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北临黑海,南滨马尔马拉海(Marmara),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地跨欧亚两大洲的大都市。连接黑海和马尔马拉海的博斯普鲁斯海峡由北向南穿过伊斯坦布尔,将其分成亚洲和欧洲两部分。其欧洲部分是巴尔干半岛的最东端,而其亚洲部分则是小亚细亚的最西端。伊斯坦布尔是连接亚洲与欧洲的重要陆上枢纽,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途经地,也是当今欧洲和中东铁路网络的必经之地,而有“黄金水道”之称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则是黑海通向地中海的唯一水路。</p>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的金角湾把它的欧洲部分分成老城和贝伊奥卢(Beyoglu)两个区。金角湾和马里马拉海之间的岬角就是君士坦丁堡老城区,这里是土耳其的历史和文化中心。自公元330年5月11日康士坦丁大帝宣布君士坦丁堡为罗马帝国的新首都起,这里仅作为罗马帝国,拉丁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就有近一千六百年的历史。伊斯坦布尔拥有辉煌的人类遗产,土耳其重要的清真寺、宫殿、教堂及博物馆都聚集在这里。</p><p class="ql-block">金角湾以北是贝伊奥卢新城区,这里是伊斯坦布尔最活跃的艺术、娱乐和夜生活中心。</p> <p class="ql-block">我们入住的酒店就在伊斯坦布尔的老城区,离马里马拉海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很近。入住酒店的第二天,我们不顾车舟劳顿,天没亮就迫不及待地起床,拿起相机沿着马里马拉海岸向博斯普鲁斯海峡走去。</p> <p class="ql-block">微风轻拂着海面,一只只海鸥或低空掠飞或在海空上翱翔,不时地发出嘎嘎的叫声,打破了黎明时分的寂静。一艘艘渔舟在晨曦中开始了一天的海上劳作。对岸亚洲区的轮廓线已清晰可见,灯光仍在晨光中闪烁,天际线上一片浓云。看来我们想站在欧洲看旭日从对岸的亚洲升起的愿望要落空了。</p> <p class="ql-block">(从伊斯坦布尔老城区看过去的亚洲区,这张日出照片是几天后补拍的)</p> <p class="ql-block">(驶向黑海的远洋货轮)</p> <p class="ql-block">我们很快就来到了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金角湾交汇的地方,博斯普鲁斯海峡由此进入马里马拉海。博斯普鲁斯海峡果然是一条繁忙的海上通道,各种游轮,快艇和巡逻艇在海峡中游弋着,一艘艘巨型的集装箱船如一座座移动的山不时地从海峡中驶过,一眼望过去还有几艘豪华邮轮停驳在岸边。</p><p class="ql-block">海水在晨光下泛着金光,岸上有两个当地人穿着厚厚的衣服在萧瑟的秋风中垂钓。我好奇地凑过去,看他们用什么鱼饵、有没有什么展获。虽然语言不通但他们很热情地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渔具。临了他们还很热情地拿出纸杯从带来的保温桶中倒出两杯热汽腾腾的土耳其茶让我们喝茶取暖。</p> <p class="ql-block">发祥于蒙古阿尔泰山的西突厥族自公元七世纪被中国唐朝打败之后,一路西迁直到今天的土耳其。一路上他们不断地和不同民族融合,其实今天他们身上已经没有多少突厥人的血统了。但土耳其人仍然非常认同突厥文化,保有游牧民族的遗风,非常热情好客。前几天我们乘长途汽车从卡帕多奇亚到伊斯坦布尔,作为车上唯二的两个“歪果仁”,对此深有体会。</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原路返回旅馆。</p><p class="ql-block">忽然看到前面一群光着膀子的男人沿着海边跑过来,他们只穿短裤,甚至有的还赤着脚,有的还不停地边跑边喊号子御寒。就在我们惊诧不已时,我终于看明白了,他们穿的是游泳裤,看来是一群冬泳爱好者。</p><p class="ql-block">果然他们在我们刚离开的地方下水了,海峡里海水急速地从黑海方向流过来,他们顺着清澈的水流顺流而下,我忍不住走向海岸边,站在礁石上给他们加油。</p>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不仅在地理上横跨欧、亚两洲,在这里建都的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都曾经是雄霸欧、亚、非三大洲的巨无霸。这些帝国在征服各地后,在这里兼收并蓄欧、亚、非三洲各民族思想、文化和艺术的精粹,使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交汇点,伊斯坦布尔从而拥有众多的历史胜迹。</p> <p class="ql-block">绝大多数土耳其人信仰伊斯兰教,清真寺随处可见。前几天我们从卡帕多奇亚乘长途汽车来伊斯坦布尔,沿途见到最多的就是清真寺。即使是在荒凉的安纳托利亚高原上,只要看见村庄就一定能看到高高耸立的宣礼塔。</p><p class="ql-block">在这无数的清真寺中,圣索菲亚大教堂和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又称蓝色清真寺)是最著名的。这两座清真寺都在伊斯坦布尔老城,相距只有三百米。</p> <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在原教堂两次被毁后于公元532年重建的,在其建成后近一千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1519年被塞维利亚主教堂超过),一直是君士坦丁堡牧首的座堂。这座教堂是拜占庭的建筑杰作,最著名就是其巨大的穹顶。我们今天在伊斯坦布尔看到的大多数清真寺在结构上都是对其的继承和发展。</p><p class="ql-block">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征服君士坦丁堡后,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将其改为清真寺。奥斯曼人对其进行了一修改并加上了一些伊斯兰教的元素:如米哈拉布、敏拜尔和四座宣礼塔。</p><p class="ql-block">1935年这座教堂被改成了博物馆。四年前圣索菲亚大教堂又被恢复成清真寺。现今圣索菲亚大教堂只有第二层对外开放,第一层只让穆斯林教徒进入祷告。</p> <p class="ql-block">(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穹顶外观)</p> <p class="ql-block">(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祈祷殿穹顶)</p> <p class="ql-block">建于十七世纪初的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结合了拜占庭及奥斯曼建筑的精粹,是奥斯曼建筑的代表作,也是伊斯坦布尔的地标之一。祈祷殿是一个建在四个半穹顶之上的巨大的穹顶,由四根硕大的柱子支撑,以宏扬清真寺的庞大、庄严和壮丽。室内装饰的瓷砖全部产自伊兹尼克,由陶艺大师监制。与传统的清真寺—样,室内瓷砖图案主要是各种华丽的花朵、水果及柏树,并以蓝色为主,因此这一清真寺又被称为蓝色清真寺。</p><p class="ql-block">蓝色的瓷砖为清真寺增添了美丽而宁静的视觉元素,与祈祷殿上方层层穹顶相结合,将人们的目光引向中央的穹顶,给人以蓝色的天空和天堂的暗示,让人沉思和反思从而产生灵性的觉醒。</p><p class="ql-block">祈祷殿的中央被隔开,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正虔诚地葡伏在地,面对麦加方向祷告。</p> <p class="ql-block">(地下水宫殿)</p> <p class="ql-block">地下水宫殿位于圣索菲亚大教堂西南面一百五十米,是一座建于拜占庭查士丁尼大帝(公元527-565年)时期的巨型地下蓄水池,用于被封城时向市民提供用水。走进水宫殿随着飘过来的一股凉意,人群静寂了,人们被眼前的景象所惊呆。呈现在眼前是一排排看不到头的巨型石柱,石柱的上方连着石拱,支撑起顶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随着灯光的不停变换,人们看到水宫中的水已经基本被抽干,只剩下浅浅的尚未没过柱基的水量,以方便游人参观。建造水宫的石柱是从当时的古老建筑架构中收集来的,再经加工雕刻而成,重要的石柱会有不同特色的雕刻,柱头</span>为科林斯和多立克式两种样式。</p> <p class="ql-block">据记载当年有多达七千名奴隶参与了工程,数百名奴隶献出了生命。在水宫近中心处有一根黑色的石柱,上面从上到下雕着一颗颗欲坠的泪珠,这就是“泪柱”或“哭柱”,是为纪念死亡的奴隶而建。</p><p class="ql-block">奴隶的命也是命啊!</p> <p class="ql-block">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在仅二十一岁时就指挥奥斯曼帝国大军攻陷了拜占庭的最后堡垒——伊斯坦布尔,彻底结束了延续一千多年的东罗马帝国,为日后奥斯曼帝国百年霸业奠定了稳固的基础。</p><p class="ql-block">穆罕默德二世在攻下伊斯坦布尔后的第六年下令建造托普卡珀宫,自1465年直至1853年,这里一直都是奥斯曼苏丹在城内的官邸及主要居所。宫殿建在伊斯坦布尔老城区的最高点,俯瞰波光粼粼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金角湾。</p><p class="ql-block">宫殿主要由四个庭院组成,进入帝王之门就是第一庭院,这是宫殿的周边地带及花园,伊斯坦布尔最老的教堂——圣伊莲娜就在这里。第一庭院免费对游人开放。</p> <p class="ql-block">连接第一庭院和第二庭院是崇敬门,两边建有两座八角形尖塔。第二庭院是群臣聚集的地方,也是苏丹进行审判及会见的地方,内有帝国议事厅。</p> <p class="ql-block">苏丹私人觐见厅和带华盖的宝座,苏丹在此接待帝国政府的官员和外国使节。</p> <p class="ql-block">第三庭院是后宫,是苏丹起居的地方,也是最隐秘和控制最严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苏丹的起居室)</p> <p class="ql-block">第四庭院是帝国的图书馆、学校和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猫假狮威)</p><p class="ql-block">土耳其人对猫与狗的喜爱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大街上到处是狗和猫,也不知道这些是野狗野猫还是它们可以四处为家。人对这些四条腿的朋友很友善,这些狗和猫对陌生人也不见外。有时在路边的餐馆吃饭,会有猫跑过来,毫不见外地爬到桌子上要吃的。好几次我天没亮独自一人去海边看日出,静静的小巷里出现了几只狗,其中还有狼狗。吓得我向前走也不是,向后退也不是。这些狗象什么事都没有似的,继续摇头摆尾,互相玩耍。</p><p class="ql-block">在皇宫也能看到很多猫,上面的照片就是在后宫花园拍的。</p> <p class="ql-block">从托普卡珀看过去的贝伊奥卢新区。</p> <p class="ql-block">塔克西姆广场(Taksim Square)位于贝伊奥卢区,是一个大型购物旅游休闲区,被认为是现代伊斯坦布尔的心脏。</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共和国纪念碑建于1928年,以纪念土耳其共和国的成立。群雕最前面的是土耳其的建国之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p><p class="ql-block">阿塔图尔克在土耳其享有崇高的地位,他的照片、画像和塑像在土耳其随处可见。奥斯曼帝国在一战后分崩离析,是阿塔图尔克领导国民运动,打败了协约国,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在成为第一届总统之后,阿塔图尔克启动了一连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改革,将土耳其变成了现代化和世俗主义的国家,并对土耳其的文字进行了改革。</p><p class="ql-block">由于其对土耳其共和国的杰出贡献,土耳其国会于1934年授予其"Ataturk"一姓(阿塔图尔克,在土耳其语为国父之意)。</p> <p class="ql-block">塔克西姆广场是伊斯坦布尔新区的一个主要交通枢纽,著名的购物街独立大街(istikal Caddesi)就是以此为起点通向伊斯坦布尔的另一个地标——加拉塔。</p><p class="ql-block">独立大街上熙熙攘攘,行人摩肩接踵,在欧洲的大街上很少见到这种拥挤的人群。不时地还有怀旧有轨电车从街道上驶过,电车—停人们会拥上去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夕阳下的小巷。</p> <p class="ql-block">(夕阳下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右边的远处是圣索菲亚大教堂和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的剪影)</p> <p class="ql-block">(连接欧亚的大桥)</p>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横跨欧亚两大洲,不仅有两千多年的帝国兴衰史,也有美丽的景观。让我们从沉重的历史和肃穆的清真寺中走出来,去乘坐游轮一睹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的风光吧。</p><p class="ql-block">晚霞中游船穿过马拉塔大桥,驶入博斯普鲁斯海峡向黑海方向开去。来来往往的游船、渔船和巨型货轮从船旁驶过,飞跨海峽的大桥将两大洲连为一体。两岸的高楼大厦、清真寺和依岸而建的别墅渐次在眼前展开。一群群海鸥追着船上下翻飞。</p><p class="ql-block">绚丽的夕阳下一切似乎都有诗情画意。</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