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我的童年时期,我们一家居住在古老的小县城里。东门大酒店,这座昔日首屈一指的大型国营酒楼,曾是阳江人心中荣耀的象征。上世纪六至八十年代计划经济时期,它作为县商业局饮服公司的旗舰酒店,备受人们推崇。</p><p class="ql-block">酒店坐落于城郊交汇的黄金十字路口,位于那个时代最为繁华的古城东门街道口。它离我们生活的大院仅有两百米左右的距离,斜对面便是我们的学校,步行不足百米。因此,无论是上学放学,还是前往古城游玩,我们都要路过这里。</p> <p class="ql-block">我对这家酒店的最初印象,源自父母带着我和弟妹从古城闲逛归来之际。热爱美食的父亲在酒店门口的摊档买了一包卤猪头肉,自此,它在我孩童时期的心中便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已记不清具体年岁,只记得父亲小心翼翼地揭开纸包,全家围坐在一起品尝那份前所未有的美味,为我的味觉开启了全新的天地。</p><p class="ql-block">自那以后,即便仅有几分零钱,我也渴望去那里寻觅美食。我清楚地记得,酒店门前每天都售卖各式面点,尤其是东门大肉包和糯米鸡格外受市民喜爱。</p> <p class="ql-block">说起大肉包,那真是名不虚传。碗口大的包子,馅料由鲜肉、冬菇、马蹄、莲子以及半边鸭蛋组成。一个肉包子,足以让人饱上半天。住在同一大院里的邻居阿姨在酒店工作,对我格外关照。每次我去买包子,原本一角钱的大肉包,她私下里只收我几分钱,还会送我一碗美味的清汤。夏季,冰棍和雪糕更是我贪凉的最爱。只需一分钱,她就能让我尝到原本三分钱的冰棍,甚至偶尔能用一分钱换来一角钱的雪糕批。或许正是儿时这份对美食的憧憬,造就了我后来对美食的热爱,我们一家也成为了众人公认的美食爱好者。</p> <p class="ql-block">从小学的启蒙时期到青涩的初中时光,每日上下学途经该酒店,总能见证形形色色的生活片段。那段日子恰逢文化大革命时期,酒店门前的空旷地带俨然成了一个瞬息万变的露天广场,各式各样的街头卖艺表演在这里轮番上演,引得行人纷纷驻足围观。伴随着人群中此起彼伏的喝彩,“好!”“漂亮!”“精彩!”的声音不绝于耳。有时,我也忍不住挤入人群,近距离欣赏那些惊心动魄的演出——有令人屏息的胸口碎大石、砖块砸头的硬功展示;也有体现刚毅之气的钢筋绕腰、手触炽热铁块的壮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此外,还有一些欢快的猴戏,小猴子在主人的指引下灵活地翻跟头、骑行自行车,它们滑稽的表情逗乐了众人,赢得一片片热烈的掌声。</span>虽然不少表演本质是为了兜售自制药丸和铁打膏药,但也有真正的武术爱好者以此谋生,演出结束后向观众讨要赏钱,一声“谢谢”伴随着零钱的叮当声。</p><p class="ql-block">然而,记忆中也有令人胆战心惊的画面。有一次,一位用砖块拍头的艺人不慎失误,头部被砖砸破,鲜血直流,晕倒在地。另一次,猴子表演时,孩子们的叫声刺激了猴子,“鸡屎,鸡屎”(猴子最怕鸡屎)使得受惊的猴子失控抓伤了一个小女孩……</p> <p class="ql-block">岁月如梭,五十余载光阴转瞬即逝。昔日的小县城于 1988 年实现华丽蜕变,阳江县晋升为地级市。今年,阳江市还代表中国入选联合国“国际花园城市”三个决赛城市之一。令人怀念且伴随我成长的东门大酒店如今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繁华的商业综合商场。虽然那些风味佳肴仍可在别处尝到,但再也寻不回当初记忆中那份独特滋味。就连街头艺人的精彩表演,也在时光长河中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即便如此,那些美好的回忆犹如璀璨珍珠,永远镶嵌在我心灵深处。</p> <p class="ql-block">(文中图片全部为网络借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