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歌曲:神仙留恋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演唱:王宏伟</p> <p class="ql-block">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东部的平凉市,距城12公里。崆峒山属陇山之脉,海拔2100多米,有大小山峰数十座,风景名胜保护区约80多平方公里,主要游览区约14平方公里。此山既有北国山势之雄,又有南国景色之秀。连绵的群山,巍峨挺拔,秀丽的奇峰、苍苍郁郁、峰台交错、怪石嶙峋、松柏高耸、云雾缭绕,座座庙宇镶嵌于悬崖峭壁之上,层层古刹点缀在重峦叠翠之间,将山峰妆扮得犹如仙境。在祖国西部黄土高原上,有这样一座闻名遐迩,秀丽壮观的山峦,实为少见。</p> <p class="ql-block">香山寺,亦称香山观,宋、元后几度兴废,至民国29年(1940)道士李成顺募资重建观音殿3楹另有厢房,1958年毁废。1982年道士任信光主持重建大殿,内彩塑16臂观音,左右分塑坐青狮、白象的文殊和普贤菩萨法像。香山寺虽称“寺”,却由道士主持,亦是崆峒山特有的宗教现象。</p> <p class="ql-block"> 混元阁,位于崆峒山最高峰香山景区,唐朝初期在此建有轩辕宫(轩辕楼),清乾隆年间迁到了天仙宫内,后几度毁坏;2006年修建混元阁时,这里仅存10多平方米的遗迹。建成后的混元阁为内五外七的仿明、清式阁楼,占地1648平方米,高29.6米,负一层是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地学博物馆。阁内通过彩塑和悬塑的形式,展现了道教中的各路神仙,一至二层以广成子和黄帝时期的发明创造为主题的问道篇。三层为三清殿,主像为三清,周围组塑有“四帝二后朝三清”的主题故事,四层为群仙朝圣浮雕,以道教中最具代表和影响力的人物故事为主题,彩用浮雕的手法塑造有三百余尊神像;五至六层为混元老祖殿,主神为混元老祖,以天地混沌初分为起点,将这一时期所出现和诞生的诸位神仙,通过立体圆雕像表现出来,形象的反映了道的形成过程。登临混元阁极目四眺天阔地宽,百里之外清晰可辨,大有“三秦收眼底、陇原咫尺间”之势。</p> <p class="ql-block">崆峒山地质博物馆,建筑面积786平方米,位于崆峒山地质公园香山地质遗迹保护区,是一个以陈列丹霞地貌地质科学、地质景观为主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设有序厅、认识地球区、生命演化区、丹霞地貌区、矿产资源区、动植物区、古人类区、休息区、影视厅。并借肋现代化的声、光、电等科学手段,让崆峒山的丹霞地貌精彩呈现。</p> <p class="ql-block">生活在崆峒山周围的古人类,早在十多万年前,崆峒山一带就有原始人类话动的痕迹和遗存。文物考古发现,旧石器、新石器时代,这里遗存很多。崆峒山中台、凤凰岭一带发现仰韶文化与齐家文化过渡类型遗址,出土文物相当丰富。</p><p class="ql-block"> 崆峒山下的西沟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时期原始农牧业结合的典型实例。遗址面积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5米以上,其遗物品类多样,为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过渡类型的重要遗物。</p> <p class="ql-block"> 秋染峡峪</p><p class="ql-block">峡谷深深秋意浓,红叶如火舞秋风。</p><p class="ql-block">山峦叠翠披彩锦,溪水潺潺映丹枫。</p><p class="ql-block">露霜润色千般韵,云霞相伴韵无穷。</p><p class="ql-block">漫步山间赏此景,心醉红叶诗意中。</p><p class="ql-block">下面的照片是在香山山顶、皇诚、磨针观、雷声峰、药王殿、东台等从山上往山下景点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登皇城的山坡上有一巨石叫磨针岩,明嘉靖年间在岩旁建殿,请光绪年间重修称为磨针观,1982年又复修六角楼,这里地势险要,有护栏回廊,是登山群众休息、观景、照像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朝天门,为通绝顶之要衢,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为牌楼式建筑,称一天门,内塑四大天王。请末曾修葺后圮废。民国年间重建穿廊灵官殿。1992年重建阁楼式拱形山门,顶端为迴廊殿,殿内主祀王灵官。殿后南北增建砖木结构厢房各一处。前侧置石羊九只各驮砖石,昭示古建运输之艰辛。</p> <p class="ql-block"> 法轮禅寺是崆峒山佛教寺院的代表和中枢所在,也是佛教举办各种大型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p><p class="ql-block"> 法轮寺初建于唐代,历经各代,九经兴废,是甘肃省境内较古老的汉传佛教寺院之一。</p><p class="ql-block">下面图片是法轮禅寺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凌空塔,位于法轮禅寺院内,始建于北宋天圣初年,明代万历十三年(1585)进行过维修。塔为七级八角楼阁式空心砖塔,座北朝南,高32米,底层周长32米,面积554.3平方米。塔身第一层面志群券门,内设佛阁;自第二层起各层开四门处设佛阁,四周均有砖刻栏杆和擔,檐上有细致精巧的砖脊、群笼。各角有砖质托塔力士造像,塔内置木制楼梯供人上下。塔顶生长一棵两百多年树龄的油松,形式“古塔托松”的圣景。明代诗人罗潮有诗赞曰“浮屠高七级、中虚外壁立、绝顶八富开、晴山树历历”。1981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楼阁山岭</p><p class="ql-block"> 站在崆峒山中台,观望绝顶(皇诚),层层山岭、楼阁林立、峰台险地、庙宇重重。这些建筑围裹着山头,巧夺天工,体现了能工巧匠的智慧,显示了神山仙境的绝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