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的故事

彭世广

<h3>太庙是古代帝王的宗庙,供奉先祖的地方,地位之尊贵可想而知。清代二百六十八年,只有一位汉人配享清代皇家太庙,这个人就是三朝重臣张廷玉。纵观张廷玉的一生,并无惊天功业,那这份殊荣从何而来?</h3></br><h3>1.六尺巷</h3></br><h3>安徽桐城有条长度一百多米的小巷,宽度只有两米左右,名字叫“六尺巷”,是当地最知名的去处之一。为什么这么有名?皆因这条小巷背后有个故事。话说清代康熙年间,大学时张英某一日接到一封家书,告诉他:家宅边的空地被姓吴的邻居越界占用了。来信的意思,是问他怎么办。张英看信后微微一笑,原来就这点事呀。于是,写了首诗寄回家里:</h3></br><h3>千里修书只为墙,</h3></br><h3>让他三尺又何妨。</h3></br><h3>长城万里今犹在,</h3></br><h3>不见当年秦始皇。</h3></br><h3>诗很好懂,格局很大。据说吴姓邻居知道了这件事后,非常感慨,叹服张英的气度,于是也让出了三尺地界。由此,便有了如今的“六尺巷”。</h3></br><h3>这故事最早见于清末桐城派作家姚永朴的《旧闻随笔》。张英不争的融让气度,对其子女影响深远,特别是其次子张廷玉,使“六尺巷”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h3></br><h3>如今,“六尺巷”成为社会和谐的一种象征,甚至被提炼为一种民间调解的方法模式,可见其生命力之旺盛。</h3></br><h3> <h3>(六尺巷  图源/安徽文旅)</h3></br><h3>2.辞探花</h3></br><h3>张廷玉充分继承了其父融让谦和的家风。当他自己做了官之后,将“谦让之道”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h3></br><h3>他让了个大的。让么了什么呢?——是儿子的探花郎功名。</h3></br><h3>张廷玉本人是康熙三十九年的进士,当时他是29岁。到了雍正十一年,他的爱子张若霭也中了进士,此时是20岁,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放到谁家里,这都是光宗耀祖的高兴事,然而,张廷玉却做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h3></br><h3>我们具体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h3></br><h3>这一年科考的廷试结束之后,雍正皇帝亲自点了一甲人选,一共三名,也就是俗称的“状元、榜眼、探花”。</h3></br><h3>当然,点完了三甲之后,并不知道这三个人具体是谁。这是宋太宗的发明,叫做“糊名法”,就是装订试卷的时候,把名字藏起来,这种方法现在依然在各种大考小考使用。</h3></br><h3>拆了试卷之后才发现,一甲第三名,正是张廷玉的长子张若霭。雍正差遣内侍到张廷玉的“直庐”,也就是办公室宣布这个喜讯。张廷玉一听,不是大喜过望,而是大惊失色。他马上入宫请见皇帝,诚惶诚恐“免冠叩首”,请求皇上一定要收回张若霭的一甲三名,《清史稿》中用了“坚辞”这么一个表述。</h3></br><h3>为什么呢?张廷玉有自己的考虑。他认为自己家里已经出了好几个进士,不该再来个探花了,请求降为二甲。张廷玉说的好:“天下人才众多,三年大比莫不望鼎甲,官宦之子不应占天下寒士之先。”(《张廷玉年谱》)</h3></br><h3>张廷玉的选择,出于胸怀,也出于深刻的“人间清醒”。他懂得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张廷玉曾经在《杂兴(其三)》中写道:“寄语功名人,进取休太疾。早荣亦早枯,易得还易失。”事实证明,他是智慧的,此时的“让”,反而成就了张若霭此后的“进”,至 “乾隆间,屡迁至内阁学士。”反而进步得更快一些。</h3></br><h3> <h3>(张廷玉 影视剧形象  图源/网络)</h3></br><h3>3.好契友</h3></br><h3>给予张廷玉配享太庙殊荣,是雍正皇帝的遗愿。整个雍正一朝,张廷玉可能是跟雍正关系最密切的大臣。好到什么程度呢?雍正把他当“结义兄弟”看,用雍正的话说叫“契友”。</h3></br><h3>这个细节来自雍正在张廷玉奏折上的一段话。当时是雍正十一年(1733年),有一段时间张廷玉生病请假,同时借休养机会回老家探了个亲。雍正皇帝很想念他,在张廷玉报送的奏折上批道:“朕即位十一年来,在廷近内大臣一日不曾相离者,惟卿一人。义固君臣,情同契友。今相隔月余,未免每每思念。”(《张廷玉年谱》)</h3></br><h3>看到了吧,才一个月有余没见面,雍正皇帝想到这些年与张廷玉“一日不离”的过往,就生出“每每思念”之情。还说,你我身份上虽然是君臣,但感情上却是“契友”。这番表白,是不是有点“肉麻”的感觉了?</h3></br><h3>张廷玉就是这样一个在雍正眼中一日不可离的股肱之臣。甚至雍正真的用“股肱”来制造幽默,来表达对张廷玉的喜爱之情呢。</h3></br><h3>那是张廷玉另一次生病,歇了几天。再上朝的时候,雍正大声说:“你可回来了,前几天朕的胳膊疼痛啊!”旁边伺候雍正的侍臣吓坏了:皇帝胳膊疼?还好几天?我们怎么不知道啊?这岂不是失察之罪?</h3></br><h3>雍正哈哈大笑说:张廷玉是朕的“股肱之臣”,他病了,不就是朕的胳膊病了吗?</h3></br><h3>你看看,雍正看到张廷玉时候的心情得有多好!</h3></br><h3> <h3>(雍正像  图源/网络)</h3></br><h3>4.定规制</h3></br><h3>雍正为什么那么离不开张廷玉?因为张廷玉是做好“秘书工作”的一位难得奇才。比如:</h3></br><h3>——他下笔极快。雍正喜欢口述旨意,他一边说着,张廷玉就爬在地上用规范雅致的书面语草拟好了圣旨。</h3></br><h3>——他满语很好。曾经用两年时间刻苦学习满语,运用自如,很多汉族官员所不及。</h3></br><h3>——他记忆力强。全国上千个县的官员情况,他了如指掌、张口就来。</h3></br><h3>这些能力虽然已经是很多人无法达到的,但我认为还是属于基础能力。在我看来,张廷玉为雍正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作为军机处主管,为雍正设计了一套内部工作机制。</h3></br><h3>《清史稿》记载“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要事用摺,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朱笔批发。自是内阁权移于军机处。”</h3></br><h3>我们拆开来看看这套机制,可以概括为“三个规范”:</h3></br><h3>第一,规范文种内容。臣子要上奏的内容,分“常事”和“要事”,也就是平常事情和重要事情。对应的文体,“常事”用疏,“要事”用摺。</h3></br><h3>第二,规范报送渠道。疏由通政司报送,摺由奏事处报送。通政司是明初就已经设立的机构,到了明末的时候形同鸡肋,到了清代也就是报送普通信息的渠道。而奏事处则是雍正时候正式明确的机构,专报皇帝关注的大事密事,地位自然不同。</h3></br><h3>第三,规范拟旨部门。对应通政司所呈报的疏,由内阁来草拟旨意;而对应奏事处报送的情况,则由军机处草拟旨意。这样一来,皇帝最重要的决策,都在军机处形成了。</h3></br><h3>这三个“规范”达到的效果是什么呢?就是雍正皇帝对重要事务的绝对掌控,相应的,则是内阁的边缘化。看似简单的内部工作流程,竟然也可以涉及到这么大的学问。再加上张廷玉本身主持军机处办事干练,雍正怎能不倚重他呢?</h3></br><h3> <h3>(军机处  图源/网络)</h3></br><h3>5.惜百姓</h3></br><h3>张廷玉不光会搞搞皇家的文秘机要工作,处理与老百姓关系密切的政务,往往能从百姓现实着眼,确实有错,量刑从宽;确有难处,想法抚助。</h3></br><h3>早在康熙年间,山东出现了一起盐贩鼓动邪教的案子,最后抓捕一百五十多人。这些人怎么量刑?康熙要张廷玉和另外几个官员办理。最后的结果是,处死带头的7人,发配35人,其余轻罪。在那样的年代,面对这样的案情。如此量刑,确实不算严苛。</h3></br><h3>到了雍正年间,张廷玉曾经就江浙地区“棚民”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所谓“棚民”,是指当时浙江衢州、江西广信、赣州等毗邻闽、粤地区没有户籍、没有职业的流民,跑到山里种麻,穷得只能搭棚子居住,所以叫做“棚民”。</h3></br><h3>针对这些人,张廷玉认为,这些人日复一日在山里,强悍的经常去抢劫,要督促当地官员严加管束。但不能管死,而是要尽量帮他们找活路,有愿意读书想进步的,有臂力过人身手好的,要尽量录用。从张廷玉的角度看,就业解决了,生活没有后顾之忧了,自然就没有那么多人跑到山里过原来的高风险生活了。</h3></br><h3>还有一次,朝廷赐给他已经去世的父亲——也就是写《六尺巷》诗句的张英——一座祠堂,张廷玉要回家去接受恩典。回来路过直隶,习惯性地观察社会各种情况,于是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刚遭遇水灾的直隶,被水淹了的县,虽然已经获得了赈灾救济,但田地中一时还不能种植作物。对此,张廷玉建议朝廷,将赈济再延长一个月,朝廷同意了。</h3></br><h3>这就是一个爱惜百姓的张廷玉,这不是做做秀,而是一种习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怀。</h3></br><h3>6.难致士</h3></br><h3>“致士”的意思是退休。《清史稿》中,关于乾隆皇帝和张廷玉在后者退休问题上的“交手”,着实挺有趣的。</h3></br><h3>首先要知道,雍正驾崩,乾隆上台后,对张廷玉逐渐疏远。原因呢,也好理解,“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古如此。何况是张廷玉这种影响广泛的大臣,聚集了众多汉族大臣,与鄂尔泰为首的满族大臣,形成两大阵营,渐成朋党之势。这种局面,对于一位能力出众、精明干练的新君来说,肯定是要予以打破的。</h3></br><h3>不过,对待德高望重的前朝老臣,乾隆还得表示最大限度的尊重,特别是不能让张廷玉负气退休,显得新皇帝不容人似的。于是,就出现了《清史稿》中很有趣的一连串情景:</h3></br><h3>乾隆二年(1737年),乾隆给张廷玉加了一个“他喇布勒哈番”的封号,这当然是满语,后来明确了一个对应的汉语翻译叫“轻骑都尉”,与鄂尔泰同进三等伯,并赐号勤宣。</h3></br><h3>乾隆四年(1739年),加太保,很快又宣布,本朝还没有出现文臣的爵位能到侯伯的,但张廷玉可例外。但同时又说:张廷玉年过七十了,就没有必要在早上入朝了,严寒酷暑、刮风下雨的时候,也不用勉强入宫。看似关心张廷玉,对吧?但实际上是对张廷玉的疏远和边缘化。因为乾隆往往在一大早商量大事要事。</h3></br><h3>乾隆十一年(1746年),张廷玉的长子、前程一片大好的张若霭染病去世了,想必张廷玉备受打击,路都走不利索了,需要有人搀扶,上班越来越不方便了,于是换成了张廷玉的另一个儿子到南书房接班。</h3></br><h3>乾隆十三年(1748年),张廷玉已经76岁了,向乾隆提出了退休的请求,然而,乾隆还是想让张廷玉继续干下去,于是君臣之间发生了一番“太极拳”般的磨磨唧唧的、却又别有趣味的对话。</h3></br><h3>乾隆说:卿是两朝元老了,又有皇考(也就是雍正)遗命配享太庙,哪有这种待遇的元老告老还乡的呢?意思是说,你得干到死。</h3></br><h3>张廷玉说:宋、明以来配享太庙的老臣,也有被批准退休的。况且,古人七十岁悬车(这是退休的另一种说法),历来如此呀。</h3></br><h3>乾隆说:话不能这么说,你说的是与国家朝廷大事没那么关切紧要的人。如果七十岁就必须退休,那历史上怎么还有拄着拐杖上朝的呢?武侯(诸葛亮)鞠躬尽瘁,又该怎么说呢?</h3></br><h3>张廷玉说:诸葛亮那是在战争年代,老臣我有幸在太平盛世,不能同日而语呀。</h3></br><h3>乾隆说:这话又不能这么说了。既然你深受皇恩,身负重任,就不能因为艰难而退缩,更何况是承平时代呢?且不要说皇祖(康熙)、皇考(雍正)对你如此厚待,就是朕这十几年也待你不薄啊,你也不能说走就走呀。朕不忍让你离去,你怎么能舍得弃我而去呢?朕琢磨呀,那些想要退休的,肯定是心里不痛快,又有难言的苦衷,正常情况下,谁会提出退休呢?如果一个做臣子的,老存着要退休的心,那肯定会漠视一切。到岁数就退休,那还有谁为国家、为朝廷效力呢?……</h3></br><h3>如此吧啦吧啦一大通,你觉得像谁呢?我仿佛看到了《大话西游》中的唐三藏。</h3></br><h3>话说到这个份上,张廷玉哪里还敢提退休半个字呢?唉,忍者吧。</h3></br><h3>不过以尊老敬老自居的乾隆,也特别开恩:张廷玉可以效仿宋朝的文彦博,十天有一天到朝廷参加议事,四五天到内廷顾问一下,也就可以了。</h3></br><h3>就这样,张廷玉的延迟退休,还要继续下去。</h3></br><h3> <h3>(乾隆  图源/网络)</h3></br><h3>7.争配享</h3></br><h3>如前所述,张廷玉获得配享太庙的荣宠,是雍正的遗愿。厉害吗?当然厉害。但也不是说张廷玉就比清代了不得的大臣都高明。他的实际功业,其实没有那么大,配享太庙,更多源自雍正与他大半辈子的私人感情,是真把张廷玉当家里人看了。</h3></br><h3>对张廷玉来说,配享太庙是一辈子的大事,正因如此,一辈子极其谨慎的张廷玉,晚年却干了一系列有点不靠谱的事情。</h3></br><h3>事情是这样的。</h3></br><h3>前边讲过,经过乾隆一番“唐僧式”的絮絮叨叨,张廷玉没法再提致士的事情。但在乾隆十四年(1749年),已经老迈的张廷玉,又想出了一个“曲线退休”的策略。</h3></br><h3>话说有一天张廷玉在家养病,乾隆派军机处的官员去探望,张廷玉说:“皇帝不让我退休,我不敢再提。不过我还是想暂时回趟老家。后年,皇上要南巡了,就让我先回去,在江宁迎驾吧。”</h3></br><h3>而这次,乾隆竟然直接同意张廷玉直接退休了,并命令,明年开春,河道冰雪消融的时候,乘船回老家吧,还写了三首诗赠给张廷玉。</h3></br><h3>这个结果是张廷玉没有想到的。他以为乾隆还会像之前那样苦苦挽留一番。因此张廷玉有点慌了,不明智的事情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h3></br><h3>张廷玉接了乾隆的三首诗,当然要入朝表达感谢,但见了乾隆之后,你猜他说什么?他竟然说:“我获得了世宗(即雍正)的恩典配享太庙,而您同意我归乡养老,恐怕我是得不到配享太庙大典的恩惠了吧,因此老臣我脱下帽子磕头,求皇上给我个配享太庙的书面保证。(《清史稿》中记录的是“乞上一言为券”)。</h3></br><h3>如果你是乾隆,听到这样一句话,什么感受?我的感觉是:有点寒心。君臣一场,原来这老头对我如此不信任,而且还要写下书面的“保证书”!乾隆没有发作,只是闷闷不乐,但还是做了保证,并且又写了一首诗,诗中用刘基退休之后仍然可以配享的例子,让张廷玉放心。</h3></br><h3>有啥说啥,我觉得乾隆作为一个皇帝,做到这个份上,不容易了。</h3></br><h3>然而,老头儿张廷玉又进一步“作”了。</h3></br><h3>乾隆赐诗的第二天,张廷玉打发儿子入朝向乾隆称谢。这下子乾隆可火了——你张廷玉自己怎么不来?昨天你上我这儿来要这要那的时候,腿脚不是挺利索的吗?</h3></br><h3>于是下令,让军机大臣傅恒、汪由敦草拟圣旨,要责问张廷玉。在汪由敦的苦苦请求下,这道圣旨才没有发出。</h3></br><h3>转天,张廷玉亲自入宫称谢。乾隆知道,这是傅恒向张廷玉悄悄露了消息,于是还降旨责问了傅恒。</h3></br><h3>张廷玉这么一番做法,自然是惹火上身。大臣们纷纷上书,要削去张廷玉的爵位,免除他配享太庙的荣誉。乾隆权衡了一番,削了张廷玉的伯爵,令其按照大学士的原有官衔享受退休待遇,仍允许配享太庙。配享太庙是雍正的决定,他乾隆不敢改。</h3></br><h3>你以为这老头张廷玉就此不再放飞自我?不,你错了。这老头来了个火上浇油。</h3></br><h3>乾隆十五年(1750年)二月,乾隆的皇长子定安亲王薨,刚办完丧事,张廷玉就提出要南归。要说他提的也没错,前一年皇上答应了嘛,来年开春,冰雪消融的时候,张廷玉可以乘船归乡。但关键是,乾隆的大儿子刚死,这个时候你急急切切告老还乡,置君臣情谊何在?</h3></br><h3>于是,乾隆大发雷霆,拿出曾经配享太庙的人员名单,摔给张廷玉自己看,意思是——“你自己看看当得起配享太庙吗?”</h3></br><h3>张廷玉还没有糊涂,看到这番情形自然也很惶恐,自己主动“疏请罢配享治罪”。</h3></br><h3>同时,张廷玉的冰点时刻到来了:乾隆采纳群臣的意见,免除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但免于治罪。“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好在这个时候,张廷玉的亲家、四川学政编修朱荃获罪,连累了曾经荐举朱的张廷玉,结果把历年来赐给张廷玉的东西,都追缴了回来。</h3></br><h3> <h3>8.忆斯人</h3></br><h3>乾隆二十年(1755年)三月,张廷玉在落寞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h3></br><h3>但乾隆还是遵从雍正的遗诏,赐给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待遇。毕竟是三朝老臣了。但此时乾隆从本心来讲,估计真是想把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荣誉给削去。</h3></br><h3>直到20多年后的一件小事,才让乾隆发自内心的认为,张廷玉值得配享太庙。</h3></br><h3>这话还要从乾隆三年(1738年)说起,当时乾隆要到辟雍(也就是皇家最高学府)讲学,准备实践一下“三老五更”的古礼。“三老五更”是《礼记》中记载的一种做法,在天子视学的时候,为德高望重的老人设置专门坐席,表示尊老。当时乾隆向身边最重要的两位大臣鄂尔泰和张廷玉询问意见。张廷玉认为没有人当得起这种礼遇,建议不要实行。</h3></br><h3>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写了一篇《三老五更说》,主要内容是反驳这种古老礼仪的合理性,并且让人刻成石碑立在辟雍。</h3></br><h3>又过了几年,到了乾隆五十年(1785年),乾隆又看到张廷玉不同意实行“三老五更”的那篇奏议,观点和自己刻在石碑上的内容是一致的,但却早于自己整整40年。于是让人把张廷玉的这篇文字也刻成碑,树立在自己那块碑的旁边。</h3></br><h3>此时的乾隆,也是70多岁的老人了,想起老臣不禁感伤:“廷玉当时就有这样的卓越见识,我是不如呀!朕一定要遵从皇考(雍正)的遗旨,令张廷玉配享太庙。”</h3></br><h3>直到此时,张廷玉这清世汉大臣配享太庙惟一一人的地位,才算是稳固了。</h3></br>参阅:1.《清史稿(张廷玉传)》2.张宏杰《三朝元老张廷玉的下场》,公众号“历史与秩序”,2021年12月21日3.古诗文网,张廷玉诗作。4. 邱少晖 陈艳秋《“六尺巷”和谐文化与现代法治的融合》,公众号“中国审判”,2023年11月28日<h3>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RFnMf84C_kNIETuaFUTyZ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