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习近平:</p><p class="ql-block">我们应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p><p class="ql-block">摘自《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p><p class="ql-block">保护传承发展中医文化健康养生文化</p><p class="ql-block">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p><p class="ql-block">摘自《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p> 有关长寿问题的探讨 <p class="ql-block">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它只给人生一次而已。如何让自己的寿命延长,这是每个老年同志们追求的热点。我己九十四岁,耳聪目明、腰背不驼,属健康型老人。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以下三点,仅供参考。</p><p class="ql-block">一、建立天人相应的宇宙观:人与自然息息相通,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无时无刻不对人体发生影响。而人体对外界自然环境也必然会作出适应性反应。这就构成了人与外在自然环境的统一性。生命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天有十方,人有十指。天有十二月,人有十二正经。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认为:宇宙是一个超巨系统,人受这个超巨系统的制约。人有五脏,肝、心、脾、肺、肾,它与体外宇宙间五方,东、南、中、西、北。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五气,风、热、湿、燥、寒。五色,青、黄、红、白、黑。五行,木、火、土、金、水相互对应。人体有五华,爪、面、唇、毛、发。五官,目、舌、口、鼻、耳。五体,筋、脉、肉、皮、骨。与情感五志,怒、喜、思、忧、恐。五声,呼、笑、歌、哭、呻。都一一对应。要想长寿必须应自然和阴阳,使人体与大自然和谐统一。习近平在《共同构建人类命共同体》中指出:我们应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二、以内因为主的预防观:</p><p class="ql-block">万亊有根,万病有源。人体生病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服毒、自缢在外)。外感是六淫,风、寒、暑、湿、燥、热。要适应寒暑的变化,防止六淫对身体的侵袭。内伤是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怒伤肝,喜伤心,忧思伤脾、惊恐伤肾。情志丧生的人如、周瑜、贾谊、徐文长、梁山伯、祝英台等尽人皆知。人要有容忍之量,不生气、不闷气,革命老前辈朱德是我们的榜样:开心才见胆,破腹任人钻,腹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毛主席对朱德的评价是,肚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所以朱德活到九十高龄。</p><p class="ql-block">我们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提出: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自己安慰自己、自找优点。澹:把自己看淡,不自高自大。虚:除衣、食、住、行外,其它都是虚的,多学习、少攀比。要想长寿、首先要排除名利思想等杂念。思想上要安定清静。即不贪欲妄想,使真气和顺,精神守一。疾病才不会发生。然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认为恬澹虚无、并不是绝对的无欲。精神内守,也不是思想的停止。而是要人的思想、精神、保持一种安分守己,思不出位的稳定状态。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各从其欲,皆得所愿,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建立一种相対稳定的思想状态。</p> <p class="ql-block">百岁老人马寅初教授提出:精神不老,百岁必保。大作家冰心〈94岁)提出:亊因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思想家廖沫沙说:八十不称老、九十年尚小、人生满百岁、正是风光好!我们对任何不顺心事物,做到想得开、看得淡、顺其自然、随遇而安!</p><p class="ql-block">唐、药王孙思邈(141岁)提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天人合一的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p><p class="ql-block">三、形、神并养的养生观</p><p class="ql-block">形、形体锻练,步行、体操、气功、站桩功、太极拳、八段锦等,选取一种、坚持不懈,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神、即精神内守、保持良好心态。人生可贵,目标百岁。珍爱自己,不要太累。适当锻练,会吃会腄,欢歌笑语,开心就对!</p><p class="ql-block">晚年交六个好朋友:阳光、饮食、运动、睡眠、心态〈情绪)、志同道合的真朋友。</p><p class="ql-block">最后用养生家洪昭光的话作结尾: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p><p class="ql-block">能作到以上几点、自然可以达到高寿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人生匆匆</p><p class="ql-block">昨日春风扬绿柳,今朝秋雨打红枫。</p><p class="ql-block">难留岁月芳华驻,过客人间转瞬翁。</p> <p class="ql-block">悠闲自在乐逍遥!</p> <p class="ql-block">诗、图借用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张志寿、謝謝!</p> <p class="ql-block">黄帝与歧伯对话素问</p> <p class="ql-block">中医经典著作</p> <p class="ql-block">歌曲:中华节日热闹喜庆</p><p class="ql-block">邓大校2024年10月制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