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太庙始建于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祖的宗庙。依据古代王都“左祖右社”的规制,与故宫、社稷坛同时建造,是紫禁城重要的组成部分。后辟为职工群众的文化活动场所,“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匾额由毛泽东主席命名并亲笔题写,于1950年4月30日揭幕,1950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太庙古建区经过近一年时间的修缮于2024年8月29日正式恢复对外开放,2024年10月18日下午跟随【阅见摄影游学班】李鑫、马骅两位老师及班里的老师们一起穿越千年,邂逅古韵悠扬的太庙享殿,感受金丝楠木支撑的皇家气派。太庙虽然不算太大,下午5点就要清场关门,半天时间感觉意犹未尽,所以第二天上午又独自前往,再次近距离感受古建筑的细节之美。</p> <p class="ql-block">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式布局,琉璃门、汉白玉石拱桥、戟门、三大殿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p> <p class="ql-block">戟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该建筑是太庙始建后惟一没有经过改动的重要遗物,是明初官式建筑的重要代表。门内外原有朱漆戟架八座,共插银镦红杆金龙戟120枝。1900年被入侵北京的八国联军全部掠走。</p> <p class="ql-block">享殿:又名前殿,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祭祖大典的场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整个太庙的主体。后虽经明清两代多次修缮,但基本保持明代规制。享殿两侧为东西配殿,东配殿是供奉有功亲王牌位的地方,西配殿是供奉有功大臣牌位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跟我一起扒门缝吧,会惊掉下巴的。</p> <p class="ql-block">走进享殿,真的被震撼到了!听说它比太和殿还要高,里面的68根大柱和大梁都是整根金丝楠木,顶上的梁架贴有真金!地上铺的是和故宫太和殿相同的御窑烧制的“金砖”。安静的站在大殿一角,感受着肃穆的力量,弥补了进不去太和殿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这遍地的“金砖”,是一种制作工序极为复杂的砖,现在依然平整,踩上去有非常踏实又很庄严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中华和钟:这套编钟以2400年前的曾侯乙编钟为原型进行设计,1999年11月制作完成安放在享殿正中。</p> <p class="ql-block">寝殿:又名中殿,供奉皇帝祖先牌位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祧殿:又名后殿,供奉皇帝远祖牌位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太庙还可以拍到古今同框。</p> <p class="ql-block">光与影。</p> <p class="ql-block">在太庙邂逅晚霞。</p> <p class="ql-block">摄影:细雨</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4.10.18~19</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