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讲故事的方式写新闻<br><br>在人们通常的心目中或意识里,新闻报道和故事完全是两回事。其实,优秀的新闻报道就应当是生动的故事。换句话说,如果用讲故事的方式写新闻报道,那么新闻报道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死板、生硬、单调、枯燥的毛病,变得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从而易于传播,更收功效。<br> 在美国报业发行量位居全美第二的华尔街日报就非常重视讲故事,故事性报道占据了该报的重要篇幅和重要版面。有专家在解释为什么华尔街日报产生了那么多令人惊叹的优秀报道时认为:诀窍在善于讲故事。该报使用的培训教材指出:“因为我们的注意力总是放在了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上,于是,我们忽视了一个所有读者最普遍的要求,一个所有要求中最基本的要求: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让它有趣一点!”“人们永远在思考哪些元素让一个故事从本质上变得有趣;如何在瞬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如何安排情节,让故事具有持续的吸引力;以及如何让故事深深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br> 这里所说的“讲故事”,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故事性,二是故事结构,三是故事教益。<br>如何找到好的故事?<br> 好的故事素材,好的故事坯子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靠发现,靠寻找,靠筛选。那么,怎么找到好的故事呢?<br> 首先,要有故事意识。故事意识即故事敏感,如果患有新闻的“感觉剥夺”(心理学术语,指有机体与外界的环境刺激处于高度隔绝状态,就是剥夺一个人的所有感官刺激),感觉麻木,就会对故事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白白错过。<br> 其次,广泛阅读。从有关出版物和文字材料中,寻找选题;从采访对象的有关总结、报告、汇报、讲话、日记、笔记等书面材料中寻找故事,包括故事线索、故事的蛛丝马迹。<br> 第三,与“中间人”交朋友。处于上层和基层之间的“中间人”往往是“消息灵通人士”,他们承上启下,应当多联系他们,与他们交朋友,靠他们提供故事信息。<br> 第四,多和人聊天。闲谈、吹牛、侃大山,看似非正规的采访,却往往是发现故事线索的最佳途径。随和地放下架子的聊天,往往能听到一些你所求之不得的故事。<br> 第五,补充采访。上述途径听到得到的故事,往往只是个梗概,不完整,缺乏细节,这就需要补充采访,尤其要注意必须找到当事人、目击者,作用有二:一为核实,二为补充细节。<br> <br>构思好故事的五个元素<br> 有了好的故事内容,还必须构思好,否则,故事就会被浪费了,糟蹋了。怎么构思?有五点需要特别注意:<br> 1.品味这个故事。在开始采访一个故事之前以及整个报道过程之中,你都要品味你自己对于这个故事的感觉,尤其是最初的感觉。感觉中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听到这个故事后动不动感情?是惊讶,还是平淡?是感动,还是振奋?是开心,还是担心?是欢喜,还是忧虑、愤怒?如果你自己对故事或故事里的人物都没有强烈的感觉,那你怎么能够指望读者对这样的故事产生感觉呢?品味这个故事,可以为你确定主题,挖掘故事的深刻内涵,使笔下的故事具有决不肤浅的思想性。<br> 2.给故事一个定位。所谓定位,指对故事的外在形式和内在价值有个准确认知和把握。故事基本上有两种:单一型的故事和复合型的故事。单一型的故事,本身具有独一无二的吸引力,并且有头有尾,十分完整,不乏细节。只要将这个故事展开,就非常有趣、有益。这有点类似通常所说的“事件性报道”。复合型的故事,可以看作一个“大”故事、“总”故事。构成“大”、“总”的具体每个事例本身是有一定意思的,但有点单薄,只写它不够厚实、丰满,因此才有了把类似的几个事例集纳、综合在一起,像集束手榴弹。这类复合型故事,大多用于综述、专稿、特稿、调查报告等。这有点类似通常所说的“非事件性报道”。对故事有了准确定位,亦即对故事的内容、形式、价值有了准确判断,将决定你下一步的写作是否成功。<br> 3.充分运用吸引人的元素。让故事变得趣味十足的元素有:<br> (1)稀奇--闻所未闻,罕见。<br> (2)新鲜--鲜为人知,耳目一新。<br> (3)神秘--有悬念,牵动人的好奇心。<br> (4)戏剧性冲突--人们关心结局,具有较高关注度。<br> (5)时间--两个极端:越远越好,越近越好。<br> (6)范围--这事到底有多大?在什么地方发生的?有什么样的影响?<br> (7)变化--怎样了?后来怎样了?<br> (8)动感--静止的故事不受欢迎,受欢迎的是对立元素轮番出现,形成交锋的动感。<br> (9)名人评论--借名人之口说事,利用名人效应。<br> (10)人性展示--所有的被称为伟大的故事,都来自伟大的创意,而几乎在所有的伟大的故事创意中,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示。<br> 了解了故事之所以吸引人的元素,就要有意识地加以采访和运用。<br> 4.选择叙述主线。每一个故事,都有一条主线控制。一般来说,叙述的主线有三条:<br> 一是板块递进主线。那些组织有序的文章的奥妙在于,作者成功地对材料进行了划分归类。把一个故事中的所有相关材料聚集在一起,这个方法能够让故事的表达更清楚,逻辑性更强,更具有说服力。<br> 二是时间主线。故事的主体或者故事的大部分段落,都遵循简单的时间发展顺序。比如在人物特写报道中,主角在不同时间采取的行动或到达的地方可以串起整个故事。<br> 三是主题线。集中精力打造从故事中挑选出来的重要信息,主题陈述告诉读者哪些内容是最重要的。可以打乱时间顺序,把最具戏剧性的元素放在最前面。总之围绕主题展开和运用故事。<br> 5.写好开头、结尾。开头,亦即导语,非常重要。写新闻报道,必须写好导语,寥寥数语,就要吸引读者,给读者一个必须阅读下去的理由。吸引人的导语,可以是重要的信息,给人以冲击或震撼;也可以是文笔优美的描写,让读者觉得阅读是一种享受,希望继续得到更多的享受;而最好是神秘的悬念的牵引,是谁?在哪里?为什么?怎么啦?非要看到底,弄个究竟不可。西方新闻界有人研究,在众多的吸引人的导语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神秘。此外,导语吸引人的方式还有一些,比如:新鲜的引语、名人的评论、惊人的数字、生动的描写、反差大的对比等。当然还可以大胆地推陈出新,但要记住:简洁、准确、紧扣主题。<br> 结尾也很重要,古人有“虎头、猪肚、豹尾”之说,豹子尾巴,刚劲有力。结尾不外三种类型:一是前后呼应型。提醒读者,记住故事的中心思想或者关键元素。但这种提醒最好是间接、隐蔽、巧妙进行,不要生硬地说教。可以通过使用一些非事实性证据--象征、情感回应、观察后的评论甚至还有诗歌片断等浸润读者。二是展望未来型。故事的主体中,我们通常强调的是那些正在发生着的事情,而不是那些将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这些看起来在故事中没有太大用处的推测和展望,往往能够成为结尾处发人深思的好材料。它可以帮助读者加深对故事的印象。三是深化拓展型。故事已经突出了报道重点,结尾通过介绍给读者一些值得深思的新东西,让他们的视野在瞬间扩大。从而扩大故事的影响力,深化故事的意义,令人回味无穷。<br> 运用文字魅力叙述好故事<br> 用讲故事的方式写新闻报道,还要强调运用文字的魅力来叙述好故事这个问题。讲故事,进入、展开、描述、收拢等技巧是重要的,但语法、文法、逻辑、修辞等文字的基本方面也不能忽视。为了充分运用文字的魅力,把故事叙述得活灵活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br> 1.具体。不要大而化之地用模糊语言,多用实在的具体的让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br> 2.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动词使人不感到枯燥,形容词使人对新闻产生疑虑。<br> 3.简洁。单刀直入,开门见山,不拖泥带水,不节外生枝。读者问的是时间,你不用告诉他钟表制作的原理。<br> 4.描写。最能展示作者的才华,使故事变得生动有趣。<br> 5.交谈感。作者给读者的感觉是个别聊天,而不是在体育馆里听演讲。<br> 6.连贯性。故事要顺畅,一气呵成,不阻梗,不中断人的兴趣。为此,就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过渡段落,写好转折和过渡。二是交代来历出处,以证实信息的可靠性。三是解释说明,不让读者纳闷和产生困惑。<br> 7.数据的运用技巧。彻底改造数据,让数据多一些形象,少一些抽象,多一些简洁明快,少一些腹中计算。如果数据的具体信息不是特别重要,可以变成概数:“2613115美元”不如“260万美元”简单清楚。如果某件事物“增长了36.8%”,不如说“增长幅度超过了三分之一”。如果是“增长了98%”,不如说“几乎翻番”。还可以提供一个参照对象,让数字更形象,更一目了然。比如说一顿饭吃了多少钱、一辆小轿车更换花了多少公款不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用农民的口吻说“一顿饭一头牛,屁股下面一栋楼”就不同了。这就是换个说法,用比喻和常识代替枯燥的数字,叫做形象性替代。<br> 记者采访技巧:七分采三分写<br> 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美。”记者的采访就是发现的过程,发现美,发现普通人看不到的新情况、新事实,进而进行传播。<br> 采访是一种媒体信息的采集和收集方式,是记者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观察、调查、访问、记录、摄影、录音、录像等活动。有经验的记者常说一篇成功的新闻作品需要“七分采访三分写作”,可见采访是新闻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顺利而成功的完成一次采访,并非轻松简单的一件事,记者只有具备一定的采访技巧,采访时才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也才能采集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写出好的新闻作品。笔者认为,要使采访事半功倍,记者应在采访前、采访中、采访后等方面多加留心。<br> 一、 采访前<br> 某记者去采访因主演《乱世佳人》而名噪一时的好莱坞影星费雯丽,见到费雯丽开口便问:“请问,您在《乱世佳人》中扮演什么角色?”费雯丽听后便拂袖而去,拒绝了这位“无知人”的采访。<br> 以上采访的失败是因为准备不充分的结果。可见积极充分地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是一次成功采访必不可少的过程,也是重要的采访技巧之一。否则很难将采访顺利完成。那么一次成功的采访,需要做哪些准备呢?<br> 1.平时准备。平时准备是一种厚积薄发的准备。这种准备包含文化、社会、历史、人物等各种知识的储备,也包括对某一新闻事件的持续关注。一旦需要采访当事人,就可以对采访对象、所涉及事件发生的有关方面,做到心中有数,提问有的放矢。<br> 2.临时准备。采访前有针对性地对有关采访对象的背景、事件、环境、现状、原因、问题等进行了解,是非常必要的。这种准备包括反复酝酿主题,深入了解事件内幕或人物背景,分析受众对事件的期待和诉求心理是什么等相关问题。<br> 3.细节准备。采访前的细节准备也很重要。比如自己的衣着打扮是否得体,采访用的摄像机、三脚架、电池、录音机、照相机、笔、纸是否可用等等,做到万无一失。<br> 4.访前准备。要懂得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比如报道一次地震灾难,应该具备一些地震常识,如果不知道震级是什么,不知道裂度是什么,在报道中就会出笑话。<br> 二、 采访中<br> (一)氛围<br> 法拉奇:“明天是您的生日, 祝您生日快乐!”邓小平:“我的生日? 我的生日是明天吗?”……于是一种融洽的访问气氛就这样形成了。<br> 记者采访某个对象,大都是第一次接触,熟悉与信任无从谈起,在被采访对象的心目中,记者就是一个陌生人,要使这个陌生人开口说话,吐露心声,记者需要在看似平淡的寒暄或闲谈中,营造出宽松的采访环境,借此探求对方的性格、爱好和思想,巧妙的缩短与对方的距离,帮助记者消除对方的陌生感,让对方很快熟悉自己,适应自己,创造出一种轻松融洽的提问气氛。<br> (二)提问<br> 某记者去采访泰勒,他问道:“泰勒先生,可否请您解释一下相对论与现代空间时代的关系?”泰勒瞪大眼睛说:“我怎么能解释呢?爱因斯坦用了13年时间才确立了这个公式。”<br> 这次采访没有成功的原因,就在于记者提出的问题不够恰当,提得太大。可见,正确提问在采访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那记者在采访中该如何恰当的提问呢?<br> 1.巧妙切入主题<br> 某记者去采访一位警察劳模,见面问了很多,但他总说一句话:“那是应该的”。后来该记者发现这位劳模胳膊上有一个伤痕,经追问知道这是他抓捕疑犯时受伤所致。于是该记者改变了采访计划,就从他胳膊上的伤痕说起,果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br> 切入点是采访对象的兴奋点,大到被采访对象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情感性格,小到乡土乡音、饮食、服饰习惯,乃至一句话等等。采访要如何切入,也就是采访时话从哪儿说起,问题怎样提出来。巧妙的切入能顺利的了解和掌握所需的新闻材料,寻访到采访的真谛。<br> 2.善用提问方法<br> (1)开门见山。也就是说直接了当地提出问题。这种方法适合采访一些领导干部以及专家学者等,因为他们都是有知识、有见地的人,跟他们交谈无需绕弯子。当然,这里所说的开门见山,也不是见了面就直盯盯地问,在提问之前,简要谈上几句得体的话也是很讲究的。<br> (2)迂回启发。也就是说不直接提问,而是从侧面绕点圈子,然后再把谈话引上正题。这种办法适用于不肯谈、不善谈,而且见了记者就拘束的人。在谈话前,尽可能地熟悉对方的特点,从对方最熟悉、最关心的事情和问题谈起。比方说,可以谈一些社会观象、自然现象,以至柴米油盐等,这些绕圈子的话实际上也是在沟通双方的感情。<br> (3)激将刺激。有的采访对象,心里有很多话,可由于种种原因,却不愿意谈,或者只是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就要适当采用刺激对方的办法,用比较尖锐的问题激发对方,促使对方谈心里话。<br> (4)抛砖引玉。有时采访对象本身材料很多,只是每天的工作生活已经成了习惯,觉得没有什么值得谈的。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可以讲一些类似的事例,引起对方的联想,从而让对方谈出更多有价值的话。但切忌不可诱使对方说假话,也要防止对方为迎合记者的口味顺着竿子爬,讲一些捕风捉影的东西,完全失去他自己原有的价值。<br> (5)恰当验证。在采访中常常会有些事情或情节、数字、时间把握不准,这时就需要记者在提问中核实求证。如果直截了当地让对方重复回答,既不礼貌也容易引起对方反感。此时可以把需要证实的问题当作已知的问题提出来,引起对方的注意,或暂时先把没听清的问题记住,根据采访的进程、气氛与环境,找合适的机会逐一进行验证。<br> (6)粗细结合。在问过“你对妇女解放有什么看法?”“你怎样看待核战争?”此类广泛开放性的问题后,为了防止泛泛而谈,记者要接上严密的提问,多问几个“比如——” 、“您能举个例子吗——” 、“这是不是像——” 、“这样说是什么意思?”这样的问题。<br> (三)倾听<br> 倾听,是记者采访中常用的方法。善于倾听的记者,往往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被采访者的信任感,让对方打开话匣子,并在对方的叙述中找到新闻的亮点。记者在采访中该如何听呢?<br> 1.听全面介绍。全面是相对而言的,可以是一件事的来龙去脉,可以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可以是一个问题的发展变化,也可以是一段工作的方方面面等等。到一个单位采访,先听听全面情况,是被采访单位所希望的,也是采访者应该履行的义务。它既可以增加感性认识,了解整体情况,还可以避免漏掉新闻。<br> 2.听突出问题。采访要听,但对“听”不能平均使用精力,要注意听到突出的问题、新鲜的观点、得力的措施、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或生动感人的事迹等等。<br> 3.听典型事例。采访要听事儿,但怎么听事儿,听哪些事儿,很有学问。一般来说,事例不分大小,只要典型、感人、就应该激起采访者的兴趣,吸引采访者的注意力。听事儿要考虑反映问题的角度和不同侧面,要多听众人关注的事例,迫切要求回答、解决、提倡、纠正、坚持、发扬的事例;听那些能够触及灵魂、解渴管用的事例;还要听有结果、令人信服的事例。<br> 4.听细节过程。多数情况下,记者都是事实发生的迟到者,要通过回忆、提问等方式,获取被采访者的真情实感。<br> 5.听分歧意见。俗话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采访中遇到不同意见和反对意见并不是坏事,有时还要特意了解不同的看法、意见和反映。注意听取分歧意见,有利于发现新线索,挖掘新事例,核准基本事实。<br> (四)观察<br> 观察,就是记者用自己的眼睛采访。采访过程中记者不仅要善于观察采访现场,通过一些细节获取信息,丰富写作内容;同时还要善于观察被采访者的情绪和状态,及时调整话题内容,学会捕捉细节,采访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记者的眼睛,要擦得明亮,别人不注意看的,记者要观察,别人看不清的,记者要看透,别人眼帘溜过去的,记者要盯住。<br> 在采访时应观察些什么呢?首先,要观察和新闻有关的基本事实;其次,要抓住能够充分反映事件本质的细节。例如,在采访人物时记者如能对采访对象的服饰进行仔细观察,在写稿时通过对采访对象外形的细腻描述,就会传达出他的职业、个性爱好、经济条件、生活环境等各方面的信息,从而使被访人的形象跃然纸上;对被采访者所处的环境、经历以及被采访者的情感变化和心理波动等的细致观察就会把采访对象写得更好、更活、更深。<br> (五)记录<br> 记录,是记者采访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一次采访中,如果只采访不记录后果是不可想象的。记者采访做记录,主要有笔记、心记或录音三种方式。<br> 笔记,即记者采访时将所见所闻所感的真人真事的材料,通过手中的笔,记录在采访本上的记录方式。笔记的内容要选择,笔记的方法要讲究。交谈时笔要简记侧重于心记,既可多听多想,又不至于影响谈话的气氛。交谈后要追记,侧重于把谈话的情况补充上,以免忘掉。<br> 心记,即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将所见、所闻的真人真事的材料强记心中,心理学上叫做“有意识记”。在以下情况下最好用心记:采访普通群众,即闲聊;遇到的事实稍纵即逝;受客观条件限制,不便用笔和纸作记录;采访对象不愿接受采访或不允许做文字笔录,如隐性采访等。<br> 录音,即用录音机或者录音笔作采访记录。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特别是人物专访常用录音记录,其好处是记录真实、准确,而且可以作为资料和证据,也便于记者腾出手来倾听、观察和思考。<br>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记录,在记录时都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br> 1.真实准确。在新闻采访中,首先要记好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也就是记住新闻中的五要素。<br> 2.真情实感。包括:记基本情况,脑要记全貌,笔要记概况;记重点人物的身世,脑要记印象,笔要记特长;记故事梗概,脑要记情节,笔要记主线;记特色,如至理名言、风土人情、秘闻轶事,脑要先记,笔要补记;记采访者所思,有时在采访的一瞬间会闪现出一个问题,不便深思,也不便寻求解答,可以先记下来,待以后处理。<br> 3.观点明确。这主要着重记好要点、难点、疑点,上级精神和群众情绪的交汇点,采访者容易忘掉的易忘点。<br> (六)思考<br> 采访的过程,就是想主题、想角度、想体裁、想事实、想特色的过程。在采访中,记者应该开动脑子,做到勤于思考、善于联想、深入分析、抓住要害。有了这些“想”的基础,才能下笔如流水,写出真正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作品。<br> 记者在采访中要怎样想,想什么?采访事件新闻,要想问题的针对性、宣传的指导性;采访人物通讯,要想事迹的典型性,情节的感人性;采访一个单位的业绩,要考虑事物发展的变化性、全面性;采访研究性报道,则重问题的普遍性、给人的启发性。<br> (七)细节<br> 在采访中,记者的一些细节对采访的成败也很重要,记者的举止、情绪、衣着,甚至怎样记笔记、递话筒等对采访都有影响。在采访中记者要注意哪些细节呢?<br> 1.注意交往中的礼貌。现代人的素质都有很大提高,注重自我价值,对媒体不再有以前那样的敬畏感和神秘感,也更懂得在媒体中如何充分发表自己的言论。这就要求记者不能自以为是。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的记者往往会让采访对象避而远之,不能了解到采访对象的内心。<br> 2.注意对方的地位身份。提问得体,不唐突、不鲁莽、不咄咄逼人,不要不合时宜地提问,也不要太让对方难堪。特别对于一些敏感的、涉及他人隐私的话题,突如其来的提问会让对方措手不及,有个性一点的采访对象干脆会拒绝回答。所以更要尊重采访对象,说出采访内容、范围,在征求对方意见后,再以对方所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提问。这样才能使采访对象在轻松的心态下接受采访。<br> 3.记者在对方回答问题时要仔细倾听,认真记录,不要随意打断,也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打呵欠或玩手上的笔等。<br> 4.采访中要运用好眼神、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言,它有时能传达出比有声语言更为丰富的信息,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认真倾听的姿势、关注的眼神、善意的微笑等,传达给对方的是肯定的信息,对方得到这种反馈,就会更有兴致地往下说。而没有表情的面庞、怀疑的目光、意义双关的微笑等,则会让对方感到不安。把握好一些微小的细节很容易得到采访对象的心理认可。<br> 5.注意说话艺术。对善言谈者,要耐心听取;对离题漫无边际的谈话要注意引导,不要显得不耐烦或急躁。对不善言谈者,要轻声慢语,不退不逼,帮助对方回忆和思考。对不肯交流者,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对没有时间交谈者,要见缝插针,粘住不放。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最好一次只问一件事情,有针对性。在对方答复之后,停顿三四秒钟,好象你还在等待他再说点什么,再开始问下一个问题。<br> (八)应变<br> 在采访中,往往会有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面对这些意料之外的情况,记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沉着应变。遇到新事件的出现,要及时应对;遇到被采访对象冷落的局面,处于窘迫难堪的境况时要沉住气,有耐心,不怕丢面子,要想办法让对方开口;采访不到第一主角时,可以采访周边的人,如家属、同事、朋友、邻居等熟悉他的人,通过多个渠道、多个方面进一步了解被采访者等等。<br> 三、 采访后<br> 采访结束后,还有许多事要做,比如询问对方是否可以提供相关资料等等,这也是一次成功的采访所必需要做的环节。一般在采访结束后要做到以下几件事:<br> 1.整理录音。如果采访途中用了录音,采访之后要花一段时间把所有录音整理成文字,每句话都整理出来。整理录音是再次熟悉采访过程,熟悉材料和细节,使脑子里充满材料的一个过程。一般语言只能给受众40%的信息,多听几遍录音往往还会听出很多弦外之音。<br> 2.确定主题。采访结束后,就应确定主题,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而不能有多个主题。如果出现多个主题怎么办?这正是考验记者的概括能力的时候,要把几个好主题的共性找出来,提炼一个最合适的主题。<br> 3.写稿改稿。上面的一切进行完后就进入写稿改稿环节了。首先要把采访对话体变成故事体。引语不要太多,只有强烈表达其个性时才用引语,要把引语变成细节或事实。写稿途中,文稿的标题和第一段,必须多花时间去好好考虑。好文不厌百回改,文稿写好后要多多修改,并寄给受访者审阅,看看有没有什么错误的地方,并可适当让其修改。作品发表后,还应将最终的作品寄送一份给被采访人并再次表示感谢。<br> 记者采访并无定法,不同的记者喜欢采用不同的访问形式和技巧,因此采访时也要因人因事而宜,手法要不断变换,不拘一格。记者要掌握采访的不同方式和技巧,在采访不同对象、不同场合、不同目的时,正确加以运用。得心应手地运用采访技巧,是一名优秀的记者所应具备的素质,但这种素质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实践,不断完善。<br> 记者怎么学会“讲故事”<br><br> 李希光<br><br> 1.新闻故事化的一个基本要则是新闻中要有人;<br> 2.故事中人物不要太多,最好能有一个主人公;<br> 3.最能打动读者的故事,是那种故事中的人物努力与其他人、事业、目标、大自然等建立联系的故事;<br> 4.描写人物最好的方式是运用细节,通过人物的言语、行动来显示人物的性格或心境;<br> 5.在文中使用轶事,可以让读者读到一半最疲劳的时候轻松一下。<br><br>——李希光<br><br><br><br> 上面这五点,就是我认为的记者“讲故事”技巧。<br><br> 在对同样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有些记者写得枯燥无味,有些记者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这是因为记者采写首先要掌握“讲故事”的本领。那些枯燥的报道中一般很少有故事,都是大段的套话、行话、空话。而会讲故事的记者总是把读者最关心的内容放在文章的开头,利用戏剧性的情景抓住受众的注意力。<br><br> <br>01<br> <br>记者为什么要会讲故事<br><br> 什么时候需要讲故事的新闻?一些新闻事件自然而然就需要你去讲述一个故事,例如偏远山村的孩子渴望求学、一名乡村教师成为劳动模范,等等。这些事件本身时效性低,必须用软性新闻报道。通过一个个故事来讲述,新闻的价值可以得到体现,重要性也能够被受众认识。另一些新闻事件,如某地发生地震、某个重要活动开幕、某项重大科学发现这类严肃、重要事件等,即事件还是“生米”时,也就是还没有人报道时,用硬性新闻的模式报道,做“白饭”。但如果已经有人对它进行了报道,你就需要把“白饭”变成“蛋炒饭”,把新闻事件“故事化”,这样你的报道才不会重复已有的信息,才能有自己的新意,才能吸引读者去阅读你的作品。<br><br> 新闻故事化绝不意味着记者可以去编造故事,报道必须全部基于事实。新闻的故事化也不是让记者抒发个人感情。叙事性报道需要记者细致观察、采访,然后在报道中重构记者观察和采访到的鲜活和具体的场面。<br><br> 真正有水平的记者可以把普通人的故事写得很好看,而这些普普通通的人的故事才是社会真正的缩影。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动听的故事,叙事报道要坚持报道社会现实中的真人真事,敏锐地追踪时代的发展趋势。作为记者,你会有机会撰写“重大新闻”,但如果你能够发现并讲述普通人的故事,报道当今媒体很少报道的故事,你会赢得人民的尊敬。<br><br> 用讲故事的方法报道正面新闻,动人的故事更能让受众自愿地接受媒体影响。这也是记者为何更要学会如何讲故事。会讲故事的记者能够深入读者的灵魂,打开读者的心灵之窗,用人性的观点和一套娴熟、敏捷和精确的手法采写作品,并把新闻写作当作艺术,用艺术家那种苦心孤诣的精神,钻研写作艺术,勇于探索,尽善尽美,不留遗憾。<br><br> <br>02<br> <br>新闻故事化的要素<br><br> 1.高情感场景<br> 一旦开始故事化新闻的写作,你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写人?还是写事?如果是围绕时事性的话题写,那可能是一种非线性的故事;如果是围绕这个人的故事写,那更多的是一种线性的、按时间顺序发展的故事。在讲故事新闻学里,人物高于主题。新闻故事是通过人的故事传递信息。如果人物故事构思的巧妙,可以在叙述中转换话题,而读者很可能毫无知觉地被故事中人物牵着鼻子走。此外,高情感的场景描写,而不是低情感的事实堆砌,是一篇激动人心的新闻故事所必需的。<br><br> 高情感故事是指那些能激发人极度情绪化反映的故事或人物。例如,一个名叫阿里的伊拉克少年,全家7口人,除了他之外,全被美军炸死了,而他自己的双臂也被炸飞了。他成了无臂少年,痛苦孤独地躺在病床上。读者在读这类报道的时候,无需你做任何铺垫,无需加任何背景或语境,仅仅需要把事实简单明快地叙述出来,就能让读者激动起来,把读者牢牢地掌握在你的手心里,读者会听从你随意把他们对事件的理解放在任何语境中。<br> <br> 2.感性化细节<br> 叙事报道采访中,注意寻找感性化的细节,尽量采用那些能引发读者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的细节,让读者在你的叙述中有一种感官的刺激或经历。在语言上,用干净的词句,即明白无误的语言,使用有动感的动词、视觉化的副词和形容词,多多使用趣闻轶事。<br><br> 日常的新闻报道,包括高情感新闻需要的是抢时间,争时效。而普通人物故事或通讯更多地需要的是与被采访者磨时间,把他(她)生活的方方面面慢慢地捉摸透,慢慢道来。<br><br> 在与被采访者在一块的时候,不可放弃他(她)的每一个动作、细节、言语。与被采访者在一块的时间越久,交谈得越多,对他(她)观察得越细,越能获得各种细节。对所获得的各种细节、直接引语,要特别挑剔,只选择那些真正能让读者兴奋的趣闻轶事,新鲜的细节、惊人的直接引语。但是,有的细节可能也很有意思,但是,如果偏离了主题,应该毫不吝啬地舍弃。<br> <br> 3.聚焦人物<br> 新闻故事化的一个基本要则是新闻中要有人。人们往往会对其他人的故事更感兴趣,当事件本身的新鲜感减退后,在这些事件中的人物就会为新闻带来新意。新闻报道中有人(事件个人化),文章能更加聚焦、更有人情味,也更能让读者体会到事件对人的影响,也就是事件本身到底有什么意义。<br><br> 故事中人物不要太多,最好能有一个主人公。“群生像”是最难把握的讲故事技巧,人物多了令读者眼花缭乱,名字都记不过来。特别是一般新闻报道篇幅都不会太长,记者不可能把许多人的故事都说清楚。因此,最好只突出一个人,让他(她)的故事说明问题。记者也可以让许多人出场说话,引用他们的话支持记者的主题,但在故事中,人物越少焦点就越突出。<br><br> 最能打动读者的故事,是那种故事中的人物努力与其他人、事业、目标、大自然等建立联系的故事。我们每一个人,一生都在寻求某种联系,无论它是事业、爱情、友谊、正义、大自然、还是其他。而这种寻求联系的渴望和情感是最人性的、也最能引起共鸣。只有故事中的人物有了情感,读者才能有情感。记者在采访中,尽量找出故事中的主人公渴望建立的那座桥梁,发现他(她)为什么渴望建立这座桥梁,探索他(她)是如何尝试建立这座桥梁。每个人对自己的个人经历都有一种感情上的反应,引起感情激烈反应的那段经历可能就是能够说明问题的好故事。如果你能在报道中体现出故事主人公尝试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的努力——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那么你就可以做到让读者对普通人的故事产生好奇心和共鸣,用新颖的叙述角度和叙述形式讲故事。<br><br> <br>03<br> <br>新闻故事化的技巧<br><br> 1.注重对人物的细节描写<br> 有时候,你会需要描写人物的外貌细节。但单纯凭借外貌描写,会让故事停顿。描写人物外貌时,要选用最具有代表性的细节,特别是一些著名人物,更需要新鲜的细节。无谓的外貌描写,只能给文章徒增字数。特别是现在新闻报道常会配有图片,读者看图就知道人物的长相,因此记者更要挖掘图片上无法显示的细节。避免带有偏见、歧视的外貌描写。新闻教育家卡罗·里奇说:“当你决定描写人物外貌时,要注意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或其他带有偏见的写作。<br><br> 描写人物最好的方式是运用细节,通过人物的言语、行动来显示人物的性格或心境。这可以避免纯粹的外貌描写带来的静止感,让新闻报道更加故事化。好记者会让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讲故事,让人物说话,用行动动词让他们动起来,让读者听到他们、看到他们活动,让故事产生镜头感。记者不可以自作主张地评论人物的性格,猜测人物心里想什么,但却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揭示这一切。<br><br> 2.使用轶事<br> 在新闻的导语或文中使用轶事,利用过去发生的某件轶事,来讲述现在的事件。使用轶事,选择那些能让读者产生悬念的故事。例如,在导语中使用轶事:<br><br> 时间:1492年11月2日;<br> 地点:靠近美洲沿岸的光涌的海面;<br> 场景: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在狂风中站在他的旗舰“桑塔·玛丽亚”号的甲板上。<br> “很肯定,这就是大陆,我现在已面临刺桐和京师了”,哥伦布在当天的《航海日记》中写道。<br> 刺桐就是今天福建省的泉州,在中世纪时代,这座城市闻名于西方世界。<br> 当世界各国正在为明年隆重纪念这位热那亚的水手横渡大西洋、发现新大陆500周年展开各种活动时,中国学者对哥伦布究竟发现了什么这一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br><br> 在导语中使用轶事,奠定了全文的基调和方向,因此一定要选择最有代表性、最精彩或最能引起读者好奇的故事。在文中使用轶事,可以让读者读到一半最疲劳的时候轻松一下。记者通过使用轶事,来解释、举例,或者深入主题。<br><br> 3.清新鲜活<br> 记者写作时需要有令读者耳目一新的叙事风格。故事现场的描写是叙事新闻作品中最有挑战性的环节。优秀的现场描写读起来应该是鲜活的、清新的,有声有色,令人耳目一新。现场描写包括:自然景物、光线、气候、温度、空气、气味、对话。<br><br> 4.细心观察<br> 记者作为观察者,只要处处用眼、用耳、用鼻、用手、用心采访观察,就能获得真实的细节和精彩的直接引语。记者通过事实的选择,通过尽量客观的描述,读者自然会在记者提供的事实和细节中对这个人物的性格和特点做出自己的判断。<br> <br> 5.用第三人称叙事,用第一人称讲故事<br> 因为读者需要了解的是被采访人的观点,而不是记者要说的话,新闻写作的客观性要求记者用第三人称写作,以防把自己的个人意见写进稿件中。但是,有的时候,在某种特定的情景中,如果用第一人称写作,能够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记者的感觉或记者的观察,这有助于读者理解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事实上,如果你是一个文笔娴熟、观察力细腻敏锐的老辣记者,用第一人称写通讯,不仅可以增加报道的可信度,而且使作品读起来会有一种个性的东西在里面,从而可以加深作品的深度,给读者提供独特的视角。<br><br> 最后要强调的是,在新闻故事化的写作中,记者与读者有一种契约:任何故事都是真实的,不是虚构的;读者看到的是记者用故事化手法认真、诚实再现出来的现实。 硬新闻写作讲义<br><br>先来看一下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维尔写作6要素: <br> <br> - 不要使用那些你常在报纸上看到的隐喻、明喻或其它比喻; <br> <br> - 字用得越少越好,能用一个字表达,不用两个字; <br> <br> - 能删除的字,一定要删除; <br> <br> - 能使用主动语态,绝对不使用被动语太; <br> <br> - 如果能使用日常词语,绝不使用外来语、科学名词或专业行话; <br> <br> - 宁愿打破上述规矩,也不要写任何粗野语言。 <br> <br> 长段落、长句子会把读者搞糊涂。一个段落最好只表达一个单元的思想。简洁的思路是见解的写作的关键。乔治.奥威尔说,一个细心的作者在写每一句话时,必须问他自己至少五个问题:我在试图说什么?什么样的词语能表达它/什么样的形象或土语能表达得更清楚?这个形象是否很新鲜,能足以产生某种效果?我能否再把这句话写得更短一些? <br>因此,我们在写作新闻的时候,可否遵守下面这些原则: <br> <br> 1.直截了当地写新闻导语,反对拐弯抹角地处理新闻。最重要的或最有意思的永远放在导语里,最没有意思的永远放在故事的最后。坚决不写概括性导语;不要在导语中提供新闻背景提供. <br> <br> 2.只有清晰的思想才能产生清晰的作品。只是思考你想要说的话,而且要尽可能地把话说得简明; <br> <br> 3.稿件的风格和色调。读者和听众关心的是你想要说什么,而不是你采用的是什么样的风格。因此,你采用的写作风格或文章的色调的唯一目的必须是能诱惑读者把你的作品一口气读下去,而不是让他不想读你的作品; <br> <br> 4.文章在格调上千万不要乏味。要采用一种真诚的、为广大的讲中国话的读者和听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表现形式。读这种文章,要让读者感觉到你正在他跟前,用一种普通的聊天方式与他亲切交谈,在这种交谈中,你选择的字眼必须是轻松但有力量的白话。一定要摆脱书生气的字眼,不要让读者感觉你在那里夸夸其谈地在演说或是在教育别人; <br>?<br>6.不要使用累赘的词语:女性少年(女孩)、生存在下层社会的人(穷人)罢工行动、荒原地区、大规模的工厂、天气条件等等。著名科学家、顶尖科学家、著名政治家、重要讲话、安全的避风港、给工业和农业部门的贷款、黑人社区、商业社区(商人们)、同行恋社区(同行恋者们)、重大成果(除非旁边还有一个渺小的成果)、增加透明度(公开)、管理机构(政府)、国际社会(其他国家)。一句话,文字要简明。伏尔泰的一句名言:要想令人生厌,就什么也不要删除; <br> <br> 7.避免使用术语和行话。不用自己头脑思考的记者总是爱使用术语和行话。一名出色的记者不使用术语同样能准确地报道和描述一件事情。最需要避免使用的术语是那种为了显示自己的学问或知识面、或把某种毫无意义的东西披上一种严肃的面孔。尽量不要使用外来语,除非汉语中找不到替代词; <br> <br> 8.使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而不是政府官员、新闻发言人、法官、律师使用的语言。如:这些军人被指控犯有众多的侵犯人权的罪行。更有力的写法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这些军人被指控犯有强奸和谋杀罪; <br> <br> 9. 永远要给你的新闻稿有一种清新的春风。要避免陈腐、低劣的传统新闻问题。今天,越来越令读者、听众和观众生厌的是那些在文字上喜欢新潮的记者,这些记者对使用时髦的专业用语有特别的喜好。这些词或是从好莱坞进口大片上听来的、或是从比尔.盖茨在北大或是清华的演讲中拣来的、或是通过现代媒体从西方一个政客嘴里听到的、或是从一个只会背专业名词社会科学家那里学来的。造句时,不要拖泥带水。段子要短。不要写:由于他死了,不得不埋葬他。法国《红与黑》的作者斯汤达说,“我认为写作只有一个规则:思路清晰,文字简练。” <br> <br> 5.使用常用的字,使用短词语。这些字词人们都能认识和理解。比如,应该使用:建设,而不是建构;从理论上看,而不是从理论的层面分析;让,而不是允许;参加,而不是参与;穷国,而不是非发达国家。正如丘吉尔说的,“越短和越老的字眼是最好的字眼。”不需要的词。有些词只是给你的文章增加长度,什么作用也其不到。如果非要使用形容词,这种形容词必须是使你要表达的意思更精确。使用形容词去特别强调一件事事,要特别小心。比如,当使用“非常”“十分”“重大”这类形容词时,如果你把这种词删掉,看看会不会改变意思。“人民生活幸福”可能比“人民生活非常幸福”更有力量。 <br> 会议新闻写作要领与报道形式的变通手法<br><br>会议新闻,是报道会议活动或会议内容的一种常见的体裁。会议新闻一般可归纳为进行性会议新闻、续后性会议新闻和预告性新闻三种,是报纸、电视台、电台常见的新闻文体。这种文体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但一般以消息文体较为常见。它的写作要求是综合运笔、灵活表现、突出重点,大多是围绕上头精神和受众意愿撷取事实,谋篇要弃旧图新,避免程式化,不要把会议新闻写成千篇一律的官样文章。这种体裁一般都是变大而全为小而精。<br>会议新闻在写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br> 一抓焦点,也叫抓要害。在阶级社会里,一切新闻都要为一定的阶级服务,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自然也不例外。有些会议本身并没有新闻,但由于它代表着一定阶级的利益,或者说它本身具备了重要性、指导性的特点,又非见报不可,因此写作中要抓住要害、选准焦点,以极少的文字报道会议的精神实质,以此来指导和推动画面上的工作。<br> 二抓特点。会议新闻报道的内容较多,它的议程五花八门,报道又不允许面面俱到,写作形式也不能千篇一律。所以,采写中要反复比较,尽量找出本次会议与历次会议不同的独到之处,就是要抓住他的特点。抓住了会议特点,写作上才不会重蹈旧辙。<br> 三抓热点。采写会议新闻,要抓住与广大群众生活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人人注目的热点问题,对于会议中的一般议程,要忍痛割爱,这样的会议新闻才能实现它的真正价值。<br> 四抓新点。有些会议上有关领导或与会人员要做非常重要的讲话,讲话中往往阐明新的观点、新的见解和新的要求,有时这些内容都是非常新鲜,甚至是首次提出的新精神。报道中,应突出这些新观点、新的见解和新的要求,这样的新闻本身潜藏这较强的可读性。<br> 五抓经验。那些旨在总结交流经验的会议,发言者甚多,记者要根据需要及时总结归纳,理出有价值、可借鉴的经验加以报道,用以指导面上的工作。<br> 六抓信息。在会议采访中,记者的眼睛不能只盯着材料袋和领导讲话。会议中可能有很多信息传出,记者要紧紧抓住这些信息加以报道。这些信息往往就是有棱有角、价值较高的新闻。<br><br>会议报道屡见报端,呆板、僵化的报道形式常常令人生厌。为改变这种被动局面,笔者对会议报道的形式不妨加以变通诸如:<br>一、比较撷取。“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事实并不都是新闻。因此,对会议中的事实必须加以比较,选择出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加以报道。这种通过比较撷取有新闻价值事实写新闻的办法,就是比较撷取法。<br>二、结构倒置。会议新闻的写作多是先报何时、何地、何单位召开了什么会议,而后再写具体内容。这种习惯的结构顺序,早已令人倒了胃口。因此,我们将上述结构颠倒过来,先写会议的具体内容,结尾时再写出这个精神是从某月某日某单位会议上获得的,把会议仅仅作为新闻的由头,在后边加以阐述。<br>三、侧面进击。即仅仅抓住会议的一个侧面做突破口,而后展开笔墨写出会议的内容或整体精神。<br>四、化整为零。对会议内容加以分析,分门别类,独立成篇,而后再陆续零散或分期报道。<br>五、集纳综合。把会议内容按典型情节改写成几个小故事,作为一组集纳发表。<br> 六、理顺经验。就是把会议内容中的经验部分抽出来,写成新闻,只报道这几条新闻中的经验。<br> 七、节缩内容。就是把会议内容加以节缩,以比较短的篇幅报道会议精华或内容的关键词<br> 八、凝集典型。把会议中的典型加以筛选或提炼,只报道一两个有代表性的典型,让人窥一斑而知全豹。<br> 九、言论囊括。既依据会议内容,改写成社论或其他言论文章,以言论形式见诸报端。<br> 十、讲话摘录。对会议中的领导人或先进模范等人物的讲话加以摘录整理,然后发表。<br> 十一、引申掌故。从会址内容中的掌故入手,加以引申,写出会议精神。<br> 十二、引用资料。在一些上情下达的会议中,可以引用上头文件、通知、命令、指示等有关资料作依据,揉进会议内容加以报道。<br> 十三、节缩预告。对于一些务虚性会议,如鼓动、号召或部署任务等内容的会议,可以把会议要求或任务,节缩成预告性新闻,加以报道。 看似小问题,有的媒体人经常弄错<br><br><br>作者: 王平 河南日报全媒体编辑部<br><br>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舆论场的压舱石,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党报新闻编辑就是党报的“大脑”、新闻稿件的重要把关人,决定着党报新闻的质量和出版安全,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面对每天大量的新闻稿件和不同类型的差错,以及隐藏在来稿流程和机制中的风险,如何给新闻稿件做“诊疗”,如何准确揪出差错、化险为夷,确保党报安全出版?具体到报纸稿件的编稿过程中,牢记“四必看”“四必查”是新闻编辑练好内功、当好党报把关人的有效路径。<br><br><br>牢记稿件“四必看”<br><br><br>(一)看格式是否规范<br><br>格式即稿件的外在形式,包括标题、体裁、署名等。看格式是否规范,是编稿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编辑环节,决定着稿件给读者留下的第一印象。<br><br>1.看新闻体裁是否规范<br><br>消息、通讯是新闻稿件最常见的两大类新闻体裁。初次看一篇稿件,首先要弄清楚是消息还是通讯,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有的记者、编辑在工作中时常混淆。消息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一般报道新闻事件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写作手法上具有“新、短、快、活”的特征。通讯则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常见体裁包括纪实通讯、人物故事、专访、侧记、综述、巡礼、报告文学等。作为编辑,要熟练掌握各类新闻体裁的写作模式,为下一步精编稿件打下基础。<br><br>2.看署名是否规范<br><br>弄清了新闻体裁,才能为稿件署名是否规范把好关。一般在纸媒稿件中,消息的署名为“本报讯(记者XX通讯员XX)”,通讯的署名为“本报记者XX 本报通讯员XX”。有的稿件明显是通讯,记者却署名为消息的格式;有的来稿常常把通讯中的署名“本报通讯员”误写为“通讯员”;还有的出现了错别字,把“本报讯”写成“本报汛”“本部讯”“本刊讯”。<br><br>有一点不得忽视,融媒体时代,记者稿件多数实行“一稿双传”机制,即一份传给纸媒部门,进入报纸稿件编辑环节;一份传给新媒体部门,供微博、微信、客户端、公众号等平台使用,那么稿件的署名格式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由于工作的粗心或传稿流程的不严谨,一些纸媒来稿时就出现了“全媒体记者”“客户端记者”等新媒体稿件的署名,还有的稿件文字和图片相互交织,给纸媒编稿环节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目前在《河南日报》刊登的系列媒体稿件,署名统一为“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XX”。<br><br>3.看标题是否规范<br><br>看文先看题。标题是新闻稿件核心元素的归纳概括,也可以称为稿件的“点睛之笔”。因此,编辑要重视对新闻标题的修改。<br><br>首先,要看标题字词是否有差错。稿件的主题、引题、副题都要仔细审核,主要看是否存在丢字多字、错别字、用词不当等问题。标题字词差错是编辑工作大忌,也是低级错误,负面影响很大,一定要全力避免。<br><br>其次,要看标题是否出现文题不符、文题联系不紧密。比如,《河南日报》曾经有篇稿子的初始主标题是《周口“兵哥”邢帅猛冲进火海救人美名扬》,但是根据稿件内容得知,这位“兵哥”的事迹是灭火,而未提到救人,文题内容不一致,编辑最终将标题改为《周口“兵哥”邢帅猛奋勇救火美名扬》。<br><br>第三,要看标题表述是否准确、精炼。新闻标题要客观、真实、准确、精炼,这是新闻稿件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将记者主观认识加入到标题中。曾有一篇稿件标题为《我省29万余名司机网上预约驾考》,仔细读来,这29万余人还没有通过考试,没有拿到驾驶证,所以不能说是“司机”。还有一篇稿子的标题是《我省首届消防职业技能竞赛开幕》,初看标题以为这项赛事是全省性的,但是编辑与记者联系后得知,这只是某省辖市的一次比赛,说是“我省”不准确。<br><br>新闻标题除了要准确、精炼外,最好要用实题,即避免出现标题“假大空”、平淡无新意。对于语义不清、冗长拖沓的标题,编辑应通读全文,“回头看”时再对新闻标题作出更准确、更全面的判断和修改,反复琢磨、反复推敲,重新拟定出好标题。<br><br>(二)看稿件基本元素是否真实准确<br><br>稿件基本元素是一篇稿件正文内容的“主干”构成元素,与新闻稿件的真实性密切相关。基本元素主要包括时间、人名、地名、机构名、文件名及文件内容、荣誉名称、数字、计量等,涉及这些基本元素的差错通常被称为“事实性差错”。对于此部分内容的纠错把关,编辑务必做到真实准确、经手必核。<br><br>1.时间差错<br><br>时间差错是指稿件里日期错误、缺少时间、前后时间表述不一致等。有的稿件9月8日交稿,文中却写“9月9日,某会议召开”。还有的稿件里出现了“2月30日”这样的低级错误。<br><br>在非直接引语中,“今天”“昨天”“明天”等词语尽量少用,最好写具体的时间,因为写稿时间和见报时间往往并非同一天。<br><br>在同一篇稿件中,时间的制式应保持一致,要么都用24小时制,如“9时”“15时”,要么都用12小时制,如“上午9时”“下午3时”,而不要混用。同一篇稿件中,“点”“时”的时间表述也应保持一致。<br><br>对于年末岁尾跨年时间段的稿子,“今年、去年、明年”等表述要准确,遇到这样的情况,最好用具体年份。<br><br>2.数字差错<br><br>数字差错在稿件里比较常见,也常常容易把握不好、拿捏不定。以下分类举例说明。<br><br>(1)数字单位使用要规范<br><br>一般来说,除了直接引语和表示粮食产量等个别情况之外,要使用国际单位。在稿件中,把“厘米”表述为“公分”,把“立方米”表述为“方”“立方”,把平方米表述为“平”“平方”“平米”等,都是不规范的。关于温度的表述上,经常有记者将“零下10摄氏度”误写为“零下10度”或“零下摄氏10度”,规范的表述应为“数字+摄氏度”。表示数量减少、缩小、降低、下降等不能用倍数,只能用百分数、分数或“几成”表述。<br><br>与投资金额、基金、年增收等钱数相关的数据后面不要漏掉了“元”,与人数相关的数据后面不要漏掉了“人”“名”“人次”等表述。比如,10万元、20万余元;1000人、600万人次、上万名,等等。有些丢了“万”“亿”等数字单位的表述,前后意思差别甚远。比如,曾有稿子里写道“该市核桃种植面积达15亩之多”“某工程受益人口达4000万余人,其中惠及我省1600人”。经编辑核实,“15”和“1600”这两处数字的后面都漏掉了“万”字,失之毫厘,谬以千里。<br><br>(2)常识性数字要熟练掌握<br><br>一篇稿子里写道:“来自全国32个省(区、市)的160多名刑事执行检察官参加了会议。”文中的“32个省(区、市)”表述有歧义,经编辑与记者核实当天会议情况,将“全国32个省(区、市)”改为了“全国31个省(区、市) 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br><br>类似情况,目前说到河南的全部省辖市,稿件中的正确表述应该是“河南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对于这些常识性数字,编辑应熟练掌握,牢记心中。<br><br>(3)约数表达有讲究<br><br>稿件中的约数,通常指的是一个大概、大约的抽象数量表达。即便数量的表达意思不够具体,但表述上也有讲究。比如,“82多人”这样的表述,是把具体数和约数杂糅了,表述不准确。<br><br>抽象的数量表述与具体的数量表述不宜同时出现。一篇稿子里写道:“认真梳理一批全省在谈投资额10亿元以上项目和拟重点招商项目463个。”“一批”是抽象概念,“463个”是具象概念,用在一个句子里造成数据表述不清。最终,经编辑与记者沟通,删除“463个”。<br><br>(4)列举数字前后要对应<br><br>稿件中经常会遇到百分数、百分点、占比等表述,有的数据是反映某一方面成绩的前后对比变化,由于列举数据较多,加上记者的粗心,容易出现前后数据的不对应、不一致现象。而有的数据表述,编辑在编稿时会忽略了对数据的再次核算,一扫而过,数据差错没有及时修改,从而使稿件的真实性受到质疑。<br><br>比如,一篇稿件写道:“今年,我省再谋划七大类1162个四水同治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265亿元。一季度全省四水同治项目累计开工项目912个,开工率80.3%。”按照文里的数字计算,一季度的开工率为78.5%,而不是文中写的“80.3%”。经编辑核实得知,由于提供材料信息的单位统计数据时出了差错,记者写稿也没有细致核算,从而导致数据出错。<br> (5)庞大数字要细思、深查、精算<br><br>稿件里遇到庞大数字要格外小心,或许存在陷阱,编辑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精打细算”。《河南日报》曾有篇记者来稿这样写道:“我省西瓜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400万亩左右,占全国的1/10。”从文章分析,河南400万亩,占全国1/10,就意味着全国是4000万亩。而经编辑查询,当年关于全国的西瓜种植面积,大部分权威媒体报道是2300万亩左右。经与记者沟通了解后,得知稿子里的数据是根据产业体系估算的,没有权威来源,因此编辑删掉了“占全国的1/10”这个表述,避免引发歧义。<br><br>3.人名、地名、机构、单位名称表述差错<br><br>(1)人名差错<br><br>稿件中的人名容易出现形近字音近字差错。像是“许”“徐”、“峰”“锋”、“刚”“钢”、“东”“冬”等都是比较容易出错的,遇到此类情况,编辑要特别注意。<br><br>另外,稿件中人名前后不一致的情况也经常会遇到。比如,有的稿子前面写的是“孟祥乐”,后面一处又写成了“孟祥东”;有的稿子一会儿写的是“李海红”,一会儿说是“李海江”,让人摸不着头脑。对于一些篇幅较长的稿件,编辑要注意前后人名的比对。<br><br>(2)地名差错<br><br>地名差错在稿件中经常会遇到,主要是指地名的表述不规范。比如,“某县某乡某村”最好不要表述为“某县某村”,因为不同乡镇村名重复的很多,很多地方的村庄都有“张庄”“李庄”“王庄”等地名,为了正确区分,稿件中就需要精准定位。<br><br>区域地名的规范表述应注意。比如,把“郑州市管城回族区”误写为“郑州市管城区”,把“郑州高新区”误写为“郑州市高新区”。一些地方已经进行了撤市(县)建区,但有的稿子里仍然用了原地名。比如,把“济源示范区”误写为“济源市”,把“洛阳市孟津区”误写为“洛阳市孟津县”,把“周口市淮阳区”误写为“周口市淮阳县”。<br><br>(3)机构或单位名称差错<br><br>在机构或单位名称中,常见差错是把机构改革后的新名称错写成旧名称。比如,把“生态环境部”错写为“环保部”,把“农业农村部”错写为“农业部”,把“国家卫生健康委”错写为“国家卫生计生委”或“国家卫生部”,把“省林业局”错写为“省林业厅”等。<br><br>一些常见的机构名称不规范表述应避免。比如,涉及党委系统的部门,表述时“委”字不能丢掉,稿件中常见到有把“某市委组织部”“某县委宣传部”错写为“某市组织部”“某县宣传部”。还有的稿件把“县总工会”错写为“县工会”等。遇到机构或单位名称,编辑务必要借助网络查询,对照权威媒体的表述,认真核实。需要注意的是,稿件中第一次出现的机构或单位的名称,原则上应该用全称。<br><br>(4)其他事实类差错<br><br>其他事实类差错,在编稿环节中常见的有文件名称及文件内容、会议名称、活动名称、获奖荣誉名称等新闻事实的表述有误。<br><br>文件名称常常出现错别字、名称不完整、名称排序混乱等现象。除此之外,文件名称与文件内容不一致的现象也要警惕。比如,一篇稿子里写“根据农业农村部第665号公告,农业农村部2023年首批授权的14个食用菌新品种中……”,经编辑查询,665号公告的内容是有关兽药的,而并非文中说到的食用菌,这样的表述显然是错误的。<br><br>涉及获奖荣誉名称的表述有误也经常出现在稿件中。比如:“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容易丢字错写成“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容易错写成“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或“全国重点文物单位”。一篇稿件里曾写道:“2003年9月,禹州市被授予‘中国钧瓷之都’称号。”后经编辑求证核实,是禹州市的神垕镇被授予“中国钧瓷之都”称号,而禹州市曾被授予“中国陶瓷文化之乡”称号。<br><br>综上所述,稿件的事实性差错五花八门、繁杂琐碎,而且很多属于源头差错,编辑很难发现。从编辑层面来说,遇到此类差错,要做到八个字—善于存疑、勤查勤问。编稿时,要时刻保持清醒、严谨、理性的思维,不放过稿件里的任何蛛丝马迹,养成较真儿习惯,遇到疑问心里多打几个问号,同时要有独立思考尤其要有质疑能力,敢于辩驳、反复求证,做到万无一失,杜绝假新闻的出现;遇到常见的差错或习惯性表述要建立自己的“错题本”,平时注意积累,掌握各门类的基本常识,做到博学。只有这样,才能堵住稿件中出现的差错。<br><br>(三)看字词标点是否使用恰当、逻辑表达是否清晰通畅<br><br>与上一部分内容中阐述的“事实性差错”相比,此部分主要包含字词类、标点符号类、语句表述不当等语法类的差错,以及内容重复或矛盾等逻辑性差错。对于这类差错的识别,十分考验编辑对字词标点纠错、语句二次加工以及对文章整体内容宏观驾驭的能力。这不仅是对编辑业务知识的“硬性”考核,更是业务技能再次“升华”的体现,不但要确保稿件的准确无误,还要力求文章语言流畅、逻辑通顺、层次分明,从而使稿件生动耐读、亮眼出彩。<br><br>1.常见的字词类差错<br><br>常见的字词类差错包括多字、漏字、错别字、形近字音近字差错、固定搭配错误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知识浩如烟海。要熟练运用字词,唯有靠日积月累、常看常记,别无他法。因此,在编辑稿件时,务必要做到逐字阅读、反复阅读、反复推敲。字词功力不强、细致程度不够,就会犯一些常识性错误。<br><br>形近字音近字差错出现频率较高。通过笔者总结,常见的字词差错有“的”“地”“得”误用,“副”与“幅”的误用,“交汇”与“交会”误用,“期间”与“其间”误用,还有将“‘米’字形高铁网”中的“形”错写成“型”,“神舟系列航天飞船”中的“舟”错写成“州”。一些常见词语也容易混淆出错,比如,“台账”错写成“台帐”,“高粱”错写成“高梁”,“哈密瓜”错写成“哈蜜瓜”,“铆足劲”错写成“卯足劲”,“焕然一新”错写成“换然一新”,“震撼”错写成“震憾”,“脉搏”错写成“脉博”,“一如既往”错写成“一如继往”,“迫不及待”错写成“迫不急待”,“喜笑颜开”错写成“喜笑眼开”,“一拨人”错写成“一波人”,等等。<br><br>异体字当心“踩坑”。这种情况在稿件中比较少见,而一旦出现,由于异体字与规范字在字形上稍有相似,错误隐蔽性强,很难发现,因此编辑要特别留心,做到精准识别。<br><br>新规范词语使用要注意。有些词语已经属于旧用法,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已经规范统一为新的用法。比如,“蹚出新路”不再写作“趟出新路”;“通讯”现在常用于与新闻相关的表述,比如,“通讯稿”“通讯员”“通讯社”,在表示“信息交流与传递”的含义时应使用“通信”,比如,“通信行业”“通信企业”“通信机房”等。<br><br>用词重复要规避。比如,“位列全国第二位”一句中有两个“位”,意思重复,应删除一个“位”;“他先后荣获了多个称号和荣誉”一句中,“荣获”和“荣誉”表述上有重复,句子读起来就显得重复啰嗦,可以将“荣获”改为“获得”。<br><br>常见固定搭配要牢记。“首先……其次……第三……”“第一……第二……第三……”属于固定用法,“集……于一体”“融……为一体”也是常见的固定搭配。另外,稿件中的“加强”“加大”“推进”“推动”等动词搭配是比较容易出错的,比如,“加大公示”应改为“加大公示力度”;“加大进程”应改为“加快进程”;“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改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一般和“水平、质量、效率、觉悟”等词语搭配,而不能和“速度、作风、方式”等词语搭配。以上这些常见固定搭配,建议编辑在平时编稿时应注意归纳积累,当作模板牢记心中。<br><br>2.常见的标点符号差错<br><br>标点符号差错是记者、编辑常常容易忽略的稿件差错。殊不知,“小标点、大作用”。标点符号看似无足轻重,但若使用错误,句子意思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很多记者经常把“三四里”误写为“三、四里”,把“大约七八厘米”误写为“大约7、8厘米”,把“五六十年代”误写为“五、六十年代”。以上这几个例子表述的是某一区间段长度、时间的概念,但如果用了顿号意思就不同了,变成了两个节点的概念。<br><br>还有的稿件中出现整句“一逗(逗号)到底,该断未断”;双引号句子内的引用内容仍用双引号;完全引用,句子结尾的标点误置于后引号外面;部分引用,句子结尾的标点误置于引号里面;表示列举的“等”字过后多用了省略号。<br><br>书名号的误用在稿件中也很常见。一般来说,证件、证书、课程、主题等不用书名号;报纸、期刊名称应用书名号;文件、法律法规名称如果加上书名号时,名称要用全称。<br><br>3.内容和逻辑问题<br><br>(1)题文不符<br><br>即稿件标题和正文联系不大或者没有任何逻辑关系。这类差错是编辑工作中常常出现的,原因是在编稿时往往急于关注稿件正文而忽视了标题的存在。上文对稿件标题的重要性已作过阐述,编稿时,不能忽略了标题的存在和作用,应将“文”和“题”通盘考虑,一边编辑、一边思考文章每句话、每段话、每个小标题与文章主标题的关系,站在整篇文章内容的全局上宏观审视、整体把握。<br><br>(2)内容重复或丢失<br><br>一些稿件篇幅较长,但细细读来,同一内容在不同段落里反复叙述、大致雷同,整篇文章就显得冗长啰嗦;一些稿件虽然字数不多,但导语、主体、结语出现的内容也基本雷同;还有的稿件出现了上下文衔接不畅,内容丢失的现象。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记者的新闻写作功力欠缺;另一方面是目前传稿渠道多样化,特别是稿件在通过手机上的微信、邮件等平台进行复制粘贴时容易操作有误,造成文字内容的重复或丢失。一旦出现此类情况,编辑要及时与记者沟通,确保稿件准确无误后再进入工作环节。<br> (3)一些容易引起歧义的表述<br><br>不恰当的词语运用引起歧义。一篇稿子里曾写道:“深入宣传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正面典型当然要宣传,但反面典型也用“宣传”一词就不恰当了。编辑最终将这句话改为“深入宣传正面典型,用反面典型抓好警示教育。”词语精准恰当使用,补充完善句子,使语义表达兼顾到了正反两方面的典型。<br><br>随意使用简称引起歧义。比如,一篇稿子里把“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简称为“中国科学院油料所”,这里的“中国科学院”不知道是指“中国科学院”还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引起歧义。还有一篇稿子把“优秀护理工作者”简称为“优秀护工”,简称看似精简,但前后意思却相差很大。还有的稿件为了缩减字数,某些内容的简称为记者自创,这样反倒增加了阅读障碍,令人看不懂、摸不透,也容易引起歧义。笔者建议,像这些在稿件中拿不准的内容,还是尽量少用简称为好。<br><br>一些不恰当的说法也会引起歧义。对于国家司法考试开考,一篇稿子将标题写为“我省2.3万名考生共赴‘天下第一考’”,国家司法考试固然重要,但把其称为“天下第一考”就显得不恰当了。一些不恰当的说法,有些是记者将自己的主观判断加入到新闻写作中,有些则是采访对象介绍时表述不严谨、引用资料不规范造成的。作为编辑,应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对稿件内容有准确的判断、正确的认识和客观严谨的修改。<br><br>(4)内容有违新闻规律<br><br>笔者在工作中曾遇到这样的情况,9月15日的一篇来稿内容里写“9月17日,记者来到某地”,下文还写到了“烈日下……”等描述。对于这类稿件,记者可能有刊发时间方面的考虑,但提前这么写,一旦9月17日当天下雨或没有“烈日”,那就违背了新闻事实,不符合常规了。对于提前采写、提前进入编辑环节的稿件,编辑要务必做到严格把关、细查隐患,未雨绸缪保安全。<br><br>(5)句式杂糅、逻辑混乱<br><br>这类差错多数是由于句子主谓宾欠缺、主谓宾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表述断章取义、句子结构错乱等引起的。比如,一篇稿子里写道:“作为县委书记的榜样,诞生于兰考县的焦裕禄精神更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宝贵精神财富。”两个断句主语不同,“县委书记的榜样”指的是焦裕禄,而不是“焦裕禄精神”,整句话句式杂糅,读起来逻辑混乱。编辑最终将此句改为“诞生于兰考县的焦裕禄精神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宝贵精神财富。”<br><br>有时稿件中出现的长句子虽然进行了合理的断句,但或许因记者写稿匆忙,整个句子感觉话没说完,意思不完整,前后衔接不畅,也影响阅读和稿件质量。遇到稿件中的长句子,编辑应反复读上几遍,默默体会其中的层次递进关系,揣摩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记者想表达的中心思想,从而准确划分出句子主干结构,理清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再正确恰当地修改。<br><br>(四)判断稿件是否存在“风险”<br><br>存在“风险”的稿件,主要是指可能引发负面舆情的稿件。这里面包括稿件内容与国家政策不符、与宣传口径不符、与法律法规不符、与公序良俗不符等情况。一般来说,党报对于领导活动稿件的字数和标题有着严格的规定,但有的稿件却超了字数,有的稿件不该在导语里出现的内容却写进了导语。遇到这类情况,编辑务必要与记者、值班主任、上级领导层层核实,经确认稿件无“风险”后,方可修改。其间,建议编辑环节尽量“留痕”,即在采编系统里对稿件进行备注说明,以便告知后方出版环节,做到“风险”可知可控。<br><br>对于稿件里引用的网站的统计数据也要注意,因为一些网站统计的数据转自自媒体,或者道听途说而来,编辑务必要查清源头,规避“风险”。<br><br>对于涉嫌民族歧视、宗教歧视、性别歧视、地域歧视等敏感内容要特别注意,防止内容表述不当引起严重的负面舆情。<br><br>稿件中要防止常见的敏感性称谓差错。比如,对于身体伤残人士不使用“残废人”“瞎子”“聋子”“傻子”“弱智”等表述,而应使用“残疾人”“盲人”“聋人”“智力障碍者”等词语;对于贫困群众不使用“弱势群体”的表述,而应用“困难群体”;对刑事案件当事人,在法院宣判有罪之前,不使用“罪犯”的表述,而应使用“犯罪嫌疑人”。<br><br><br>牢记稿件“四必查”<br><br><br>本部分内容与稿件的“政治性差错”密切相关。政治性差错,是指稿件表述内容与党和国家、省委和省政府的方针、政策、路线有偏差或相背离,以及姓名、职务表述有误等类型的差错。政治性差错是媒体的灭顶之灾,究其原因,一部分是由于编辑的政治素质不高、政治敏感性不强造成的。对于党媒编辑来说,要坚持党性原则,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时刻紧绷一根“政治弦”,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宣传纪律,牢记“国之大者”“省之要者”,为稿件牢牢把好“政治关”。<br><br>(一)姓名、职务、排序必查<br><br>姓名差错前文已有部分表述,不仅容易出现形近字、音近字的误用,还有一些差错是由于电脑输入法的汉字选择或记者使用手机写稿输入时出现的差错,这种情况要务必杜绝。<br><br>职务表述要注意规范用法。比如,“区委书记”不能写成“区书记”,“乡党委书记”不能写成“乡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可以简称为“村委会主任”,但不能简称为“村长”。<br><br>与人大有关的职务,近年来在报纸稿件中出现差错的情形较多。比如,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错写为“全国人大委员长”,把“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错写为“省人大主任”。一些国务院机构中的正副行政首长职务要注意,比如,把“审计署审计长”错写为“审计署署长”。此外,把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院检察长”错写为“检察院院长”。<br><br>当某领导兼有多个职务时,稿件表述上应按照职务级别高低依次排序,职务级别相同时,一般将党内职务放在行政职务之前。对于已经离职的领导要加“原”或“前”,但要注意位置。如果单位或机构还存在,那就不能在名称前加“原”,而应在职务前加“原”;若因机构改革撤销,就应在名称前加“原”。比如,“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原省林业厅厅长”等。<br><br>(二)重要提法、重要引语、重要会议名称必查<br><br>在新闻稿件中,重要提法是涉及政治、经济等领域带有全局性、重要导向性的提法,由重要领导人、重要党政会议提出。这类提法常常被编辑们称为“固定提法”,意为“表述不能有任何改动”,编辑要将此作为模板,逐字逐句对相关内容进行“扫盲”。类似这样的重要提法,最好要查一查,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权威媒体的表述为准。此外,关于“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的重要提法这两年在党报新闻稿件中也经常出现,应注意表述这些精神内涵的关键词,务必做到准确无误。<br><br>还有一些重要专有名词的固定提法不能忽略。比如近几年新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涉及“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相关内容的重要表述,以及目前河南省内提到较多的“两个确保”“十大战略”“十大建设”、平台经济等相关内容的重要表述,编辑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多看、多查、多记,每天要养成翻阅学习《人民日报》、新华社及省内权威媒体新闻报道的习惯,牢记其中的重要宣传提法,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编稿时形成“下意识语感”,从而规避差错。<br><br>还要注意的是,引用重要领导人讲话也要务必确保准确无误,尤其是直接引语,多字、少字、引用不全等,均不合适。<br><br>重要党政会议特别是关于两会的稿件,由于人大、政协会议届次的表述不同,导致会议名称中的“几届几次”容易混淆,编稿时需要特别留心。<br><br>(三)遇到“国内唯一”“省内首家”等表述必查<br><br>新闻稿件有时为了展示某一地方的成功经验、某项技术的高端精尖、某一个人的光辉事迹,不惜使用“最好”“最大”“顶级”“国内唯一”“省内首家”等绝对化语言的描述。在一些采访活动中,主办方对于产品、商品的描述,经常使用“最佳”“最好”“最著名”等具有强烈评价色彩的词语;涉及医药用品的宣传中,含有“疗效最佳”“根治”“药之王”等词语。以上这些都给记者、编辑敲响了警钟,新闻语言应避免绝对化的表述,而要讲求客观、真实、严谨,做到话不说满、规避风险。<br><br>“化解”绝对化语言的办法,一是要务必查询出处,查找对标同题内容权威媒体的表述;二是要及时咨询写稿记者,详细了解事件来龙去脉,以“较好”“某些”等限定词来替代相关表述,从而避免新闻报道陷入虚假、失实以及绝对化的困境中。<br><br>(四)有疑问处必查<br><br>编稿时的疑问,不仅有稿件内容上的疑问,还有形式上的疑问。有的稿件超出了发稿规定的字数,而记者并未备注说明;有的稿件写法上不像新闻稿,更多的是夸大其词的宣传;还有的重要领导活动稿件,出现了纸质版签字稿和采编系统电子稿内容不一致等情况。<br><br>无论编辑面对的是一篇什么内容的稿件、由谁采写的稿件、通过什么渠道而来的稿件,都应树立“第一责任人”理念,尤其是要具备“最终把关人”意识,逐字逐句、认真通篇阅读稿件、仔细编校,坚持“有疑问处必查”,即要敢于发问、敢于核对查实、敢于向上级领导如实反映,弄清“疑问”的来龙去脉,确保稿件的可信性、可读性,做到经手必核、经手出彩,维护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br><br> 怎样把会议报道写得让人爱看?<br>陈汉忠<br> 说到会议报道,编辑同志往往皱眉头,作者也感到头痛,但会议报道毕竟不能没有。在少登会议报道的同时,研究如何把会议写得让人爱看,是很有意义的。笔者做了几年新闻工作,写了一些会议报道,这里,我结合实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br> 一、抓住各种会议特点,切准会议研究问题的要害。<br> 每个会议都有它的主题,尤其是各业务部门的会议,侧重点有不同。抓住会议的特点,是确定报道主题的关键。那年上半年,南空先后召开了“有理想”教育经验交流会和建设精神文明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大会。两个会议在许多方面有相近或相似之处。尤其在报道后来召开的“双先会”时,矛盾就更加突出。<br> 开始,我们写了一个稿子,报道了开会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会议的代表、被表彰的单位和个人,除了摘录领导讲话外,还罗列了一长串领导名单。稿件送交新闻单位后,编辑部没有通过。问题是没有特点,只要换一个会议名称就可以成为另一篇会议报道。<br> 我们负责会议报道的几个同志再次作了研究,推翻了原来的“路子”,利用南空召开会议这个“由头”,向读者展示了南空建设“两个文明”的成果。取消了原稿中大段摘录的领导讲话,突出报道了会议提出的巩固和发展建设精神文明成果的问题。稿件在《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等省市报纸刊出后,编辑部和读者都反映比较好。<br> 二、把发言报告、决议等死材料变活,不拘一格创新路。<br> 会议都少不了报告发言、决议之类的东西,如果作者墨守成规消息中充满首长的讲话,决议提出了什么,大家一致表示了什么等等,如此之多干巴巴的说教,自然会把读者吓跑的,但会议报道又不能离开这些东西,这就要求作者在写法上变变样子,做到不失实的前提下,尽可能调动各种写作手段,把“死”的变“活”。<br> 有时尽管是一个小小的改变,但在会议报道千篇一律的情况下,稍作改动,也能经人耳目一新之感。早些年,我们在报道南空召开学习朱伯儒经验交流会,写领导同志讲话时是这样写的:“当最后一个介绍经验的同志走下讲台,伴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林毅对下一阶段深入学习朱伯儒活动作了部署,要求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消息中没有用他怎么怎么说,而是用了一个小小的现场描写,带出了领导同志的讲话要点。尽管不算高明之笔,但我觉得总比原话照录要好一点。<br> 三、拓宽视野,及时发现和“逮”住会议以外的新闻。<br> 有的会议,比如上下瞩目的党代会、人代会,无论会议开得怎样,开会本身就是一条新闻。而有些会议,尤其是不少业务部门的会议,局限性很大,读者对此不关心。这对记者来说,难度就更大了。怎么办?<br> 我认为,记者不要拘泥于报道会议,而要跳出“会议”去,把新闻的“触角”伸到会议以外的东西中去。记得有一次,南空在航空兵某师召开现场表彰会。这类会议上上下下不知开过多少回了,报纸也登“腻”了。如果就会议写会议,依样画葫芦写篇消息,或许报上能登一点,但读者是不欢迎的,我也不愿这样。<br> 我们根据会议上提到的一些情况,插空到所属团和飞行大队,采访他们选拔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到第一线任职,促进了部队建设的经验,写了一条会议以外的新闻,把会议“带”出来。就这样,一篇题为《某师重视选拔年轻干部》的消息,在省市报纸刊登了,不仅对部队工作有推动作用,对地方也有指导意义。<br> 四、注意文笔修辞,千方百计把导语和结尾写精彩。<br> 有的会议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召开的,记者不得不写会议,不得不大段地摘引会议上的讲话。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只有千方百计充实“两头”,力争把导语写精彩,吸引读者去看后边的内容,最后再来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并非画蛇添足),给读者留下深深的思考。这样,也多少弥补一点会议消息主体的不足。<br> 就以我们报道军区空军文化工作现场会消息为例,由于种种原因,报道要写会议程序、要报领导讲话。如何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呢?我们商议要在导语写作上下点功夫。适逢开幕是在元宵之夜,天下着雨,但营区内依然热闹非凡,我们决定用描写式导语。第二天在《解放日报》上的导语是这样的:<br> 本报讯:昨天元宵之夜,上海江湾机场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之中,三道雪白的探照灯光把军人俱乐部广场照得如同白昼,绚丽的焰火冲破雨帘在夜空怒放。大礼堂里,指战员们在鼓乐鞭炮声中跳起了龙舞和狮子舞。南空文化工作现场会,在这里隆重开幕。<br> 后来编辑同志和一些读者反映,导语有声有色,有较强的现场感,读了导语后很想看看他们的文化活动是怎样开展起来的。<br> 五、在观点的精辟、思想的深刻上下功夫,以理性取胜。<br> 不少会议,如理论讨论会、布置工作会、经验交流会、教育准备会等,由于受题材限制,感性材料不多,很难生动起来。这就要求作者有较强的理论根底,用敏锐的发现,深刻的分析和通俗的笔调,给读者透露一点精辟的见解,使读者能从中获得一定的信息。<br> 如驻徐州航空兵某部探索出以劣胜优的空战方法,上级在他们那里开会推广经验。这类报道,专业技术性很强,讲深了,读者看不懂,讲浅了,内行不解渴,弄得不好,还有可能出“洋相”。我们就反复找训练部门的同志采访,尽可能把他们改革空战训练的方法搞清楚。在掌握了大量素材的情况下,写出了《南空航空兵某师探索出高难度训练路子》一稿,透露了以劣胜优的奥秘在于发挥人的主观能能动性。稿件在《解放军报》一版显要位置刊出,不仅对飞行训练有推动作用,对其它军兵种训练也有一定指导意义。 【新闻奖评析】与时代脉搏共振<br>--评2005年度湖北新闻奖获奖通讯<br>张 昆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br><br>一年一度的湖北新闻奖评审又决出了新的年度优胜者。我有幸参加了这一评审,并且是通讯组的评委。几天下来,满脑子塞满了这些优秀的作品。评委的角色,要求我跳出纯粹的受传者视野,而从一个专业新闻工作者的眼光,审视、甄别、比较,分出高低,决定等级,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可谓受益颇深,感慨良多。其中鲜活的人物、生动的场景、感人至深的事迹和启人心智的话语,深深地感动着我。现就2005年度湖北新闻奖参评通讯作品及其特点,作一个总的概述。<br><br>一、参评作品总印象:基本格局的变化<br><br>2005年度全省各新闻单位提交的通讯作品,给我的总体印象是,无论在题材重要程度、时效性,还是在表现技法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但是,表现在不同的报社,其迈出的步伐却不尽相同,以至以往通讯作品获奖的总体格局悄然发生了位移,从而呈现出一种新的格局。过去评奖,获奖大户几乎都是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等几家大报,他们不仅获奖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当之无愧。而今年这次,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br><br>一是地市报异军突起。今年地市报在送评通讯作品方面,令人刮目相看。孝感日报的《将军风范永在心中--家乡人眼中的导弹司令杨业功将军》、对空降部队回收神州六号的现场报道《“鹰”降大漠耀“神舟” --驻孝空降兵某部执行神六应急搜救写真》以及《谁惊扰了他们的美梦--关于我市中小学生睡眠问题的调查》,其题材选择和表现角度,显示出高度的技巧,令人佩服。荆门日报对禽流感的报道,记者深入疫区,观察细致,展现了不少感人的细节;随州日报的在“温馨家园”一文中,近距离接触,走进艾滋病人的生活;恩施日报对一个普通乡村医生的报道,生动感人,发人深省。这些地市报刊立足地方,致力于发掘独具特色的地方新闻资源,在较大的程度上实现了贴近性原则,展现了鲜明的地方性特色和难以替代的竞争优势。<br><br>二是楚天都市报渐显王者相。前几年,楚天都市报虽然在经营上十分成功,但是在省级以上新闻奖评选特别是通讯作品的评选上,成绩并不十分显著。这次湖北新闻奖评审,楚天都市报以咄咄逼人的姿态登上舞台,其提交的作品无论是涉及到改革深层次的重大题材,还是普通人物的喜怒哀乐,或者是平凡处见精神的事件片断,都表现出相当高的专业水准,如《愧对格里西》、《武汉最后的寻呼小姐》、《曾宪梓“打包”记》等,得到了专家的普遍好评。这或许表明,都市报在物质文明建设硕果累累的情况下,精神文明建设也大有长进。<br><br>三是高校校报的专业化。湖北省是高等教育大省,高校校报是省内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高校校报的专业化水平不高,过去评奖基本上是以安慰性的三等奖为主。今年的情况则不同。尤其是武汉科技大学学报提交的两篇通讯,其中《在电话的那一头》,借助于学生与父母的通话,反映了当今社会大学生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小见大,令人深思。<br><br>相对于地市报的异军突起,楚天都市报的一鸣惊人,以及高等院校校报的进步,传统的几家大的党委机关报,如湖北日报、长江日报参评作品的整体水准相对有所下降。也就是说,2005年,湖北省优秀通讯作品获奖的总体格局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传统大报的优势已不复存在,或者说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这是一个好的迹象,它意味着相对稳定的湖北报业被激活,而进入了新的战国时代。<br><br>二、获奖通讯作品的主要特点<br><br>2005年,湖北省报界获奖通讯作品计59件。这些来自不同报纸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人物、事件,在总体上全面地反映了奋进中的湖北人民在创造自己历史过程中的新成绩、新风貌、新进展;展现了与客观进程相对应的拟态现实,为我们认识湖北、了解湖北,提供了一扇透明的视窗。<br><br>1.与时俱进,记录时代,实现了与时代脉搏的共振。<br><br>纵观2005年,湖北省虽然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巨变,但是因应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步伐,荆楚大地还是大事不断,新闻连连。新闻媒体通过一篇篇出色的消息、通讯,完全地记录了我们的生活,实现了与时代脉搏、与历史旋律的共振。<br><br>中部崛起是2005年湖北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湖北日报发表的《中部的诉求》,从宏观的思维,比较的视角,理性地分析了湖北目前存在的差距及在崛起的过程中将要面临的难题,意味深长,启人深思。该报的另一篇通讯《三个“赤壁”的倾诉》,则聚焦旅游资源的整合和以武汉为中心的都市圈建设,给人以启发。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是全国性的议程安排,但在湖北省却有特别的意义。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普遍重视的话题。黄石日报的《环境预报:明日是蓝天--写在我市中心城区今年空气二级天数达到300天之际》,使人感受到湖北在这方面的切实进步;楚天都市报的《曾宪梓“打包”记》,将一个富有责任感、同情心的亿万富翁节俭的美德展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感动不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贯穿2005年全年,长江日报的《大爱无痕--共产党员何红仿心路追寻(二)》,黄冈日报的《群星璀璨耀山乡--英山县党员“设岗创星”活动纪实》,为此做了最好的注脚。随着神州六号的升天与安全落地,一个湖北人聂海胜成了享誉全国的新闻人物,湖北省内大小报纸都以大量的篇幅予以报道,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r><br>应该指出的是,省内报纸不仅关注以上大人物、大场景、大主题,对于那些承载历史进步的小人物,重要的历史细节,决定性的历史瞬间,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楚天都市报的《武汉最后的寻呼小姐》,现代健康报的《“屁股针”打出的“蛙脚病”告退》,以生动的笔触,给我们留下了鲜活的历史标本,实现了关键历史瞬间的定格。2005年也给湖北人民留下惨痛的记忆。禽流感的肆虐,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和生命财产的损失,荆门日报的《阻击禽流感--京山县干群防控禽流感的动人故事》,以及湖北日报、荆州日报的相关报道,描绘了湖北人民在灾难面前勇敢、坚毅、镇定的精神品质和顾全大局、放眼未来的达观个性。汉江分洪也是令人揪心的事情,楚天金报的《分水安民--杜家台分流探访》,展现了各级领导胸有成竹、以人为本、指挥若定,灾区居民镇定自若、处难不惊的形象,使读者感受到荆楚大地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br><br>2.坚持专业精神,坚持贴近性,关注弱势群体,体现了悲天悯人的情怀。<br><br>在一个文明的社会,报纸是社会的良心,是公平正义的捍卫者,是弱势群体利益的守护神。在社会主义中国,报纸的这一特质表现得尤其突出。2005年度的湖北新闻奖评审,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各级各类报纸对社会下层的关注,对弱者的关爱。长江日报发表的通讯《160平方米睡着54个人--民工度夏见闻》,配合着醒目的图片,一下抓住了读者的眼睛。每个民工不到三平方米的生存空间,像火炉的高温,作为普通人如何忍受,一种揪心的疼由然而生。随州日报的《温馨家园--走进曾都区均川镇艾滋病人的生活》,将目光投向爱滋病患者这类特殊群体,揭开笼罩在他们身上的迷雾,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楚天金报的《“湖北居民”遭遇交通事故索赔难》,将同是湖北居民的交通事故受害者在赔偿上的巨大差异,将客观存在的严重的不平等摆在读者面前,引发了读者的关注。还有鄂州日报的《爱心妈妈和22个弃儿》,将人性的光辉发挥到了极致。这些通讯中对孤立无助者、对弱势群体的声援,对不平的事发出的正义之声,表达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br><br>应该特别提出的是,孝感日报的《谁惊扰了他们的美梦--关于我市中小学生睡眠问题的调查》,在方法上另辟蹊径,以精确的调查数据,揭示了中小学生的生存现实。这是一个新的努力方向。过去我们过于注重典型,重视定性研究,而忽略了基本的数量关系。由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任何事情都可能存在例外的情况,所有的观点都可以找到事实的证明。所以只有从事实的总体出发,从全局出发,从事物的数量关系着手,报纸的报道才有说服力。要打造具有公信力媒体,我们在报道方法、工作方式上,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br><br>3.弘扬主旋律,改革宣传有深度。<br><br>在当前中国,报纸的主要职责是宣传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反映时代风云,弘扬主旋律。2005年,省内主要报纸在深入报道改革、新农村建设、城市化进程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楚天都市报的《愧对格里希》,理性地审视了改革过程中的企业文化、质量意识问题。在20年后的今天,回头看格里希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对于当前的经济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长江日报的《不能再走“先污染再治理”路子--探访“农家乐”环保问题》,针对目前农村田园旅游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提醒人们要未雨绸缪,不要等到彻底污染后再来治理。农村新报的《争来项目惠民 怎奈集资伤农:洪湖南岭村“村村通”搁浅发人深思》,解析了发展经济与珍惜民力的内在矛盾,引发人们思考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的具体策略,具有相当的针对性。湖北日报的《农村出现“超市热”--“富迪现象”解剖(上)》,襄樊日报的《站在新的起点上--谷城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访》,还有恩施晚报的《父子同台竞选村官》等,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及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揭示了新闻事件本身蕴涵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br><br>4.描绘时代人物群像,展现了湖北人的精神风貌。<br><br>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具有光荣传统的湖北人民在建设新湖北、实现中部崛起的过程中,创造了娇人的业绩,省内报纸通过通讯这一重要的文体,真实地描绘了湖北时代人物群像,客观地展现了湖北人民的精神风貌。楚天都市报的《土家“愚公”覃遵凤凿山三年引甘泉》,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愚公覃遵凤自筹资金,凿山三年,为山乡人民引来甘泉,不要分文报酬。恩施日报的《“死亡之岩”上的奇迹》,展现了淳朴山民不畏艰险,在绝壁危岩凿路的形象。该报的另一篇作品《贴心医生王开学》,讲述了扎根山乡数十年的农村医生无怨无悔,服务山民,与时下医疗腐败之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鄂州日报的《我是党的女儿--八旬老人樊清涟半个世纪的入党追求》,还有湖北日报、襄樊日报、荆门日报等描述抗击禽流感过程中的人物群像,十堰日报《向北,有一种真情叫奉献--十堰人民倾心呵护一库清水纪略》(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生动地再现了湖北人民舍小我就大我的奉献精神,面对困难不低头不为灾难吓倒的达观人生。<br><br>总之,省内报纸在2005年的报道,尤其是通讯作品,以饱满的热情和执着的职业精神,比较完整、及时地报道了发生在荆楚大地上的重大事件,比较全面地描绘了湖北改革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展现了湖北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原生态,反映了湖北人民开放进取、锐意创新的精神风貌,较好地履行了新闻工作的社会职责。<br><br>三、存在的问题<br><br>客观地说,今年提交评审的通讯作品,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少典型人物报道,篇幅过长,程式化,给人以某种程度的虚假感。类似的例子较多,限于篇幅,不一一列举。二是有些重大题材的报道,显得大而空,满足于对政策的图解,生硬呆板,缺乏实在的事实支点,因而公信力阙如。这些问题,值得业界关注,希望在2006年度优秀作品评审中能够得到根本的改观。<br><br>(编辑:徐蟾桂)#13#10<br> 多写点有趣味的故事<br>作者:王默 来源:华文融媒云<br><br> 最近看了一篇怀念、介绍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的文章,感觉甚好。<br> 好在哪儿呢?<br> 好在通篇都在讲故事,讲有趣味的故事。通过这篇文章,使我这个对欧阳中石先生一直敬仰、但不认识的人,对他老人家更加怀念了。<br> 从新闻写作角度讲,该篇文章的写法对于启发我们如何写好人物也大有帮助。<br> 一、 写人物当以故事为支撑。<br> 我们先看看该文是如何讲故事的:<br> 比如写师母照顾先生的故事:<br> 从个头上,欧阳先生比师母矮。从仪态上,外人感觉先生随和,师母严肃。在外面,欧阳先生风光无限,在家里,他处处听从师母的摆布和安排。<br> 她只比先生大几个月,却像大姐关怀小弟一样照顾先生。<br> 有一次,阳台上的窗户没关,一阵风吹来,手稿被吹得到处都是。原先开关窗户都是师母的事,先生情急之下想自己动手关一次,可是怎么也关不上,就跟师母说:“窗户得请人修了,坏了。”师母嗔怪道:“你什么都不懂,让我惯坏了。”一转身,窗户就关好了。回头还撂给先生俩字:“真笨。”没想到先生不紧不慢地回了一句:“我也没说我自个儿聪明啊!”<br> 再如写照顾先生吃饭的故事,该文写道:<br> 先生有高血压、脑溢血、糖尿病,师母对他的饮食要求很严格,要是有通过师母邀请先生外出吃饭,多数会被师母挡回去,师母给的理由是“欧阳先生吃饭不是强项”。在家里每天该吃什么,师母都安排得好好的,当然基本上都是粗茶淡饭。煮花生、烤红薯、白面饼、小米粥、拌白菜心儿,这些都是家常便饭,欧阳先生却是甘之若饴。<br> 还如写照顾先生吃药:<br> 每天下午六点整(晚饭前半个钟头),欧阳师母就会准时把药拿在先生跟前,把温水递上,看着先生把药吃下。有时候来了客人,先生谈兴正浓,顾不上吃药,师母就会大声提醒:“请欧阳老师先把药吃了再说。”这时候先生会乖乖地把药吃下,问先生吃的什么药,说“不知道”,多少药片,说“不知道”。要再问,先生会说:“别问了,这些问题我一塌糊涂。”<br> 怎么样?大家看完之后,都觉得写得不错吧!其实这只是一小部分,文中还有很多这样有趣味的小故事呢!<br> 二、 把故事写好的三个要点。<br> 由此我颇生感想,把故事写好不易,其中有三个要点需要格外注意。<br> 1、只有写故事,才能把人物写活。<br> 人物通讯大家都爱看,尤其爱看有故事的通讯。为何呢?因为只要写故事,才能把人物写活、写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br> 时下我们有些通讯尚未做到这一点。写个人物,干巴巴的,介绍人物像写履历表似的,令人乏味。即使写点人物所说的话语,也好像是“大白话”,没个性,好像报纸上说过的。<br> 如此写人物,那肯定是不成功的。因为没有故事来支撑人物的特征,使本来活生生的人物黯然失色。<br> 2、写好故事,必须要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br> 写人物通讯,贵在深入、细致的采访。如果只是停留在“我问你答”的层面上,那是浅层次的采访。肯定写不出好的人物通讯。<br> 大家知道,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当我们确定要采访一个人物的时候,就需要锁定与采访主题有关的内容,将无关的方面舍掉。然后就这一特定内容进行深入采访。<br> 一般说来这种采访是需要几天时间的。在这几天的时间里要与被采访者进行倾心交谈;要善于引导他(她)说出内心话语;要注意在谈话内容中捕捉到、挖掘出有意思的故事。没有时间上的保证,那不是无法完成的。<br> 人民日报资深记者王金凤,每次采访她都要记几个本子,足见她采访时间之长、交谈之深入。尽管真正写起稿来只用了采访材料的三分之一,但她乐此不疲。她说:“只有深入采访,你才能认识和把握这个人。这三分之一是从大量材料中精挑细选出来的。”<br> 3、写故事要有好的文笔。<br> 写故事不仅要有丰厚的材料,还要有好的文笔。只有好的文笔,才能把故事写得生动、有趣。<br> 有的记者采访归来后,大家问他收获如何?他滔滔不绝讲个没完,讲得确实生动。可一让他落在稿子上,他就有点为难。即使勉强写出来,也不如说的那么生动。这种现象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笔头赶不上嘴头”。<br> 作为一个记者来说,这种现象是需要改变的。<br> 怎么改变呢?方法有二:<br> 一是先慢慢将所讲的内容用笔头记录、整理出来,努力做到文从字顺。<br> 二是在记录稿上逐字逐句地改,尽量改得生动、有趣味。最后在文字上进一步加工、润色。<br> 多写点有趣的故事,社会需要使然,读者需要使然。让我们在这方面再下功夫!<br> 改新闻标题,从这3个小切口入手<br><br>《略施小“技”,把标题变得有意思!》一文(见2023年10月13日《老记说事》公号)刊出后,引起不少人热议,有的询问还有哪些“小技”?改题时如何下手?<br> 看来大家对这个话题有兴趣,今天我们再进行一番交流。<br> 一、3个小切口,入手容易效果好。<br> 改标题有各种各样的技巧,这些技巧看似好像是加几个字、或减几个字,其实大有学问。<br> 改标题有个从哪儿下手的问题,有些人虽然也觉得这标题应该改改,但苦于不知从哪儿下手。下面我们结合一些实例,看看从哪些切口下手——<br> 切口1:虚题改实题<br> 新闻标题有虚实之分,但从根本上说新闻标题贵实。也就说要尽量把标题做得实一点,避免那种过虚的毛病。<br> 媒体上有些标题字句上没有错,但做得较虚,使人没有具体的“抓头”。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把这些虚题改为实题。<br> 请看下面的例题:<br> 例1:<br> 原题:<br> 在反腐高压下(肩题)<br> 各级领导干部厉行节约(主题)<br> 改题:<br> 三公经费,2015年少花9个亿(一行主题)<br> 点评:在标题上标出“少花9个亿”,具体、实在,给人印象深刻。而原题中的“厉行节约”则显空泛,缺乏具体内容。<br> 例2:<br> 原题:<br> 纵横课堂内外 贯穿学思践悟(肩)<br> 淮安区:培根铸魂 崛起青少年思政教育高地(主)<br> 改题:<br> 一支枪有多长? 长征路有多长 ?……<br> 青少年思政课这样“活”起来<br> 点评:显然改题改得好,具体、形象、生动,引发思考。原题也无错,但正规、严肃,引不起人的兴趣。<br> 切口2:长题改短题<br> 笔者看了一些高校校报的标题,有些标题的句子过长。整个标题就是一句话,读起来费劲;版面上也不好看。<br>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行“长变短”的改动。<br> 请看下面的例题:<br> 例1:<br> 原题:<br> 我校举行校党委领导班子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专题读书班(45个字)<br> 点评:这个标题45个字,太长了。可不可以将其改成短句呢?完全可以。<br> 改题:<br>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重要讲话精神(肩题)<br> 校党委领导班子举行专题读书班(主题)<br> 点评:改题做了两处改动:<br> 1.将结构从“一行题”改为“肩题-主题”结构。主题突出了专题读书班这个新闻信息。<br> 2.删除了一些不必要的字词,如“我校举行”“重要指示”字词,使肩题的文字精炼。<br> 改后的标题,“肩-主”结构,主题突出,文字简洁,在版面上也好看。<br> 切口3:简题改繁题<br> 现在有些媒体的标题做得过于简单,这样会使一些比较重要的内容与读者失之交臂。如遇到一些比较重要的会议消息时,可以“拎”出其主要之点,做成复合型的“繁”题。<br> 请看下面的例题:<br> 原题:<br> 校级领导班子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召开<br> 改题:<br> 校级领导班子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召开(主题)<br> 生活会持续7个多小时,批评过程“辣味”十足;为“把脉问题”,相互间真正做到“红脸出汗”。(副题)<br> 点评:原题做得过于简单,而改题加了副题,把会议情况做了介绍,使人们对校级领导班子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有了一定的了解。<br> 二、改题的诀窍何在?<br> 有位老报人说,标题是改出来的。确实是这样,一挥而就的好标题有没有?有,但不多。大多数标题都在七改八改中逐步实现的。因此,作为一个媒体人要努力学会改标题。<br> 改标题有无诀窍呢?有,下面简略介绍一些:<br> 一是掌握标题多种形式,有更多选择空间。新闻标题有各种表现形式,如消息标题有“肩题-主题”“主题-副题”“肩题-主题-副题”等形式;过去标题上不用标点符号,现在可以用了,且用法不少。对于这些,都应该很好掌握,以便改题时有更多的选择空间。<br> 二是处理几对关系,选好小切口。虚实、长短、简繁等关系,是我们做题时经常遇到几对关系。从这些关系中寻找切口,可以顺利入手,把标题做得到位、精彩。<br> 三是多收集好标题,细细品味长见识。时下各媒体上的好标题不少,有意识地收集整理可以开眼界;同时还要细细品味,看其优点、长处在哪里?积以时日见识就会大长。<br> 做标题是媒体人的看家本领。让我们多下功夫,把这功夫练好! 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好故事,是从哪里来的?<br>作者:江苏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新闻一部主任记者姜超楠<br>《溜索女孩的人生之桥》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云南怒江,就是2023年大火的BGM“我是云南的,云南怒江的”中所提到的傈僳族的一个村落,溜索女孩名叫余燕恰。2007年,她因为一张溜索上学的照片受到社会关注。记录下这个瞬间的,是我的同事戴玲燕。<br>2022年7月,我的同事戴玲燕得知余燕恰大学毕业选择回到怒江州当一名医生,我们迅速组成摄制组,前往余燕恰的家乡,最终用15分钟的专题片《溜索女孩的人生之桥》讲述了余燕恰的成长故事,获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得到业界广泛认可。这是对我们的莫大鼓励,也是对江苏广电总台长期以来在加强内容建设、创作高质量新闻产品的过程中所做的探索和创新的肯定。<br>以下视频来源于<br><br>江苏新闻<br><br><br><br><br><br>一个好故事在主题宣传中所呈现的力量,常常胜过千言万语。好故事从哪里来?怎样讲好人民的故事?我们一次次追问,一次次用作品回答:<br>倾情守望,关注时代个体;<br>用心讲述,聚焦重大主题;<br>创新探索,推动媒体深融。<br>时代个体 倾情守望<br>时间的厚度,让追求时效的新闻有了更长久的生命力。《溜索女孩的人生之桥》讲述了余燕恰跨越15年的人生故事。<br>2007年,我的同事们看到一条线索:怒江边有很多孩子要靠溜索上学。新闻人身上沉甸甸的责任感,让他们决定通过报道为当地的孩子做点什么。当时,同事戴玲燕正在江边采访,突然听到一阵巨大的摩擦声,只见一个小红点顺着溜索而来,摄像马上调转镜头,记录下8岁的余燕恰溜索过江的镜头。随后,摄制组在江边接到燕恰,并跟着她回了家。她的故事,让观众既震撼又心疼。<br>随后,江苏台联合全国20多家媒体发起公益行动,在怒江上建起3座爱心桥,其中一座,就在燕恰的上学路上。这也成为我们时隔15年再度出发的起点。<br>2022年,随着燕恰回乡当医生,我们也到达怒江,一幅人生画卷徐徐展开:15年里,燕恰经历着村子的易地搬迁、脱贫攻坚,日子越过越好;目睹了国家溜索改桥工程让一条条溜索变成双向多车道大桥,交通越来越便利,上学路也越来越畅通;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燕恰顺利完成学业并做出了回报家乡的选择。个人故事背后,我们清晰地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山河巨变,更看到梦想在时代沃土上生根开花的奋斗图景。<br>瞄准这样的故事,报道就成功了一半。这种充满张力的故事从哪里来?甚至有人问我,为什么你们运气这么好,总能碰见这么好的故事?<br>都说机会偏爱有准备的人。15年前的溜索瞬间和爱心桥,是我们报道的独家引子。这个引子说普通也普通,因为很多媒体都能找出曾经报道过的人;说稀缺也稀缺,因为在主题的指引下,我们完成了一个好故事的报道闭环,让偶然的好故事,成为了一个必然的好作品。正如2019年,我们用一幅“迟到十年的拼图”感动了全国观众:一位爸爸在西藏戍边时为救人牺牲,妈妈把真相对孩子隐瞒十年。这个作品后来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它和《溜索女孩的人生之桥》一样,稀缺而极致。它们,是我和同事们在每一篇报道中始终坚持人民立场的缩影。好故事,来自于我们始终坚持为人民发声、与人民同行,也来自于我们对这片土地每每凝望都饱含深情。<br>重大主题 用心讲述<br>2022年,各大媒体都在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时代巨变,江苏广电总台推出一系列重磅节目,用既有高度又有温度的讲述展现发展成就。在主题宣传中,如何让内容更具传播性和贴近性,更加入耳入心,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此时,燕恰毕业返乡的消息与我们的目标开始了双向奔赴。透过主题去讲故事,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这个温暖的故事更深层的内涵。<br>首先,用主题挖掘故事。对主题的认识决定作品的格局。2007年的溜索瞬间和对其家庭的报道,是我们的独家资源,但如果偏执于此,15年后的寻访,就会成为一则以江苏台视角出发的爱心帮扶后续报道和励志故事,淹没在信息洪流里。而正因为对时代主题的审视,让我们对15年前媒体的“功劳”采取了极为克制的表达——全片4300多字,和当年爱心桥有关的篇幅不超过500字。作品没有故地重游般自吹自擂,而是迅速将笔墨投向了小人物和大时代:家乡建起了一座座桥,燕恰和小伙伴都到了乡里读书,这是国家溜索改桥工程的投射;家里从漏风漏雨的吊脚楼搬到二层小楼,并种上了草果,这背后是脱贫攻坚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真实获得感;而余燕恰一路被帮助,最终考上了心仪的大学。这让我感受到在新时代,每一个梦想都被呵护,每一段人生都可以拥有更广阔的舞台。而在这样的故事里,我们也寻找到了真正的主题:为了人民。走近余燕恰,让我真实触摸到:国家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最终都是体现在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每一个鲜活的精彩人生中。<br>在怒江的每一天,我都深深地被震撼着:在西南山区的“毛细血管”里,我感受到中国发展强有力的心跳。我也真正读懂了在大山深处的公路、桥梁、校园、村庄都随处可见的一句话:“感谢共产党,感恩总书记”,这是人民最淳朴的心声。记得刚刚完成采访回到南京那几天,我恨不得每天不睡觉地写稿、剪辑,不仅仅是因为作为记者追求时效性的本能,更因为我迫不及待地要把来自采访一线最真实的感受倾注到作品里,传递给观众。<br>找寻这样的好故事,看似“大海捞针”,但“捞针”的秘密,就在于找准人物的时代锚点,深挖故事的时代立意。正如2023年,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推出新闻纪录片《了不起的赶路人》,聚焦了大货车司机这一群体。但我们的立意并非只停留在人间冷暖和个人奋斗,而是集合典型公路、典型货物和典型司机,以赶路人的视角展现中国之变。系列作品获得千万级流量和多家央媒转载。<br>其次,讲好人物的故事,让主题“感同身受”。以人物为切口讲述宏大主题,越来越成为普遍的操作。但人物不是记者的“嘴替”、更不是主题的“工具”。真诚的倾听才有自然的表达。拍摄的一周时间里,我们把目光从余燕恰本人不断外延,寻访见证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的第一书记,见证易地搬迁和整村脱贫的村支书,参与爱心桥建设并参与了国家溜索改桥工程的桥梁设计师,见证燕恰努力求学并做出人生抉择的小学老师、大学老师,我们还走访了多位学成返乡的溜索孩子……已然发生的过往在我们的寻访中逐渐产生了流动感。每一个人的讲述,都在围绕燕恰,而人物故事背后的主题也已经非常具象地展现在了观众面前。<br>比如:燕恰家从山上搬到山下,村支书告诉我们,燕恰家分到的是120平米的二层小楼,整村搬迁那天,全村杀了一头猪作为庆祝,这是他们过年才有的隆重仪式。<br>比如:我们跟着燕恰赶集,一家人买了一大筐食材,花了三百多块钱,稀松平常,这样的采购每个月四次。看着老乡们脸上的笑脸,听着扫码付款交织的声音,我知道,整村脱贫不只是同期声里的一个词汇,而是老百姓的米袋子、钱袋子最踏实妥帖的富足。<br> 再比如:余燕恰接受采访时说了一句话:“以前,我一直以为世界就是这样的。”我追问“哪样的?”她答:“就是像布腊村这样,全世界都要溜索。”这一句话,激活了拍摄的所有瞬间。“桥”这个符号,成了贯穿全片的核心抓手:从爱心桥到国家溜索改桥,到脱贫攻坚为个人梦想实现架起人生之桥,再到燕恰返乡为乡村发展架起希望之桥——这让我们的创作有了具象到抽象的升华。<br>回想燕恰背依怒江静静讲述的那天,我很庆幸没有那么“着急”地获取答案,而是任15年的江风扑面而来,任看上去细枝末节的讲述自由翻腾,也才最终收获了燕恰一句一句平静而坚定的话语:“我们把最难的日子过去了,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我们溜余燕恰溜过的索,走她走过的桥,在她15年的故事里感同身受。最终,15分钟成片每一个字都饱蘸真情。如果说创作有技巧,我想最大的技巧是真诚。当我们面对庞杂的世界,保持内容定力,追求内容魅力,才能让主流价值、主流舆论的声音可亲可信,观众和网友才能喜欢看、愿意转。<br>媒体深融 创新探索<br>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主流媒体更要充分发挥媒体融合优势。我们越来越坚定:好的内容,是媒体融合发展的根本,高质量才能赢得大流量。<br>《溜索女孩的人生之桥》通过网络短视频、微信公众号图文、电视新闻专题等多种形式进行立体传播,被全国近百家媒体官方账号和主流平台转载,阅读量过千万,实现了全网破圈。此外,我们的全媒体评论节目《评新而论》、荔枝新闻“荔枝特报”都围绕溜索女孩推出了不同维度不同形式的报道。好作品、正能量,在融合传播中,澎湃出大能量。内容优势加传播优势,才有高质量的媒体融合。我们的大型通俗理论节目《中国智慧中国行》,坚持以创新的理念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用鲜活的方式讲好鲜活的思想,长中短视频持续引发热议,成为理论大众化传播的现象级作品。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我们推出《大道之行 筑梦丝路》,打造包含成就报道、人物微纪录片、见闻Vlog等在内的全媒体产品构架,涵盖音视频、图文等全媒体报道形态。主动作为、深度融合,我们用持续的探索和创新,为优质内容插上翅膀,用正能量奏响时代强音。<br>结语<br>作为一名记者,能够一次次和这些动人的故事相遇,是我的幸运;推动融合传播,讲好新时代里凝心聚力的人民故事,是我们的责任。<br>借用这个作品的名义,我想向2007年和我们江苏台一起发起公益行动的二十多家媒体致敬。正是我们一大批新闻人凝聚起的庞大力量,呵护了无数像余燕恰一样的个体,也让人们看到新闻人的作为和担当。如今,滚滚怒江,见证着新闻不朽的力量,也将继续见证新闻人所记录的奇迹般的故事,和这让奇迹发生的伟大时代。而我们也愿意继续与同行们并肩,做有灵魂、有高度的新闻传播,肩负起时代赋予新闻人的使命。(来源:中国记协网) 极简新闻写作指南<br><br>总原则<br><br>新闻是讲故事的。<br>新闻是新的。<br>新闻是真实的。<br><br>新闻的元素<br><br>有人名才有新闻。<br>新闻有动词。<br>新闻在讲故事的时候不需要形容词和副词。<br><br>新闻的基本信息:5个W和一个H,也即Who(谁)、What(什么)、Where(哪里)、When(何时)、Why(为什么)、How(如何)。<br><br>新闻作为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它的基本要素和我们语文界常用的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一致的。教材把它们概括为“5W+1H”,即:何人(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过程如何(How),换一种说法就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发生过程。如果把这六要素串起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一句通俗易懂的句子:<br>某人某时在某地由于某种原因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br>一篇新闻报道,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特写,一般都包含这些因素。<br>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br><br>新闻的结构<br><br>先写标题,这样可以帮助你聚焦,提取出事物的关键。标题需要包含最重要的信息,并且尽量简短。如果不知道怎样开始,你可以问自己:这件事情令人惊奇的地方在哪里?<br><br>第一段:被称为“导语”。是对最重要信息的概括,至少要包含六要素中的两个。<br><br>第二段:顺着导语,给出更多的细节,包括导语中没有介绍的其他要素。<br><br>第三段:包含一个直接引语,读者希望听到当事人的声音。一句好的引语,不是对导语的重复,而是最好可以回答”怎么样“和“为什么”。记得在引用的时候注明语境,比如“他在声明中说”、“他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在微博上说”。<br><br>第四段:介绍新闻的背景,解释它为什么重要、有什么影响、和哪些人相关、是一次性的事件还是某些更大趋势的一部分。<br><br>展示信息,尽量用细节<br><br>通过展示事实、数据、案例,来让读者自己下判断,不要直接把判断灌输给读者。尽量详细。<br><br>不要这么写: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飓风厄马(Irma)袭击了波多黎各。<br>要这么写:2005年以来大西洋上风力最强的飓风厄马(Irma)袭击了波多黎各。<br><br>另一些应该这么写的例子:<br>- 2012年以来最大的年增长<br>- 英国有记录以来最大的蚯蚓<br>- 六个月间最小的增长<br><br>区分事实和论断<br><br>事实是无争议的,可以用客观的、可测量的方法证明的。例如:猎豹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陆地动物。超速驾驶是违法的。亚伯拉罕·林肯在1865年4月被John Wilkes Booth刺杀。<br><br>论断是没有证据支持的说法,例如:美国是地球上最自由的国家。只要保证安全,超速驾驶就是合法的。亚伯拉罕·林肯在1865年4月遇刺,刺杀者希望达到的目的是制止奴隶投票。<br><br>保持怀疑。事实和观点之间的区别在于验证。<br><br>听到一则论断之后,聪明的记者会问:“谁说的?”因此进入下一部分——<br><br>信息必须有出处<br><br>作者自己见证的事件、活动,不需要注明出处,其他信息都需要给出出处。<br><br>例如:人们在第五大道上游行,要求释放XXXX。<br><br>但如果是这句话,就需要出处了:几千人在第五大道游行……<br><br>因为我们一般没有肉眼判断出人数的能力,这个数据需要由警方、NGO或其他机构来提供。<br><br>加了双引号的,一定需要是此人的原话,不要修改。<br><br>记者在采访时得到的内容,一般都是可以引用的,不可以引用是例外情况,需要事先说清楚。记者不需要问“我可以引用你吗?”如果被访者不希望被引用,ta需要自己提出来。<br><br>带有具体姓名的信源总是比匿名信源好。<br><br>如果情况特殊,必须使用匿名信源,编辑可能会要求你向ta透露信源的具体信息。<br><br>采访和写作的建议<br><br>新闻最重要的三种东西是:准确,准确,准确。<br><br>当你采访别人的时候,问清楚他们的名字具体是哪几个字,最好请他们给你一张名片,或者请他们把名字写给你。<br><br>采访的时候记笔记并且录音。多拍照,对于取得的文件要翻拍,编辑可能会找你要这些材料。<br><br>新闻的核心是对事实的核查。<br><br>使用简单、平实的语言,多用短句,用普通人能懂的词汇,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br><br>把数据变成可以理解的例子。比如,44万平方米是多大,大多数人不清楚,但如果你说“就像天安门广场那么大”,大部分中国人就有概念了。<br><br>新闻不是关于记者的。一个好的记者是隐身的。 讲故事”这事儿,看看当下的美国媒体怎么做<br>2017-12-14 王婷 京原路8号<br><br>内容提要 融媒体时代,美国媒体是如何讲故事的?2017年10月,作者随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赴美培训考察团在美国哥伦比亚市密苏里新闻学院接受新闻培训,并走访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华盛顿中心、今日美国、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华盛顿总部等新闻机构,从中获得一些启发。<br><br> “讲故事”这事儿,看看当下的美国媒体怎么做<br>——随浙报集团培训考察团考察美国报业融媒探索有感 <br> 文/王 婷<br><br>如果不是亲临美国,很难预料到,在美国媒体人口中,用来讲“新闻”的单词并不是想象中的“news”,而是“story”(故事)。<br>它是美国新闻界从业者、教授、专家、学生在讲述美国传媒现状时使用最高频的词语。<br> <br>一、微纪录片里的工匠精神——像拍大片一样讲故事<br>在媒体形态、舆论生态、传播方式等都在发生巨变的当下,美国媒体依然坚信:内容是所有媒体的命脉和核心。<br>只是,一个好故事的讲述,已不再是单一的平面呈现;融媒体时代的叙述,用的是文字、图片、视频、音效……“十八般武器”的多维立体展示。<br>在美国传媒的主流报业,看不到什么纠结焦虑和“缴械投降”,人都在往“更加专业”的方向上努力,报业改革的主要目标更多地放在专业性要素力量的重新整合,以期待建立起新的传播秩序和专业地位。<br>传媒发展已进入“微时代”。那么,“微故事”怎么讲?<br>在美国,有一种受青睐的传播形式:微纪录片。<br>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曾为比尔·盖茨的数码图像公司做过图片和项目编辑的密苏里新闻学院媒体融合系副教授史蒂夫·赖斯,特别推崇的是——用微纪录片讲述微故事。他认为,“现在,微纪录片对报业、网站、客户端和社交媒体平台上用内容吸引受众发挥着重要作用。”<br>微纪录片是基于一个话题的短视频,长度一般在1至20分钟之间。<br>微纪录片并非没有技巧的流水账式记录,那样只会让受众觉得无聊。和驾驭文字的能力一样,微纪录片要事先设计好所有分镜头,确定好讲故事的思路脉络,在恰到好处的时候选择从一个镜头转换到另一个镜头,就好比要学会从一堆乱句子中写出一本书来一样,这种专业技能无论是在文字、图片、视频等领域都是通用的,也是一样难以一蹴而就的。<br>“视听审美在讲故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史蒂夫·赖斯介绍说,“有研究证明在影像传播中,声音甚至比图像更重要。”<br>在《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今日美国》等美国主流报业媒体中,视频部门和视频记者的重要性都在上升。<br>现任美国堪萨斯城星报视频新闻记者的谢莉·杨女士透露,“目前在美国,基本再没有只会拍照片的摄影记者了,报社新招的摄影记者必须摄影和摄像技能兼备。老的摄影记者也在积极转型,学习摄像技巧。”<br>在堪萨斯城星报,视频团队里还有专门的视频整合编辑,这些编辑重新用新故事的构架,去整合网络上没有版权纠纷的视频资料,聚合成新的视频发布,往往这些视频的内容以奇闻异事为主,点击率排名非常高。<br>在记者无法到达的现场,不少时候会出动无人机来辅助视频拍摄。密苏里新闻学院副教授比尔·艾伦专门研究无人机如何用于新闻采访、编辑与出版等新闻实务,他认为,“we all storytellers”(我们都是故事的讲述者),在无人机拍摄的画面的后期编辑呈现中,“讲故事”依然是核心,拍摄和编辑的理念是故事要有“梗”来吸引人。<br>目前,美国还出现了虚拟现实编辑和拼接员(VR Editor and Stitcher),运用VR虚拟现实技术把观众带入虚拟现实新闻和纪录片中,实现虚拟场景与现实情境的无缝对接。<br><br> 《今日美国》网络新闻工作区。<br> <br>二、讲故事的技术辅助手段——大数据的大作为<br>文科背景的新闻专业学生需要学会电脑编程吗?<br>在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这个问题在实践中已经做出了回答:从2011年开始,密苏里新闻学院就开设了数据新闻专业,这个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编程技能。目前,该专业的毕业生不少被输出到美国各大报社从事数据新闻工作,用计算机辅助报道。<br>“新闻专业所学的编程和计算机专业所学的不一样,相对比较简单。”在密苏里新闻学院数据新闻专业就读的研究生许慧琦说,“最主要的是要先设定编程目的,然后可以利用网页爬虫工具模板库等作为基础,再加上自己的需求,在短时间内编写出一个程序。”<br>在越来越趋向碎片化的快阅读时代,海量信息让受众的审美和标准更加挑剔,原有的信息接收方式也在改变,既要有新故事,又要有新视听、新知识,还要直观易受。在美国,几乎所有知名新闻机构在采编过程中都普遍应用起新型专项技术,尤其是开始成系统和规模地应用大数据,以期更方便地获得新知识。<br>《纽约时报》新闻中心高级编辑汉密尔顿·博德曼介绍说,使用数据分析工具辅助报道已经成为《纽约时报》新闻工作的一种常态,记者使用Adobe、Analytics、谷歌等工具可以收集到大量数据信息,还可以利用Python等计算机语言对数据库进行挖掘、分析,从中预见报道事件的某种发展态势并找出新闻点。<br>拥有编程与统计学方面专门技术的数据新闻记者会使用大数据工具,对宏大数据群进行管理,并进行可视化呈现,让受众获得的不是简单的Information(信息),而是进行了深度加工后的 Knowledge(知识)。<br>来自密苏里新闻学院,曾在美国《哈特福德信使报》任执行总编的迈克·詹纳教授认为,记者与编辑通过对数据分析工具的使用,可以提高新闻的价值和可信度,但数据的使用如果没有新闻价值作为前提那将失去效用,所以数据必须用于讲述有新闻力的故事。<br>迈克·詹纳教授还介绍说,网页爬虫工具已成为记者的好助手,“记者可以通过网页爬虫工具等对自己在监测的数据进行设定,当监测到所需数据时,网页爬虫会自动发邮件到记者的电子邮箱里,提醒记者关注。如果是一般的简单数据,编程工具会自动抓取,套入原先设有的模板,写成新闻稿,比如地震报道、体育报道等。如果数据比较复杂,就需要记者加入进行重点报道。”<br>《纽约时报》互动新闻部主任切斯·戴维斯所在的互动新闻部,就由拥有计算机编程知识的记者组成,主要为使用代码解决新闻报道中的问题。切斯·戴维斯认为,一个“以数据来讲故事”的时代已经开始,成熟的数据技术工具的应用,可以为讲好故事添彩。<br>更重要的是,用数据讲好故事,同样需要“工匠精神”,需要做精细化的设计。<br>比如,数据图表制作团队起码要思考这些内容——要想明白通过数据图表讲述怎样的故事;要在对比中找到最适合的一种数据库来制作图表;图表中的每一种颜色都要有仔细的考虑,选出最好的;用户加载图表的速度也要考虑在内,不能让用户失去耐心;要预想用户在看图表后的感受会是什么样的,事先做出相应调整;每一张数据图表在PC端、平板电脑、手机端等不同设备上展示的效果也要有精细化区别设计……<br>“数据新闻”是当下全球新闻业应对大数据时代发展变革产生的新兴领域。《华盛顿邮报》也在大数据技术等因素推动下进行了这样的新闻实践尝试,该报数据运营总监梅根·陈说,“计算机和数据可以帮助我们的记者寻找事实,并推断出原因,提升新闻客观性,也降低了媒体深度调查的成本。基于数据的交互新闻还可以让受众参与提供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这提高了用户的参与热情。”<br>“每种尝试都允许失败,也许我们做的一些数据新闻并没有多少人看,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到了东西,对自身有提升,而且挖掘了很多故事,这些都是有价值的。” 切斯·戴维斯觉得,“创造出更多的讲故事的方法和手段,这是未来的趋势。”<br><br>《今日美国》编辑部<br><br>三、邀你一起讲故事——“浸媒体”时代来了 <br>讲好故事,不仅要有“人”,还要有“IP”。很多“IP”是在用户互动中诞生的,甚至有些就是用户在社交媒体创造的。<br>观众不再被动观看,而是更加主动采集,可上传图片、文字、真实场景拍摄视频,由媒体将许多内容集合在一起,再呈现给观众或用户。在这里,用户不仅仅是用户,用户也可以是采访者或现场观察者。<br>美国新兴的新闻聚合网站“嗡嗡喂”(Buzzfeed)生产的内容就是主要依靠计算机程式化算法从众多新闻网站、博客中进行抓取,用户将浏览过的有趣内容分享到社交媒体,网站负责将严肃的新闻语言轻松化。<br>密苏里新闻学院博士章于炎认为,Buzzfeed的成功在于时刻怀揣着“社交”的概念做新闻。新闻生产方式的改变,让内容也可以由新闻当事人贡献,这些信息通过人工智能处理后,成为有公信力的内容,并立即送达用户。<br>目前,Buzzfeed超过75%的浏览量来自于社交媒体,Buzzfeed通过新闻的被转载量来衡量此条新闻内容是否成功。Buzzfeed还与社交巨头强强联合,将大量内容投放在Youtube、facebook、snapchat等平台上。<br>不管“社交”的成分有多少,Buzzfeed创始人乔纳·派瑞提始终这样表明立场:“新闻故事是任何一家媒体公司的灵魂,是一家媒体公司从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br>Buzzfeed会充分利用人们在snapchat实时分享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聚合成办公室里员工们有趣的故事,在前线报道新闻的记者会以个人的身份在现场发送视频,为用户传递“幕后故事”。<br>用户参与的“浸入感”还不仅限于此。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正在引领着传媒业走入全新的“浸媒体”时代。<br>《今日美国》上线了一个名叫VRtually There的VR新闻报道网站,内容涵盖从地方到国家的政治、体育、科技、金融等多个领域。<br>美国CNN在2016年就拍摄了超过50个VR新闻,现在的CNN已经正式推出VR新闻平台。<br>《华盛顿邮报》在这一领域的尝试,已经从虚拟现实报道发展到了增强现实报道,用户下载增强现实应用程序后,只要将智能手机摄像头对准华盛顿邮报的LOGO,就会出现三维增强现实报道。<br>在美国,还诞生了Alaxe、Jibo、Google home等一批新闻服务机器人,这些智能机器人已成为新型的媒体平台。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目前的新闻内容已登录亚马逊的智能机器人Alex,NPR华盛顿总部数据产品发展总监德米安·佩里坦言:“这是一种双赢。用户可以通过Alex收听我们的新闻产品,我们的产品对Alex与用户的互动也有很大的贡献。”(作者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文化新闻部主任助理)<br><br> 经常找人聊天,在“拉呱”中挖掘素材<br>陈汉忠<br> 有人把“拉呱”聊天看作是浪费时间,但对言论作者来说,似乎另当别论。<br> 我有一个习惯,无论出差还是在家里,总喜欢找一些同志侃大山,从探家路上的见闻到个人家庭的的变化,乃至发牢骚、讲怪话都行。即便在办公,基层同志来办事,我也总要和他们拉几句呱。凭心而论,有不少言论就是这样“侃”出来的。<br> 记得又一次,驻地宗教局的一位熟人来访,是负责佛协工作的,话题扯到寺庙的事儿,我开玩笑说,僧人们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怪舒服的。他却说:不,和尚们晨钟暮鼓,清平简朴,忠于职守,还是蛮清苦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像和尚那样撞钟尽职就好了。友人的感慨,引起了我的深思。我们周围,不也常常发现有些人对本职不负责任,光做“和尚”不撞钟,或者做一天和尚撞半天钟。很快,我写了杂谈《和尚﹒撞钟及其他》,《空军报》和《解放日报》都采用了。<br> 言论写作不仅要文字简练,逻辑严谨,说理透彻,而且要有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拉呱”最容易得到群众语言。有时,一句富有哲理的格言,一段风趣的传说,就能成为言论的题目或议论由头。<br> 记得有一年春天,有几位熟人在家里闲扯,也许是熟人的缘故,交谈可谓无拘无束。谈到工作组抓基层,一位熟人不以为然地问我:“你以为基层就那么欢迎工作组?”冷不丁地,他又崩出一句“春雨多了也成灾,工作组多了烦基层。”“好题目”,我心中闪过一个念头。人们常说春雨贵如油,可春雨多了也成灾,多么通俗贴切的比喻。<br> 在扯到领导干部自己起草讲话时,大家对某些原本是做文字工作的、后因工作需要走上领导岗位的人很有意见。一位苏州人说了句俏皮话,“他们是皇后娘娘拉过的手。”接着,他讲了一段传说,古代姑苏城里有一位姑娘,刺绣技术艺惊京城,皇上接见时,皇后娘娘一时高兴,就拉了姑娘的手。没想到从此后姑娘的这只“手”变得精贵起来,再也不用这只手刺绣了,久而久之,巧手变成了废手。<br> 半个多小时的“拉呱”,收获还真不小,捞到了两篇言论的素材。后来据此写的言论,《春雨多了也成灾》被《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用;《皇后娘娘拉过的手》,也被《人民日报》和驻地一家市报采用。事后,编辑部的同志来信说:言论题目挺不错,既通俗又耐人玩味。 精谋 精作 精品———对新闻策划的几点认识<br><br>今天,当世界性的新闻竞争已经发展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激烈竞争的时候,新闻策划就显得越来越重要。<br> 每天,世界上发生的新闻事件浩如烟海,每个人可能接受的新闻却极为有限。要想让你的新闻引起别人注意,让别人阅读、收看并记住你的新闻,你就不能不重视新闻策划。<br> 那么,怎样作好新闻策划呢?<br> 搜集足够信息,做到心中有数新闻策划的核心是精谋。所谓精谋,就是根据需要报道的新闻题材和媒体的特点,制定最能接受事物本质、最有冲击力和感染力、最有希望达到预期目标的报道方案。<br> 制定报道方案以前,最重要的是调查研究。要事先摸底,搜集与报道有关的各方面资料,对需要报道的事件做全方位的了解。如果不熟悉情况,就不可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报道计划。这种调查研究,既需要平时的信息积累,也需要临时的突击调查。<br> 1999年上半年,消费市场的急剧萎缩已经成了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海南由于前几年泡沫经济的影响,消费市场更不景气,物价指数已经连续下跌26个月。面对这种情况,有人叫好,有人叫苦;有人兴奋,有人焦虑。是“热点”就该关注。于是,总编辑给我们出了一道题:消费市场的真实情况到底怎么样?老百姓为什么不肯把钱拿出来消费?他们担心什么?目前的消费项目与他们的消费需求有哪些错位?哪些消费领域还有大潜力?总编辑希望我们通过深入的调查,将这些问题搞清楚。这些问题涉及领域很宽,如果没有平时的知识积累和信息积累,我们可能无从下手。幸好我们有一些平时零零碎碎收集起来的资料,又临时从政府部门找来一大堆统计资料,经过对这些资料研究分析,我们理出了一个大概的思路。<br> 确定了宏观思路之后,我们派出8名记者,花了20多天时间分专题调查采访,最后写出了10篇内容丰富、形式生动、充满思辨色彩的系列报道———《物价指数持续下跌意味着什么》《商机在哪里》《消费信贷:为何雷声大雨点小》《老百姓住好了吗》《私家车好梦何日圆》《海南人何时去旅游》《社区服务:消费需求新亮点》《文化消费冷热谁知》《旧货市场为何“火”不了》《农村市场潜力巨大》。这组报道在海南日报刊发以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大量的身边事让人读起来亲切,依据事实推论出的观点让人信服。许多人打电话给报社,说原来还以为降价就是好事,没想到有这么大学问。有些商家把这些报道剪下来存档或复印后发给员工学习。政府有关部门的权威人士也对这组报道给予很高评价,认为其中有些观点对制定政策有一定参考价值。<br> 抓住要害环节,找准新闻点<br> 搜集材料的时候,不能有过多框框,应是多多益善。但基本材料到手以后,就必须过滤筛选,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找出其中最关键的一些问题,仔细分析研究,理清头绪,直奔要害部位,确定新闻点。<br> 1998年9月,在海南旅游旺季到来以前,海南日报决定对海南旅游业存在的问题作一次全方位报道。当时,海南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游客增加收入减少,企业亏损个人得利,投诉增多形象不佳。为了搞好这次报道,我们在平时已有大量信息积累的基础上,又临时突击,搜集了大量与旅游有关的资料,包括政策法规、行业发展规划、企业规章制度、游客投诉信件等,并派出3名记者以游客身份参加旅游团队随团暗访。通过这些工作,我们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br> 在对海南旅游业作全面调查以前,我们对许多问题的了解是肤浅的,我们所谓的“眼见为实”多数仅限于自己的视野,我们听到的议论也是各执一词。随着调查的深入,我们发现事情越来越复杂,各种矛盾互相纠缠,各种关系互为因果,很难理出个头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采取的办法是:跳出来,站到高处看全局;抛开繁琐细节,抓住要害做文章。依据这个思路,我们确定了一组报道题目:《目击环岛游》《削价竞争何时了》《高额回扣肥了谁》《旅游业也要计划生育》《旅游业呼唤法制》《重塑海南旅游新形象》等。这组报道一见报,立即引起巨大轰动,群众和领导叫好,一些被揭了老底的非法经营者却恼羞成怒。有人说要给记者颁奖,有人扬言要“打断记者的腿”,说这组报道“砸了我们的饭碗”。为了明辨事非,我们又发了一篇评论《究竟是谁砸谁的饭碗》。评论指出:“对于那些吃着海南旅游的饭,却专砸海南旅游大饭碗的人,我们别无选择。不砸他们的小饭碗,他们就要砸海南旅游的大饭碗。所以,容不得心慈手软!”<br> 这组针对旅游界违规经营现象的舆论监督报道获得了很大成功,省委表态坚决支持,省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认真整顿,省人大常委会及时出台了《海南经济特区旅游管理条例》。在各方的共同配合下,海南旅游界的违规经营问题终于得到有效遏制,旅游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br> 跳出老套,力求出新<br> 新闻策划如果仅仅是制定一套报道方案,那并不难,难的是避免俗套,出奇出新。<br> 出新,谁都想,但真要做到不容易。有些策划自以为很新,一出来却发现已经是别人用烂了或似曾相识的东西。这种例子多得不胜枚举。事实上,由于个人知识面的限制和获得信息的有限性,这种情况在所难免。落了别人的窠臼并不可怕,只要善于学习,总会有所超越,哪怕只是一点点。因为任何东西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怕就怕一点儿都没有创新意识,明明已经落后了还自以为得意,抱残守缺,不肯接受新事物,那就没救了。<br> 1999年,在国庆50周年的报道中,国内各家媒体都大显策划功力,如人民日报的《与共和国同行》、解放日报的《50年50人》、三秦都市报的《50年国庆50户人家》等,都策划得非常成功。海南日报的《旧闻新读》专栏也颇具特色,他们把50年以来的重大新闻照旧模样重登一遍,配以精彩评析,“中老年人读来感到亲切,青年人读来感到新鲜”(中宣部新闻阅评员评语),受到了各界好评,堪称栏目策划的精品。<br> 精品还靠精作<br> 好的策划方案只是新闻策划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能否真正成功,关键取决于组织实施。<br> 新闻策划的组织实施包含意图贯彻、力量调度、协调配合、稿件处理等环节。再好的策划方案,如果策划人的策划意图得不到有效贯彻,或采编力量不得力,或相关部门配合不好,都有可能导致最后形成的稿件毫无特色,甚至谬误百出。<br> 新闻策划的重要目标是多出精品。为了多出精品,就必须在精谋的基础上下功夫精作。从采访到写作,从标题制作到版面安排,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字句,都必须做到精益求精,不能有丝毫马虎。<br> 海南日报1999年有两组报道的策划很能说明问题。一组是《万泉河纪行》,记者从万泉河源头一路追索至万泉河入海口,跋山涉水,历时3个月,发稿49篇;另一组是《电费降价60天》,在海南省宣布电价降至0.8元整整60天的时候,由分布在海南省各市县的驻站记者一起出动,采访各地农村电价执行情况和农民的反映。<br> 这两组报道是由同一个部门负责的。应该说,前一个选题比后一个选题更具特色。前一个是思维灵感的产物,后一个是形势需要的产物;前一个是特色选题,后一个是共性选题;前一个可在人所未见中展示新奇,后一个需在司空见惯中寻觅未知。如果操作得好,前一个选题肯定会比后一个选题产生更强的吸引力和阅读快感。但结果恰恰相反,前一个选题的记者虽然吃了不少苦头,抓到了不少有价值的材料,但未加筛选,疏于精作,走一路看一路说一路却无重点,把本应精彩的故事写成了流水账,冗长而无味;后一个选题,点子虽不算新,但却做出了新意,主题鲜明突出,选材眼光独到,稿件短小精当,充满故事性,深寓导向性,耐读耐回味。<br> 所以,对新闻策划来说,仅有一个好点子是远远不够的。有了好点子,抓到好题材,还必须精作,才有可能出精品。 老蒋谈新闻:是什么、写什么、怎么写<br><br><br>新闻:是什么、写什么、怎么写 <br><br><br>先讲一个故事:<br><br>1979年,一所大学的新闻系向新闻界调查记者的成长道路,新华社原社长、著名记者郭超人对其中一个问题的“三问” ,是这样回答的:<br><br>问:什么样的人不能当记者?<br>答: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的,而你想不到、做不到,就不能当记者。<br><br>问:什么样的人能当记者?<br>答: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的,而你也能想到、做到,能当记者,但可能是一般的记者。<br><br>问:什么样的人能当好记者?<br>答:惟有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的,而你想到了、做到了,才能当一个好记者。<br><br>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的事,这种事肯定是独特、独有的,肯定具有重大新闻价值。你若能经常发现这样的新闻,你肯定就是一个优秀的记者了。<br><br>说了发现,再说判断。<br><br>如何判断新闻价值?新闻价值真是个最要命的东西,价值大小、有无,绝对决定一篇新闻稿的影响和生命。新闻价值包括很多因素,都有哪些呢?主要有:重要性、时效性、接近性、显著性、异常性,还有知识性、趣味性、人情味等等。<br><br>怎样判断一个事件的新闻价值?最关键的是要能站在全局的高度来作出估量。具体而言: <br>--要看此事在本地域、本行业的影响如何;<br>--要看此事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关系如何;<br>--要看此事能否引起公众对其普遍性的思考;<br>--要看此事能否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br>--要看此事是否有异常性、趣味性和人情味。<br>若能传递正能量,公众又广泛关注,肯定就具备新闻价值。<br><br>西方媒体曾流行一个“新闻数学公式”:<br> 平常人+平常事=0<br> 不平常人+平常事=新闻<br> 平常人+不平常事=新闻<br><br>这个故事就来自永州日报副总编辑、高级记者蒋剑翔(湖南科技学院传媒学院特聘教授)本次课程的内容。<br> 三言两语出神韵——谈谈通讯中的细节描写 <br>文章类型:新闻写作 文章加入时间:2004年5月11日10:19 <br><br><br> 所谓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描写是对事物的具体状态作描绘和摹写。而细节描写就是对事物的基本组成单位进行刻画,如对人物的一举一动、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环境中的细小物体进行细微描摹。 <br><br> 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细节就是品味,细节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深度。写通讯更要注意细节。我们阅读一些优秀通讯作品,几乎每篇都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正是这三言两语的细节描写,是整篇通讯中的灵气所在,刻画出了人物和事情的特点,丰满了人物的个性,吸引和打动了读者,增强了感染力,使整篇文章散发出神韵的效果。 <br><br> 细节描写呼应主题<br><br> 描写的作用在于使客观事物的特征形象地再现出来,使受众得到鲜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通讯要表现出人物个性或反映事物的特性,一般都要在细节的描写上下功夫。 <br><br> 著名的通讯《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就有这样一个细节:"大家赶到炕头,一看这阵势,都说不中用了,于是,汤素莲和他妹妹慌手慌脚地给吴吉昌剃了头,穿上了老衣……就在这时候,吴吉昌睁开了眼睛。亲人们流着眼泪在他身边,要他交代后事。他摇摇头,很久很久,才断断续续地说:'我不怕死,可我不能死……我还没有完成总理给我的任务'……" <br><br> 这段细节描写感人肺腑,三言两语便达到呼应主题的效果,衬托出了吴吉昌把党的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品格。同时,也体现了他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的坚强意志,更展现了他崇高的思想境界。 <br><br> 人物通讯的生命就在于细节描写。解放军报社著名的军事记者江永红写的《孙铁锤传奇》,之所以成为名篇,最主要得益于他成功驾驭了细节描写。据说,在这之前有许多作者写过孙铁锤这个"傻得可爱、憨得在理",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然而,他们都忽视了他的个性,成了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物,自然显得血肉不足。江永红却独辟蹊径,不嚼别人嚼过的馍,不走别人走过的老路,重点从交待孙铁锤如何传奇入手,整篇也紧紧抓住"奇"字做文章,从而收到了好的效果。如其中有这样一个细节:"他一顿能吃连队的包子24个,力气过人。在山沟当饲养员时,几只狼来叨猪。他追着狼打,抓住一只小狼崽,攥着后腿一撕两半。不久,在山上打草的两个小姑娘被几只狼包围,他闻声冲上去,一只胳膊一个姑娘,冲了出来。"《孙铁锤传奇》到底奇在哪?作者就是用以上的细节描写说话,最终达到呼应主题的目的。 <br><br> 细节描写画龙点睛<br><br> 通讯中细节描写的范围和对象,有人物描写、场景描写等,但重要的还是描写人。人物通过细节描写,更加朴素自然、鲜明生动、真实可信,更能画龙点睛。魏巍写《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br><br> 他今年才21岁,名叫马玉祥,是黑龙江省青冈县人。他长着一副黑里透红的脸膛,稍高的个儿,站在那里,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梁那样淳朴可爱。 <br><br> 作者写的是在朝鲜战场上一群舍生忘死的战士。如何在这血腥残酷的环境中刻画出战士的个性?作者没有将视角定格在沾满硝烟的拼杀场面,而是用一些恰当的细节描写来映衬出战士的自然美、大无畏的英雄美,意蕴深邃,字字有骨,令人难忘,对回答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br><br> 通讯中的细节描写可说是惜墨如金,粗粗几笔,往往就能把一个人或一件事最重要的特征勾勒出来。它并不刻意烘托,也不追求修饰,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非常自然流畅,但让人一眼就能感觉到所写的人或事物的本质特征。如长篇通讯《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的一段细节描写: <br><br> 玲玲(张海迪的小名)给小燕子的伤腿搽上红药水,用纱布包扎好,放在窗台的小纸盒里养着。小燕子一天天恢复了活力。玲玲把它捧在手心里,怜爱地说:"飞吧!"小燕子艰难地展开双翅飞向蓝天。 <br><br> …… <br><br> "Seudy,这个英语单词不就是5个字母吗?为什么背了3天还是默写错了?唉,没上过学的人就是不行啊!" <br><br> 她一抬头,看见墙上挂着一幅居里夫人的像,那双蓝色的眼睛仿佛在说:孩子,坚持下去!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力。 <br><br> 张海迪的生命之歌曾经唱遍祖国大地,张海迪的精神世界曾经激励鼓舞了一代青少年。那么她的生命之柱是什么呢?作者没有写一些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用这些似乎不起眼的细节描写,自然而真实地展现了她热爱生命、坚韧不屈的精神世界,来深化主题。 <br><br> 细节描写真实传神<br><br> 通讯如何将特定的人物和伟大的事件的瞬间记录下来,使真实的画面再现给读者,这就要靠细节来描绘了,它可以使事件和人物更加逼真传神。 <br><br> 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中所刻画的是一位在3年自然灾然期间涌现的好干部,作品之所以一发表就立即在全国产生很大的影响,原因之一就是作者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和个性化语言。如: <br><br> ……眼前只有水,哪里有路?他们靠着各人手里的一根棍,探着,走着。这时,焦裕禄突然感到一阵阵肝痛,时时弯下身子用左手按着肝部。3个青年恳求着说:"你回去休息吧。把任务交给我们,我们保证按照你的要求完成任务。"焦裕禄没有同意,继续一路走,一路工作着。 <br><br> 他站在洪水激流中,同志们为他张了伞,他画了一张又一张水的流向图。等他们赶到金营大队,支部书记李广志看见焦裕禄就吃惊地问:"一片汪洋大水,你是咋来的?"焦裕禄抡着手里的棍子说:"就坐这条船来的。" <br><br> 1966年2月7日,当时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头号播音员"齐越,在朗诵《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时竟然被文中这些细节描写感动得泣不成声。这篇长达万字的人物通讯的感染力和真实传神,由此可见一斑。 <br><br> 鲁迅先生认为:细节描写可以起到"借一斑略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的作用。《难忘时刻---小平同志会见最后一批外宾侧记》的通讯,也是一样运用细节描写来真实再现这段伟大的历史。 <br><br> 还是这间透着八闽风情的大厅,还是上午10点这一时刻。背景依然是那幅日光岩巨画,茶几上照例摆放着两盆鲜花…… <br><br> 接见现场的一切似乎都和往常一样,但是今天这里熟悉的一切,却给人以不同于过去的感觉。 <br><br> 1989年11月13日,邓小平同志于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会见外宾…… <br><br> 这篇不足千字的通讯,将一个平易近人的伟大形象生动地再现在我们面前。文中巧妙地先取几个细节片断描写,真实而传神,给人以举重若轻之感;场景的细节刻画,简洁明了地将历史定格在特定的历史时刻:1989年11月13日上午10时的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细节选择精当到位,以点带面,独辟蹊径;在细节的处理上也生动自然,不刻意渲染,显出冲淡柔和之美,使人物的形象性格倍显丰满、真实可信。 <br>细节描写应注重观察力和表现力<br><br><br> 通讯中细节描写的目的在于表现主题。但它不是直接说明主题,而是通过再现现实生活的状态去表现主题。这就要求写人记事绘景描境都要围绕事实本身行文,注重把描写对象的特点和个性写出来,才能让人看后历历在目。细节描写也有一定的难度,关键是要练就过硬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br><br> 怎样练就过硬的观察力?作者要在现场用眼睛去看,用手去摸,甚至用嘴去尝和鼻子去闻,用心去记,这是体现观察力的惟一手段,也是每个从事写作的人的必备经验。观察细节还需敏感力和洞察力,不放过采访现场蛛丝马迹,以及采访对象的细微表情,当二道贩子是写不出真实细节的。 <br><br> 郭梅尼在采写通讯《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时,为了解张海迪的内心世界,写出别人未曾写过的东西,曾住在张海迪家里。在一段时间的共同生活中,在无拘无束的交谈和深入细致的静观默察中,在心灵的碰撞和精神的交往中,郭梅尼掌握了走马观花或蜻蜒点水式的采访所不可能掌握的大量第一手材料,写成了感人肺腑的《张海迪之歌》。该通讯在丰富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洞穿力和震撼力,是非常突出的。读后不但使人觉得可靠可信,还会使人根据情节展开丰富联想,激起深深的共鸣。 <br><br> 有了观察力,还得有表现力,即把观察来的东西通过大脑加工成文字,拼成句子。通讯《勋章背面的未了情---记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保站总工程师徐乃民》,文中作者有这样一段细节描写: <br><br> 徐乃民获得了水利部授予的镶嵌着"功在禹上"4个大字的勋章,他默默地将它放在"花果山"边妻子的坟前。风轻轻吹动他发白的双鬓,像妻子温柔的抚摸,又像她的低诉,他又听见她说:"这辈子嫁给你虽苦无怨。" <br><br> 如何真实记录一个为国为民的水利专家的奉献精神,作者没有列举过多的事例,而是用自己过硬的表现力,通过这三言两语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高大,使文章大出神韵。 <br><br> 当然,通讯中的细节描写也不能过多过滥地运用。过多了,细节描写反而会冲淡主题,有堆砌之感,关键是要善于灵活运用,将叙述和描写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融一体,达到完美的境界。 事件性新闻策划的十字架模式<br><br>新闻策划如同工业化生产一样,本身也是一个信息处理过程,同样有自己的模式和标准。互联网时代,事件性新闻策划的“5W+1H”传统模式遭遇严峻挑战。本文提出的事件性新闻策划十字架模式,正是希望突破新闻策划的线性思维,在细化、深化“5W+1H”的基础上,以“人物”为中心,打造网络时代立体新闻策划结构。 <br><br>事件性新闻策划向来有5W和1H的经典模式,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如何how”。但网络时代以来,单纯的事实性传播(即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已经不能满足普通读者的需求。<br><br>新华社副社长周树春早就提出:新闻有“What”和“So what”两个层面。网络时代我们面临的,正是事实性传播“What”之后怎么办的问题,也就是常说的如何寻找新闻的“第二落点”。<br><br>沿着“What”和“So what”两条主线,来看网络时代新闻的意旨,其实关键在于“记录”和“解读”两个层面。而“记录”和“解读”,恰恰也源自事实、价值二分法的思维方式:事实性传播(What)层面,不仅仅局限于事件本身,而是“全景记录”和“精细记录”,也就是分别把事实从广度和深度扩展开去;价值性传播(So what)层面,讲究学科工具性的解读,而解读的重点又在“何故”和“如何”上。<br><br>驻足网络时代回看“5W+1H”的模式,遗憾尽出:5W和1H这六种元素,仍然以一种线性思维存在,单个元素的细化不足,以“事件”为中心,但彼此间的关系也模糊不清;而“十字架”模式正是希望突破新闻策划的线性思维,在细化、深化“5W+1H”的基础上,以“人物”为中心,打造网络时代立体新闻策划结构。 <br><br>以下是事件性新闻策划十字架:<br><br>如图所示,事件性新闻策划十字架的左端是时间“When”,右端是地点“Where”,上端是如何“How”,下端是原因“Why”,中心则是人物“Who”。但是,在新闻策划的具体实践中,以上五个元素都在不断深化,并被赋予新的意义,如时间成了历史,地点成了环境,人物成了利益方等等。<br><br>而就事件性新闻策划模型的选取过程中,笔者尽管选用的是西方文化中棱角分明的十字架,但其内涵要义在于以“人物(who)”为中心,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且元素间相互影响。<br><br>十字架横向按照“时—空—人”的事实性传播框架,由中心的“人物(who)”衍生出“历史(when)”和“环境(where)”两个二级路径,其中“历史(when)”又可衍生出“类比”和“延续”两个三级路径,而“环境(where)”则衍生出“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三个三级路径。<br><br>十字架纵向按照价值性传播框架分别向广度和深度拓展,由中心的“人物(who)”衍生出“如何(how)”和“原因(why)”两个二级路径,其中“如何(how)”又可衍生出“如何发生”“影响如何”“如何发展”三个三级路径,而“原因(why)”更是可以按学科工具衍生出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多个三级路径。<br><br>而在具体新闻策划中,我们往往采取“单篇文章强化单个元素”的方式。无论沿着那条路径走下去,都可以单独成文。以下就每个元素、路径做简要说明: <br><br> 1.时间When<br> 时间,是一切事件的势能。<br>传统的事实性传播中,“When”这个元素,仅仅代表着事件发生的时间,往往以“某年某月某日”的形式存在。<br><br>如今价值性传播的新闻策划,要求我们把“when”这个元素,赋予其“历史”意义,即常说的新闻要有历史厚度,要有大时代的格局。<br><br> 透过历史看新闻,往往又有类比和延续两种维度。<br>横向的类比维度上,历史如同一个圆圈,首尾相连。我们经常发现,历史在做简单的重复,而一个个人物的身上,也隐显昔日英雄的影子。我们需要做的,往往在于比较如今的新闻事件与过去有何相同或者差异之处,历史上哪些真实有趣的细节,可供我们使用。<br><br>纵向的延续维度上,全在历史发展中的因果二字。如今的新闻,往往要求我们全景式地记录“事件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报章上某某事件“始末”、“全程”、“追踪”等字眼背后,是追溯事件源头、顺着“量变”水流直下,以求查实前因后果(关联度)的记者。<br><br>他们的做法,正是“延续”;而因果之中,是“when”赋予“why”的时代局限,赋予“who”的性格、思想观念,赋予“how”的偶然与必然、量变与质变。<br><br> 2.地点Where<br> 地点,是文明天然的分野。<br>传统的事实性传播中,“Where”这个元素,仅仅代表着事件发生的地点,往往以“在某地”的形式存在。<br><br>如今价值性传播的新闻策划,要求我们把“where”这个元素,进一步发掘其蕴含的“环境”意义,即把新闻置入不同的环境、文明发展阶段中去看。<br><br>新闻事件所处的环境,一般分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多个层面。这些环境将为新闻事件的发生酝酿着必要条件,即媒体常说的新闻背景。例如:政治法律环境层面,很多时候政府作为规则的制定方,直接影响着新闻事件中各个利益相关方的选择;经济环境层面,新闻事件中是不是有金钱的因素存在,金钱的作用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社会文化环境层面,那些文化、习俗、道德或者家庭生活的变化,是否影响了新闻事件的发生等等。<br><br>而通过内外不同环境的对比、类比,来对新闻做全方位的解读,是媒体在新闻策划中常用的手法。如重庆的出租车罢运后,我们会去看看为什么太原出租车非但不罢运,甚至成为样本;中国发生毒奶粉事件,我们会去看看国外是否也发生过类似事件,他们又是怎么应对的。<br><br>如果说十字架左端“when”元素的深化,是对新闻事件在历史维度上的全景式解读;那么十字架右端“where”的深化,则是对新闻事件在社会环境甚至文明发展维度上的全景式解读。<br><br> 3.人物Who<br> 人物,是利益博弈的核心。<br>传统的事实性传播中,“Who”这个元素,仅仅是事件发生的施者或者受者,往往以“某某做了某事”的形式存在。<br><br>如今价值性传播的新闻策划,要求我们把“who”这个元素,赋予其“利益相关方”的标签,即须看到每个新闻事件的背后,其实是各个利益相关方(人物)之间的博弈。<br><br>他们的博弈,又可以具体分为态度和行为两个层面去观察。态度层面我们记录下的是各个利益相关方(人物)的语言、心理、情感,行为层面则是他们具体的动作、行动。若要再深入一步,则是要发掘超越人物自身利益之上的“思想”的力量。<br><br>与此同时,价值性传播的新闻策划不同于事实性传播的一点,在于“Who”这个元素取代“what”,成为整个新闻记录和解读框架的核心,事件因人而起,而不是人因为事件而存在。<br><br>新闻策划十字架中,“who”居中,“when”和“where”分居两侧。因为凡是人物,无不受到其所处时空的影响。大历史、时代背景(when)及周边环境(where)通过对人物性格、理念的塑造,直接影响这个人物做出的选择,甚至命运。<br><br>而就居中的“who”而言,又有大小之分。整个人类的历史,虽说已经从神的时代、英雄的时代到如今普通人的时代,但历史本身仍然有大人物和小人物。大人物引领潮流,小人物只能随波逐流。在每个转折点上,大人物做出的选择,往往能改变历史发展的轨迹;而小人物所做的选择,却是社会演进的最细腻的印证。<br><br>新闻所记录和解读的,无非是在时代和环境的影响下,人物自身性格、思想观念的形成;以及他们基于自己所处的利益方立场,去判断情势,进而作出的态度和行为层面的反应和选择。<br><br>利益分明,条缕清晰,是新闻策划一开始就需要的。<br><br> 4.如何How<br>如何(How),是对新闻事件继十字架横轴上“时—空—人”的框架分析后,在事实层面所做的广度上的拓展。位于十字架上端的它,可细化为“三个如何”:<br><br> 第一,记录事件“如何发生”。即事件中各利益相关方博弈的全过程。既然有博弈,就有正反双方的矛盾冲突;戏剧般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矛盾冲突又如何愈演愈烈?<br><br>第二,分析事件“影响如何”。即事件影响范围有多大;事件到底意味着什么;事件对各利益相关方有何利害刺激,他们在态度和行为上分别做何反应。物理学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新闻策划中同样要关注这一点。<br><br>范围有多大,是对新闻事件的影响定量,其衡量标准往往是时间的长短,环境的大小,人物利益的得失、思想观念冲击的轻重。如毒奶粉事件的影响是从河北三鹿一家企业,逐步扩展到全国包括上游奶农、下游奶企的整个奶制品行业,进而到整个国家的公信层面。<br><br>意味着什么,实际上是在事件影响的基础上,通过评论或点评,给新闻事件定性。<br><br>至于各利益相关方的利害刺激上,我们需要关注正反双方通过其态度和行为上的“反作用力”,是在加强还是减弱事件的影响,促进还是阻挠事件的发展。<br><br>第三,预测事件下一步“如何发展”。当然,从理性、建设性的层面,还有一个“怎么办”的问题。<br><br> 5.原因Why<br>最后要谈的是新闻解读的最关键之处“why”。位于十字架下端的“why”元素,是继对新闻事件“时—空—人”框架分析后,在价值层面所做的深度上的拓展,亦即历史学家黄仁宇所说的“注重事实何以如是展开”。<br><br>策划会上,我们经常发愁于寻找一个报道的角度,在渴望灵感出现的过程中痛苦不堪。其实寻找独家的新闻报道角度,并不能被动的诉诸于随机的灵感,而恰恰在于对新闻盲点的洞悉(上文对“How”元素的细化),以及学科分析工具的运用(对“why”元素的深化)。<br><br>“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这句说《红楼梦》的话,恰恰阐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背景,看待事件的角度截然不同。那么找角度时,反推之,为什么不试试运用行业、学科的分析工具呢?<br><br>深化“why”,要求我们在新闻策划中主动、有意识地引入尽可能多的学科分析工具,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的解读,而非随意找几个万金油式的专家,在文尾做总结式的点评。而综合运用多学科分析工具,本身也是新闻策划从线状思维到网状思维的改变。<br><br>笔者查询了1993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共设五大门类、58个一级学科、573个二级学科、近6000个三级学科,其中新闻策划相关的学科工具运用,主要集中在五大门类中的人文与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有19个一级学科,其中最经常运用的分析工具,集中在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军事学等等。<br><br>学科分析工具的具体运用上,除了对学科专业名词的借势、套用外,更重要的是用学科中的规律、模式来观察和解读新闻事件。如我们经常用到的社会学中的阶层分析,政治学中的势力均衡。即使是博弈二字,也源自数学。<br><br>当然,心理学很多时候也可以作为观察新闻人物的一个工具。比如当事人自我意识、复仇意识或者愿望满足,是否推动了整个新闻事件的发展。<br><br>平常不妨多读读《社会学家茶座》《历史学家茶座》《经济学家茶座》之类的小书,可以用来训练自己的学科工具分析能力。<br><br>(作者:新华社参考消息报编辑) 节日新闻创新的若干路向——以南方都市报为例<br><br>时间外在于人类独立存在,本身是没意义的,每天24小时,都是“平等”的——是人类赋予了不同的<br><br>时间以不同的功能和意义:今天和明天不同,节日与寻常的日子更是不同。<br><br>不少“节日”兼具多种功能,比如三八节,一则提醒社会关注妇女权利与健康;二则女性放假,获得娱乐休闲时间;三则举办庆祝活动,官方往往选择这一天表彰女性中的先进人物等。<br><br> 由于“节日”年复一年,去而复来,和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关系密切,甚至影响巨大,所以,节日新闻也成为一个非常特殊的新闻品类,为媒体人所关注。<br><br>毫无疑问,“节”与“日”往往是如期而来,因此这样的新闻往往显得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缺乏冲突。尤为要命的是,节日年年过,新闻年年报,其操作也就有了固定的套路,固定的内容,对于读者而言,“年年岁岁花相似”,也就容易产生审美疲劳。<br><br>节日新闻的操作,之所以吸引力不足,一般来源于以下问题:<br><br>其一,对节日新闻的信息含量尚欠缺自觉意识。不少媒体仍以烘托节日氛围为己任,内容空疏,图个热闹。其实就其本质来说,节日新闻的重心仍是新闻,营造节日气氛并非其主要目的,报道新奇、可读和实用的信息仍应是节日新闻的第一诉求。<br><br>其二,主动策划不足,报道略显被动。不少节日新闻限于官方机构的发布,没能做进一步的拓展,导致内容不够充实,过于梗概干巴。如节日期间发布的表彰新闻,除了一个消息稿之外,一般是附上表彰名单,最多加上一些优秀人物简介,但依然面目模糊,不能引起阅读欲望,更难以给人很深印象。<br><br>其三,不善于整合与包装,版面形式感不够。承续旧有模式有余,创新报道模式不足,内容与形式均缺乏吸引力。<br><br>这就给媒体从业者带来了一个课题:怎样让节日新闻出新出彩,好看好读?怎样唤起读者的热情,寻找读者的兴奋点?<br><br>这里结合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的若干实例,来谈谈节日新闻的操作创新的4个路向。<br><br>以读者为中心做好节日服务新闻<br><br>典型个案:国庆推出“十一巡楼记”<br><br>2008年国庆黄金周大幕方启,各路开发商多选择在此时推出新盘,为广州持续低迷的楼市注入强心针。疯涨也好,阵痛也罢,留给这个黄金周的是一片未知数:价格是否回落?成交是否踊跃?市民选房口味有何变化?开发商促销有何新招?南都围绕黄金周进行策划,连续7天推出“十一巡楼记”,为读者提供详细的楼市信息。<br><br>我国的公共长假渐渐形成了假日经济,于是也就有了买家和卖家。媒体作为一个公共信息平台,做好资讯服务新闻也就是题中之义。2008年十一黄金周临近,业内人士预言,尽管笼罩在楼市头上的调整阴云尚未散去,但随着广州超过两万套新增供应的海量上市,大规模降价促销战拉开序幕,以及供需之间找到难得的契合,黄金周的市场对买卖双方还是很有期待的。这是南都推出这一连续报道的背景。<br><br>这个策划每天一个版,约4000字。在具体操作上,分三个层面进行。首先是官方宏观信息,其次是记者的楼盘实地调查分析,再次是市民购房心得与个案探查。比如第一天的报道,就援引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的阳光家缘网站发布的数据作出楼市的总体介绍,目前全市十区可售商品住宅为33629套,与2007年十一黄金周基本持平。记者的实地调查表明,以花都、番禺为代表的近郊四区新产品取代中心城区,成为广州楼市新的市场焦点。同时,记者还对购房多位市民进行个案采访,其中的心态也耐人寻味:“买了怕价跌,不买怕错过”。<br><br>这次策划较好地把握了节日消费报道的商业、新闻、服务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商业维度是说,这次报道配合报纸的广告,对开发商推出的楼盘信息予以及时发布;新闻维度是说,对楼市行情做谨慎的分析,以数字和案例说话,既不故意唱衰楼市,也不刻意鼓吹楼市向好;服务维度,就是提供各种详尽的资讯和购房技巧,对消费者者作出提醒。这样,节日新闻既与发展商相配合,获得广告效应,更提供了实用消息,成为购房信息参考,服务了市民。<br><br> 提示:节日消费须避免报道失衡<br> 其一,选择参与性强、为较多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策划的主题。比如,多年之前许多市民选择在黄金周出游。在相关法规、相关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旅行社及导游往往利用信息不对称,作出损害游客利益的事情(包括货不对板,导游误导游客消费等)。南都当时就多次做专题策划,记者明查暗访,对旅游行业的灰幕予以披露。近两三年来,房市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以此为主题进行节日新闻策划,就容易与读者的需求相契合。<br><br>其二,媒体做节日消费新闻的策划,须避免因报道失衡,损害一方利益。在节前与节中,媒体往往承接了大量广告。利益当前,有些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出现傍大款的现象。比如由于房地产商的广告投入甚多,某些媒体就成为开发商的同谋者,在房市不景气的情况下,依然鼓吹向上利好消息,诱使市民尽快出手买房。这就是利用媒体公共平台误导消费者。长此以往,就会影响节日消费新闻的信誉度。<br><br> 将科普知识贯穿在曲折可读故事中<br>典型个案:及时推出“艾滋妈妈”产子全记录<br><br>2007年世界艾滋病日前夕,南都刊载了《“艾滋妈妈”产子全程记录——一名漂亮妈妈的抉择和那些充满期待与恐惧的时时刻刻》,这篇近4000字的通讯以温情的笔触,详细记述了一名女子怀孕3个月发现自己是HIV携带者,此后她的生活为之大变。她如何面对丈夫?如何面对婆家?到底要不要这个孩子?母婴传染的几率有多大?孩子面对着怎样的未来?种种细腻的叙述让人为这个小生命的诞生既高兴又忧心。<br><br>大的节日,往往有更多的主题可选择,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比如春节、国庆等。但对于仅仅放假一天,乃至不放假的小“节”小“日”,主题更为单一,又如何展开报道?<br><br>如果经常拿一些老生常谈的信息充作新闻,那就会让人提不起阅读欲望。比如在“6.25”中国国土日,如果只从面上谈论一些国土保护面临的危机现状等,仅靠提出一些口号似的警示,就难以引人共鸣。再比如,经过多少个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艾滋病知识的ABC,对多数读者而言,已不陌生,如果再重头报道这类信息,读者就会觉得收获太少,不解渴。<br><br>但同一个主题,如果换一个提问方式,读者就会被你吸引:你知道艾滋病人发现怀孕了会有怎样的心理变化?腹中胎儿是否一定传染得病?说实在的,在读《“艾滋妈妈”产子全程记录》之前,笔者对此是不甚了了的。<br><br>通过艾滋病人生孩子这一真实的个案,我们不但了解到当事人的悲哀与喜悦,担心与期盼,还对艾滋病的传播渠道、防护手段等,有了翔实的了解。这就让读者在艾滋病日获得了更具吸引力更具新意的信息。而读者在这一令人感慨与揪心的故事中学到的防艾知识,多半会彻骨难忘。<br><br>上述这篇极具吸引力的报道可谓来之不易。从医院了解到这名孕妇的相关信息之后,记者用手机短信、QQ、电话等多种方式,与这名“艾滋妈妈”进行了数月的沟通,正如我们所能理解的,艾滋病毒携带者几乎是出于本能,和陌生人交往总是带有拒斥心理,记者的真诚与爱心打消了这名女子的顾虑,最终,她百般犹豫之后答应了接受采访。——若非记者的耐心与毅力,单靠医院发布的信息,在国际艾滋病日到来之际,这篇跟踪数月深入揭示“艾滋妈妈”内心世界的稿子是万万做不出来的;报纸也只能像其它媒体一样,刊登一些大路货了。<br><br>提示:提前筛选,找出有故事的人<br><br>其一,这种主题单一的节日,要把枯燥的数字,笼统的总体现象化为具体的个案,化为生动的故事。如果有更富细节性的,更具冲突性的事件,平淡之局就会为之改观,让人在故事的跌宕起伏中习得相关的科学知识,获得教益,就成为新闻的上佳选择。<br><br>其二,需要提前准备,逐个筛选,联系好个案采访,找出有故事的人。如果等待某节日到来,有关方面统一发布了消息才来进行现场采访,那就形同临渴掘井,新闻也就很难做到精彩。如果错过了节日,这些和节日相关的报道也会淹没在日常新闻里,社会效果也会大打折扣。<br><br>比如,劳模刘呈福的职业是殡仪馆化妆师,读者对这个不为人们了解的职业是有着好奇心的。2007年五一劳动节时,珠海市表彰这名劳模,记者在会上试图联系采访,但当天没能采访到。这样,珠海新闻版五一当天只能报道劳模表彰,刊发通稿和劳模名单了事。一个多月后,记者才采访到这名劳模,虽然没有错过这个题材,但时效性逊色不少,稿件也就失去了报纸的显要位置,这也算是个不小的遗憾。<br> 重大节庆进行多角度纵深策划<br> 典型个案:抗战胜利日大型特刊<br>南都在2005年9月3日这一天,策划推出了全彩印刷的《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特刊》共84版,分上篇“胜利日”、中篇“忠烈祠”和下篇“和平路”,详尽回忆了60年前全国十大城市的庆祝盛况,多方采写还原国共抗战英雄的事迹,对当下中日关系各层面进行了深入展示与反思。仅一天时间,特刊便一纸风行,畅销广东。<br><br>此前,大型连续报道《寻访抗战老兵》记者分赴20多个省市,采访了60名抗战老战士,从2005年5月9日到9月2日,连做60期,涵盖各大主要战役,包罗诸多阶层,从而构成了一部个人化的口述抗战史。<br><br>一般的节日,只要稍加重视,予以策划,就可给读者端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大餐。但对一些逢五逢十的重大节庆,则可考虑投入重兵,做更为全面与纵深的策划,创造出令读者耳目一新的新闻产品。<br><br>《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特刊》提前数月就开始策划,报社调集最强的编辑力量投入,获得全国省级晚报都市报好新闻一等奖,同时获得南方都市报新闻奖金奖。有评价说:“历史书对抗日的记载也没这么详实,像藤县保卫战、入缅作战、十字岭战役,书上记载很少,特刊给了我们一个全面的抗日史。”<br><br>而大型连续报道《寻访抗战老兵》,以当下史学界颇为流行的口述史方式操作。所揭示的宗旨是:重现历史迷思中人性的温暖,还原宏大叙事下细节的真实。报道的价值在于首次将抗战的主角从历史上的大人物转移到普通老兵身上。尤为可贵的是,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主角国军战士的功绩加大了报道力度,,揭秘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抗战细节,改变了一直以来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报道不平衡的状态——许多读者对此赞不绝口,认为这让他们对历史的认知更为客观全面。由于读者反响强烈,该连续报道后来结集成书,曾进入图书畅销榜。<br><br>提示:选准角度,发掘出全新信息<br><br>其一,大型节日报道,切忌拖延时间过长,报道要压缩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段内,否则,阅读的连贯性不足,不易形成一个阅读期待。《寻访抗战老兵》推出初期,由于采访对象比较难找,出现了时断时续、不够紧凑的局面,有时两期之间间隔半个月之久,读者甚至来电询问,报道还在继续吗?后期增多了记者人数,加大了采访力度,报道推出周期短,密度大,反响就日益强烈。<br><br>其二,这类节日报道切忌贪大求全,关键是选准角度,发掘出新信息。比如,寻访抗战老兵报道,对历史教科书着墨很少的国民党正面战场做了适度倾斜精心还原,令不少读者耳目一新,“感觉震撼”。<br><br> 创造新颖的报道形式对抗单调沉闷<br> 典型个案:“黄金周羊城三人行”<br>2004年五一节,南都做了一次颇为成功的黄金周报道策划,内容和往昔并无什么大的差异,是有关旅游、购物、美食、交通的,话题似已不新鲜,但在包装形式上则迥异于以往。7日里每天一个版的连续报道,以“黄金周羊城三人行”为主题进行体验式采访报道。三人中有老记者、外来游客和老市民(游客与老市民均提前发布消息公开招募)通过外来游客新奇的目光发现黄金周优点与问题,通过习惯广州生活的市民“老眼光”进行导游与释疑,通过老记者的主持和综合,予以报道写作。<br><br>版面以形式感取胜,制作统一的LOGO;在标题制作上,尽量做到从个案切入,以点带面,揭示出广州旅游硬件或软件中某方面的欠缺。版面设置了若干板块:<br><br>“三人行”板块:按照现场版操作,在写作上要求有细节描写,有事件或情绪的冲突或对立,力求生动鲜活。平淡中见冲突。<br><br>“三人吧”板块:要求记者和游客对话,要对当天行程中遇到的一些现象进行评议,尽量做理论上提升,提出建议和意见,给人一定的深度感。<br><br>七天长假,最大的卖点就是假日游玩休闲。这一主题已然设定,内容似乎难以出新,我们就要在操作形式上“搞搞新意思”。按照以往的操作方式,也就是报道某某公园或名胜有哪些新办的活动;游客最旺的是什么景点;购物者往来如织,商家赚钱几何,假日办对游客的提醒等等,多是以动态资讯为主。这些内容均呈“单兵作战”局面,缺乏整合,版面形式相对单调平淡。但这一策划通过形式上的创新,提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反响很不错,不少读者来电认为这个报道“很可读,讲出了黄金周中普遍存在的多种现象,提了些问题,却又轻松愉快。”<br><br>提示:形式创新,内容亦需避免注水<br><br>其一,形式的创新,目的在于变数字综述为感性体验,变静态描写为生动口语冲突,变歌舞升平为问题发现。需要强调的是,这里谈形式上的创新,就内容而言,也需扎实有料,避免注水,否则招引“金玉其外”之讥。“黄金周羊城三人行”策划之初,即有明确的定位:要保证连续报道的新闻性,在对广州的旅游软件和硬件作出观察和思考,带一点挑刺的眼光,保持一定的批判性,而不是一片“莺歌燕舞”。事实上,有关部门对本报标题“陈家祠遍寻不见英语解说员”的报道有意见。不过,据记者说,所写都是所见,有时间有地点,不担心采访失实的问题。从另一角度来看,我们的报道引起了相当的关注。没有一点负面反应的新闻读来不太过瘾,是不是?<br><br> 其二,在长假里不能仅仅刊发官方新闻,或靠读者报料采编突发事件,这就等于靠天吃饭。我们还要在形式上策划包装一些专题,以丰富充实节日版面,让报纸有独特的亮点出现;另一方面,也可显现记者和编辑的主动精神,创造精神。<br>(作者 韦中华:南方都市报要闻部副主任)<br> 今天的“策划”让媒体如此尴尬<br><br>“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曾被众多家长当作金科玉律教导他们上小学的孩子,与此相类似,许多媒体人士在探讨媒体竞争的策略时,也众口一词地说“策划、策划”,大有“做了策划,走遍天下也不怕”的意味。情况果真如此吗?非也,太多的泛滥的所谓“策划”使受众望之欲逃。<br><br>策划本无错,报人泛滥之。大约是从1996年起,中国新闻界开始引入策划的理念,并在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新闻策划”的大讨论。那时,善做专题策划的《新周刊》刚创刊不久,锐气十足,其精彩的策划让读者倍感新鲜,一时间,好评如潮,也给众多报刊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和示范。于是乎,各大小报刊开始慢慢地边学边练地尝试着搞起了策划。<br><br>随着网络的普及,资料搜索等技术上的障碍被扫除,策划从精英阶层坠入民间,开始在报刊上泛滥。其中,尤以1999年末的迎接新世纪策划最为滥俗,当时,几乎无报不策划,无不是几十版、上百版,整个是图书馆大搬家。太多的低水平重复终于使所谓的策划沦为“鸡肋”,被读者厌弃。<br><br>高潮过后,报人激情渐消,策划也是有一搭没一搭,时有时无。有时,即使搞策划也是难以引起读者的兴奋,读者已进入阅读疲倦状态,产生了对策划的“抗体”。<br><br>受众之所以对策划不再感兴趣,是因为策划有了“规律性”,策划有了套路,受众甚至可以在不看报纸之前就能预见策划的内容。原本高级的智力活动竟然沦为可以机械复制的模本,对国内传媒业的繁荣也是一大讽刺。笔者将国内媒体的策划分为四种套路并作一解析,意在引起媒体人士的警觉,唤起传媒创新的紧迫感。<br><br>《新周刊》式策划:盘点式精品战略成也策划,衰也策划。<br><br>《新周刊》被称为国内的期刊教父,其专题策划的确对国内报刊策划的发展起了启蒙的作用。正是凭着其精到的专题策划,《新周刊》在创刊的很短时间里成为报刊中的一个名牌,策划成为其主要卖点。<br><br>北青报式策划:信息全提供<br><br>与《新周刊》不同,北青报的成功得益于早期扎实的做新闻功夫而不是策划,笔者至今仍很清楚地记得1996年时北青报的“新闻周刊”,其拳头栏目是“新闻竞标”,由社外作者投稿竞标打擂,作者写什么就上什么,几乎没有专题策划的影子。那时,互联网还未兴起,一般作者写大文章很难,所以,当时北青报“新闻竞标”上的一些“大文章”很吸引读者。其后,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策划风的盛行,北青报开始有了自己的大的专题策划。<br><br> 代表作:1 节日专刊(2001年9月20日,共20版)<br> 本报答谢读者海陆空大行动<br> 不出远门尝新鲜<br> 四海漫游情报站<br> 自驾逍遥走四方之北京周边<br> 自驾逍遥走四方之外地<br> 俱乐部户外总动员<br> 七天休整身与心<br> 休闲二十一条军规<br> 重阳登高石景山<br>吃购玩逛马前炮……<br><br> 2.七一纪念特刊(系列形式)<br> 献给党的80个祝福(80个人的心声)<br> 80年80问<br>80年80人<br><br>套路解析:在专题策划方面,北青报是后来者,由于其开本大版面多,形成了量大报厚的风格。<br><br>北青报的专题策划中有着很重的《新周刊》的影 子,这在2000年10 月2日的“奥运大盘点”中最为明显,完全照搬了“╳大”的模式,搞了“十大新闻”、“十大突破”、“十大感动”、“十大表情”等共11个“十大”。还有 “80年80╳”式的数数,单纯地凑数实在让读者生疑,难道真有“80╳”这么多?难道只有“80╳”这么多?客观的事实全为这主观的定数服了务。<br><br>倒是“节日特刊”这类策划更好地体现了北青报自身的特色,那就是全方位大容量的信息服务,关于国庆节期间的方方面面的信息资讯应有尽有,实现了新闻纸即信息纸的价值回归。<br><br>北青报专题策划的最大特点是“大”,大版面、大标题、大图片,每版只有一个大的重磅标题,这个标题有时甚至占一半的篇幅,然后再加上少量的文字。所以,北青报虽动辄几十版,但阅读起来却很快,不会占用读者太多的时间 ,感觉就是走马观花,很有古人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感觉。<br><br> 优点:信息量大、实用性强<br> 缺点:深度不够,只顾跑马圈地忘了深入开发<br><br> 南方周末式策划:横向挖掘<br>如果说北青报式策划是红酒兑水,那么南方周末式策划则是高度白酒,量少而劲大。就版面来说,南方周末式策划一般不超过10版,但内容密度大,有深度,有翻不动的感觉,往往读完全文要用一两个小时。<br><br>代表作;1 WTO与中国(2001年10月11日共5个版的篇幅)<br> 入世考政府(开篇,署名文章)<br> 中国入世谈判代表访谈(记者专访)<br> 法学专家访谈(记者专访)<br> 独家采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课题报告负责人<br> 政府职能转变之一:从北京地铁亏损说起<br> 政府职能转变之二:天津开发区的启示<br> 政府职能转变之三:少一些盖图章的手<br> 政府职能转变之四:汽车业“国家队”的梦想<br> 政府职能转变之五:海关的变化<br> 政府职能转变之六:“大盖帽行业”该清理了<br> 政府职能转变之七:把社保的伞撑得更大<br>结束语:WTO变革政府<br><br>套路解析:南方周末的专题策划采用横向打点式方法,选一些与专题内容有关的典型个案深入剖析,逐个解剖麻雀,然后串起来看就是一个个精致的项链。这在其年度报道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该报在国内选了有代表性的三个地方,每年年终都派记者对三个点进行调查采访,把三地的报道连起来就能了解到一个大致全面的年度发展状况。这种方法较为独到,肯定不会与别人撞车。<br><br>南方周末专题策划的一个特点是内容全面,就“WTO与中国”来说,既找了谈判代表,又找了法学专家、国务院有关研究人员,各个层面的人士都发了言之后,又选取了7个地方或行业的案例,就事论理,有论有据,内容扎实而不偏狭,题材重大而不苍白空洞,有启发性,有可读性。好比在这一领域内深深地打了几个桩连成了一道篱笆,别人在此领域很难突破。又好比用梳子筚了一遍,思路清晰,杂乱顿消。<br><br> 优点:全面而深刻<br> 缺点:内容密度太大,读来坚硬不易消化<br><br>中青报式策划:纵向追踪<br><br> 中青报主要靠单篇报道单打独斗,较少做大的专题策划,但不做则已,做起来就有效果。<br> 代表作:核酸批判报道(2001年2月1日——2001年3月23日)<br> “基因食品”对健康并无帮助(2月1日)<br> 百姓关注“基因食品” <br> 专家解说外源核酸(2月14日)<br> “核酸论战”的意义(3月7日 署名评论)<br> 核酸光环开始消散(3月17日 本报调查)<br> “核酸之争”再追问(3月20日 署名评论)<br> 辽宁处罚珍奥核酸(3月22日)<br> “核酸保健品进入中南海”不实(3月22日)<br> “核酸听证会”主办者认错(3月22日)<br>核酸产业真的面临国际威胁吗(3月23日 本报调查)<br><br>套路解析:其实,中青报的专题策划是最不讲套路的,其风格是典型的自然主义的,顺其自然,绝不拔苗助长,为策划而策划,一切视事态发展和报道需要而定,不急不躁,临危而不乱,颇有大将风度。<br><br>中青报专题策划的最大特点是选题的弱势关怀,选题上避开众人争说的热点,而将目光投向社会的弱势阶层,如“进城务工青年创业寻踪”、“‘打工仔’生命健康权问题”等,极富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br><br>中青报专题策划的操作手法是不拘一格,新闻、调查、评论、来稿均可为其所用,体现了其内容操作上的开放性、包容性。同时,时间上的开放性也是其一大特色,不急于结束战斗,而是在持久战中看清问题的本质找准要害,做出更准确的报道。<br><br>中青报专题策划的另一特点是举重若轻,看似不经意间成就了一系列精彩报道,并不像有的报刊那样倾巢而出全体动员大呼小叫,而只是由一两名记者完成,编辑部在后方做些思路和资料上的帮助,比如核酸系列报道就是由一名记者完成的。<br><br> 优点:准确、深入、透彻<br>缺点:弱包装减弱了冲击力<br><br>小结:以上具体分析了四种报刊的策划模 式,它们只是各自类型的代表,它们分别采用的套路就像武术中的南拳北腿、少林武当一样在技法和风格上各有侧重,效果当然也是各有千秋。但社会是多元的,不管什么人,单靠一种方式应付一辈子的情况是一去不复返了。世事皆在变,惟有变是不变的,创新的确是传媒的活力之源魅力之源。<br> 重大新闻策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br><br>有人说,新闻策划是新闻出新的“魔棒”;有人说,新闻策划是新闻信息量新的“增长点”;还有人说,新闻策划是新闻报道的“又一次成熟”。这些话都从某个侧面说明了新闻报道策划对于充分利用新闻资源、提高新闻媒体竞争力的重要性。其中重大题材策划,是对媒体策划水平的综合考量,也是媒体市场竞争的制胜法宝。现在,我们来“拆解”部分媒体重大题材策划的一些“妙着”、“高招”,看看能带来多大的启发和教益。<br><br>重大题材策划 关注热点焦点<br><br>党和政府想说的,事关全局性;人民群众想听的,常常带有普遍性。两者关注的集中点,就是新闻关注的焦点。重大题材的策划选题,如果在这个结合点、集中点上寻找,就能提高受众的关注度,增强报道的针对性、有效性。<br><br>从2002年开始,新华社每年都要在春节前后,也就是农民工返乡或回城的时候,组织有关农民工的大型调研式报道。第一次策划叫“走近民工”,第二次叫“关注民工工资”,第三次叫“农民工子女求学调查”,第四次叫“农民工文化生活调查”,第五次叫“新春回访农民工”。每一次报道都集中在一星期左右。为了写出深度,写出感情,新华社确定了体验式采访的思路,着重反映农民工的生存状态,挖掘他们的情感世界,目的是引起社会关注。新华社把党和政府想说的与人民群众想听的结合起来,使农民工报道成为重大题材报道的又一次成功策划,从而也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决策。2006年3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br><br>重大题材除了关注上下瞩目的焦点,还应把握应时而生的社会热点。2002年11月,28岁的呙中校以“我为伊狂”为网名,分别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和新华网“发展论坛”上贴出了长达1.8万字的《深圳,你被谁抛弃》。这篇文章恰如一枚深水炸弹,引爆了一座城市的集体情绪,不仅从网上波及到民间,连政府官员开会的时候都谈论它。借着不久后深圳市市长在市委会议上正面回应《深圳,你被谁抛弃》的契机,南方都市报在统一刊发会议通稿的第二天,以7个版的篇幅刊登了《深圳,你被抛弃了吗?》的专题报道。如果到此为止,南方都市报只能算是报道策划,但此后的发展就越来越具有事实策划的色彩。报道刊发次日,南方都市报根据读者来电反映的情况,推出了第二轮报道《深圳人诉说十大期盼》。随着报道的继续深入,南方都市报主编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设法促成作者与市长见面,将讨论本身和文章作者追踪两条线索重新融合,达到高潮。”经过记者多次联系,深圳市市长终于与“我为伊狂”正式对话。这场特殊的对话引起了各媒体的极大关注,《深圳,你被抛弃了吗?》大型报道也有了圆满的结局。<br><br>典型人物策划 力求真实准确<br><br>典型人物是真实、立体、血肉丰满的先进人物。那种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塑造十全十美的“高大全”式的典型,把一个原本真实的典型弄得完美高尚得失真了,只会适得其反,达不到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的作用。真实性是产生感召力的源泉。<br><br>1997年,新华社记者到大庆油田采访被誉为科技战线 “铁人”的王启民。去之前,这个典型已经在当地报道过。面对中央新闻媒体记者的集体采访,王启民说了这样一句话:谢谢大家,我也要向王启民学习。<br><br>王启民向王启民学习?开始时记者还不太理解,细细品味便感到,他的潜台词是:新闻报道中的王启民是理想化的王启民,我也要向这个王启民学习。<br><br>王启民的话给记者很大震动。新华社记者商量,一定要单独采访王启民,一定要走进他的内心世界。<br><br> 在单独采访过程中,王启民袒露了很多心声。他说,在事业与家庭不能兼顾时,他选择事业是正确的但也是痛苦的,比如母亲病危,妻子回老家生产等等,他都没能及时赶回去。在“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年代,每一个大庆油田的技术骨干遇到这样的事,都不会当“逃兵”。但选择不等于无情。<br>王启民托人照顾妻子,托亲戚照顾母亲,还怀有忙完这两天就回去的心理。谈起这些经历,王启民仍有深深的遗憾。记者在采写主打通讯《科技战线的“铁人”王启民》时,还采写了《“铁人”家人话“铁人”》、《“铁人”的遗憾》,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王启民丰富的情感世界。在《“铁人”的遗憾》这篇稿件里,记者用了三个小标题,写出了“铁人”的另一面,包括“我爱人才,却没能完全留住”、“我爱妻子,却没能完全尽责”、“我爱父母,却没能完全尽孝”。结尾写道:抚今追昔,王启民哽咽着说:“我不是个孝子。”说完,缓缓地低下头,久久无语……记者觉得,这才是真实的王启民、可信的王启民。<br><br>典型人物必须真实,还须准确。这里的准确是指定位准确,就是寻找重大典型人物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挖掘蕴藏在典型人物身上最本质的特性。只有定位准确,才能真实地再现典型人物风采;只有定位准确,受众才能乐于接受。以徐虎这个典型人物为例,他的身上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人民日报发表通讯《普通劳动者的榜样——徐虎》,以其将本职工作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的高尚境界为主线,准确地再现了他的本来面目;光明日报则认为,“徐虎是新时代为人民服务的楷模”;而解放日报、文汇报则定位于“九十年代的雷锋”。哪一个最准确?笔者认为,还是“普通劳动者的榜样”更好。<br><br>人民日报通讯的作者在采访扎记中写道:“在构思时,我们曾反复商量,徐虎事迹的本质是什么?应该把他放在什么位置来写?”他是劳动模范、共产党员,在他身上体现了很多先进人物的共同特点。徐虎不是雷锋简单的重复。他们也想从“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的角度去表现徐虎,但这样写似乎不符合他的身份,因为他毕竟不是党的领导干部。有人认为可以把徐虎写成新时期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但他们认为徐虎只是一名房修工,如果从这个角度去做文章,难免有些牵强。相反,把徐虎放在一个普通劳动者的位置去写,倒更能准确地反映这个典型人物的本质特点。在这里,作者对人物定位思考深刻。在他们笔下,徐虎真实地立了起来。<br><br>会议活动策划 要有大局意识<br> <br>有大局意识,才能采编胜人一筹的精品来。<br><br>写重大会议报道,一方面必须按照会议的既定程序来写,另一方面还应该按照新闻规律,遵循新闻创新的思想来选取材料、确定主题和谋篇布局,力求使报道紧凑,主题鲜明、深刻。人民日报历来把每年的“两会”报道,作为全年工作的重头戏,从把握大局的角度入手,策划报道的指导思想、采写过程、版面编排等。关于“两会”程序性的报道主要靠消息,总结性的报道主要靠特稿,解释性的报道主要靠十几场答记者问,而需要论述的问题,则主要靠社论、评论和谈访录。这样多层次交叉,就可以基本保证对大局的全面反映和评述。在此基础上,他们按照创新的原则,每年开辟几个新栏目。“两会”中的新华社,力求“准、快、深、特、新”,即政治、政策和事实上准确,报道时效快捷,报道主题深刻,报道视角独特,报道手法新。在做好会议程序性报道的同时,他们采取了以栏目带稿件的做法,如“‘两会’看数字”、“‘两会’与百姓身边事”等。由于栏目策划到位,从而开阔了记者的思路,带出了一批有影响的力作。<br><br>胸中有全局,还体现在平时的重大活动中。2004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前一天,胡锦涛总书记到北京佑安医院看望艾滋病人。在此之前,有关部门召开协调会通报了这次活动的情况。新华社记者当时突出的感觉是,最高领导人看望艾滋病人的举动,必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经过与有关部门沟通,他们对这一重大活动的新闻报道进行了统筹策划,就是国内、对外、摄影、网络进行协作联动。<br><br> 在前方记者和后方记者的密切配合下,当天活动结束后10分钟,新华社就对外播发了《中国国家主席与艾滋病人握手》的中英文快讯。此后,在活动结束1小时内又发出简讯、详讯和摘要消息等10条稿件。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迅速转发了新华社的报道,并大量引用报道中的观点,对中国领导人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这次报道基本上把内宣和外宣的价值做到了最大,实现了新华社正确引导国内舆论、积极影响国际舆论的目标。<br> (作者单位;人民日报浙江记者站)<br> 首席记者20条心得:对经手的每个字负责,写留得下来的稿子<br><br>郭泉真 2001年入职成为解放日报机动部记者,2007年任部门副主任,2011年起历任机动部主任、国内(机动)部主任、天下频道总监,2017年获聘报社特聘首席记者至今。<br>去过艾滋村,钻过长白山,多次作出全国热点事件调查、热点人物专访。十年两至黄河源头,报道入选中学语文教材。<br>负责特稿栏目获上海新闻奖名专栏,负责国内报道获全国政协主席批示表扬,参与“解放分析”获中国新闻奖名专栏。个人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上海优秀新闻工作者,2006年被选调市委重大题材组参与《日出江花——青年江泽民在上海》丛书部分内容采写整理。采编作品获上海新闻奖特别奖、一、二、三等奖,全国省级党报好新闻一等奖,华东九报好新闻奖等10余次。<br><br>我总的体会是:新闻报道和所有写作一样,有文无定法的一面,这个法指笔法,但又确实有着一定之规,这个规指规律、常规。<br><br>我非常有幸,来到解放日报这个高度重视新闻业务的地方,从大量前辈身上学到很多,尤其刚开始机动部的熊能老师、盛晓虹老师两位师长,业务极严格,氛围极温暖。多少个深夜,在汉口路16楼,熊老师带我们一句句改稿,盛老师送上热腾腾的、从九江路那家巴比馒头店买的包子。熊老师是带我们“一根骨头一根骨头”过,我双休日早上做梦都在想怎么改导语,这是不止一次真实发生过的事。盛老师业务同样精到老辣,我一直记得他说过两句话:一是“抓住读者的第一眼”,这在今天也不过时;二是“自圆其说”,让我们没有碎在地上站不起来。<br><br>我还一直记得,王仁礼老师就站在我们部门的过道里,笑眯眯地说:将来你们会感谢今天的。23年了,确实。不是历历在目,而是在心。所以我想今天最重要的,是把前辈给我的,我感悟实践的,和盘托出,提供给年轻的同事参考。需要说明的是,有的纯粹是前人的,有的完全是我的,有的是结合发挥的,限于时间不一一说明。好的、正确的是前人之功,错的、不准确的责任在我。<br><br>具体是20句话。<br><br>1、自中流击水<br><br>这是从我们工作的站位角度,就像去年全员培训说的“至关重要”——<br><br>“自中流击水”这五个字,是我工作不久看到过宋超老师以前在一篇文章中提出的观点,一直印象很深。我的体会就是我们要做至关重要的事,党报立场不光要主流,而且要从中流下手、在中流成为砥柱,而且是去“击”水,而不仅仅记载。我们讲业务,这可能是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我们的业务不是纯技术,而首先是党报价值立场。<br><br>2、像总编辑一样思考<br><br>纯粹从业务上说,换个角度,跳出来看——<br><br>不妨经常从陈总的角度,或者就假设自己是总编辑,在头脑里做做换位思考的思维训练,真切地体会一下报社为什么要发这样的报道,读者为什么要看这样的报道,再去看自己的选题,可能就更懂得怎么找选题、怎么开掘立意、怎么把握方向。<br><br>3、读者是零<br><br>我们是站在门槛上的人——<br><br>是把门内介绍给门外的人,不能站在门外做门外汉,也不能站在门内阴影里让读者看不清。我们是已经采访、了解了许多,但读者是一无所知,是零。所以我们的介绍、转述,要高度注意让读者能明白。所以熊老师会说“读者是零”,比如他也一直说,数字没有对比就没有意义。<br><br>4、通达为美<br><br>我们的文采首先是准确,是晓畅,是事实与逻辑的漂亮发力,是紧扣立意的精彩细节——<br><br>新闻报道不是散文,不是申论,不是论文。我们不是文人而是报人、党报人、新闻人。我们是大清新,用事实说话,堂堂正正,实而有味。<br><br>5、像拧毛巾一样“死磕”逻辑<br><br>拧得越紧,甩开时(逻辑的发力)就越漂亮——<br><br>这件事是要“死磕”的,尤其工作头几年。始终要问自己三个问题:我为什么写,报社为什么发,读者为什么看。其实找什么选题,挖什么立意,采什么细节,写什么导语,骨子里都是逻辑。熊老师说,逻辑的水分挤得越干,拧得越紧,毛巾甩开时的那个旋转就越漂亮,文章的逻辑发力就越强大。<br><br>6、特殊性<br>特殊性<br>向心·发散<br>细节·开头·文采<br><br>这是一个逻辑金字塔:最上面是“特殊性”,每一次采写都有一个特殊性;中间是熊老师说的“向心与发散”,就是归纳与演绎;底下是“细节、开头、文采”,是三个抓手,可以具体从这里去抓逻辑紧不紧。采访要高度重视细节,写作要高度重视开头,而衡量这个细节和开头好不好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逻辑。<br><br>7、像“大师兄”一样采访,像“二师兄”一样写作<br><br>意思就是——<br><br>采访要完全打开自己,像孙悟空一样千变万化,钻到人家的肚子里去,掘地三尺,熊老师还说过一个词“空前绝后”,前面采过的等于没采过,后面的也不用再来。当然决不能违背新闻伦理操守。写作要像猪八戒,不停地倒打一耙,勾着读者追下去。<br><br>8、过五关、斩六将<br><br>五关指:采访关→写作关→选题关→大局关→人本关<br><br>第六将:每一关都需要的逻辑——<br><br>刚工作先要能拿到料,再能够写出一段,然后写出一篇,再然后是报出好题,到这步基本就能成为一线骨干。然后是学会把握。最后是人本关。熊老师当年写查文红,大家忽然发现坐在电脑前改稿的他不见了,一找,原来一个人躲到僻静处哭了起来,被深挖出来的感人事迹感动了。<br><br>9、文字→内容→立意→角度<br><br>要有针对性——<br><br>从讲究文字,到懂得文字背后是内容,再懂得内容背后是立意,再懂得立意背后是角度,记得裘总有篇论文就是《说角度》,这是新闻业务认知不断精进深入的过程。角度背后是什么?可能是针对性。<br><br>10、功夫在诗外<br><br>建立自己的体系·注重立意的“三观”(宏观中观微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br><br>立意的生发,需要积累、见识,需要脑力眼力脚力。刚开始可以从自己喜欢擅长的领域出发,去逐步建立自己的体系,进而提升对一个选题生发独到立意的能力。立意也有“三观”,宏观中观微观是方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深处的支撑。中观比较容易忽视,但其实可以不时练练,就是领域性的、行业性的、年度性的。<br><br>11、留心处处皆是料<br><br>采访的时候,把自己变成一个雷达——<br><br>我父亲曾教育我,有句话叫“留心处处皆学问”,我把它变了一下。<br><br>12、最艰难处,再走一步<br><br>工作23年,不止一次因此尝到甜头……<br><br>13、挖最典型的料,写最精当的文<br><br>采访要拿屋子里最珍贵的料·写作要一击毙命即撤:一定要写到位,但一到位就跑,不浪费读者时间——<br><br>我学车的师傅说,过路口一定要像做贼一样,迅速左顾右盼、快速利落通过。写作也要有这种紧迫感,高度注意不浪费读者时间。这就要求材料首先要典型,然后写作要精当。西方有学者说“谋杀你的美人”,不典型的材料再漂亮也要舍弃。<br><br>14、二八定律<br><br>20%道理,80%细节——<br><br>就是说理的部分最好不超过20%,剩下80%用事实说话。我对《县委书记的榜样》做过定量分析,全文大概120个自然段,90多个都是事实和细节。当然有些体裁有具体情况。<br><br>15、成为你自己<br><br>找到自己的语感,形成特色和风格——<br><br>记得以前有一位名记者,说他早年没人教,就自己一遍遍读新闻奖作品找语感。熊老师也一个人去过公园读范文找语感。语感是要自己找、反复琢磨的。电影、音乐有千变万化的节奏感。我和家人在浙江旅游,看江上竹筏,撑杆的人如何顺流而下,也会感到一种行文的语感。找语感最后还往往会回到像自己平时说话,但是螺旋式上升、规范之后脱颖而出的自己。其实所有业务环节的锤炼,都是“一根骨头一根骨头”过,但最后自信地成为自己,形成特色风格。<br><br>16、对经手的每一个字负责<br><br>有点稿子比天大,有点周伯通的痴,有点不疯魔不成活、追求极致、精益求精,有点考证精神,有点文史哲——<br><br>这很难,尤其现在,但至少不能百度就行。<br><br>17、珍惜年轻时达到的深度体验<br><br>头些年最有时间和条件,去实现一辈子可能也再难达到的深度体验——<br><br>熊老师多次讲过这个意思。我体会这个深度不是专家型的知识积累,而是全身心投入采访写作的深入度,深度掘进过、抵达过地下很深很深处的体验感。在部门领导、业界前辈指导下,登上过山头,看到过风景。有了这种深度体验,就会知道什么是好的。以后不管做哪个领域,都能知道什么才是深入,怎样才算独到。我写“上海两千年人物考”就很有体会。<br><br>18、分析每一处改动<br><br>熊老师曾让我拿一张纸,对他改动的100多处,包括标点符号,写出我理解的改动理由。我最后剩了两三处不懂的再问他。现在当然情况不完全一样,但研究别人怎么改自己的稿子,可能还是一种最直接有效快速提升自己的方法。<br><br>19、吸星大法<br><br>学会学·向一切人学习——<br><br>我从武侠小说收获到的,一是侠之大者,二是古龙的简洁,三是吸星大法,把别人深厚的内力、好的地方,都学到自己身上来。我父亲也教过我,好像是列宁说的,向一切人学习,哪怕是敌人。我当然没有敌人,但确实“学”这件事本身就要学会学,要放下自己,真正虚心。<br><br>20、写留得下来的稿子<br><br>这是在汉口路(300号,解放日报原社址)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后来采访上海图书馆的陈先行老师,也说“要做后人绕不过去的事”——<br><br>今年是《解放日报》在上海创刊75周年。5年前,我们在这里说过“汉口路的灯光”“816的灯光”。时光是一眨眼就过去的,而灯光长留人心。解放浓厚的业务氛围、工作氛围、价值追求,是在很多细节上体现出来的。<br><br>23年,感谢一路走来那些美好的回忆,那些最好的同行,感谢每一位真诚对待我的人。也感谢为这个研讨会奔波付出的所有人。 新闻采访提问“五要”<br>刘 力<br><br>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当前媒体记者越来越重视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与沟通,讲求采访人性化,注重创造和谐自在的交谈气氛,从而为新闻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记者的提问,决定其能否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能否将新闻事实挖深挖透,以及能否架起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桥梁,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br>那么记者在采访提问时应做到哪几点才能与采访对象进行良好交流?笔者在学习新闻前辈的经验时,结合自己的一些体会,认为可以将之归纳为“五要”。在此与同行们共同探讨。<br> <br> 一﹑要准备充分<br> <br>记者基本功中有一项便是访前准备。访前准备是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被称为“静态采访”。有人把采访比作“面对面的短兵相接的战斗”,这意指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在思维上的交锋。要想取胜必须知已知彼。这种“战斗”往往在一两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结束,而为了这短暂的一瞬,记者往往准备了几天﹑几星期﹑几个月,甚至更长。<br>意大利著名女记者﹑作家奥丽亚娜﹒法拉奇谈到对邓小平的采访时说:“那次采访很深入﹑很详细,用了两天时间,很有意思。对于记者来说,那是一次很成功的采访,不太难。对方合作得很好,应该说是一次很成功的采访。我想提的问题全都提了。”这次被法拉奇认为成功的采访与她访前的充分准备是分不开的。她在访问邓小平以前,看了好几公斤的材料。从她的新闻稿中可以看到她对邓小平﹑毛泽东﹑林彪﹑“四人帮”﹑中苏﹑中越﹑中柬关系都有一定了解。<br>同样的,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迈克•华莱士给自己定的规矩是在进行专访前,至少准备好三十至四十个“扎实”的问题;而在通常情况下,他在纸上会记上一百个问题。<br>但有些记者采访前根本不做任何准备,不对采访对象进行了解,不对相关信息进行了解,也没拟好问题,出门就向采访单位要材料,然后匆忙上阵,往往不是提的问题没击中要害,就是所提问题有限,找不到话题,采访中出现“冷场”。回来后只好抄材料了事,结果是写出的新闻作品干瘪无味。<br> <br> 二﹑要问具体<br> <br>新闻作品生动处的来源之一是细节。就是说记者在采访时要挖出那些细微的闪耀点,积累丰富具体的素材。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有了具体的东西,才能深入认识事物。没有一个个具体的事实,具体的数据,全是一般性的材料是难以写出好新闻的。因此记者提问要具体,不能漫无边际,也不能大而不当。那种不分场合﹑时机,动不动举起话筒就问:“你现在感想如何?”的采访提问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问题太宽泛,对方往往不知从何答起,只能说“我太高兴”“太激动”之类。<br>我国高校扩招的头一年,湖南日报社的一位记者去某所大学采访,谈到该校为扩招进行的保障工作时,接待的工作人员大谈特谈,但所说的都是些大政策方面的东西,偶然说起新修的一座澡堂,记者马上追问,澡堂有几层?有多少间?可以同时容纳多少人洗澡?每周的开放时间是多少?还有没有其他的新设施?那位负责人很快就将一些数据提供出来。如果当时记者不问具体,对方很可能就一语带过,那么就得不到具体的材料了,而只有概括性的东西。<br> <br> 三﹑要有针对性<br> <br>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记者采访提问也应根据不同的人提不同的问题。反过来说,就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采访对象,或同一类问题根据不同的人而采取不同的问法。一般规则是问全局性的问题就找负责这方面的领导或工作人员。要问点上的情况就找基层普通干部﹑群众。要问知识性的事情就找专家学者。<br>一次,笔者到部队采访,想了解官兵关系方面的一些情况,于是问一名战士:“你认为当前新形势下,该如何处理好干群关系?”结果那位战士立在那儿,嗫嚅半天也没说出什么东西来,后来,我改口问:”你认为要做一名受士兵欢迎的队长,他应具有哪些素质?”这下,战士反应过来了,马上谈了起来,而且讲得还很生动。但如果当时是就这个问题询问部队某位高层领导,那么第一种问法就比较合适了。<br> <br> 四﹑要尊重对方<br> <br>记者的言谈举止﹑对采访对象的态度不仅深深影响采访效果,而且也将影响到采访对象对记者所代表的媒体的看法。因此,记者在采访时,一定要注意礼貌,尊重对方。现在,人们的素质都有很大提高,注重自我价值,对媒体不再有以前那样的敬畏感和神秘感,也更懂得在媒体中如何充分发表自己的言论。这对记者来说既是有利的,但同时也要求记者更加要重视现代生活中人们交往时遵循的礼节礼貌。特别是被尊重的需要。自以为是﹑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的记者往往会让采访对象避而远之。<br>尊重采访对象,一是尊重对方风俗习惯。记者在采访时应该入乡随俗,以免引起对方不快。<br>其次是注意对方的地位身份,提问得体,不唐突﹑不鲁莽﹑不咄咄逼人,不要不合时宜地提问,也不要太让对方难堪。特别对于一些敏感的﹑涉及他人隐私的话题,突如其来的提问会让对方措手不及,有个性一点的采访对象干脆会拒绝回答。所以更要尊重采访对象,在征求对方意见后,再以对方所能接受的方式提出 。<br>最后,记者在对方回答问题时要仔细倾听,认真记录,不要随意打断,也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打呵欠或玩手上的笔,或是手机响后,不征求对方的同意就旁若无人的接听,这都会引起对方的不满。<br> <br> 五﹑要营造和谐的气氛<br> <br>记者要求在短时间内与采访对象“一见如故”,倾心相谈。这就要记者有一种特殊本领,能够消除陌生,让对方很快熟悉自己,适应自己,达到一种和谐的提问气氛。<br>营造和谐的气氛,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找一种“媒介”,比如斯诺的夫人海伦﹒福斯特﹒斯诺采访毛泽东时,所用的媒介是斯诺珍藏的一张毛泽东的照片,她说这照片好比桥,把她与毛主席联系了起来;在采访王震时,她找的媒介是自已与王震同年和歌曲《南泥湾》,这使得采访气氛活跃了起来。<br>某省记者也曾谈到他采访一位连长时,前几次都吃了“闭门羹”,好不容易遇到本人了,结果对方却总不大开口说话,气氛一度很僵,他忽然想到那位连长平时爱琢磨训练器械,于是,他就问那位连长最近改进的一种器械效果怎么样,那位连长立即来了兴趣,与记者热烈探讨了起来,态度也热情了,记者因势利导,趁机提问,得到不少素材。<br>由此可以看出,当对方因为性格内向或对记者不熟悉不愿多说时,记者找到一种“媒介”或对方的兴趣点,以此拉近双方的距离,往往可以让隔阂的坚冰消解,让提问在融洽的氛围中顺利进行。<br>总之,记者在采访时,就是要能与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创造良好的采访提问的气氛,使采访成功,为后一步新闻写作收集充分的素材,从而圆满完成报道任务。<br> <br> <br>参考资料<br>《新闻采访学》蓝鸿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1月(第二版)<br>《新闻采写编评》叶春华 连金禾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年3月<br>《漫谈新闻采访》张征 新华出版社 1996年3月<br>《新闻采访学纲要》申凡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6年4月<br> <br> 新闻是一种观点——新闻的另一种解读<br>http://www.cjr.com.cn 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JR)<br><br>笔者曾经在人民网撰文提出,新闻是一种观点。不想引来了一些正人君子义正辞严的反驳。他们认为,新闻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是新闻教科书中的常识。作为一位学者,怎么能够无视常识呢?<br><br>面对这样的责难,我无言以对。因为我以几十年的生活阅历和思考得出的结论是,新闻就是一种观点。近来,观看香港一家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更坚定了我这种判断。<br><br>这是一档收视率很高的读报节目。节目的主持人身穿中式上衣,在笔记本电脑前挥洒自如。读报的节目并不少见,但是,以这种方式读报确实令人感到新鲜。作为一家在香港注册的电视台,能够在中国内地落地传播,这本身就有了先天的优势。能够将内地读者不容易看到的报纸搬到电视节目中介绍,这本身就是一个卖点。读报栏目的主持人显然不愿意把自己打扮成读报员的角色,他利用有限的节目时间,以评点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充分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吸引眼球的做法确实获得了极大的成功。<br><br>认真分析节目主持人的风格,你不能不对这种表达观点的方式由衷地感叹,节目主持人将新闻的观点表达特性几乎发挥到了极致。在喜笑怒骂之间,他充分反映了自己和电视台的舆论导向。譬如,在对内地的官员提出批评的同时,为了保证电视台制作的节目能够继续落地传送,他马上改口说,以后对罗湖口岸以北的官员再也不作出评判了。电视的观众看到这里自然会会心一笑,但在这一笑之间,主持人所要表达的观点就已经暴露无遗了。这种利用商业化的方式,通过挑战极限的方法,以家常话和随意性的表达,充分地贯彻了电视节目制作人的意图。<br><br>为了增加新闻的可看性,节目主持人还经常拿自己开涮。有时他借读者来信对自己节目中的一些明显错误作出自我批评,有时直接拿自己身体上的缺陷自嘲。这种金圣叹式的评点外加家庭聊天式的嘲弄讽刺,大大提高了观众的收视率。在这位节目主持人无法主持节目的时候,电视台的另一位评论员继续完成这档节目,但由于后来者中规中距,不愿意将自己的内心想法不加遮拦的暴露出来,所以整个节目略显沉闷。<br><br>对这一档备受追捧的电视栏目作出专业性的评断,不是笔者的本意。我只是想说明,即使在一个纯粹的读报栏目中,仍然有鲜明的观点表达。不管节目的主持人怎样标榜自己的新闻专业性,也不管制作人在新闻素材的选择上多么煞费苦心,在播出的节目中,你仍然能看到一个急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身影。新闻就是这样,不管你遮掩还是张扬,其实你都是在利用一些所谓的事实材料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罢了。当内地的一些网络媒体纷纷传言这家电视台的一位评论员被殴打时,正是这个栏目的主持人断然否认有关消息。这种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举动固然值得嘉许,但在一个新闻评论节目中缺乏最起码的新闻背景介绍,直截了当地表达观点的做法,确实让新闻的中立性无地自容。<br><br>这位电视栏目的节目主持人,让我想起了另一位内地著名体育新闻评论栏目的节目主持人。不同的是,体育节目主持人通过解说体育比赛表达自己的观点,而香港这家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通过读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敢说。他们可以说错话,但也敢于承认自己说错话,有时你会想,这些不加思索地评论或许正是他们主持栏目的特色。如果有哪一天,他们不再爱憎分明,而是循规蹈距地读报或者转播足球比赛,你会认为这不是原来的电视栏目。正是在他们不经意的或者看似不经意的评点中,将新闻的观点表达发挥得淋漓尽致。有些资深的评论员在正式的访谈节目不敢表达的观点或者不愿表达的观点,他们通过一些犯错误甚至犯规的方式表达了出来。这类新闻节目确实具有可看性。但是,如果忘记了电视台的注册地,忘记了新闻主持人所处的特殊环境,而盲目地效法,最终必然会铸成大错。所以,这个节目虽然很好,但不具有可复制性。如果内地的电视机构选择同样的新闻报导,以同样的手段来处理新闻,其收视率可能会更高。但是,任何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br><br> 在当今社会,我们每天都必须面临一些被称作新闻的东西。但是,面对这些新闻,如果没有自己的看法,那么只好让节目主持人来为我们作出判断了。虽然有时候这种判断可能就是寥寥数语甚至是几个字,但在普通的老百姓无法掌握媒体资源的情况下,在电视上看到节目主持人无所不在的牢骚,也算是找到知音了。今后,当你中午回家疲惫不堪,看到节目主持人大手一挥:没劲,你也可以把他引为知己。只不过电视节目主持人也就是说说而已,你千万不要当真。因为电视属于娱乐行业,电视节目的主持人都带有表演性质,只不过相对于专业演员,电视节目主持人是一种本色演员罢了。<br>来源:人民网 作者:乔新生 编辑:陈惠娟 4/29/2004<br> 好问题就是好选题,好选题就是好标题<br>——新闻采写体会之一<br>熊 建<br> 参加工作刚满月时,主任叫我去他办公室,说:“你去采访一下,中国油价为何与世界油价跟涨不跟跌?”<br> 非常简洁的题目,一听就懂,虽然我当时只是一个小白,不懂经济,也没有汽车,但是不用主任多解释,我就明白了这个选题要干嘛。<br> 中国的汽油价格总是上涨,发改委说是因为国际油价老上涨,不跟涨就亏。可是国际油价下跌了,中国的油价却不跟着跌。这个现象在当时很明显,人们需要解释。<br> 我接手后,马上想办法联系采访对象。刚参加工作一个月,认识谁呀?就上网,看到谁适合就想办法找联系方式。一番周折后,终于在中国石油大学找到一位老师。稿子写完之后,其实我还糊涂着,十多年后再看那篇稿子,发现还是看不懂,中国油价到底为啥跟世界油价跟涨不跟跌。但是,稿子刊发后,转载非常多,成为热点,很多媒体都跟进了。当时要有热搜,一定登顶。<br> 回顾这稿子,最值钱的地方,就是见报标题——《油价为何尚难与国际市场同跌》。这标题总结了当时的现象,提出了敏感的问题,击中了社会的痛点,于是,就算文中专家的话多么晦涩难懂,我的文笔多么稚嫩乏味,但它的传播力就是强。<br> 我们总是头疼稿子的标题起不好,没有味道,其实那多半说明稿子本身不好。我当过十几年夜班编辑,发现凡是好稿子,标题都不难起。就算记者已经起得很好了,我们编辑再琢磨琢磨,还能好上加好。<br> 凡是烂稿子,起标题都让人头疼死,得几位编辑一起头脑风暴,和值班主任、老总来回往复好几次,才能起出一个稍微像样的标题。没别的原因,稿子没有提出真问题。只有人们切身体会的问题,才值得围绕它做选题,做出的稿子才能起出一个好标题。<br> 因此,好问题就是好选题,好选题就是好标题。<br><br>紧贴采访对象<br>——新闻采写体会之二<br>熊 建<br> 这里说的紧贴,不是“一帮记者围着一个采访对象”的紧贴。在那种情况下,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如果没站在前面,就啥也听不到、啥也听不清。而且我纳闷:这么采访就能挖出好料?有好料也不是独家了。<br> 这里说的紧贴,也不是“去厕所门口堵”的那种紧贴。做新闻,需要采访高知名度高的采访对象,但也没必要每次都去扎堆。<br> 记得有一年我去一家企业公司总部,采访他们的科技创新。总经理已经是很多人争着去采访的对象了,我进入房间时,看到十几位记者挤在那里,也没别的地方去,只好旁听。这时有工作人员说公司董事长在另一个房间可以接受采访。<br> 听到这话,其他记者都不动窝,只有我马上离开。当时我想,也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吧!<br> 采访中,这位董事长很沉稳,说话很有条理,逻辑性很强,对企业发展、经济形势也都有独到见解。事后我写的两篇报道,用的都是这位董事长的采访素材。<br> 紧贴采访对象,“紧贴”没有问题,是一个记者应备的素质。关键是采访对象要有“真料”、有见解。如果具备这两条,我们记者去“紧贴”、去采访,就能写出质量高的稿子。 <br>珍惜每次采访的机会<br>——新闻采写体会之三<br>熊 建<br> 歌曲《死了都要爱》里有句歌词是这样的:“把每天当成是末日来相爱。”<br> 套用到采访中,就是把每次采访都当成与采访对象最后一次相见,不要抱有“反正有联系方式,下次再采他”的想法。<br> 我们的时间是宝贵的,经不起挥霍,尤其人到中年,家里事情多,老人开始多病,孩子需要陪伴,不像年轻时候可以全身心扑到工作上。刚参加工作时,上午有了选题,下午就能飞出几千公里去了,现在不能说走就走了。<br> 因此,每一次采访,或者说每一次相遇都是宝贵的,一定要抓住机会。尽量保证每次采访都要有斩获。<br> 那年去杭州报道西湖博览会。这可以是很轻松的采访,一大帮记者在外宣办同志带领下,在博览会开幕式上转一圈,然后就自由活动。去西湖也好,去西溪湿地也好,悉听尊便。稿子嘛,通稿已经写好了,发个消息就能交差,但是太没挑战性了。<br> 我没有出去玩,而是在博览会上转,找有意思的人、有意思的事。忘了转了多久,转到了龙泉剑的摊位,摊主是个很精神的年轻人,聊了两句,感觉他说得很好,而且得知他是龙泉剑制作的正宗传人。<br><br> 龙泉剑是很有名的,但人们对其知之不多。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文化现象、不错的外宣题材。于是我决定采访他,采访龙泉剑。<br> 他说他在杭州南宋御街上有家店,货品比这里的多,就和他约下午去他店铺采访。<br><br> 这样,在他店铺聊了一下午,听他讲一把好剑的评判标准,如何打剑,怎么卖剑。回北京后,我又查找了一些龙泉剑的资料。把历史资料和现实传人的故事一穿插结合,就写出了《为君把示龙泉剑》的文章。 <br> 虽然没去成西湖,但是我很高兴。<br><br>旧闻也能做出新闻<br>——新闻采写体会之四<br>熊 建<br> 我们都很熟悉新闻的那个定义——关于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但有时候,过去发生的事情,也能做成新闻。<br>2009年,北大教授季羡林先生过世。名人离世,无论何时都是一件大新闻。当时,各路媒体,各显神通,无不围绕季羡林做报道。<br> 我旁观了几天,发现海量报道中缺少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或者说报道得很不具体、很不全面的内容。<br> 这就是我后来在《季羡林之后,吐火罗语怎么办?》一文中所写到的:“尽管季羡林先生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最后一位大师’,可很多人并不了解他的治学内容,多是围攀在季先生的学术藩篱之上,眺望一下广袤无垠的上林苑囿,数点一番藏身其中的珍禽异兽,除了惊诧啧舌外,找不出其他赞美词语。”<br> 也就是说,季羡林到底厉害在哪里?如果解答了这个问题,报道就能做到“人无我有”,就是独家。<br>可当时我也不了解季羡林到底靠什么赢得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不知道就去找,去哪儿找呢?<br> 12年前的互联网当然不如今天强大,可在当时能搜索到的信息也是天量的,但同样也是重复的、支离的、肤浅的。于是,我去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因为季羡林是北大的,我猜想这个图书馆里应该藏有他比较齐全的著作。<br> 带着本子泡了一天,把季羡林全集翻了一遍,把他弟子写的关于他的书也浏览了几本。记下对写稿子有用的文字。记了十多页,不多,但写文章够用了。<br> 这也是采访,与面对面采访相比,好处就是能准确地把握采访对象的思想。因为写出的文章比说话具有更严谨的逻辑、更合适的论据和更准确的表达。我相信,就算能采访到晚年季羡林,他说的也未必比他写的更好。<br> 后来见报的稿子,与同题报道相比,我觉得有两个属于“独家”的内容:<br> 一个是把吐火罗语这个季羡林先生的学术核心介绍清楚了;另一个是把季羡林先生从吐火罗语文献翻译出来的文章发布出去了,并且澄清了一个误区——季羡林不是国学大师,他是古代外语研究大师。<br> 而这些,都是从几十年前的旧闻中得出的。<br> 由此说,旧闻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变成了新闻。<br><br>采访前的案头工作不可忽视<br>——新闻采写体会之五<br>熊 建<br> 一、 先来看两封信<br> 为更好说明这个问题,请先看以下的两封信——<br> 1、我给北京大学路风教授的信——<br> 路教授您好!<br> 我是人民日报经济版记者熊建,想就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路径与模式问题采访您,不知您是否愿意?<br> 我们策划了一篇重点稿,希望能全面完整地展示中国装备制造业取得的成就,着重总结其创新路径与模式,希望通过具体事例与您的研究成果,能够说清楚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问题。<br> 具体问题大概有如下几个。<br> 1、如果能用老百姓能够接受的表达,该如何定义装备制造业?包括哪些门类?<br> 2、对于中国这样的后发国家,要振兴装备制造业,有哪些创新路径可以选择?哪条最优?一定要从原始创新做起吗?<br> 3、市场换技术,您怎么看?国内有没有成功的事例(除了高铁)?<br> 4、中国的装备制造企业,如果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比如消化与引进的资金投入比例大概多少为宜?<br> 刚才打您的办公电话联系您未果,只好发这封邮件,如果您愿意,可否给我您的个人联系方式?我的电话是1********<br> 祝您工作顺利。<br> 2、北京大学路风教授的回信——<br> 本来不想接受采访(因为实在忙),但是,看你的提纲对创新的误解实在是“惨不忍睹”……明天你可以来找我,上午下午都行,但最好是上午。我办公室的地址在北大政府管理学院,廖凯原楼XXX房间。此楼在北大东门北面100-200米处,不在校园里,而是东临中关村北大街,楼前的公交车站是中关园北站。打电话仍然打我办公室(62******),一次不行就再打。<br> ——路风<br> 二、案头工作务必细致、再细致<br> 那年,我接到“装备制造业创新升级”的选题,要去3个城市,调研9家装备制造企业。这个领域之前没有接触过,对于什么是装备制造业都不清楚。没有准备就贸然去,那就相当于裸奔,势必挖不出好料。所以,必须做些案头工作。<br> 我先去淘宝买了一本书,叫《我国装备制造技术创新路径》,看完之后觉得有些底气了。主任说你最好再采访个专家,请专家给上上课。我上网查,发现北京大学的路风教授对于企业创新有独到的见解,于是就有了上面约采访的邮件。<br> 路教授的回复是在4个小时之后,把见面地点说得那么详细,足以说明我的邮件“打动”了他,他非见我不可。当然,这个“打动”很不光彩,说明我的案头工作做得不成功。<br> 还好,在路风教授的办公室,经过两个小时的采访,我总算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创新问题有了一些框架性知识。<br><br> 肚里有货,再去调研,就有了方向,就能和采访对象碰撞出火花。如果没有看那本书,如果没有采访路风教授,这次调研真不敢想象。<br> 后来,见报稿之一为《中国装备装备中国》。对此,时任副总编辑米博华同志写的批示里有这样的话:<br> “这篇报道是难得一见的好稿……提供了大量的鲜为人知的新闻事实,从几个重要侧面展示了中国实力……从稿件的质量和分量上来说,应是当之无愧的头版头条,因为版面原因处理在右部,有些遗憾。我们应当支持和鼓励这种精心策划、精心采写的业务追求,推出更多精品力作。”<br><br> 肚里有货,再去调研,就有了方向,就能和采访对象碰撞出火花。如果没有看那本书,如果没有采访路风教授,这次调研真不敢想象。<br> 后来,见报稿之一为《中国装备装备中国》。对此,时任副总编辑米博华同志写的批示里有这样的话:<br> “这篇报道是难得一见的好稿……提供了大量的鲜为人知的新闻事实,从几个重要侧面展示了中国实力……从稿件的质量和分量上来说,应是当之无愧的头版头条,因为版面原因处理在右部,有些遗憾。我们应当支持和鼓励这种精心策划、精心采写的业务追求,推出更多精品力作。” 把一般消息变成头条稿<br>——新闻采写体会之六<br>熊 建<br> 有这么一件事——<br> 云南省金融办主任刘光溪曾在泛亚金融论坛上表示,昆明目前的建设定位是“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并拟用20年的时间建成泛亚金融中心。<br> 怎么报道?<br> 深入分析昆明建设金融中心的优势?<br> 介绍昆明建设金融中心的禀赋?<br> 描绘昆明建成金融中心后的蓝图?<br> 这么写就成了“写谁谁看,谁写谁看”的文章了,而且顶多是个消息,做头条是痴人说梦,我们又不是昆明日报。<br> 我当时是编辑,出来采访一次不容易,光写个消息的话,下次就不好意思再出来了,所以必须做大做头条。<br> 要做头条就不能抬轿子,但要打棍子也说不过去,人家昆明建金融中心,有啥可质疑的?思来想去,我突然想到,中国不是公认只有上海香港是金融中心吗?昆明为啥也想建?再延伸一步,其他城市是不是也想建金融中心呢?<br><br> 于是,我就上网检索,发现每个省会,一个不落,都有建设金融中心的规划和设想,而且都是写在政府文件、工作报告上的。那好,问题来了:<br> 金融中心是说建就能建的吗?<br> 中国需要这么多金融中心吗?<br> 什么样的城市适合建金融中心?<br><br> 通过采访专家,说明了“没有繁荣的实体经济和成熟的第三产业聚集,再便宜的地皮,再宽松的赋税,也成不了金融中心”的道理,得出“中国无论如何也不能同时容纳二三十个‘金融中心’”的结论。最后见报的头条稿子的标题就是《我们需要30个“金融中心”吗?》。时任副总编辑谢国明同志,有感而发,还特地为稿件写了评论《好大喜功须警惕》。<br> 稿子天亮见报后,我一睁眼就收到邀请我去参加活动的公关同志发来的短信,不是来兴师问罪的,而是:“哥哥,看到稿子我都惊了,我干公关这么久,没见过您这么做报道的……”<br><br> 我要是完全按通稿来写稿,得不到对方这样的尊重。<br> <br>如果报道得不够好,说明离现场不够近<br>——新闻采写体会之七<br>熊 建<br> 那年有人找到报社,说自己工地的建材被人拉走了,损失大概有7万元,去报警却没人管,遭遇踢皮球。领导把这个选题交给了我。<br> 我听他讲完之后,觉得这是他一面之词,不能简单采信,还需要警方那边的说法,得交叉印证,稿件才立得住。但明着去采访,怕采不到鲜活的素材,于是决定跟他再走一遍报警流程,也就是暗访了。<br> 要暗访得有个身份,我就自称是报案人找的律师的徒弟,跟着看看。<br> 第一站,我们来到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派出所,被告知,负责案子的民警今天不上班。“你们后天再来吧,他那会儿在。”一位民警说,“其实我们管的就是个治安,你们打架,我去劝架,懂吗?”他建议,这个事要去找刑警队。<br> 第二站,我们来到10公里外的大洼看守所,刑警队就在其中。负责这件案子的警官说:“你是老板,你雇的人把你的东西拿走了,这叫侵占财产,不是盗窃。”<br> 怕我们不明白,他给我们打了个比方:“你(指着报案人)要上厕所,把身上的包给他(指着我),说你帮我看管。然后你从厕所出来发现,他跑了。这叫职务侵占,不归我管,你们要找经侦大队才行。”<br> 第三站,我们来到20公里外的魏善庄。接待我们的警官很细致地解释了经侦大队的权责范围:“你是有限公司吗?你是法人代表吗?你们之间有合同吗?有书面协议吗?你就是个包工头,他是你雇来的,材料是你个人的,这就不是职务侵占,而是个人侵占,这不归我们管,我们只管企业里的经济犯罪。再说就是车轱辘话了,要不我把书给你拿来指给你看?”<br> 最后,我们被告知这事属于自诉案件,要去法院才行。<br> 第四站,我们赶到黄村法庭,接待我们的工作人员说:“他这算偷盗啊!你们怎么不报警啊?”<br> 报案人说:“报了,警察说这算侵占,不是偷盗,属于自诉案件,让我来法院起诉他。”<br> “他说自诉就自诉啊?刑警队给你开没开不予立案的材料啊?”<br> “没有啊,我找他要,他不给。”<br> “那这等于没报过案啊。”<br> “那您说我们该怎么办?”<br> “喔,其实我们这儿主要接民商的案子,刑事自诉案件我也没接过,你们还是去问律师吧。”<br> “起诉他,我们找不到他人怎么办?”<br> “这我们不管,这是你要负责的。”<br> 法院这里也碰了钉子,最后,我们联系了110督察。<br> “你是不是该人家工钱没给啊?”<br> “给了,给了,从来没有拖欠。”<br> “你们肯定有纠纷,你不欠他钱,他拉你东西干吗?”<br> “刑警队不给我开不予立案的材料,这对不对?”<br> 对方停顿了一下,然后就说:“这样,你等一会,再联系你。”<br> 过了一会,答复来了。“你上次报案时形成的材料要甄别,需要20天,你是1月28日报的案对吧?20天后会给你个交待,告诉你你这事儿的性质是什么。”然后通话结束。<br> 找到日历一看,那时是正月初八。报案人表示不解:“我看过一个110的标语,说快一分钟报警,早一天破案。可现在要20天才能给个准信,对方恐怕已经跑到地球另一边了。”<br><br> 稿件全文没有一句评论,全是记者这一天的所见所闻。稿件在版面头条刊发,没过多久,警方就立案了。<br> 后来,时任副总编辑谢国明同志以“尽最大可能接近新闻源”为标题写下批示:<br><br> “今天(2月5日)社会版刊出熊建同志采写的批评报道:‘损失七万竟无法立案’,真实准确、具体翔实、亲见亲闻、无懈可击。新闻摄影界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批评报道,真实准确是第一位的要求。尽最大可能接近新闻源,是保证真实准确的可靠办法。”<br><br>当“参谋部”成了“先遣队”<br>——新闻采写体会之八<br>熊 建<br> 2013年4月19日,四川雅安芦山地震前一天,我和总编室的同事们来到成都,和四川日报举办业务交流活动。<br> 第二天一早,我们正在吃早饭,没有任何征兆,突然就像火车从身边开过一样,自己和地板一起晃动起来,院子里的一口水缸的水都给荡了出来。<br> 我和一位同事吓得不知所措,啥避震知识都忘了,一起跑到门口抓着门框不敢动,后来想想,这是避震的大忌,其实钻桌子底下就好了。<br> 上午预定的参观还继续,但是大家都心不在焉,盯着手机看最新消息。当确认是7级地震之后,我们马上向带队领导请示,去灾区采访。这次来的同志都是编辑、校对人员,但却是距离灾区最近的报社人员。从北京过来记者,怎么也没我们过去快。<br> 于是“参谋部”成了“先遣队”。我成为第一批获准去芦山采访的人员之一。<br> 当时去芦山的交通断绝了,只有军队的直升机能开进去。几经联系,我和一批医疗人员搭乘一架直升机前往芦山。<br><br> 事发突然,采访条件十分简陋:<br> 身上只有一部80%电量的手机,充电器还在军营没拿,后来人民网跟我联系做连线我都不敢;<br> 现金不多,只有60多块,那会儿也没有手机支付;<br> 芦山县城里什么情况茫然无知,选题没有,联系人没有,接待方没有;<br> 怎么回来也不知道,直升机一落地就啥也不管了,医疗队有人接走了,我就自己在县城里转。<br> 以前都是谋定而后动,先有策划,后有采访,是编指挥采,这次是采指挥编——起码在地震报道初期是这样。<br><br> 我在县城里走了一天,没吃没喝,不过采访到了大量素材,到了傍晚我构思了两个角度,但是没有电脑怎么写稿传稿?手机要保存电量。我四处打听,听说旁边某机关办公楼里有电脑,但因为地震已经成了危楼,上去出了事不负责。<br> 我到楼下一看,几道大裂缝在楼体上蜿蜒,不过不像马上要倒的样子,根据我在县城一天的见闻——没有震塌的高楼,于是进楼,在二楼找到一间屋子,里面的电脑开着,一看,能上网,我就坐下写稿。<br> 期间,余震来了,楼开始晃,我心里那个后悔啊,命比发稿重要啊!可来不及跑了,我就僵在那里坐等命运的安排。后来余震停了,我赶紧把稿子发回后方,跑出大楼。<br> 第二天,我发回去的两篇稿子,只见报了一篇,心里还有些不爽。<br><br>“观点后台化,论述趣味化”<br>——新闻采写体会之九<br>熊 建<br>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头几天,奥运特刊的主编问我:能不能给《‘闲’看奥运》这个栏目供稿。<br> 我说,我从来没有做过体育报道,不懂行啊。<br> 主编说,就要你不懂,因为大部分观众也不懂,你就从一个普通观众角度,小白看奥运,而且是闲谈,有意思就行。<br> 有意思就行,这合了我的胃口:评论也好,通讯、消息也好,要么有意义,要么有意思,起码占一样;最好全占,才能有传播价值。<br> 写有意思的评论,一条秘诀是东拉西扯,指的是围绕一个主题,开脑洞,把四面八方的相关故事、观点拉过来,重新组合,让评论的内容更加丰富,不至于板滞。<br> 栏目第一篇,我写的是《假如孔子参加奥运会》,把孔子的身高、射箭的身手、口才的伶俐、交流的顺畅等小故事融合进来,让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奥林匹克精神来了一次“关公战秦琼”,自我感觉还是达到了栏目的设置初衷。<br><br> 后来,我又分别就公平竞争、老将出马、规则变化、场外作秀等话题,写了《“泼赖”如何才“费厄”》《服老是自然不服老是自信》《应对新规先放下自己》《下一块金牌在赛场外》等小文,都是从有趣这个点出发写作。观点也有,但主要是用故事来说明,不做、少做逻辑分析,真正做到了“观点后台化,论述趣味化”。<br> 评论有黄钟大吕,也有郑声飘扬。前者固然厚重大气,但后者的轻盈轻松轻快,也是值得追求的。<br><br>去工地当民工<br>——新闻采写体会之十<br>熊 建<br> 我理解的体验式报道,就是与采访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动。这一理解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曾经的一个专版——“微观中国”。<br> 这个专版的特色就是通过体验不同职业的酸甜苦辣,展现一个具体而微的中国。我的同事有当空姐的、有当摘棉工的、有当火化工的。领导可能是根据我的外形、气质,建议我去工地当民工。<br> 去当民工不容易,哪个工地愿意让党报记者去工棚住上一个星期呢?<br> 前后找了4个地方,最后才托人定在首都机场的一个工地。我以“项目部派驻工地观察员”的身份住进了民工宿舍。那会儿刚过完农历新年,天寒地冻,屋里啥取暖设备也没有。多亏同屋的老张借给我他多余的一张棉被,不然真得冻出个好歹。<br> 一周时间,我对几位舍友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素材也积累不少。下面是报道中的几个细节描写——<br> 到了晚上,老张坐在床沿上,一手扶着床边的桌子,一手调试他那台破收音机,从长波调到中波,再调到短波,调频指针转了一圈又一圈,收音机里传出的声音永远是“嗞嗞”的杂音。<br> 宿舍里的电器除了灯管和“热得快”,就是这一台破收音机了,不知哪里出了毛病,搜索多少调频都没个清楚的台,但老张每晚还是坚持打开找找台。<br> ……<br> ——摘自《我在工地当民工》<br> 到了结束的时候,实在不舍,不敢当面告别,留下我的手套、给他们拍的照片,五味杂陈地走了。<br> 稿子见报后,收到不少反馈。<br> 美利坚中华科技协会主席王学威教授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就定居美国。“没想到中国开放的进程会这样快,社会底层农民工的生活状态,也可以成为一份报纸整版报道的对象,真是不简单。”他打来远洋电话说。<br> 德国的一位摄影师看到我的报道后,托朋友找我,希望我能帮助他联系到工地去采访。<br> 中国在从农业社会迅猛地向工业社会转型,整村整乡的农民进城务工,很少有人不承认他们对城市建设的贡献,同样也很少有人能真正敞开胸怀去走近他们。<br> 虽然渴望但他们中的一些人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社会,他们在工地上干活吃饭睡觉,顶多进入超市转转、看看,或者在商店橱窗外向里眺望,最多时候是坐在马路边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br> 客观地报道他们,不只是“微观中国”的报道主旨,同样也是希望在社会的浮躁气氛中传达这样一个信号:有个数量庞大的群体不甘于被边缘化,忽视他们一是失职,二是忘本——我们都是农民的儿子,或者孙子。(全文完)<br> 新闻训炼秘诀<br><br>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br>[美] 卡罗尔·里奇 著<br>钟新 主译<br>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br><br>■为了找到报道的焦点,问你自己:这篇报道是关于什么的?<br>用一句话回答。<br>为了找到报道的导语,问你自己:最有趣的是什么?<br>像给朋友讲故事那样写报道。<br><br>■问问你自己如何使报道打动、影响读者。<br><br>■用一句话概括出你的报道主旨。<br><br>■你的选题是否有很强的新闻性,你能否回答这个问题:“有何新意?”<br> 你的报道是否通过了这个问题的检查:“跟我有什么关系?”<br> 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报道的主要意图吗?<br> 你上互联网上搜索过与你的报道主题相关的材料吗?<br><br>■请把自己想象成你要报道的事件的目击者。<br>当有人采访你时,你会怎样描述当时的情景。<br> 当你在进行报道时,你应当尽量调动所有的感观,记录下当时所观察到的所有景象、声音、气味等细节。用含义确切的名词,避免使用含义模糊的形容词。<br> 当你在采集信息时,要不时地问自己:哪些生动的动词能表达出你观察到的内容?<br><br>■在笔记本中记下你所观察到的事物,包括具体的细节。<br> 在采访过程中,一旦想起什么问题,马上记在笔记本的页边或者封面上。<br> 给笔记本上的信息做标记,比如你打算写进报道里的引语或者事实。<br><br>■脑力激荡法:请一们朋友倾听你的报道构想。讨论要提的问题和需要追踪的趣味点。<br> 跟进问题,比如“为什么”、“怎么样”,并要求采访者举例说明。<br><br>■写出一句话表达报道重点。<br> 用关键词和从笔记中摘出的引语整理报道思路,如果报道将配发图表,考虑一下哪些内容不必用文字重复。<br> 用加框方式找出重要信息点;用信息框帮助你组织文章。<br> 迅速写出第一稿,然后再修改。删掉所有多余的字、不必要的引语和重复的过渡性语言。<br> 大声朗读稿件,以便发现打印错误、笨拙的短语和节奏感不强的部分。<br> 先把报道写成简讯再写出全文。<br><br>■写导语要简短,最好在35个单词以内。<br> 突出强调:把关键词置于句子的开头或者结尾以示强调。<br> 在报道的上方写上核心句。在报道的上方写上“结果”(影响)句。<br> 避免为写作痛苦:如果写产出导语就从核心段开始写,然后再写导语,或者先写几个导语,再从中选择一个。<br> 不要凭空编造导语,根据笔记内容写导语。<br><br>■像设计建筑物一样设计报道顺序,报道要写成什么样子呢?<br> 在采访和写作的各个环节都要思考报道的结构模式,有的结构模式需要更多轶事类的素材,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这样你就可以在构思过程中更加灵活。<br> 为你的报道拟一些小标题,按照话题组织报道结构。<br><br> ■采访时要尽可能多地搜集细节信息,在记录消息源的话语的同时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情况。<br> 使用动作描写技巧,描写人们正在做的事情。<br> 使用生动的动词。<br> 叙述事件时,试着把自己放到场景中去。收集细节和时间要素,重构事件,使其生动形象。<br> 把你的报道看作有情节的故事,为报道设计开头、中间和高潮。把消息源看作书中的主人公,让读者看到、听到并且关心他们。<br> 读得多才能写得好。尽你所能去读小说和非小说读物,学习他们的写作风格。<br><br>■关于会议报道:<br> 事前准备:查找跟会议演讲者或会议议题相关的剪报及其他相关消息源。<br> 注意听哪些问题是演讲者没有提到的。然后提出读者(或观众)关心的问题,并力求得到答案。<br> 问自己:最有意思的信息是什么?这些信息在演讲者事先准备的讲稿里还是在答观众问的过程中。用这个信息做导语。<br> 尽可能多记一些直接引语。个别的话要全部记下来。<br> 图表可以用作写作工具,写作提要框里的信息,并用提要框辅助或组织报道。<br><br>■关于政府新闻和统计数据新闻:<br> 把事件的影响写在报道的开头。<br>试着写影响导语,影响句可以成为导语。<br>信息越复杂,句子应该越简单。<br>避开术语。<br>写给读者看,而不是写给消息源看。<br>使用能推进报道的引语。不要使用官僚们自我表现的话。<br>用比喻的手法帮助读者理解数字。<br><br>■关于灾害、天气和悲剧报道:<br> 搜集尽可能多的细节材料。<br> 寻求有人情味的故事和情节。<br> 搜集信息以重新建构事件发生系列。<br> 在相关报道中使用描写和叙述手法。<br> 任何信息都要核实两遍,最初的报道和数据很快就会发生变化。<br> 使用角色模拟报道技巧:如果你是悲剧事件当事人的亲戚,你想要知道什么?你需要知道什么?<br><br>■人物专访:<br> 观察人物可描述的细节,表现人物的行为。<br> 做背景调查,找到采访对象愿意讨论的不寻常的问题。<br> 写出报道结构;思考怎样根据话题或时间(现在――过去――现在――将来)框架组织报道。<br> 运用GOAL方法组织问题。<br> “GOAL采访法”是一个帮助你为多种报道组织问题的概念,尤其是人物访谈、专题报道或关于某些问题的报道,它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是由新闻教育家拉吕·W·吉尔兰设计提出的。<br>G=goals (目标)为什么做?想取得什么样的成就?<br>O=obstacles (困难)你面临过或正面临着哪些困难?<br>A=achievements (成就)你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实现目标的?<br>L=logistics (背景)你的这个计划是如何发展到目前这个程度的?<br><br> 关于新闻写作<br><br>一、新闻写作把握十二个字 <br> 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为:“多事实少评论,多客观少主观”。这可称之为新闻写作的“十二字真经”。真正领悟了这十二个字,就领悟了新闻写作全部学问的百分之八十。 <br> “多事实少评论,多客观少主观”包含了这几层意思,作者在占有新闻事实的基础上,是有思想和观点,有倾向的,但作者的思想和观点是通过报道事实本身,以客观的立场呈现,自然而然的显示出来的,不是通过作者站出来评论,以主观的、特意的方式指出来的。 <br> 对此,胡乔木在《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一文中有十分精到的概括: <br> 最有力量的意见乃是一种无形的意见——从文字上看去,说话的人只是客观朴素地叙述他所见所闻的事实(而每个叙述总是依据一定的观点的),这样,人们觉得只是从他那里接受事实,而不是从他接受意见了。 <br> 新闻就是这种无形的意见。愈是好的新闻,就愈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意见,也愈善于在形式上隐藏自己的意见。 <br> 把“这十二字真经”用活,形成强有力的无形意见,有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巧,下面结合例子分述: <br> ①精选典型事实,以小见大 <br> 俗语说:一滴水能映出太阳的光辉。在新闻策划中,我们必须有一双慧眼,能在企业纷纭复杂的经营活动中精选出有价值的典型事实,有价值的事实未必是大事,有时一个小企业的一件小事,初出端倪,就能反映一个行业的巨变,成为一个大题材。 <br> ②正反并举,对比衬托。 <br> 有比较就有鉴别,有时,新闻策划者只要将今昔,正反,国内国外等不同的事实组织摆放在一起,受众就能自动得出结论。新闻策划者本人不用出面说一句话,而要说的全部说出来了,真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br> ③适时引语,借口说话 <br> 新闻策划者自己站出来评论新闻事实,是主观的评论,但是将别人对事实评论的话记述出来,就是一种客观的报道了。这等于是把自己想说的话,借别人的口说了出来。比如,新闻策划者可以自己或通过媒体采访一些各行业的专家,引用他们的话,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所引别人的话,必须是别人的原话,真实、准确,可以删节,但不能听凭自己的表达冲动,断章取义,歪曲原话。 <br> ④用活数字,说话有力 <br> 数据是很有力的语言,经过数据的罗列,优劣、高下、多少自已会显现出来。在作为经济新闻的一部分的企业新闻,数据是常用的,用得好,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数字是冰冷的,是抽象化了的概念,人们对不同的行业的数字的接受力受到了限制。因此,用数字不宜连串的用,有时要讲些技巧。 <br> 通常的技巧有:通过对比手法用数字;用形象的比喻;通过折算把数字形象化;把数字单位化小等。 <br> 1、对比法写数字的例子: <br> 去年一天产钢118000吨,等于新中国成立那年274天的产量。 <br> 2、用形象比喻的方法: <br> 一种体积不过饭盒大小,重量不足一公斤的轻便式理疗保健电子仪器──场效应治疗仪,即将进入千万个家庭,成为人们自我治疗的工具。 <br> 3、通过折算把数字形象化的例子: <br> 一台蝙蝠牌电扇到今年4月台18日已经整整转了两年。两年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就是说,这台电扇已经持续工作了17520个小时。有人算了一笔帐,如果一对24岁的年轻夫妇买了一台这样的风扇,按照北京的气候,每年使用四个月,天天转六个小时,24年后,也就是这对夫妇48岁时,这台风扇还运转如常。 <br> 4、把数字化小的例子: <br> 该公司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为60%,计400万台,也就是说,平均每10户有微波炉的人家中,就有6户用这一品牌的微波炉。 <br> ⑤集点成面,点面结合 <br> 新闻写作中的“点”,是指发生在特定时空的具体的新闻事实,而“面”,则是指整体的概貌。“点”,具体客观,“面”,虽然也是事实,但需要归纳概括。采用“点面结合”的办法,把宏观的整体表现了出来,而读者又对具体的新闻事实有感性而具体的认识。是体现”用事实说话”的有效的办法。 <br> ⑥目击实录,再现场景 <br> 在新闻写作中,采用现场目击实录、亲身经历讲述、口述实录,逼真,现场感更强。尤其是口述实录,从原汁原味的语言中,亲切感扑面而来。如有些采访实录就是这一方法的运用。 <br> ⑦主观评论,画龙点睛 <br> 新闻写作主张“多事实少评论,多客观少主观”,这个“少”字,说明它并不是一味的排斥主观的东西,排斥评论。相反,适当时候,一语中的的主观评论,能使事实更清晰、更完整。<br><br>二、关于导语<br> 新闻学核心中说:“永远把最有意思的放在导语中。导语中只包含和强调突出一件事情。”“把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和最能吸引读者的行动、讲话、声明或场景放在导语中。有的新闻事件中包含多个兴奋点和亮点,记者只能金子里挑钻石,选取最大的钻石。”“导语是事件的高潮”,而不是无关紧要的铺垫和引入。 <br> 想吸引读者,必须知道读者的心理。作为写作者,心里应时刻记得读者,不要忘了自己也是读者。你要知道读者喜欢什么,反对什么,什么内容读者才会感兴趣。你自己都不相信的,你自己都无动于衷的,最好不要写。写导语时尤其要注意。记住,导语的作用是要读者看了导语愿意读下去。 <br> 写导语的经验: <br> (1)导语中选用的事实,必须是到了非要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不可的地步。这种事实有一种紧紧抓住读者的力量; <br> (2)所报道的事实或观点有新意或新的味道; <br> (3)坚持倒金字塔结构,导语不要超过50个字,最好是一句话导语; <br> (4)导语内容越具体越好; <br> (5)导语要有一个兴奋点或卖点,要调动读者的情绪,而不是他的大脑; <br> (6)用讲故事的口吻写导语,好像你在跟一个坐在对面的朋友讲故事; <br> (7)从具体问题入手,然后在正文拓展话题; <br> (8)导语最好有视觉感,; <br> (9)导语写作要有针对性,要明白稿件是给谁写的; <br>(10)尽量使用直截了当、生动的、不拘形式的语言和短句子。<br> 对一篇好新闻来说,有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标题是第一步,有一个先声夺人的导语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br>读者接受新闻,目的在于了解信息或接受某一个新观点,认识某一个新问题。如果在报道中不将新闻的要点开门见山地放在首要位置,突出读者所关心的新闻事实,就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也就是说难以吸引读者看下去。在新闻报道中把最重要、最新鲜和最吸引人的事实放在导语里,先声夺人,才能给人以想读下去的感觉。 <br>“导语”的核心是“导”和“引”。 <br>导语是新闻的开头,是一篇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炼主题以吸引读者看完全文的头一句话或第一段话。新闻写作中的传统“倒金字塔”理论认为,如果读者不能在导语中了解发生了什么事,那么这个导语就是失败的。这就意味着,必须把导语构思得对所要表达的稿件主题具有强烈的冲击力,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br>导语有确定全篇报道的主题,确定写作范围的作用,应在导语中首先交代所要报道的新闻事实或有价值的东西,以引起读者的关注。 <br>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而导语作为一篇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条好新闻的导语。除了能够抓住主题,突出中心以外,重要的是要使受众产生想继续听下去的愿望。如果导语开门见山,中心突出,立意新颖,精彩生动,简短有力,就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反之,导语平庸老套,就很难吸引读者继续接受新闻事实。 <br>导语要新,要把最具新闻价值的事实写进导语,以显示”新闻眼”。突出了这些”新意”,才能使整篇报道言之有物,进而言之有味,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新闻效果。<br><br>三、关于细节<br>消息写作的细节艺术是指那些来源于新闻事实中的具有新闻典型意义的细小情节,依我个人写作之浅见,常常会通过对细小情节的特写性描绘,使新闻对象栩栩如生,逼真传神,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br>最佳的新闻写作包括一整套技巧,它们使事实、概念、思想、感情的发布变得平易流畅,水到渠成。 <br>一、消息写作使用目击式的细节描写,可以增强消息的现场感和真实性,提升消息的新闻价值,凸显消息的主题内涵,同时也折射记者的新闻审美思想。 <br>消息中细节的种类很多,从新闻报道的对象看可分为如下几种: <br>1、人物细节。 <br>人是新闻的主体,新闻的产生离不开人物,新闻人物的活动(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产生着各种各样的新闻细节,而这些细节又“以小见大”地凸显着消息的新闻价值。 <br>2、事件细节。“事由人生,人由事显”,消息报道的绝大多数是事件,而这恰恰是新闻写作的重点,见事见人见精神。 <br>3、生活细节。新闻是生活的真实反映,因此,新闻出自生活。比如墨西哥通讯社墨西哥城6月17日消息《车钥匙能防酒后驾车》的细节:“驾车者必须对着车钥匙上的一个小口吹气,钥匙内的酒精浓度感应器会对气息进行检测。如果酒精浓度在正常范围内,车钥匙上的绿灯将亮起,钥匙内的信号发射器将指示车上的电控元件解除启动锁止状态,这样驾车者就可以发动汽车了。”具体形象,生动有趣。 <br>二、消息写作中细节描写的运用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具体表现如下: <br>第一,捕捉特征。 <br>细节寓于新闻事实之中,要善于在复杂的新闻事实中找出既代表新闻事实的特征,又具有摄人心魄、引人入胜的细节,就必须抓住和突出新闻事实中那些富有吸引人且有情趣的生活细节自身特征,并加以特写式地描摹刻画,以显示事实的新闻价值。 <br>如《世界报》5月2日《乒乓:中国人的鸦片》中的细节:“眼前的这张乒乓球桌,是由一块就地取材的木板架在两个垃圾桶和几块砖头上搭建而成的,球网就是几块砖块,而球拍简陋得如同一个苍蝇拍。……黄色的小球随着孩子们的一次次进攻与防守,开始左右转换,伴随发出着每一个中国人都很熟悉的声音:‘乒、乓、乒、乓……’”这一极富特征的细节,突现了中国乒乓球称雄世界、誉满天下的原因,是全民动员、从小抓起,从而提升了新闻价值。 <br>第二,巧选角度。 <br>新闻事实本身意义具有多面性,同一新闻事实,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报道,角度不同其新闻价值和思想意义也就有所不同。 <br>“新闻角度的选择在于追求新闻价值。”新闻角度选得准、选得巧,新闻价值就倍增。 <br>第三,精心构思。 <br>细节的运用要从消息的整体内容和形式上加以精心构思和巧妙布局,从而提升消息的新闻价值。这要注意两点:细节安排的位置和消息的结构方式,而细节安排的位置制约着消息的结构方式: <br>1、细节描写若放在消息开头,其结构方式常常用“倒金字塔”或“倒金字塔和金字塔”结合式。如埃菲社6月9日消息《君子还书,七十年不晚》开头的细节:“现年58岁的罗马尼亚人科丽娜近日到当地的一家图书馆还的一册书很特别,因为这是她父亲在她出生前12年借来的。”然后交代新闻背景及结果——这就是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的运用; <br>2、细节描写若放在消息中间,其结构方式常常用“倒金字塔和金字塔”结合式。 <br>3、细节描写若放在消息的结尾,其结构方式常常是用“金字塔式”。 <br>第四,生动描绘。 <br>细节的运用重在简笔勾勒式的描摹和刻画,对新闻事实中有特色的细节进行特写式描写,以传达出新闻现场氛围,给读者造成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使人身临其境。“是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面,读来有声有色,使人能够具体地、形象地看到你所报道的事实的真面貌……” 记得有一篇消息,是写一个老人的:满是皱纹的双手和耳朵、忧伤的络鳃胡和微微颤动的嘴唇是他饱受苦难和压力的见证。这个小小的细节展示了他风烛残年而斗志弥坚的精神风貌。非常真实且感人。 <br> 四、关于标题<br>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到底是“浓眉大眼”,还是“眯缝小眼”,标题传送给受众的信息是直接明了的。 <br>“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不仅反映了受众的心理需求,而且道出了标题在文章中的主导地位。 <br>一个好标题,不仅可以激起读者内心的波澜,拨动读者的心弦,磁石般的吸引读者去读新闻,而且能够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艺术感染力。 <br>邓拓先生生前也诙谐地说过:“谁要给我想出一个好标题,我给他磕三个响头”,可见,研究和探索新闻标题的制作对于作者和编者尤为重要。 <br>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制作时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br>1、标题制作尽量避免程式化、一般化。找到真正的新闻点是关键。避开常规化,从细节中提炼。比如2月6日《北京青年报》一则会议新闻标题就富有新意: <br>主题是:一个会议记录了20条 一百米走了10分钟 <br>副题是:昨天,市委书记、市长分别参加市政协专题讨论 <br>这则标题选取了会议中的两个细节,一个是专题讨论上20位委员发言,市委书记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了20条;另一个是市长从会议室走到宾馆门口,不足百米远竟然走了10分钟,和委员们交流讨论,言犹未尽。这则标题形式对仗,内涵丰富,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同时,标题本身就给读者一个悬念,促使读者读完全文。 <br>《新民晚报》一则消息称:本市召开会议认真部署严防“问题猪”的措施,畜牧、工商、公安、卫生等八个部门携手结成进沪生猪及其产品安全监管网络,严格清理不洁肉品赖以藏身的角落,保障市民吃上放心肉。这则消息的标题是: <br>主题是:八顶“大盖帽”盯牢“一块肉” <br>副题是:上海多管齐下严防“问题猪” <br>这则标题突破了叙事式的表达,运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趣味性强、通俗易懂,贴切生动,具有吸引力,从而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r>另外,标题制作中尽量避免“万能标题”,如《xxx工作再上新水平》《xxx科学管理结硕果》《xxx经济保持良好运行》等。如此标题,任何单位、任何时期都可以用,没有新闻的个性和区别性,往往会使读者产生反感。 <br>2、注意制作标题引用过滥现象。巧用引用,能够画龙点睛,使标题精彩传神。 <br>如2003年4月3日《天津日报》报道了美军“海豹”突击队营救出女兵林奇的事件,所制作的标题是《“海豹抱得美人归》,可谓匠心独具。 <br>上海中远足球队外援伊万的加盟,使该队士气大震。一家媒体的报道标题是《有了伊万,不怕万一》, 就是引用俗语,让读者感到很有感染力。 <br>2002年2月27日《新民晚报》报道女导演李少红创作心路探寻的标题是《雷雨过后,橘子红了》, 引用她执导的电视剧剧名,可谓颇有新意。 <br>3、制作标题应避免冗长乏味。标题应该简洁平实而富有文采,读起来朗朗上口,耐人寻味,具有感染力。对新闻事实的准确理解和自身深厚的文化修养是克服标题冗长乏味的基础。 <br>首先,在标题制作中应尽量使用不必要的形容词,要多用动词。动词用得得心应手,恰到好处,就像一张具有冲击力的照片往往能使一千个形容词相形见绌,富有个性的动词常常能使文句简练而传神。 <br>如一篇关于闪客小小状告美国耐克侵犯其作品“火柴棍小人”著作权,被判赔付30万元的报道,标题为《 “火柴棍小人”扳倒“耐克”》。动词“扳倒”使标题增色不少,具有张力。 2003年1月7日《天津日报》报道本市驻外办事处招商引资成果累累,标题是《“拓荒牛”拉回九个亿》。这则标题中的“拉”字形象贴切,采用拟物的手法,以彼拟此唤起形象,实体和动作的联想达到妙不可言的效果。 <br>标题要做到平实中见文采,一定要选用读者喜闻乐见的语言,尽量避免生涩字、词、句,力求口语化,从而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br>在此选用《新民晚报》几则标题:报道一老板修车生意清淡,竟在路上下设下“刀阵”,然后笃悠悠地“守刀待客”,赚取昧心钱,制作的标题是《布下“刀阵”待客来》; <br>在报道一退休干部将“二奶”杀害弃尸的案件时用的标题是《“二奶”包进垃圾袋》; <br>在报道一出租司机由于好赌债台高筑,竟将公司出租车非法占为己有的事件中,标题是《麻将输惨“自摸”汽车》; <br>在报道沪上老中医“国宝”人数越来越少的情况时,制作的标题是《“绝技”不能“绝后”》; <br>在报道一男青年由于恋爱失败残忍杀害女友的事件时的标题是《“痴情郎”无情动刀》。这些标题语言大众化,以特有的诙谐意境让人在会心的微笑中领悟生活的哲理,给读者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激发读者对新闻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顿生阅读全文的强烈欲望。 <br>“读文看题,买针看鼻”,标题具有引导读者选择信息的功能,在报纸编排中的重要性不言而语。 <br>大众化是新闻标题制作的前提条件; <br>趣味性是新闻标题制作的内在要求; <br>感染力是新闻标题制作的客观要求; <br>形式美是新闻标题制作的必然要求。 <br>平实中见文采是新闻标题制作的最高境界。<br><br>五、关于语言 <br> <br> 新闻语言是一种什么样的语体呢?它发挥着什么功能呢? <br> 新闻也是一种独特的语体,它是一种“复合语言”,既有科学的表意功能,又有生活的交际功能,还有文学的表情功能,它是语言多种功能的综合运用。 <br> 新闻语言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它主要有三个特点:准确性、白描性、大众性。 <br> 一、准确性 <br> 新闻语言的准确性是指新闻语言的表述与客观事物高度吻合。具体包括: <br> ①在时间、空间、形态、色彩等方面。 <br> ②对事物的属性 <br> ③对事物的数量、程度 <br> 它排除主观臆断和以偏概全,在词语的使用中,慎用可能产生歧义的词语。 <br> 二、白描性 <br> 白描是绘画术语,指只用线条勾勒,不用色彩,也不讲究明暗层次,几笔就画出事物形态的绘画方法。与此相对应的是细描,精雕细刻、浓墨重彩,色彩感和装饰性都很强。 <br> 一般来说,文学用细描的多,大量使用形容词,大量使用比喻、夸张等修辞,较多地偏重于主观感受。新闻中则白描的方法借鉴得多,不装饰、不铺陈,绚烂之极皆归于平淡,全由客观事实呈现。 <br> 梁衡在《新闻原理的思考》一书中,对文学和新闻的区别有一段很贴切的话: <br> 在审美取向上,新闻求质朴简洁的美,文学求绚丽多彩的美。新闻的本质不是艺术,但是它也讲美,不过它主要是靠事实本身内在的美,而不是装饰的美,新闻是健美比赛中的运动员,尽量少着装,以突出体格的健壮,文学是台上的舞蹈演员,必须借助服装灯光,以表现美的韵律、韵味。新闻是”删繁就简三秋树”,文学是”花簇锦绣满园春”。 <br> 对于新闻写作中白描,著名记者穆青也说得很详细: <br> 这种表现手法,有时也借语言的音响和色彩来加强效果,但主要还是靠事实、形象、思想来打动读者。它的特点是豪华毕落见真谛,从平凡中见深刻,在沉静中见到热烈;尽量做到自然流畅,不事雕琢。 <br> 三、大众性 <br> 企业新闻属于经济新闻,读者群文化程度高一些,是不是大众性就不是要求?回答是否定的。 <br>据西方的一些新闻工作者展开的“易读性研究”结果表明,少难词,多短句,多常用词汇,多人情味,是阅读时容易接受的一个简单标准,任何阶层都是如此。<br> 六、关于模块式 <br> 以上我们对新闻写作的一些技巧进行了探讨学习。现在,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正在流行的一种新的新闻写作样式:模块式新闻。 <br> 模块式新闻是近几年在国内新兴起来的一种引进“模块”概念进行采写的边缘型新闻报道形式。 <br> 说它是“模块式”,是因为它的结构类似计算机模块,通常由几部分构件组成:新闻事实+背景材料+资料链接+专家评点,在写作时可依据内容的具体情况灵活分项和有机组装; 说它是“边缘型”,是因为它可以集纳纯新闻、解释性新闻、新闻评论甚至现场短新闻等新闻体式的特点于一身,使人很难从形式和内容上划分它属于哪种传统体裁形式。这种新兴的新闻报道形式已越来越多地被媒体所接受和广泛使用,在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受到普遍关注,为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新兴的报道形式作以了解。 <br> 1、组合性、非线性与灵活性是模块式新闻结构上的最大亮点 <br> 模块式新闻由于引进了“模块”的概念对选用的材料进行编排组合,使得它的结构表现出迥异于其它新闻文体的特点。“模块”是一个常用于电子技术产品的术语,其功能特点表现在:一个模块完成其特定的技术功能,若干个模块组合,共同完成设定的指令任务;模块与模块之间既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自有其特点,又离不开其它模块的支持与配合。 <br> 模块式新闻按材料的功能,将其组成部分划分为几大构件:新闻事实叙述模块、背景材料介绍模块、资料链接模块和专家评点模块。 <br> 这几大模块以新闻事件为由头,以对新闻事件的解释分析为回归,在结构上以“模块”组合的方式进行撰构;每一个模块自成起讫,完成一个新闻功能,而几大模块之间又紧密相连,互为生发,共同解释新闻事件产生的原因、作用和意义,以消弭读者的不确定性信息和回答他们心中的疑问。 <br> “模块式”的结构方式使得传统的新闻叙事模式得以消解,而使写作的表现形式得以最大化的释放。 <br> 写作者无需过多地考虑叙事时间的线性排列、叙事空间的转化、叙述方式的改变以及叙事脉络的起承转合所带来的结构上的一致性要求,而只是按照每一个模块所要求的特定内容进行写作:在新闻事实叙述模块中,只需交待基本的新闻事实;在背景材料介绍模块中,考虑将新闻事实置于宏观背景中予以考察,提供与之相联系的背景材料;在资料链接模块中,提供与新闻事件中的人物和事件相关的信息;在专家评点模块中,就新闻事件本身的性质、意义和影响作用等问题,发表权威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供读者参考、理解。 <br> 这几大模块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信息来源、不同的表现内容和不同的表达方式入手,去解释新闻事件的性质、意义和影响,从而在叙事上表现出了非线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br> 作者可以从任何一个模块写起,读者也可以从任何一个模块读起; <br> 作者可以依据内容的需要对模块进行加强或削弱甚至增删的处理,读者也可以根据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了解的程度,只看其中某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模块的内容,比如直接看专家评点模块,以加深对这一新闻事件的理解程度。正是模块式新闻具有这一特性,才使得它受到新闻写作者和受众的欢迎,这是它区别于其他新闻文体的最大亮点,也是传统新闻无法比拟的。 <br> 2、快新闻与慢新闻优长的有机结合是模块式新闻备受青睐的原因所在 <br> 快新闻指的是事件性、动态性的新闻。 <br> 慢新闻指的是非事件性、解释性新闻。 <br> 快新闻就是对新闻事件以最快的速度予以报道的新闻,一般重点报道新闻事件的内容及简单过程; <br> 慢新闻则是一种有深度、有分析的新闻,它在时效上慢于快新闻,但对事件的来龙去脉、产生原因及发展趋向交代得比较清楚。 <br> 两者的优长结合,不仅能够使受众较快地获悉新闻事件,而且能够解答他们心中的种种疑惑。 <br> 对新闻写作来说,新闻的快与深历来是一对矛盾,以往的惯例是快新闻先期报道抢时间,慢新闻后期报道挖深度,模块式新闻则改变了这种报道的格局。 <br> 首先,在”快”上,由于模块式新闻结构形式的特点,采访和写作可以统筹谋划,分头作业。有的捕捉新闻事件,写新闻事实叙述模块;有的寻找相关的背景资料,写背景材料介绍模块和资料链接模块;有的搜集专家意见、观点,写专家评点模块。几队人马可以围绕这几大模块共时开展工作,其成稿速度远远高于慢新闻的成稿速度。另一方面,在写作过程中,模块式新闻无须更多地考虑文章的结构、表达方式和语言表达上的一般性要求,考虑信息性内容较多,考虑文章结构”起承转合”和润色性语言较少,所以成稿速度快; <br> 其次,在”深”上,模块式新闻集合了解释性报道的优长,将新闻事实置于更加宽广的社会时代背景和与新闻事实相关的宏观背景之下,纵横交织,散点聚焦,通过背景性事实材料对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通过专家评点对新闻事实的性质、意义和影响作用进行解析,扩展和深化新闻的内容。可以说,模块式新闻的深度,更多地体现在对新闻事实或人物的全方位和多层次报道上,因为受众接纳的信息越多越全面,对新闻事实和人物的了解和把握也就越深刻。 <br> 3、新闻体式的兼容性和表现手法的灵活多样性使模块式新闻具有极强的新闻表现力 <br> 模块式新闻的体式有的可以采用传统新闻体式,如消息体、问答体、访谈体等;有的可以不讲体式,在其模块组成中,一段解释性的话,一组现场描述,一串数字图表,或者一二图片都可以交错其中;也有的将二者杂糅在一起,使其浑然一体。 <br> 比如《中国工业报》2月24日的一篇报道《知识产权战略 中国在差距中寻找方向》,运用的是访谈体,文中分别就知识产权问题对三位专家的访谈内容进行整理,梳理出若干话题,新闻事实运用与专家意见相结合,阐明了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由于模块式新闻在新闻体式上的兼容性特点,我们已很难从文体的角度去划分它的归属,也正是这原因,我们暂时将它归到“边缘型”的新闻文体行列中。 <br> 模块式新闻的表现手法十分灵活多样,以至于人们很难给它一个固定的框框加以定义和表达。 比如《法制晚报》年的《肯德基涉苏丹红烤翅停售》一文,由主体消息、特快追踪、律师观点、新闻链接、亨氏问题产品及批次介绍五个模块组成; <br> 《新京报》的《吴宇森“教授”用人生授课》一文,由三块模块组成:第一块是一张通栏照片,第二块是主体消息,第三块分别以六个小标题标注的方式介绍了吴宇森成长经历、创作态度、目前和今后的打算等内容。 <br> 这样的例子我们还可以再举下去,而在新闻实践中还会涌现更多的与之近似的表现手法。新闻体式的延展性、兼容性和表现手法的灵活多样性不仅使模块式新闻释放出了更强的新闻表现力,同时也极大地扩展了新闻内涵表达的空间。 <br> 新闻写作者可以依据需要的表现的内容,自由地设计和运用模块的数量和组成形式以及表现手法,集中精力加强背景性事实材料的解释功能,运用专家的观点去阐发新闻事实的意义,从而使新闻报道的作用兼具纵深度和宽广度。 <br> 4、对传统意义的新闻结构模式进行消解的模块式新闻将是新闻文体发展变革的趋向之一传统的新闻写作模式讲究在线性文本结构中只能使用一维的空间来陈述某个新闻事件,文章的结构严密,起承转合、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甚至于表达方式都要认真考虑,否则会影响文意的表达,这势必会妨碍成稿的速度;模块式新闻写作模式则打破了线性文本结构的局限,它可以跳跃结构的影响制约作用,集中精力考虑报道的内容,全方位、立体地展示新闻事实和人物所蕴含的新闻意义。 <br>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得模块式新闻写作表现出“快捷”、“省力”的特点,这恰恰符合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对新闻写作要”快”的要求,更是新闻写作者对它情有独钟的一个原因。 <br> 此外,前面讲过,模块式新闻融纯新闻、解释性新闻、新闻评论甚至现场短新闻等新闻体式的特点于一身,它不仅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而且还要告诉你,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和如何理解这件事。 <br> 从这个意义上说,模块式新闻是“大杂烩”新闻,它发挥着纯新闻、解释性新闻的功能,但对新闻事实的报道不是它的重点,它的重点是如何运用背景材料和相关的信息链接,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专家评论来挖掘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帮助读者去解开心中的疑问。在新闻受众对新闻消费的需求愈益倾向于知道“为什么?”的今天,这种集报道”发生了什么”和”为什么会发生”的”大杂烩”新闻,会将这些问题和答案一鼓脑地端在你的面前,让你大快朵颐,在较快的时间里完成对新闻事件内容的阅读和理解。 <br> 模块式新闻是社会发展变化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社会变动越频繁,新闻信息就越密集,对新闻写作的要求就越高,对新闻文体变革的影响就越大。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