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沽口到刘公岛--晚清悲歌

南海

<p class="ql-block">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抗争史。特别是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虽经前线将士奋力反击,终因清政府软弱无能、妥协退让,两次战争均以我方战败、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告终,中国由此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日,我们踏访了两大战争的主战场--大沽口炮台和刘公岛。</p> <p class="ql-block">  大沽口炮台位于天津市海河南岸,古时被称为京师咽喉、津门屏障,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海防要塞,素有“南虎门,北大沽”之说,足见其战略地位之重要。</p> <p class="ql-block">  鸦片战争前,大沽口共有5座炮台,其中3座在南岸,2座在北岸,分别以“威”、“震”、“海”、“门”、“高”五字命名。我们顺着坡道上至顶部截平的圆锥形平台,这就是设置在南岸的“威”字炮台,也是我们看到的大沽口唯一保留下来的炮台。目测炮台高10余米,直径近30米。据说炮台建于1841年,以青砖堆砌和石灰土夯筑。</p> <p class="ql-block">  上至炮台顶部,靠海的半环部位砌筑有形似城墙的垛口,几乎每个垛口都安装了一门铁炮。炮台中心位置,是一门可以旋转射击的主炮。有介绍说主炮是英制阿姆斯特郎炮,于1854年才设计完成,1858年开始投用。能够购买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炮用于海岸防务,说明当时清廷对建立稳固的军事防御体系还是重视的。</p>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俄、德、日、美、法、意、奥等国列强先后于1858年、1859年、1860年、1900年四次对大沽口发动侵略战争,守军虽顽强抵抗却寡不敌众,炮台反复沦陷,清政府被迫按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于1901年将大沽口炮台拆毁。从此,津京大门洞开,海防力量形同虚设。 <p class="ql-block">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内,展示有战争中被毁的铁炮及残块、英法联军武器实物以及历史照片等。以守将史荣椿、乐善等为代表的炮台将士英勇顽强,战死沙场,显示了中华民族抗击侵略、不畏强权的决心。</p> 为纪念抗击英法联军而殉国的将军乐善,人们铸造了一只铁钟,悬挂于石头缝炮台。1900年,英军攻陷大沽口炮台时,被作为战利品掠往英国,直到2005年7月,铁钟在流失海外105年后,才由英国政府归还,现存放于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p class="ql-block">  与大沽口炮台命运相同,两地直线距离约226海里的刘公岛,则是1894年甲午战争的主战场,也是北洋水师所在地。刘公岛距威海市仅2.1海里,素有“东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之称。</p> 鸦片战争屡战屡败,促成了洋务运动的兴起。清廷洋务派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我们在刘公岛的制高点旗顶山炮台,看到几门当时引进的德国产克虏伯炮,口径240毫米,射程达6公里,在同时期应该属于世界领先水平。甚至北洋水师的“定远”、“镇远”舰还各装备了4门威力巨大的克虏伯305毫米后膛炮。 <p class="ql-block">  但是,当时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虽以邓世昌为代表的将士们拼力抵抗,仍未能逃脱全军覆没的命运。开战仅8个月,刘公岛就落入敌手。</p><p class="ql-block">  从威海坐船去刘公岛,还没靠岸,远远就看见规模巨大的甲午战争博物馆,一尊高15米的北洋水师将领邓世昌塑像巍立于博物馆前。据博物馆公开的资料反映,北洋水师除被击沉5艘军舰外,还被俘10艘主力舰,被俘海军3万余人、陆军2万余人。看到如此败绩,难免内心一阵抽搐。</p> <p class="ql-block">  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战败后,清廷与各国列强先后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和《马关条约》,不仅国家主权丧失、经济受损、军力下降,还极大的伤害了中华民族自尊心、降低了国家的国际地位。</p> <p class="ql-block">  人们说:大沽口炮战和刘公岛沦陷,几乎就是半部中国近代史。从当时情况看,清军军力无谓不强,且处于守势可以逸待劳,但却在远道而来的“疲劳之师”面前吃了败仗。究其原因,主要是腐朽的清政府在强敌面前“避战自保”,对战争准备不足;清廷内部勾心斗角,决策效率低下;‌国家凝聚力不强,未能获得民众广泛支持,加之投降派的作用,最终只得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方式止战。真的是大清300年,暮年徒悲哀。</p> 当下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仍然极度险恶,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一直存在,有必要以史为鉴,加强民众的爱国主义教育,随时准备应对来自任何地方的挑战。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的中国,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强大的国家凝聚力和坚定的和平发展基础,是我国应对任何外来威胁的坚强保障。能战方能止战,晚清的悲哀,在中华大地将一去而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