浮肿现象,我去医院找大夫问问咋回事,大夫听了我的叙述后,说情况可能不好,请钟主任来家里给母亲检查,一会儿他告诉我们,母亲的心肺功能已经衰竭,可能就在近几天会发生以外,送走钟大夫后大家赶紧把母亲于当日晚上11点送到医院重症监护室观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住院期间,母亲病情基本稳定断断续续的和大家交流着,第二天中午后,母亲进入半昏迷状态,一会儿清醒,一会儿昏迷,到了14时母亲的呼吸很微弱,十多分钟后大夫做了最后的检查后,拔掉了输液管和呼吸机等设施,告诉我们母亲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时间被定格在公元2014年10月24日下午14时20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母亲在儿女们的陪伴下,静静地走完她人生的历程,儿女们眼睁睁看着母亲微微闭上了水汪汪的眼睛,现场儿女们流血似的泪水顷刻间撒满了病房,伤心的哭泣着,眼睁睁看着母亲离开了人世,她走了,她走的是那么的安静和慈祥,带着许许多多的不舍,离开了她眷恋并为之热爱生活过的这片热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母亲走了,她摆脱了病痛的折磨,去极乐世界随父亲去天堂享受无病无痛的生活去了,然而,留给我们的却是痛苦的回忆和无尽的思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4年10月24日是老人家逝世十周年的纪念日,为纪念母亲逝世10周年之际,我思绪万千,感慨提笔倾吐这多年来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以此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抚平我多年失去母亲的心皱之痛,我带着无限的思念怀念我亲爱的母亲。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母亲留下最后的印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儿女们陪伴母亲的场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即亲切又温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我们很小的时候,为响应国家号召,城镇居民改迁农村户口,家属下放农村,由此我们家的身份由城市居民转变为农民。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72年12月的冬天寒风刺骨,我们拥挤在一辆牛车上,一家人萎缩在一块,带着简陋的衣物和简易的铺盖摇摇摆摆、悠悠晃晃的去了临泽老家,从大河区早上8点出发至晚上6点,我们终于在寒冷交迫、饥肠辘辘的夜幕下回到了临泽老家--高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70年代初,父亲在肃南县农牧局工作,交通很为不便,父亲不能时常来看我们。至此,承担抚养我们五个儿女的重任就落在了母亲的肩上了,30多岁的母亲用柔弱的肩膀支撑起了这个家,带领着我们姐弟姊妹们艰辛地前行着。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初到农村,什么都没有,日子很艰难,没有多余的口粮,母亲仅靠着父亲每月寄回来的不足60元的工资和她拼命挣的工分艰苦的打理着这个家,她精打细算地供养着我们,恨不得把一分钱掰两半花,每月口粮都是不够用的,既要供我和姐姐、大妹二妹上学(三妹尚小,在家玩耍),还要计划养家糊口,每个月不是向生产队借口粮,就是向别人家东凑西凑,母亲就是在这样十分困难的条件下,自己勒紧腰带省吃俭用,粗细搭配着吃,想办法让我们吃饱,虽然日子过的艰辛,一家人倒是有说有笑,甜甜蜜蜜。 </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母亲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了这个家,她没黑没白的默默地奉献奋斗着,白天种地、除草、给大家做吃的、收拾家务洗衣裳,晚上还要抽空去排水浇地,我们姐弟姊妹五人年龄尚小,不能为母亲去做什么,家里所有的苦活累活全由母亲承担,肩负着重体力劳动的任务,夜间,我们早已进入梦乡了,母亲却在灰暗的煤油灯下,一个人挑灯夜战,给大家缝衣服、纳鞋底、绣袜垫,用破旧衣服剪下片片碎块一片片缝到大家衣裤上,补丁落补丁,就这样缝缝补补,补补缝缝,过了一年又一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到了73年的10月,家里又添了一口人,小妹哇哇落地来到了人间,给我们家又增加了新的欢乐。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家境贫寒,家里不常吃肉,偶尔靠父亲从肃南带来的羊下水来改善生活,解解馋,就是那样,我们家的日子也好于农村其他所有的家庭,因为在我们老家就出来了我父亲一个吃皇粮的(父亲50年当兵,后转业到地方),我父亲有固定工资收入。 </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那个艰苦困难的岁月里,母亲总是把馒头让给我们吃,自己则偷偷啃粗粮饼子和窝窝头。母亲很少添加新衣服,始终保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作风。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在母亲的料理下,我们家一直保持着经常吃腌制咸菜的习惯,吃着小米搅团,就着咸菜,日子过的不算太好但也有滋有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74年落实“农转非”政策,我们离开临泽老家回到了肃南县城。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初到县城,我们家日子过的还是紧巴巴的,衣食住行全靠父亲60元的收入,一家8口全挤在父亲单位给的一间不足30平米的房间里,委屈了半年,父亲单位领导看到我们家人口多,挤一间屋子实在不行,就在农牧局家属院解决了一套破旧的住宅,虽然房子破了点,经过修修补补,再刷上一层石灰粉显得白白的,倒也宽敞明亮多了,房子虽然大了,生活却仍然过的很拮据,没有过多的钱支撑家中的开销,孩子们上学,全家人衣食住行都需花销。母亲考虑的周到,一到冬天,早早把大家叫醒,每人分配一个脸盆或油漆桶去捡煤渣,整个冬季下来家里的取暖货源全靠我们拾煤渣解决了,一家人住在暖暖的房子里,脸上洋溢着甜甜的笑容,不仅如此,我们除了作业之外,闲空去捡骨头,拾废铜烂铁,旧报纸杂刊去收购站换几个零花钱,解决了姐妹们买书籍,购课本的费用。 </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到了1975年,父亲单位在东柳沟修建了8套公租房,我们家有幸分到了一套新居,家具全靠好心人帮忙解决木头,找匠人打成板材做了几样像样的家具,一个漂漂亮亮的新家就这样落成了,这是我们全家第一次享受到的最好的美居,那是个美啊。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母亲的一生是艰苦朴素的一生,</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由于孩子多,母亲常常是深更半夜起来给孩子们缝补衣裳、做鞋、绣袜垫、日久天长的手经常磨出血泡,双手缠满了胶布,撕下胶布就变成了老茧,为了我们,母亲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可母亲在我们面前从不叫苦喊累。母亲在听说父亲单位送货物的车来了,立马放下碗筷叫着大家一起去卸砖、卸瓦、卸水泥、卸煤,为了挣每车几块钱的装卸费,来补贴家里的生活。她省吃俭用,勤俭持家。家里除了父亲的收入,母亲常常外出去各个单位工地拉沙,搬砖头,筛石料,铡草料。我们几个也不闲着,父亲单位经常有建筑活干,我们虽然年龄尚小,但轻微的小活都可以去干,姐妹们到工地去筛砂石料、搬砖头、给椽子刮树皮。我是男孩,就去干卸煤块、卸砖块、卸石灰、倒土坯这些重活,一个月下来,我们姐弟姊妹的收入竟然超过父亲的月工资了,收入增加了,生活条件也改善了,一个月基本能吃到三到四顿饺子了,幸福指数大大提高了。 </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母亲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妇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母亲的生命里,没有经历过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可是,在我们心里,母亲是那么伟大、淳朴和高尚,母亲有着和善的外表,温顺的性格。对待邻里热情礼貌,对待儿女宽容慈爱,她总是用一颗火热的心去温暖和呵护着我们,有母亲在,我们家时时处处都充满了喜庆的温暖。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母亲出生在解放前那个生不逢时的年代,当时家境贫寒,生活困苦,加之受封建社会的影响,外公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不让女子上学,故我母亲也难得读书上学。母亲虽然大字不识没有文化,但是她却透彻事理,深明大义,豁达仁慈。从小生在农村的母亲却具备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优秀的做人品格,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无私奉献,这些好的行为无一不在她的身上体现。 </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母亲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母亲常常给我们说:不是自己家的东西,不要随便拿,有时候妹妹捡到别人家丢失的贵重物品,母亲非得要求我们寻找物主,把东西归还给人家,母亲就是这样一位不贪一丝己利的人,她良好的形象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留下了非常好的家风,使我们受益匪浅。如今我们姐弟姊妹们的每个家庭过得都很好,无论干什么工作,从事什么职业,都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遵纪守法,诚实待人,这些都与母亲的言传身教分不开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母亲的一生是乐善好施的一生。母亲一生虽然勤俭持家,但却乐善好施。母亲自己省吃俭用非常节俭,对自己太狠心,但是对待自己的家人和外人,却是慷慨大方,从不吝啬。农村来的亲戚们到我家走亲,临走时母亲就会塞给他们一点路费和零花钱,挑几件穿过但不过时的衣服,让亲戚带上。那时候,母亲乐善好施,救助了不少的乡里乡亲,尽管自己家里经济也很拮据。   </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母亲不仅对家人那样好,对外人也是如此。晚年的母亲在临泽居住的那些日子里,租了一间平房,家里收拾的是干干净净、利利落落。母亲爱住平房,原因就是平房出入方便,一些左邻右舍的阿姨们经常到母亲家串门唠嗑。每天母亲就早早地准备好了煮好的奶茶,摆好了花卷油饼子,摆上水果,把孩子们送来的一些好吃的,拿出来给这些阿姨们分享。母亲爱扶贫济困,乐于助人,经常做几碗好吃的饭菜送给左邻右舍邻居们去品尝。由于母亲待人诚实,心地善良,善交朋友,几乎天天都有她的老朋友来家和她聊天。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母亲的一生很平凡,所有家里的事全靠母亲一个人操劳,养大我们姐弟姊妹6人很不容易。虽然日子不宽裕,但母亲时常会接济比我们更困难的人,只要母亲接济困难人家的时候,我们大家总是不约而同的埋怨母亲舍施了别人,母亲总会说:“娃,谁都有困难的时候,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有一天我们家有困难了别人也会帮助的”。这朴素无华的语言深深的感染和激励着我们一天天长大成人。 </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母亲的一生又是幸运的一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是母亲赶上了一个好社会,好年代,党的政策好,社会和谐,母亲能感受到美好生活带来的快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是多年来,有邻里朋友、乡里乡亲来络绎不绝来看望母亲,得到了很多的关心、呵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是孩子们都深知母亲的不容易,常怀感恩之心,都把感恩当成一种责任,每个家庭的每个人都能善待和孝敬年迈的母亲,不管是母亲在吃吃喝喝还是穿穿戴戴每个人都能尽微博的力量去敬孝,这也是母亲良好的精神品德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和爱戴。由于父亲走的早,母亲以她坚强的个性立足社会已经20多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8年奥运会之后,我和大姐陪伴着年迈的母亲去了北京观光游览,去了天安门广场、颐和园、故宫、天坛公园、长城、天安门城楼,每到之处都留下了老人家的足迹和印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儿女们商量着,为了让母亲开心快乐的享受晚年生活,不留遗憾,以后每年换一个家庭陪伴母亲外出旅游一次,让她游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大江南北,但由于母亲腿脚不方便,此次北京之行竟成为老人家唯一的一次远行,以后就没有机会了,答应老人家乘飞机去南方终成一句空话,成为莫大的遗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多年之后,姐妹们采用不同方式来报答母亲比海深的大爱恩情,努力践行着自己的孝道,唯恐子欲养而亲不待,后悔晚矣。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母亲临终前嘱咐我们:她去世后,一是姐弟姊妹们要好好相处,互相关照,哪个家庭有事都要相互帮忙,不要生分;二是要对农村的亲戚们好一点,不要看不起他们,要常常来往。母亲的嘱托我们没有食言,一一照办了,母亲尽可放心就是了,我们没有辜负她老人家对我们的期望。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母亲在临终前用慈祥的眼神看着儿女们,努力想告诉我们什么,可什么都不能表达,半睁着双眼,我们读得懂您眼神里的含义,您是感觉撇下我们不放心。我们想要告诉您的是,请您放心吧,虽然您不在我们身边了,但是我们一奶同胞的手足之情是割舍不断的。我们大家一定会像您生前那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相处,不让一个家庭掉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母亲出殡的那天,自发前来送她老人家的有左邻右舍的阿姨们,有远方赶来的亲情们,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整个殡仪馆挤满了人,300多人送行队伍和20多辆大小汽车排出去老远,人们都带着一个心愿,最后送一程这位平凡而又善良的老人。在临泽老家,黑压压的乡亲伫立在母亲坟头都来送母亲静静的去了另外一个世界。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母亲,您离开我们已经整整10年了,我们大家都很想您,感觉您就在我们身边,从未离开过,也深深的感觉没有尽到对您的孝心。您在世的时候,我们也曾惹您生过气,现在想起来很是后悔,恳请您原谅我们吧。在我们的心目中,您是世界上无以伦比的一位最伟大的母亲!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亲爱的母亲,是您给了我们生命,是您教会了我们怎么做人。您虽然走了,却把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善良正直、坚强不屈的家风,留给了我们,请母亲放心,我们会薪火相传下去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爱,我说,有,母亲的爱是永恒的,如果有来世,我们还选择您做我们的母亲,永别了我们最亲爱的母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您离开我们后,我对你的思念比想象中还要强烈,记得您走后的第三天,我在您睡觉的房间就在您的床铺整整睡了一天,满面的泪水淋湿了枕巾,止不住的泪水一个劲的往下流,满脑子都浮现出您的身影,您是那样的可亲可爱,又是那么的和蔼近人,在悲伤逆流成河中不知不觉的睡着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当夜深人静,心中那份对妈妈的思念便如潮水般涌来,心痛得无法呼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您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我,您的精神永远鼓舞着我,指引着我,伴随着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英俊的父亲 善良的母亲</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幸 福 的 瞬 间 永 恒 的 时 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母亲留下珍贵照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是我们每个家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每个人最美好的回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最宝贵的精神财富</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逢佳节倍思亲,迎来辞旧迎新的日子,大家欢聚一堂的时刻,少了您的存在,心中倍感惆怅,想念故去的母亲,正所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念故去的母亲,不禁泪流满面,冬天的早晨,在萧瑟的冷风中,倍感孤独,不知在另一个世界的母亲可否安好,冬天的早晨,在萧瑟的冷风中,倍感孤独,不知在另一个世界的母亲可否安好,冬天的棉衣一定穿上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亲爱的母亲您的爱犹如冬天的暖阳,犹如夏季的微风,犹如春天的希望,携着柳丝,携着花瓣,又如春雨,香浓柔软,一想起来啊,就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当想起您的笑容,是那么温暖,那么亲切,您的脚步总是那样稳健,您的精神总是那样饱满,您目光中的坚毅和果敢,您的印象永远铭刻在我心,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因为您的离去,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时光,您的爱是一种传承,我一定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您的温暖和关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您虽已不在,但您的爱却如同星辰,永远照亮我们人生的夜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对您的依恋,与生俱来,我对您的信赖,无人能比,我对您的思念,犹如滔滔的江河,前尘往事,希望来生我们还能成为母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永别了亲爱的母亲,我永远的母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