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老一井”说起</p><p class="ql-block">大林</p><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14日、周日、多云</p><p class="ql-block">西北大戈壁总会让人联想到“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凄凉诗句。然而,在这荒凉的大戈壁中,老一辈中国石油人却创造了奇迹,他们破天荒地打出了第一口油井,建成了玉门石油城,奠定了中国西北现代石油工业的基础。</p><p class="ql-block">玉门油田老一井,也叫老君庙一号井,位于甘肃酒泉玉门市南坪街道老君庙西侧。</p><p class="ql-block">走进玉门市老君庙油田地域,眼前大山陡峭如壁,发源于祁连山的河水在峡谷谷底翻腾奔流。当地人分别称这条峡谷为石油大峡谷,称这条河为石油河。去往老君庙油田遗址要沿着步梯下行到峡谷底部。步梯坡陡,要一步步地走下四百多个台阶。</p><p class="ql-block">老一井旧址所在的平台,树木掩映,就像荒漠中的一块绿州。围栏里竖立着纪念碑牌,刻写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门油田老一井”。虽然为了观瞻,油田给老一井配置了抽油机,但老井依然陈旧斑驳。老一井属于国家文物,刻有《一井碑记》。老一井身旁是老君庙,其东侧房是老君庙油矿展览室。庙宇、老井、树荫、峭壁,自然搭配,就像一幅幽静而怀远的画面。几位有着玉门油田经历的游客,深情地注目着老一井,像主人似地给我们介绍玉门油田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早在清代,曾有一拨拨的淘金人来到这条大峡谷淘金。但淘尽了沙石的淘金人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脚下的大地深处会蕴藏着石油宝藏。多少年来,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在西方人眼里除了贫瘠就是落后愚昧,他们断定中国是贫油国。面对困境和国际压力,我们国家的石油地质勘探艰难前行。1939年,以石油地质学家孙健初为首的中国石油地质科技工作者们提出和论证了河西走廊断层带地下蕴藏石油资源的观点。在孙健初的指导下,工人们在老君庙旁边打出了第一口油井。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欧美等国家已经在工业革命中实现了机械化、电气化。然而,老一井竞是硬生生地用手工挖掘了一百多米后打出的。别说这钻井方式古老而落后,但必定实现了零的突破。老一井首次喷出原油,开启了玉门油田建设的序幕,标志着中国石油工业的起步。从老一井旧址继续走到大峡谷谷底,我们看到了4号油井、西河炼油厂、玉门炼油厂、储油池等旧址。旧址残垣断壁,极其宝贵,它们是开拓中国石油工业先河的留痕。</p><p class="ql-block">石油河大峡谷峭壁上的一排排黄土洞窟,被称为窑洞,最早为淘金人开凿,后来又由油田工人再开凿,以供居住。洞窟黝暗逼仄,可见那时候的石油工人生活环境多么低劣。</p><p class="ql-block">老一井、老四井、老炼油厂等旧址历经沧桑,像一块块经年的化石印证着中国石油工业艰难起步的历程。</p><p class="ql-block">1949年玉门解放,老君庙油田回归人民。在共和国的怀抱里,发展成了今天的玉门石油城。铁人王进喜从玉门油田做起,老君庙油田曾留下了他和工友们奋战在生产一线的身影。</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期间,玉门油田尽其所能,生产油品支援抗战。建国后,玉门油田不断焕发生机,产量稳步增长,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全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输送了大批管理型、技术型人才。铁人王进喜带领钻井队从玉门调往大庆,钻出了大庆第一口高产油井,树起了“工业学大庆”的典型。回望新中国的石油工业发展历程,我们会由衷地感到原石油工业部部长康世恩为玉门题词“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摇篮”,是多么恰如其分。如今,玉门老君庙油田紧跟全国石油工业发展步伐,不断焕发生机,正在向着百年油田的大目标前行。峭壁一处平台上高悬着“老君庙油田采油作业平台”横幅,一排排抽油机不停地起落着,仿佛合着中国石油工业大步前行的节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