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 游 西 湖

旅行者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旅行者 30708095</b></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游西湖,己是1986年的事了。那是在厦门临时工作结束返回成都途中,携夫人和孩子顺道在杭州西湖停游了一天,至今仅对苏堤和灵隐寺有点印象,记得曾留下的几张照片也找不到了,可最难忘的还是五岁女儿一只塑料鞋不小心掉到了湖中,一气之下,我把她另一只鞋也扔进了湖中。只要谈起西湖,女儿一双小鞋的趣事总会在眼前浮现!</p> <p class="ql-block">  三十八年过去了,2024年10月10日再独自走进西湖。从湖畔居这只象征“西壶”的雕塑茶壶旁进入,开始了西湖的漫游。</p> <p class="ql-block">  仅走几步,湖岸边的荷塘一下抓住了眼球,当下虽看不到艳丽的荷花,但闻起那一片片翠绿的荷叶,仍感到香气润肺,心情愉悦。</p> <p class="ql-block">  首先来到西湖十景之一的<b>断桥残雪</b>景点,这里是欣赏西湖雪景之佳地。特别是《白蛇传》中许仙与白娘子的情缘,他们相会的断桥,更是将西湖渲染得如梦似幻。</p> <p class="ql-block"><b>康熙御碑“断桥残雪”</b></p> <p class="ql-block">  走到断桥残雪亭与白堤交界处,先去爬北侧的<b>宝石山。</b>因山顶有许多巨石悬空相叠,千姿百态,当朝阳洒落在这些赫红色花岗岩上时,熠熠闪光,因此得名宝石山。</p> <p class="ql-block"><b>宝石山山门牌坊</b></p> <p class="ql-block">  宝石山上竖立着一座始建于五代五越国时期(公元907~978年)的<b>保俶塔</b>,现塔系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重修,真实地保持了五代始建以来位于西湖北侧宝石山东端山脊的原址。该塔为八面七层仿木结构楼阁式砖砌实心塔,通高45.3米。</p><p class="ql-block"> 保俶塔不仅仅是一座历史的见证,更是西湖胜景的标志性建筑。在西湖景观整体视域空间中,与雷峰塔形成了著名的<b>保俶如美女、雷峰如老纳</b>的南北对景,佐证了佛教文化的兴盛对西湖景观的直接影响。</p> <p class="ql-block"><b>  白堤:</b>原名白沙堤。从断桥起,过锦带桥,止于平湖秋月,长一公里,横亘在西湖东西向的湖面上。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赋诗云:<b>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b>即指白堤。</p> <p class="ql-block"><b>从白堤上仰望保俶塔</b></p> <p class="ql-block">  沿着白堤前行,堤上柳树成行,柳枝随风佛面,绿草茵茵,鲜花朵朵。游船小舟穿梭往来,人文古迹接二连三。仰望群山含翠,放眼湖水漾碧,乐游山水间。</p> <p class="ql-block">  走到白堤的西端,就是西湖十景之一的<b>平湖秋月</b>景点,它由水院、御书楼、碑亭等组成。这里是西湖赏月之佳地,每当清秋气爽,湖面平静如镜,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颇有<b>一色湖光万倾秋</b>之感。当然这样的美景必要逢时顺天,才能把梦想变为现实。</p> <p class="ql-block"><b>康熙御碑“平湖秋月”</b></p> <p class="ql-block">  走完一公里的白堤,过了<b>平湖秋月</b>景点,沿途走马观花游览了浙江省博物馆、中山公园、西泠印社、俞曲园纪念馆等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  看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遗存,在西泠印社的旧址上相对停留时间多一点,因为西泠印社的名字早早装在我的记忆中。它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坐落于西湖景区孤山西麓,占地面积5950平方米。它以<b>“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b>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国际性研究印学、书画的民间艺术团体,有<b>天下第一名社</b>之誉。</p><p class="ql-block"> 西泠印社旧址内地形错落有致,保存了多处的明清建筑,园林精雅,景致幽绝,人文景观荟萃,磨岩石刻随处可见,是一处值得欣赏与学习历史的精美园林。</p> <p class="ql-block"><b>清末著名学者~俞曲园纪念馆</b></p> <p class="ql-block"><b>西泠印社桥</b></p> <p class="ql-block"><b>  曲院风荷:</b>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最大天然水源金沙涧流水入湖处,是西湖面积最大、荷花种类最多的荷塘,当然也是观赏<b>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b>的夏游名园。</p> <p class="ql-block"><b>康熙御碑“曲院风荷”</b></p> <p class="ql-block">  走完白堤,看完沿湖的人文景致,穿过西泠印社桥,已到了中午时分,在此简单吃过午饭,沿着苏堤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b>  苏堤</b>:旧称苏公堤。始建于北宋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苏东坡任杭州刺史时疏浚西湖,并利用挖出的淤泥葑堆筑起一条南北走向的堤岸。后人为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其命名为苏堤。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栖霞岭,堤岸两侧柳树成行,绵延约3公里。</p> <p class="ql-block">  苏堤是由六座始建于北宋(960~1127年)的单孔半园石拱桥相连而成,由它而分隔出了旷阔的外西湖和静谧的里西湖。</p> <p class="ql-block"><b>  苏堤春晓:</b>西湖十景之首。主要描绘的是春日里苏堤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湖泊如镜的景色。冬去春来,苏堤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b>康熙御碑“苏堤春晓”</b></p> <p class="ql-block">  站在苏堤的湖边,虽然还不到夕阳西下时,耸立在山巅上的雷峰塔仍然倒映在西湖上,壮观而美丽。这就是形成西湖十景之一的<b>雷峰夕照</b>的最佳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  从早上八点沿白堤、苏堤一路漫游,于下午两点多来到西湖南端的雷峰塔。</p><p class="ql-block"><b> 雷峰塔</b>:俗称皇妃塔,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由吴越国王钱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祈求国泰民安而建。雷峰塔1929年倒塌,经考古发掘并在原塔废墟上重建,于2002年10月建成并开放,保留了旧塔唐宋式阁楼式结构,八面五层,总高71.679米,周长88米,是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中国九大名塔之一。</p> <p class="ql-block"><b>雷峰塔的原貌(塔内图片)</b></p> <p class="ql-block"><b>雷峰塔遗址</b></p> <p class="ql-block">  站在雷峰塔的最高处,朝北望去,眼前一片汪洋,湖水清澈透明,群山、孤岛郁郁葱葱,湖面上的游船星星点点,呈现在眼底的是一幅精美绝伦的江南山水画。</p> <p class="ql-block">  站在雷峰塔的最高处,向南望去,翠绿的南屏山把金黄色的净慈寺装在其中,使佛教圣地显得静寂而神秘,<b>南屏晚钟</b>的钟声似乎正在山间和林樾中回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