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青岛鱼山路,一位大名人为了吃一顿烤羊肉…也是拼了!从北京买的工具,从潍县买的大葱!网友:不光会写,还这么会吃啊<br><br>原创 刘宜庆 半岛都市报<br> 2025年01月25日 14:07 山东 19人<br>“在青岛顺兴楼宴会<br>最后上了一钵水饺<br>饺子奇小<br>长仅寸许<br>馅子却是黄鱼韭黄<br>汤是清澈而浓的鸡汤<br>表面上<br>还漂着少许鸡油<br><br>大家已经酒足饭饱<br>禁不住诱惑<br>给吃得精光<br>连连叫好”<br>——梁实秋《饺子》<br><br><br>午后的团岛湾<br>海天一色<br>有冬游的老人<br>在防浪堤上热身完毕<br>扑腾一声跳下海<br>在海水中畅游<br><br>资料图/视觉中国<br><br>阳光就像银子洒向海面<br>波光连着阳光<br>荡漾开来<br>一大片海鸥<br>浮在海面上午休<br><br>远处<br>黄岛的岛屿轮廓分明<br>照样是黛青色的<br>一艘航船<br>发出悠远的汽笛声<br>声波遁入海天……<br>这船的鸣笛<br>让人想起<br>闻一多在青岛时<br>写的散文《青岛》<br>“在雾天里听见一种怪木牛的叫声,人说木牛躲在海角下,谁都不知道在那(哪)儿……”<br>闻一多文中说的“怪木牛”,就是青岛老百姓说的海牛,其实是团岛灯塔上的雾笛鸣叫。<br><br>从团岛走到栈桥<br>游人如织<br>思绪也像海鸥翩翩飞舞<br>穿越时空<br>遇见20世纪30年代<br>客居青岛的大师们<br><br><br>因为一所大学<br>扎根于大学路生长<br>诸多新文学名家<br>海洋学家、大学教授<br>与青岛结缘<br><br>在这样一个冬日<br>于水云间邂逅<br>寓居青岛的文化名人<br>看一看他们<br>在青岛如何过冬天<br>……<br><br>梁实秋:<br>难忘冬日青岛的美食<br>青岛<br>是梁实秋心目中<br>民风淳厚的“君子国”<br>真正令人流连<br>不忍离去的城市<br>人生漂泊之中的久居之地<br><br>称得上是<br>“春有百花秋有月<br>夏有凉风冬有雪”的好地方<br><br><br>1930年8月,梁实秋来到青岛,在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改名为国立山东大学)执教,担任大学的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1934年8月,应胡适之邀,赴北京大学外文系执教,离开青岛。<br><br><br>在山海之间的这座城市,给梁实秋留下了无数的美好记忆。<br><br>梁实秋对青岛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曾在历数南北各地优劣长短后,说道:“我虽然足迹不广,但北自辽东,南至百粤,也走过了十几省,窃以为真正令人流连不忍离去的地方应推青岛。”<br><br><br>萧疏白发不盈巅,梦里沧桑忆华年,消逝的时光包围着红瓦绿树的青岛,晚年的梁实秋不禁感叹:“悬想可以久居之地,乃成为缥渺之乡!”<br><br>梁实秋的夫人程季淑非常喜欢在汇泉海水浴场洗海澡,她穿了游泳衣,招呼梁实秋下海踏浪,孩子们更是喜欢在海水没过的沙滩上嬉戏。<br><br>一家人的欢声笑语,在海滩上被海风吹得很远。<br><br><br>孩子在海水里玩倦了,就拿小铲子、小水桶,在沙滩上挖掘沙子,建构城堡。<br><br>有时,挖出的沙子里,会有几个蛤蜊,而那些被挖出的小螃蟹,迅速地横行逃窜,惹得孩子们一阵惊声尖叫。<br><br>梁实秋看着眼前这一幕,开怀大笑。他和程季淑并排躺在沙滩上休憩,有时,会捉几个小螃蟹,丢到孩子的小水桶里。<br><br>2024年7月的青岛第一海水浴场。图/视觉中国<br><br>梁实秋的女儿梁文茜<br>直至晚年都记得<br>在汇泉湾的海滩上<br>看到一只行走的空蚌壳<br>很惊奇地盯着空蚌壳<br>在沙滩上移动<br>原来,有一个小螃蟹住在空蚌壳里,把它当成了家,行走时,就带着蚌壳跑。<br><br>梁文茜把这一段趣事,讲给妹妹梁文蔷听,梁文蔷“将信将疑,因为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有趣的小生物”。<br><br>这种寄居蟹生活在石头缝中的海水中,海岸的沙滩上,主要以螺壳为寄体,白白住着人家的房子,却不缴纳房租。<br>1933年,梁实秋和女儿梁文茜在青岛海滨公园留影。(梁文蔷女士提供)<br><br>周日的时候,梁实秋一家人就这样在海滩上消磨时光。<br><br>直到太阳快要下山,在栈桥方向出现漫天霞光时,他们冲过淡水澡之后,梁实秋左手拉着孩子,右手拉着程季淑,在细软的沙滩上留下一串串脚印。<br><br>沿着海滨起伏的柏油马路,听着小鸟的啁啾,缓缓归。路边的绿化带中,一串一串的紫薇花,在夕阳的余晖中,微微晃动,更加明艳动人。<br><br><br>刚到青岛的那几个月,梁实秋和家人乘车去栈桥,走到碧波荡漾的栈桥前端,观海,听潮。<br><br>1931年,经过大修之后的栈桥,更加迷人。在栈桥伸入海中的前端,修建了一座中国民族传统风格的双层飞檐八角亭阁,名“回澜阁”。<br><br>回澜阁出现之后,梁实秋也来过,“到尽端的亭子里乘凉”。<br><br><br>1931年<br>梁实秋一家搬入<br>鱼山路7号居住<br>(今鱼山路33号梁实秋故居)<br><br><br>这是一栋新造的楼房,四上四下,还有地下室,前院也很宽敞。<br><br>房东王德溥是青岛人,具有山东人特有的忠厚朴实的性格,房东房客相处得融洽。<br><br>梁实秋程季淑夫妇喜欢花草树木,要求房东在院子里栽几棵树。房东很爽快地答应了。<br><br>第二天,王德溥带着他的儿子,押送了两大车树秧来了。挖坑,栽树,浇水,院子里栽了六棵樱花,四棵苹果,两棵西府海棠,空旷的小院里,顿时绿意盎然。<br><br><br>第二年春天<br>人间四月天<br>小院里满园春色<br>程季淑特别欣赏西府海棠。花未开时,花蕾红艳,似胭脂点点;盛开之时,娇艳欲滴,千朵万朵压枝低,极尽繁复绚烂之美。<br><br>樱花是双樱,层层叠叠粉红的花瓣,热烈又娴静。<br><br>苹果开花后,结出小小的绿色的苹果。到了初秋,苹果刚刚变红,结果被顽皮的孩子偷偷地摘了不少。<br>网络图片、图文无关/视觉中国<br><br>居家过日子<br>离不开油盐酱醋菜<br>梁实秋不免偶尔<br>也承担起买菜的任务<br>时间长了<br>对饮食颇有研究的他<br>有了自己的观察与总结<br>青岛的海鲜齐备,种类应有尽有。<br><br>梁实秋有一次在大雅沟(大窑沟)的菜市场,以六元得鲥鱼一尾 。<br><br>“长二尺半有奇,小口细鱗,似才出水不久,归而斩成几段,阖家饱食数餐,其味之腴美 ,从未曾有”。<br>梁实秋认为<br>青岛的“菜蔬隽品亦多”<br>“青岛的蒲菜<br>好像特别粗壮<br>以做羹汤最为爽口”<br><br>“青岛一带的白菜<br>远销上海<br>短粗肥壮质地细嫩”<br><br>梁实秋认定的青岛白菜<br>应该是胶州白菜<br>称之“胶白”<br>远近闻名<br><br>梁实秋说:“青岛四年之中 ,我们的家庭是很快乐的。”<br><br>妻子为他主持家务,招待客人 ,家中座上客常满,不但教师,有些学生也在他家同餐。<br><br>臧克家晚年在《致梁实秋先生》一文中说,在青岛时,有一次梁到闻一多的办公室去,闻不在,梁便在桌子上留下一张纸条 :“一多,下课后到我家吃水饺。”臧克家看了这张纸条,心想:这是最美、最快意的人生佳境了。<br><br>当时“酒中八仙”聚会常去的酒楼,一是顺兴楼,一是厚德福。<br><br>顺兴楼的厨师是烟台福山县的高手,手艺不错。顺兴楼的黄鱼水饺,让梁实秋食之难忘,以至于晚年居台湾后仍在回味。<br><br>当然<br>一个资深老饕<br>不能只接受当地美食<br>还要引领新潮流<br>将外地的美食引进来<br><br>作为老北京<br>梁实秋在异乡<br>仍不能忘记烤羊肉之香<br>碰巧一次<br>青岛的一家饭店<br>从北京运来冷冻羊肉片<br>梁实秋灵机一动<br>托人在北京<br>订购了一具烤肉支子<br>等支子运来后,梁实秋大宴宾客,命儿辈到寓所后山拾来松塔,敷在炭上,松香浓郁。<br><br>又托人从邻近的潍县买来刚采摘的新鲜大葱。葱白粗如甘蔗,斜切成片,细嫩而甜,烤肉佐以潍县大葱,真如锦上添花,吃得各位口齿留香,额头滴汗,相视而笑。<br><br><br>梁实秋还在文章中提到柑香酒。<br><br>那是隆冬的一天,“我有一回偕友在汇泉闲步,在沙滩上走着走着累了,便倒在沙上晒太阳,和风吹着我们的脸。整个沙滩属于我们,没有旁人,最后来了一个老人向我们兜售他举着的冰糖葫芦。我们在近处一家餐厅用膳,还喝了两杯古拉索(柑香酒)。”<br>这柑香酒是洋酒,美州的古拉索岛上特产柑橙,以此为原料制成的酒,闻名全球。有了这杯柑香酒,“尽一日欢,永不能忘”。可以想见,在寒冷的冬日,喝一杯甘醇、浓烈的柑香酒,全身温暖。<br><br>20世纪30年代,在青岛可以喝到国内外的名酒,由此可见当时青岛的消费水平,也可以看出当时青岛的国际化程度。<br>在青岛执教的4年,梁实秋为外文系学生开设《欧洲文学史》(大四,4个学分)、《莎士比亚》(大三,6个学分)、《西洋文学批评史》(大四,8个学分)、《戏剧选读》(大二,6个学分)等课程,给其他专业学生开设公共外语课。<br><br><br>梁实秋上课,永远是铃声未息已走进教室,坐下来就讲,不说一句没用的话。下课铃声一响,恰好讲到一个段落,铃声未毕,已步出课堂。<br><br>梁实秋来国立青大时只有二十八岁,但已经是教授,月薪400元。他讲起课来滔滔不绝,思维敏捷。他的讲课语言,生动又形象,智慧与谐趣,让课堂气氛非常轻松。<br><br>梁实秋的课深受学生欢迎。学生王昭建回忆说:“他讲课紧凑而从容,质高而量足。有组织有层次、语言精确、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讲授莎士比亚课,全面地讲了莎翁,精讲了他的主要剧作。”<br><br><br>在臧克家眼中,梁实秋先生光彩照人。“面白而丰,夏天绸衫飘飘,风度翩翩”。他的衣袂翻飞的是青岛的海风,他的风度是青岛文化史上的风流一页。<br><br>山河岁月,青岛只是梁实秋人生的一个驿站。<br><br>他在这里开始了翻译的征程。这是梁实秋翻译生涯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他翻译了《西塞罗文录》《约翰孙》《织工马南传》等著作,开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翻译工程的起点。<br><br><br>1931年春,胡适来青岛,与梁实秋、闻一多商谈翻译莎士比亚著作事,并在青岛大学做了“山东在中国文化里的地位”的讲演。<br><br>梁实秋与莎士比亚戏剧结缘,并不离不弃30多年,缘起胡适。也可以这么说,是胡适这位“月老”的红丝线,将梁实秋与莎士比亚戏剧翻译捆绑在一起。<br><br>正是由于胡适的领导,父亲的鼓励,妻子的支持,梁实秋1930年开始着手翻译莎士比亚的戏剧,从1936年商务印书馆首次出版他译的莎士比亚戏剧8种,至1967年最终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并出版。<br><br>梁实秋以一人之力,花费37年时间,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任务,成为中国文学翻译史上的一块不朽丰碑。<br>梁实秋坦言:“我这一生有30年的工夫送给了莎氏,我自得其乐而已。但也有无形的报酬,我从莎氏著作中,培养了一种人生态度,对世界万物抱有浓厚兴趣,对人间万象持理解容忍的心胸。”<br><br>晚年的梁实秋<br>对青岛念念不忘<br>他的书桌上有一瓶沙子<br>自青岛的海滩<br>他女儿送的<br><br><br>老舍:<br>冬日的青岛<br>蕴含无限生机<br>1934年9月<br>老舍辞去齐鲁大学<br>中文系教授一职<br>告别生活了四年的济南<br>乘坐火车到达青岛<br>他的生活<br>翻开了新的篇章<br><br>1936年老舍在青岛<br><br>老舍在青岛迎来创作高峰,其中包括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老牛破车》《文博士》,更重要的是,老舍代表作《骆驼祥子》就是在青岛写的。<br><br>值得一提的是,老舍在青岛教学创作期间,出版的书《樱海集》《蛤藻集》,书名带有鲜明的青岛印记,山与海,樱花与栈桥,蛤蜊与海藻,青岛风物自动进入老舍的文学世界之中。<br><br>1935年12月至1937年8月,老舍全家住在黄县路6号,邻近山东大学,现门牌为12号。黄县路12号是老舍在青岛时最后一处住所,也是唯一保存下来的老舍故居。<br><br>2010年,青岛把老舍故居打造成骆驼祥子博物馆,因为《骆驼祥子》就是诞生在这栋小楼里。如今,黄县路上,四季皆有来此寻访参观的游客,已经成为青岛的一张文化名片。<br><br>1936年春天,山大的一位朋友与老舍闲谈。朋友谈到他在北平时曾用过一个车夫,这个车夫自己买了车又卖掉,如此三起三落,到末了还是受穷。<br><br>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听了朋友这几句话,老舍立即就说:“这颇可以写一篇小说。” <br><br>紧跟着,朋友又说,有一个车夫被军队抓了去,哪知道,转祸为福,他趁着军队移动之际,偷偷地牵走了三匹骆驼。<br><br>这两个车夫都姓什么,哪里人,老舍没有问,但他记住了车夫与骆驼,“这便是骆驼祥子的故事的核心”。<br><br><br>每天晚上,妻子胡絜青、女儿舒济、儿子舒乙枕着蓝色的波涛进入甜蜜的梦乡后,老舍便在一盏台灯下开始写作。<br><br>老舍写得很慢,每天落在纸上只有一两千字,慢慢地把这个他命名为祥子的车夫和他的经历从心里掏出来。写作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思索的时间很长, “笔尖上能滴出血与泪来”。<br><br>老舍写《骆驼祥子》,仍用老北京的方言,好友顾石君给老舍提供了许多北平口语中的字和词,平易的文字鲜活、生动,带着原汁原味的北平风情。<br><br>他有意放弃了以往的幽默风格,舍弃了语言上的俏皮,专心打磨小说情节,“即使它还未能完全排除幽默,可是它的幽默是出自事实本身的可笑,而不是由文字里硬挤出来的”。<br><br><br>如今,我们在黄县路12号骆驼祥子博物馆展示柜中,可以看到不同版本、翻译成不同语言的《骆驼祥子》。隔着80多年的时光,我仿佛看见老舍在一灯</h3> <h3>•最“中中中中中”的中国,到底在哪里?<br> -中国国家地理BOOK 2025年01月24日 <br> 以下文章来源于地道风物 ,作者风物君<br><br></h3> <h3>•人民文学 生态美学与共同体叙事——纪录片《昆嵛》美学探析<br> -刘强 广电视界<br> 2025年01月22日 22:09 北京 听全文<br> 山东卫视纪录片团队历时一年两个月拍摄的四集自然人文纪录片《昆嵛》,以《冬》《春》《夏》《秋》四季为经线,以昆嵛山的古今各色人等为纬线,技术赋能,经纬交织,不仅生动呈现了昆嵛山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瑰丽壮观气象万千的自然风光、极富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名胜古迹、富饶丰沛的物产资源以及红色精神闪耀的革命胜地,更是塑造了姜俊玲、王云磊、陈英俊、王文明、张令辉、盖宇鹏、孙雪萍、王俊伟、王尚丰夫妇等一大批昆嵛山儿女群像,全景式展现了这些普通人身上洋溢的人性之美,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价值取向,描绘了一幅和合共生的生态景观、彰显出共同体美学理念。 <br><br>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价值取向<br><br>人民文学 生态美学与共同体叙事——纪录片《昆嵛》美学探析<br><br>刘强 广电视界<br> 2025年01月22日 22:09 北京 听全文<br><br>山东卫视纪录片团队历时一年两个月拍摄的四集自然人文纪录片《昆嵛》,以《冬》《春》《夏》《秋》四季为经线,以昆嵛山的古今各色人等为纬线,技术赋能,经纬交织,不仅生动呈现了昆嵛山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瑰丽壮观气象万千的自然风光、极富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名胜古迹、富饶丰沛的物产资源以及红色精神闪耀的革命胜地,更是塑造了姜俊玲、王云磊、陈英俊、王文明、张令辉、盖宇鹏、孙雪萍、王俊伟、王尚丰夫妇等一大批昆嵛山儿女群像,全景式展现了这些普通人身上洋溢的人性之美,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价值取向,描绘了一幅和合共生的生态景观、彰显出共同体美学理念。 <br><br><br>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价值取向<br><br>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指出了文艺创作应有的价值底色。纪录片《昆嵛》的创作鲜明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主创团队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赋予作品鲜明的时代主题、时代价值。<br><br><br>《昆嵛》的主人公,多达二十余人,他们身份各异,且均为普通人,但主创着重凸显了他们种种人性人情之美。纪录片既有对杨子荣、张玉华、冯德英等革命英雄的舍生忘死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心怀国之大者的高尚爱国主义精神对赞美,也有对昆嵛山电视转播塔设备维护人员王云磊、林场工程师王俊伟、林场护林员王尚丰夫妇等昆嵛山工工作人员扎根基层、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的讴歌,亦有对从昆嵛山获得科研资源的中国科学院植物绘画师李爱莉、专注鸟类研究的专家吕艳、为杂交试验作准备的高校教师盖宇鹏等科研人员勤学笃行、求是创新、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教育家精神礼赞,更有对充分利用昆嵛山自然资源走向乡村振兴的当地果农王文明、孙雪萍和渔民陈英俊等人乐观坚强、热爱家乡的赤子之心的歌咏。<br><br>麦收 樱桃市场<br>这一切均体现出《昆嵛》主创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的创作理念,使作品不仅能深入到主人公精神世界,更触及到观众的灵魂、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实现对主人公情感和精神认同。<br><br>和合共生的生态美学<br><br>我国生态文化研究学者鲁枢元在其著作《生态批评的空间》中首次提出了生态批评的三分法:以相对独立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生态学、以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态学和以人的内在的情感生活与精神生活为研究对象的精神生态学。《昆嵛》纪录片也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三个维度来探究自然与人类文明的关系,既体现出人类对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敬畏,同时还人性以自然,解决人与自我的精神失衡的问题,体现出天人合一、和合共生的生态思想。<br><br> 赤松映日 山脚下苹果园<br>《昆嵛》里,有大量空镜头展现昆嵛山的自然之美。不管是“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银装素裹之下愈显高贵圣洁的昆嵛山,还是草长莺飞、百花争艳、万木葳蕤、溪流欢腾、沙鸥翔集一片生机勃勃的春天,抑或是千峰竞秀、层峦叠翠的夏季,或是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秋天等四季景色的岁序更替,华章日新;不管是表现三瓣石、狐狸石、孔雀石 、窟窿石等栩栩如生、鬼斧神工的奇峰异石,还是跟拍白鹭、海鸥、天鹅、仙鹤等鸟类的迁徙、求偶、繁衍等生命的自由舒展,都淋漓尽致呈现了昆嵛山的自然生态之美,呈现出人类与自然和合共生、交互相融的生态关系,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锦绣画卷。 <br> <br> 狐狸石 孔雀石<br><br> 窟窿石 人脸石<br><br>社会生态是指人的社会属性在审美领域的内化,它对人生命本体的生存方式进行了关怀,凸显了人的参与和在场。《昆嵛》所呈现的社会生态无疑是积极昂扬的。革命英雄杨子荣、张玉华、冯德英凸显着被称之为胶东的“井冈山”的昆嵛山红色革命基因,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昆嵛山电视转播塔设备维护人员王云磊、林场工程师王俊伟、林场护林员王尚丰夫妇等昆嵛山工工作人员体现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当地果农王文明、孙雪萍、渔民陈英俊、自主创业代表张亚飞夫妇等人则生动折射着当代昆嵛山儿女的坚毅乐观、迎难而出、敢闯敢做的精神风貌。这些人物,纵横交织,交相呼应,奏响了“美丽中国”最强音。<br><br><br>《昆嵛》不仅展现了昆嵛山的自然生态之美,也不仅呈现了昆嵛儿女社会生态之美,更是还人性以自然,解决人际关系的异化和人与自我的精神失衡等问题,呈现出精神生态之美。精神生态是人的精神在审美层面的内化,是对人生命本体的心理范式的关怀,突显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潜能,并将生态美学由对现实形态的知觉拓展到其本身所不能觉察的潜在场域。张令辉从一个互联网设计师辞职返乡建立乡间花圃,做了一名自然类自媒体博主。原本患有听觉障碍、终年看不到蓝天白云的她回归自然,建立自己的世外桃源,把别人的想象过成自己的生活,甘之若饴、返璞归真,完成了自我的精神疗愈酷爱拍摄鸟类的摄影师由美燕曾罹患重病、精神崩溃,身体好转后走进深山老林,把“拍鸟当作一种修行,拍它们的时候就是拍我自己”,不仅完成了一场生命的自我救赎,更有了仁民爱物、同胞物与的精神境界,才会奋不顾身执意去救助坠落雏鸟。声名显赫的网络作家于鹏程远离红尘,归隐昆嵛山,被父亲称之为“疯子”,可他却在昆嵛山问道全真教的创始人王重阳的过程中找到了精神皈依。三人这种复得返自然的生活状态可谓是物我两忘、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生动诠释,体现出该纪录片的精神生态之美。<br><br>白鹭捕食 中华攀雀<br><br>《昆嵛》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价值取向,所展现的和合共生的生态美学,恰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思想。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昆嵛》生动讲述了昆嵛大地万物共生的故事,强调整体和谐与普遍关联,构建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共同体,涵盖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同时,《昆嵛》通过讲述王重阳弘道传教的故事,表现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讲述革命英雄的故事,体现革命精神的赓续传承,借此表达相似的生活环境、文化生活记忆、价值理念以及包容的文化心态构成了昆嵛大地和谐共存的文化共同体这一思想,并通过纪录片的叙事主题与社会历史的互文性,连接观众的共同记忆,促使观众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高度彰显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有效建构了信仰趋同的中华民族精神共同体。<br> -作者为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教授<br>阅读 1115<br></h3> <h3>•看钱钟书的脸色~<br> -摘自2025/0120日半岛网- </h3> <h3>•别不相信,当时桂林真的没有桂树<br> -山水阅读2025年01月09日 广西 <br> 众所周知,广西被称为“八桂大地”,尤其是当我们聚焦于车牌号前面打头的“桂”字时,不禁让人遐想,这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对于广西人民而言,究竟承载着怎样的特殊意义?<br>谈及“桂”字的含义,势必离不开桂林这座城。每当金秋九月,满城桂花竞相绽放,桂花树如今在桂林市的地位,会让人联想到“桂林”二字的意义是不是与桂树有关联。<br>然而,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实是,百年前的桂林竟没有桂花树。这一历史细节的发现,无疑在大众心中埋下了疑问的种子:“没有桂树,为何这座城市会被命名为桂林?”“桂林二字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密码?”<br>今天,让我们一同去揭开“桂林”之名背后的神秘面纱,或许在字里行间,疑惑将逐一得到解答。<br>南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兼静江知府(治所在今桂林)范成大,即将结束他的任期。临离任前,他作了一篇《桂颂》:“桂林以桂名,顾弗植桂。成大始收之宾,植之正夏堂,植已而去郡,为之词:‘戒后之人勿翦伐。’”(《钦定四库全书》之《静江府碑记》)范成大说,桂林以桂为名,他没有看到种植桂树。他从宾州(今来宾市)获得桂树苗,把桂树种在正夏堂(范成大所建),种下桂树他(范成大)就要离开桂林了,为它(种下的桂树)写句话:“叮嘱后人不要砍伐它。”这说明,当时的静江府尽管人们习惯上称为桂林,但却没有看到有种植桂树的现象。范成大有感于此,才在他离开桂林之前,在他所建的正夏堂种植桂树。但是他又担心后人砍他种的桂树,于是专门为种下的桂树写下不准后人砍伐的话,并立碑警示。<br>桂林既然没有什么桂树,那么桂林这名称又是怎么得来的?<br>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了岭南地区(今两广一带),在岭南设立郡县制。秦始皇一共在岭南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桂林郡的设立,是“桂林”作为行政区划名称的最早出现。桂林郡管辖的地方,据明末清初人顾祖禹所著的《读史方舆纪要》称:“今桂林、平乐、浔州、柳州、南宁等府,及郁林州、象州、宾州、横州地和今广东四会皆属秦桂林郡。”这大体上相当于今广西的绝大部分。桂林郡的郡治,位于今广西贵港市的布山。文献及考古发掘资料都证明,当时的布山县是秦朝桂林郡的政治、经济中心。桂林郡是怎样得名的呢?据《旧唐书·地理志》说:“江源多桂,不生杂木,故秦时立为桂林郡。”这江是被称作牂牁江的江,一条从夜郎国流过来的江,泛指今出自贵州的西江上游一带的南北盘江流。这些江源头两岸生长很多的肉桂树(不是桂花树),桂树成林,不生杂木。秦时立为桂林郡。桂林郡就是这么得名的。<br>桂林郡的出现,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岭南实现郡县制,标志着岭南从半原始的部落社会跨入了封建社会,这是一种社会文明的跨越式发展。中原地区的文明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始传入岭南,对岭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同时对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也有着很大的作用。我们可以说,桂林郡不仅是一个行政区域的名称,而且是一个历史文化现象,是广西在历史的长河中进步发展的文化源头。<br>那么,秦朝时的桂林郡和今天的桂林市又有什么关系呢?可以说有关系,又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说它有关系,是因为今天的桂林市的一部分地区在秦朝时属于桂林郡。说它没有直接的关系,今桂林不是直接继承古桂林郡的名称而来的。这期间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但得益于文化的促进作用。<br>公元前214年,秦朝统一岭南,随即开始了对岭南地区的全面开发经营,直到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虽仅短短七八年时间,但秦朝对岭南的开发经营,对岭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和影响,因为岭南百越落后的半原始部落社会基本结束了,进入了以郡县制为标志的封建社会。<br>秦朝灭亡之后,当年参加统一岭南的秦朝将领赵佗,据岭自守,建立了南越国。在保有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的基础上,疆域又有所发展。南越国存在了九十三年,加上秦朝在岭南统治的八年,桂林郡共存在了百年左右。<br>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派大军灭掉了南越国,将原来秦朝和南越国所设置的南海、桂林、象郡三郡中的桂林郡、象郡撤销,将这些地区分置为七郡:南海郡还在,它的郡治仍设在番禺(今广州市);合浦郡,郡治在广西合浦县;苍梧郡,郡治在今广西梧州市;郁林郡,郡治在原桂林郡治布山;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大部分在今越南。后来又增设儋耳、珠崖二郡,均在海南岛内。这样,在岭南这一大片土地上,一共设置了九郡,岭南地区重新成为汉朝郡县,只不过此时桂林郡消失了。<br>汉武帝把今天桂林这一带地方,置为始安县,属于零陵郡管辖。始安县的县治最早设在今兴安县秦城的遗址。就是说,当桂林郡消失的时候,今天的桂林还没有出现,今天桂林市这个地方,连一个小小的县城都还不是。直到三百多年后公元264年,三国时期吴国分零陵郡置始安郡,才在始安城(有人说在今桂林中学处)设始安郡治。也就是说,今桂林这个地方的名称,是从一个叫“始安”之名开始的。那么,始安又是怎么变成桂林的呢?<br>我们又要说到消失了的桂林郡。桂林郡虽然消失了,但是它存在了百年左右,而且是在荒蛮地区首次建立的郡县制,它所辖的地区又是一个相当于省级的区域范围(周朝的郡比县小,秦汉的郡比县大)。因此,它在中原人的心目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他们把那个消失了的桂林郡的广大地区仍称为“桂林”。东汉时的科学家、文学家张衡,他用美丽的文笔创作了一首流传至今的《四愁诗》,全诗共分四章,在第二章诗人写道:<br>我所思兮在桂林,<br>欲往从之湘水深,<br>侧身南望涕沾襟。<br>美人赠我金琅玕,<br>何以报之双玉盘,<br>路远莫致倚惆怅,<br>何为怀忧心烦怏。<br>诗人思念“桂林”,想去又怕湘水深,只好侧身南望,眼泪沾湿了衣襟……张衡所处的时代,距桂林郡消失已有两百多年了,但桂林郡这个地方,仍然活在诗人张衡的心中,说明“桂林”这个名称有着顽强的、非一般的生命力。在诗人张衡的想象中,“桂林”那个地方,也像后来的唐代大诗人杜甫、白居易、韩愈一样,尽管他们终其一生都未曾到过桂林,但在他们的心目中,桂林是最美的地方,是最值得用最美的想象和最美的语言来赞美的地方,更是值得去的地方。因而桂林,作为一个地域名称,第一次出现在文学作品诗歌中,是在张衡创作的《四愁诗》中。张衡对桂林名称的传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张衡也是古代歌颂桂林成千上万首诗词作品的开山鼻祖。因此,张衡是我们应该记住的第一个诗人。<br>桂林郡消失以后,也许是因为人们对它念念不忘,到了三国时,吴在凤凰三年(274),分郁林郡再次设立桂林郡,桂林郡的郡治在武安。武安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今广西象州县西北境内(晋朝时候改为武熙)。这个桂林郡辖境约相当于今广西洛清江、融江、柳江、黔江流域,大概相当于今柳州市的范围,也就是今广西的中部地区。晋朝的时候,桂林郡的郡治迁移到潭中(今柳州市东面)。南北朝时的南朝宋再迁到中溜(今广西武宣县南),南朝齐又迁回武熙,迁来迁去还是搞不上去,到了隋朝初年,这个桂林郡就被废掉了。第二个桂林郡存在了大约三百年,比第一个桂林郡存在的时间还多两百年。我们不妨分析一下,为什么历朝的统治者(包括秦朝),要在广西的中部地区反复设立桂林郡?这和古人对“中”的重视是分不开的。“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中庸》);《孙子兵法·九地篇》“击其中则首尾俱至”,说明“中”是要害之地;《旧五代史·选举制》“务在酌中,以为定制”,说明“定制”要慎重考虑适中,不偏不倚。所以秦朝设立的桂林郡郡治选在广西中部的布山县(今贵港市一带),后来的桂林郡郡治在今柳州一带,今贵港市与柳州市都居于广西的中部地区,现今仍称桂中地区。但是两地为什么都不能演变为后来的桂林呢?这主要是当时的广西中部地区对桂林文化水土不服,还不能发育出先进的卓有影响力的桂林文化。统治者尽管用心良苦,但还是事与愿违。虽然秦朝(包括南越国)时的桂林郡是为武力所置又为武力所废,但是,汉代设立的郁林郡郡治还在布山县,仍不能继承秦时桂林郡的政治、经济中心地位。这个广西的政治、经济、军事、特别是文化的中心,经过漫长的历史和文化的选择,最后才选定了今天的桂林。<br> -(选自《文化城之魂-历史文化名人与桂林》,黄继树主编)<br><br></h3> <h3>•人文·汇泉|汉武帝东巡不其县-<br> -大众·半岛新闻 2025-01-06 -<br>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汉武承其业,四海咸宾来。”汉武帝刘彻,以其雄才大略铸就西汉盛世华章,其文治武功影响深远,而东巡不其县之行,更是一段满溢传奇色彩与时代印记的佳话。<br>据《汉·地理志》记载及民间传说,西汉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夏四月,汉武帝开启东巡不其县之旅。彼时不其县,偎依崂山雄浑之躯,濒临黄海浩瀚之域,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渔业昌盛,盐场棋布,百姓富足,商业繁荣。其独特地缘,使其成为东方沿海要冲,扼海陆交通咽喉,于帝国地缘政治格局中地位关键,宛如帝国东疆堡垒与对外交流门户。<br>为迎圣驾,不其县令兴土木建武帝驻跸行宫,并于县城南九里女姑山筑太乙仙人祠与明堂。祠初建时,柱梁以鱼骨支撑,后经修缮改用砖木,主殿长15米、宽6米,内祭女姑仙子。汉武帝亲临祠祭天,仪式庄严,祭品丰饶,钟鼓和鸣,香烟缭绕,虔诚祈愿国家昌盛。于明堂宣明政教,传播治国方略,强化统治权威。闲暇时,观沧海、沐春风,静修玄道。历经千载,太乙祠演为女姑祠,明堂却在岁月侵蚀下湮灭无存。随行人员各展其长,文人赋诗词绘景,儒士传儒家经义,方士探海上仙山,尽显社会多元风貌。<br>不其县百姓有幸目睹天子威严、感受皇恩浩荡,纷纷敬献新鲜海鱼、洁白海盐。汉武帝借机深入民间察访民情,询问生活、视察生产,施恩泽减免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同时整饬吏治、严惩贪腐,彰显天子威严,确保地方吏治清明。这一系列举措,拉近中央与地方百姓距离,增强大汉帝国向心力与凝聚力,稳固国家繁荣根基。<br>汉武帝对不其县重视有加,自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出巡始,多次巡幸山东,四至琅琊,第八次巡幸时踏上不其县土地。太始四年此番东巡,汉武帝在不其县驻留近月,足见此地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地位重要。据《崂山县志》载,武帝驻跸行宫遗址在今城阳区青岛第八面粉厂处,此地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30米、高约2米之夯土台。彼时东迁扩建后的不其城外罗城,南起今青岛市大理石厂,北至正阳路,西至城阳火车站,东至城阳村东侧。外罗城环绕里罗城而建,城墙土夯外镶灰砖,高大坚固,设九门,除四方各两门,西南水门通金口海港码头(今京口村东南)。县署位于今和阳路西端新华书店处。外罗城城墙高约6米,顶宽3至4米,东西长约1700米,南北宽约1500米,面积约2.5平方公里,为秦代不其城4.5倍。城外濠沟与海湾相通,构成严密防御与便利交通体系。<br>考古发掘,为我们揭开了昔日不其县的神秘面纱。城内街道纵横,七条5米宽主干道贯通巷陌,地下排水道规整有序,与城外濠沟相连,确保排水通畅与卫生。城区功能分区明晰:里罗城为官府所在;部分区域是繁华商业区;东南部是手工作坊聚集区;西南部为库房;北部是居民区与农业区。不其出土了大量秦汉时期的珍贵文物,如铜镜、画像石、陶罐、货币等,这些文物犹如历史的拼图碎片,拼凑出了当年不其县的繁荣昌盛与辉煌过往。<br>岁月流转,这段历史余韵仍在这片土地上激荡,激励后世传承弘扬中华民族坚韧开拓之精神,于时代浪潮中书写华章、逐梦远航。(纪彩凤)<br>编辑: 张文艳<br>审核: 刘宜庆</h3> <h3>•北九水边的文学往事:<br> 沈从文一生六次游览崂山,足迹遍布太清宫、上清宫、白云洞、棋盘石、华严寺、北九水等崂山名胜古迹。<br>沈从文的文笔就像源自湘西的一脉活水,他的人生篇章由水书写。他爱山乐水,以诗人的眼光、敏锐的心灵,捕捉到北九水山水的与众不同之处——因临近海边的缘故,“即山石树木特别清润”。北九水环境清幽,水声潺湲,有置身山林丘壑之雅趣,所到之处,目力所及,皆是一幅山水画。在《青岛游记》中,沈从文把这种妙处给予呈现:“白日当空,气候晴明,山中一切依旧均若长远笼罩在淡淡烟雾中,稍稍深入,即可从崩崖奇树、崖石间细流断续,流水渟聚处随地可发现小小鱼群唼喋游漾,人被包围在这种丘壑里,实有别处所没有的清幽。”<br>沈从文笔下的这种小鱼,可能就是崂山特产仙胎鱼。这种小鱼喜欢清澈的溪流,就像山中隐士,隐隐有仙气。“崂山仙胎鱼,仙山第一鱼。”仙胎鱼见地方志文献记载。清朝同治年间《即墨县志》记载:“仙胎鱼出白沙河,从九水来,山回涧折,其流长而清湛不染泥尘,鱼之游泳于清泉白石中者也,大可五六寸,鲜美异常。”小鱼脊背呈淡青色,鱼体扁平透明。此鱼虽小,长不过尺,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闻起来有一种特殊的瓜香。沈从文的文笔,尽显崂山风物之美,为崂山仙胎鱼增添了文雅之气。<br>作家身处清幽的北九水,应该有美丽的故事发生。<br>1933年,沈从文和未婚妻张兆和游览北九水时看到的一幕,赋予他灵感,成为创作《边城》的缘起。“路过一小乡村中,碰到人家有老者死亡,报庙招魂当中一个小女儿的哭泣,形成《边城》写作的幻念。记得当时即向面前的朋友许下愿心:‘我懂得这个有丧事女孩子的欢乐和痛苦,正和懂得你的纯厚与爱好一样多一样深切。我要把她的不幸,和你为人的善良部分结合起来,好好用一个故事重现,作为我给你一件礼物。你信不信?’”<br>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女孩,走在发丧队伍的前端,她神情悲戚,一双清澈的大眼睛里饱含泪滴,她高举着灵幡引路,身后是长长的披麻戴孝的队伍,唢呐、笙等民族乐器吹吹打打,围观的人们都受到情绪的感染。沈从文和张兆和驻足观看,女孩的神情打动了沈从文,他一下子想起湘西和她一样年龄的女孩,他敏感的心弦在北九水潺湲的溪水中发出了微妙和音。沈从文看到张兆和也被一层忧伤笼罩,他握了握张兆和的手,当即许诺:“将写一故事引入所见。”<br>崂山北九水也见证了沈从文和张兆和的爱情。沈从文向依偎在身边的张兆和许诺,身边的人儿脸上绽放微笑。沈从文会意,把这个微笑翻译为张兆和的回答:“我完全相信,女人生命本来就是由信出发,终止于爱,恰恰和你们男子一切由思出发,终点为知;二合一,都接触了生命本体,了解了生命。方式可不一样。”<br>《边城》是沈从文信与爱、思与知的结晶。小说描写了边城小镇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他书写了湘西劳动人民的悲欢,一个民族的哀乐和情感样式。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美丽总是愁人的。”天保与傩送一个身亡,一个出走,翠翠的外祖父也在一个风雨雷电交加的夜晚死去,一个顺乎自然的爱情故事以悲剧告终。《边城》的结局令人伤感:“塔圮了,船溜了,老船夫于一夜雷雨中死了,剩下一个黑脸长眉性情善良的翠翠,在小河边听杜鹃啼唤。一个悲剧的镜头如此明白具体。”<br>每一位读过《边城》的读者,都会脱口而出这个故事的结局:那个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来的年青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这是悲剧故事唯一的结局。也许得了“三三”的建议,沈从文把结尾修改了,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变成一个开放式的结局:<br>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来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br>沈从文一生六次游览崂山,足迹遍布太清宫、上清宫、白云洞、棋盘石、华严寺、北九水等崂山名胜古迹。<br>沈从文的文笔就像源自湘西的一脉活水,他的人生篇章由水书写。他爱山乐水,以诗人的眼光、敏锐的心灵,捕捉到北九水山水的与众不同之处——因临近海边的缘故,“即山石树木特别清润”。北九水环境清幽,水声潺湲,有置身山林丘壑之雅趣,所到之处,目力所及,皆是一幅山水画。在《青岛游记》中,沈从文把这种妙处给予呈现:“白日当空,气候晴明,山中一切依旧均若长远笼罩在淡淡烟雾中,稍稍深入,即可从崩崖奇树、崖石间细流断续,流水渟聚处随地可发现小小鱼群唼喋游漾,人被包围在这种丘壑里,实有别处所没有的清幽。”<br>沈从文笔下的这种小鱼,可能就是崂山特产仙胎鱼。这种小鱼喜欢清澈的溪流,就像山中隐士,隐隐有仙气。“崂山仙胎鱼,仙山第一鱼。”仙胎鱼见地方志文献记载。清朝同治年间《即墨县志》记载:“仙胎鱼出白沙河,从九水来,山回涧折,其流长而清湛不染泥尘,鱼之游泳于清泉白石中者也,大可五六寸,鲜美异常。”小鱼脊背呈淡青色,鱼体扁平透明。此鱼虽小,长不过尺,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闻起来有一种特殊的瓜香。沈从文的文笔,尽显崂山风物之美,为崂山仙胎鱼增添了文雅之气。<br>作家身处清幽的北九水,应该有美丽的故事发生。<br>1933年,沈从文和未婚妻张兆和游览北九水时看到的一幕,赋予他灵感,成为创作《边城》的缘起。“路过一小乡村中,碰到人家有老者死亡,报庙招魂当中一个小女儿的哭泣,形成《边城》写作的幻念。记得当时即向面前的朋友许下愿心:‘我懂得这个有丧事女孩子的欢乐和痛苦,正和懂得你的纯厚与爱好一样多一样深切。我要把她的不幸,和你为人的善良部分结合起来,好好用一个故事重现,作为我给你一件礼物。你信不信?’”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女孩,走在发丧队伍的前端,她神情悲戚,一双清澈的大眼睛里饱含泪滴,她高举着灵幡引路,身后是长长的披麻戴孝的队伍,唢呐、笙等民族乐器吹吹打打,围观的人们都受到情绪的感染。沈从文和张兆和驻足观看,女孩的神情打动了沈从文,他一下子想起湘西和她一样年龄的女孩,他敏感的心弦在北九水潺湲的溪水中发出了微妙和音。沈从文看到张兆和也被一层忧伤笼罩,他握了握张兆和的手,当即许诺:“将写一故事引入所见。”<br>崂山北九水也见证了沈从文和张兆和的爱情。沈从文向依偎在身边的张兆和许诺,身边的人儿脸上绽放微笑。沈从文会意,把这个微笑翻译为张兆和的回答:“我完全相信,女人生命本来就是由信出发,终止于爱,恰恰和你们男子一切由思出发,终点为知;二合一,都接触了生命本体,了解了生命。方式可不一样。”《边城》是沈从文信与爱、思与知的结晶。小说描写了边城小镇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他书写了湘西劳动人民的悲欢,一个民族的哀乐和情感样式。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美丽总是愁人的。”天保与傩送一个身亡,一个出走,翠翠的外祖父也在一个风雨雷电交加的夜晚死去,一个顺乎自然的爱情故事以悲剧告终。《边城》的结局令人伤感:“塔圮了,船溜了,老船夫于一夜雷雨中死了,剩下一个黑脸长眉性情善良的翠翠,在小河边听杜鹃啼唤。一个悲剧的镜头如此明白具体。”<br>每一位读过《边城》的读者,都会脱口而出这个故事的结局:那个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来的年青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这是悲剧故事唯一的结局。也许得了“三三”的建议,沈从文把结尾修改了,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变成一个开放式的结局:<br>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来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br>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br>白塔在边城高耸,这个古典样式的建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诸多内涵。沈从文小说中的风物,使人与环境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边城》是沈从文的“桃花源”,正如聂华苓的评价:“中篇小说《边城》,是沈从文为乡下人构建的理想世界的代表作,这是一个未被现代文明糟践的理想世界。”<br>白塔圮坍,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渡船溜走,标志着“桃花源”秩序的失衡。<br>1934年,《边城》出版,小说中的翠翠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翠翠这个虚构的人物身上,有湘西女性的风情,也有崂山北九水小女孩的“不幸”“欢乐和痛苦”,还有张兆和的“纯厚”“为人的善良”。《边城》是沈从文送给张兆和的“一件礼物”,也是馈赠给青岛的一个礼物。<br>1934年也是沈从文文学创作的顶峰之年。《边城》中翠翠这个文学形象,进入万千读书人的心灵史。这个人物是他的文学创造,在他建造的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中,高居核心地位。这个人物也承载了沈从文的人生理想、精神寄托和美学关怀,成为他作为小说家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者 刘宜庆,题图(下)摄影:何毅)<br>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br>白塔在边城高耸,这个古典样式的建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诸多内涵。沈从文小说中的风物,使人与环境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边城》是沈从文的“桃花源”,正如聂华苓的评价:“中篇小说《边城》,是沈从文为乡下人构建的理想世界的代表作,这是一个未被现代文明糟践的理想世界。”<br>白塔圮坍,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渡船溜走,标志着“桃花源”秩序的失衡。<br>1934年,《边城》出版,小说中的翠翠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翠翠这个虚构的人物身上,有湘西女性的风情,也有崂山北九水小女孩的“不幸”“欢乐和痛苦”,还有张兆和的“纯厚”“为人的善良”。《边城》是沈从文送给张兆和的“一件礼物”,也是馈赠给青岛的一个礼物。<br>1934年也是沈从文文学创作的顶峰之年。《边城》中翠翠这个文学形象,进入万千读书人的心灵史。这个人物是他的文学创造,在他建造的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中,高居核心地位。这个人物也承载了沈从文的人生理想、精神寄托和美学关怀,成为他作为小说家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者 刘宜庆,题图(下)摄影:何毅)<br><br></h3> <h3>•元旦开读掌故学·@柳已青<br> 前几年读书与掌故学若即若离,昨天听友谈,顿觉隔膜。掌故学早已到了E考据时代,可能我的认识还停留在故纸堆里,动手动脚找材料。用新史料打造金蔷薇,当属艾俊川、宋希於等学者,从今天开始补课。<br> -2025-01-01日@柳已青山<br>•华红兵:世界的美景在青岛,去了青岛等于去了全世界。-其视频-山东青岛-<br> 是指研究掌故的题材、种类、特色和价值的学问。掌故原本指旧制、旧例,也指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等官员的官名,后来引申为关于历史人物、机构、事件、地区的逸闻以及记述这些逸闻的文体12。<br>掌故的定义和历史背景<br>掌故最早是指掌握旧制(旧礼)的官员,后来引申为关于历史人物、机构、事件、地区的逸闻以及记述这些逸闻的文体。掌故学就是基于这些逸闻轶事进行研究,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12。<br>掌故的类型和特点<br>掌故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作者记述的亲身经历,如黄濬的《花随人圣庵摭忆》;一类是记录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文献,如鲁迅的《朝花夕拾》;还有一类是记录地方风俗和历史的笔记,如瞿兑之的《故都闻见录》1。<br>掌故学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和价值<br>掌故在历史研究中具有独特价值。历史研究不可能百分百穷尽,出土文物、历史遗存和正史都是历史的一部分,而掌故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掌故类图书收录了许多学界没有注意到或没有深挖的内容,能够补充和丰富历史研究的细节1。例如,《学林掌录》中提到,野史笔记在正史不足时常常起到补充作用,陈寅恪治史经验中野史笔记占很高地位</h3> <h3>我本人最关心的领域是“人与植物的关系”,即人文植物学(Ethnobotany,也译为民族植物学)研究的对象,并有幸在“人文植物学与药用植物保护”专题(Ethnobotany and Conservation of Medicinal Plants)作报告。报告是在能容纳数千人的主会场做的,投屏的效果感觉很炫,非常带劲。我报告的题目特别简单“Ethnobotanical Study on Camellia reticulata”,但这是一个综合研究,从云南山茶花的惊人颜值、云南各民族的山茶文化,到云南山茶的遗传背景、生物活性以及食用和药用功能,每一个方面都能抓住听众的眼球,而贯穿各部分的主线是生物文化多样性。这次IBC大会虽然开始时有些不顺,但就总体感觉而言这是一次成功的大会。所发布的《马德里宣言》是本次大会的一项重要成果,该成果特别重视植物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大会官方媒体认为,植物学不再局限于人类对植物的研究,必须在该学科领域中增加有关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人与植物之间的关系、人类对植物的感知、人类活动对植物种群的影响。人文植物学和公民科学是“人与植物关系”这一领域的关键。在中国深圳召开的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期间,发布了《植物科学深圳宣言》,确定了全球植物科学的7个优先领域,其中第6项“要重视、记载、保护关于植物和自然的文化多样性”,对近几年植物科学和生物多样性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深圳宣言》发布后的2019年,New Phytologist基金会正式出版了Plants, People, Planet期刊,明确其办刊宗旨聚焦于“植物与人类、社会和地球建立牢固的、更广泛的联系”。同年,英国生态学会也推出新刊People and Nature,旨在发表探索人类与自然之间相关作用关系的跨学科研究论文,特别是“人与植物关系”的研究成果。随后,Elsevier公司出版Trees, Forests and People,而Taylor & Francis旗下的Dove Medical Press则出版了Ecosystems and People,主要发表人与植物(树木)、人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文章。第20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与第19届大会一脉相承,并且本次大会更强调人类与植物的紧密联系,体现在学术报告、墙报和《马德里宣言》等许多方面。在开幕式上,国际知名植物学家、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Sandra Knapp发表主题演讲,呼吁植物学家与各方开展全面合作,包括与土著和地方社区人员的深度合作。本次大会设立了11个专题研讨人与植物的关系、展示传统植物知识方面的研究工作。共有50余位学者做了口头报告,报告人主要来自欧美国家。纽约植物园、密苏里植物园、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和拉丁美洲国家一些单位的研究人员,展现了他们在东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所开展的工作,但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参加这些专题研讨的人员相对较少。在这11个专题中,以“人文植物学与药用植物保护”领域最受关注,专门针对药用植物多样性及其传统知识设置了5个专题,与会代表讨论热烈。另外,有2个卫星会议也聚焦人与植物的关系,其中,国际植物园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otanic Gardens, IABG)举办的卫星会议和IABG全会都强调了一个对于植物园而言显得越来越重要的方向,即如何有效地与当地和土著社区互动,确保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植物文化的传承和发展。<br>02.亚太民族植物学论坛ICEE与出国参会相比,在国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就轻松很多。筹办会议的时间往往比较短,接到邀请也具有突然性,但并不影响会议的水平和交流的效果。中国植物学会民族植物学分会和浙江中医药大学11月1-3日在杭州主办了第11届亚太民族植物学和民族药物学国际会议(The 11th Asia-Pacifi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thnobotany and Ethnopharmacology)。这次会议规模不大,却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中国民族植物学的学术历程充满坎坷曲折,我是第一批中国民族植物学方向的研究生,深切感受了整个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与挫折、成功和喜悦。我于1986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跟随李恒老师和裴盛基老师攻读硕士学位。在此后的十多年里,亲身经历了学科被打压、经费难申请、论文被拒稿、专业人员受到冷嘲热讽或不公正待遇愤而转向其他领域等种种窘迫和无奈。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在裴老师的带领下,仍然克服重重艰难险阻持续开展民族植物学工作,脚踏实地,著书立说,服务基层,硕果累累,并且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在新千年来到之际,裴老师倡导成立中国民族植物学协会筹备委员会,负责组织年会等学术活动。作为筹委会的秘书长,我参与撰写并向诸多机构和组织提交材料,均无果或被否决,直到2013年,终于在中国植物学会下成立了民族植物学分会。在正式学术团体成立之前的2002年至2013年,一直都是以研讨会的形式把民族植物学和相关领域的学者组织起来、共同推动中国民族植物学事业的发展。在举行第2届中国民族植物学研讨会的同时也组织召开了第1届亚太民族植物学论坛(The 1st Asia-Pacific Forum on Ethnobotany)。从那时开始,“论坛”与每两年一次的全国民族植物学研讨会相伴而行,遗憾的只是差了小小的一个步伐。2024年11月初在杭州召开的“亚太会议”,刚好补齐了这个坎。明年在武汉召开的会议,大会(研讨会)和亚太论坛都冠以“第12届”,整齐划一,圆满!我在杭州的国际会议上做了大会报告,题目是高黎贡山食药植物多样性及其传统知识研究(Diversity of and Traditional Knowledge Associated with Medicinal Food Plants in the Gaoligong Mountains)。这个报告与我以前的纯“民族风”不太一样,应该说更加符合我们的现实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我在今年3月的《农民日报》、9月的《光明日报》上都发声呼吁,重视、研究和挖掘食药植物的价值,势在必然。在大健康、大食物观背景下,深入发掘老百姓数千年来利用的食药植物资源以及关于它们的传统知识,适逢良辰,应该拿出实质性的举措。去年云南省科技厅批准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设立“云南省龙春林专家工作站”,我们以高黎贡山地区的食药植物作为主要对象开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正好可以在这个国际会议上做汇报。在杭州会议期间,中国植物学会民族植物学分会召开了理事会会议。我在会上提出将Ethnobotany学科的中文名称从“民族植物学”改为“人文植物学”,并对改名的背景和依据做了简要说明。关于Ethnobotany的中文翻译以及人文植物学名称的“主流化”,我将专门写文章阐述。<br>03.社区森林资源会议CCFR在9月下旬接到师弟刘爱忠教授通过微信发来的会议消息时,我刚开完第15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正在从郑州返回北京的高铁上。我二话没说,甚至都没查看日程安排,就应承了下来。从会议名称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Utiliz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Community Forest Resources(社区森林资源传统利用与保护国际研讨会)看,就知道都是我非常熟悉的方面,而主办单位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研究会(CBIK)以及西南林业大学,则更加“有缘”。另外,这次国际会议得到了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的支持,植物医生提供了赞助,也是难能可贵的。说到CBIK(全称是Center for Biodiversity and Indigenous Knowledge),大家都知道裴盛基老师是创始人。我国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后,学术界开始关注生物多样性,也出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社团,裴老师此时牵头注册成立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研究会,表现出了高度的学术敏感性。在CBIK早期,王春、陈三阳、许建初等是主要的骨干。我本人从来没有真正加入过这个研究会,我周围的几个人也没加入。后来,CBIK几次易主,也有过一些传闻,但似乎一直朦胧,直到刘爱忠教授接手。我在会议上作了Traditional Forest Knowledge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的主旨报告。这个报告把我拉回到2007年,也是在昆明,中国林业科学院在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IUFRO)等单位的支持下,举办了“可持续森林管理与减贫:传统森林知识的角色”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Roles of Traditional Forest-related Knowledge),我当时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总工程师的身份参加会议,并在大会上作报告。与17年前相比,这次报告在内容上最大的区别是采用了新的技术手段、借鉴了北方的研究案例,而相似之处是我国各民族掌握的传统森林知识仍然用于社区发展,并且能为乡村振兴做出重要贡献。在会议最后环节,中外学者们来到昆明附近的石林县圭山镇大糯黑村,亲身感受了石头寨和彝族撒尼文化的魅力。在这个以石头为名的喀斯特山村,最令大家难忘的是当地的优良生态环境和森林植被、保留完好的密枝林和古树、朴素的传统森林知识和植物文化,这是对“传统森林知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最好诠释。当地掌握传统森林知识和植物文化的人,也是发家致富和古村保护的带头人,曾绍华便是这样一位多面手,他的讲解生动有趣、催人深思。略知密枝林和彝族植物文化的我,此刻也好为人师,接过话茬讲起传统森林知识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故事。密枝林<br>04.乡土食用植物会议FEDxMekong 2024从来没有哪一个在国外举办的会议让我如此操心过!但12月中旬在泰国举行的这次国际会议是个例外,而更早的时候这个会议是打算在越南召开的。有朋友直言不讳地对我说过:越南人不靠谱。我心存侥幸,希望承办会议的越南合作者不中朋友的“魔咒”。大会组委会坚持不懈地努力了很久,然而,终究没能逃脱“魔咒”。在澜湄合作专项基金(Lancang-Mekong Cooperation Special Fund)的支持下,2023年泰国清迈大学Sarana Sommano博士牵头实施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食花植物项目,涉及的国家有中国、泰国、老挝和越南,参加单位有泰国诗丽吉皇后植物园(Queen Sirikit Botanic Garden)、越南国立农业大学、越南国立科技大学、老挝北方农林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承蒙牵头单位和项目负责人的器重,我有幸参与到这个项目一些重要事务的决策中,包括筹办这次的国际会议。今年上半年,当Sarana提议举办国际会议时,越南代表十分踊跃,强烈要求将会议地点安排在河内、由他们承办。等到7月份,在得到经费预算紧张的消息之后,越南方面的负责人说话开始躲躲闪闪、不着边际,再往后一个月,便玩起了失踪!到了9月初,Sarana再也忍不住,和我商量将会地点改到泰国清迈,我坚决支持,立即转移会场。在接下来的3个多月时间里,Sarana团队可谓夜以继日地工作,令我十分敬佩。我一边抱怨越南人的不靠谱,一边想着如何“犒劳”任劳任怨的泰国人。在去清迈的前两天,我用私房钱准备了十几个礼盒,让学生们带着,亲手送给了为这次会议做出巨大牺牲的泰国朋友。为了办好这次会议,我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5月份就专门邀请了Journal of Ethnobiology and Ethnomedicine主编Andrea Pieroni教授、国际知名食用植物专家Łukasz Łuczaj教授,还有国内的几位重要代表。为了扩大影响,我们两次在“民族植物学”公众号发布了会议信息。而越南人变卦之后,又不得不反复向朋友们解释,特别</h3> <h3>公众号简介<br>介绍人与植物之间的关系,介绍人类如何利用植物,及人类认知和利用植物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动态演变过程。-2024/12/31日摘录之-</h3> <h3>•敬告亲爱的读者:<br> 《人文青岛》周刊自即日起,增开“汇泉”投稿版面,您可以将您创作的原创且首发的有关青岛故事的文章(如建筑、街道、记忆等),或者收藏的老照片(配以一段简短的图片说明),以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我们,我们的邮箱地址是:renwenqingdao@163.com,来稿请留下您的地址、电话以及开户行和身份信息,稿件一经采用,我们将酌情奉上稿费,欢迎大家投稿。-编辑 张文艳 2024.8.13日- </h3> <h3>跟帖-很遗憾的是:侯老师在《写意安徽路》一文中竟然将该路上珍贵的百年楷树/无刺槐的前世今生给遗漏了?!</h3> <h3>•七绝/翅果菊<br> -文/孔太<br>翅果菊开在孟冬,<br>黄花朵朵傲西风。<br>曾经野菜充饥苦,<br>健脑防癌入药中。<br><br>•翅果菊的别名包括山莴苣、苦莴苣、山马草、野莴苣和蚕桑草。<br>翅果菊(学名:Lactuca indica L.)是菊科莴苣属植物,茎直立,单生,高0.4-2米,全部茎枝无毛;头状花序果期卵圆形,排成圆锥花序;总苞边缘染紫红色,外层卵形或长卵形,中内层长披针形或线形披针形;瘦果椭圆形,黑色,边缘有宽翅,顶端具长喙,每面有1条细纵脉纹。花果期4-11月。<br> 翅果菊分布于中国、俄罗斯、朝鲜、日本、不丹、印度、泰国、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生长于海拔300-2000米的山谷、山坡林缘及林下、灌丛中或水沟边、山坡草地或田间。翅果菊适应性强,土壤要求不严,但在肥沃、排灌良好的土壤生长良好,喜温暖湿润气候,收种季节灵活。</h3> <h3>•《我的相机》曲新春 文<br> -刊登于 半岛都市报 2024/12/31日第12版|当日我传去微文图,以祝贺:<br> -龙年岁尾 旗开著文!<br> 致敬蒲公|致佩曲师-《我的相机》美图多!!</h3> <h3>拍自半岛都市报2024/12/31日第十二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