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故里,人文厚重的红色古村

老顽童的怪想

<p class="ql-block">  赣江以西、禾水之南,井冈山北麓,龙源口河东岸,坐落一古村,村前一座高大俊美的大理石坊,坊的向外上方镌刻“泮中村”三个鎏金大字,向村内的上方镌刻“<span style="font-size:18px;">耕读坊”</span>。耕读坊四柱三门,左为将军门,右是御史第,泮中村实打实的出过御史和将军。泮中村是我国为保家卫国捐躯朝鲜战场的最高军事将领李湘的故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血脉渊源</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据泮中李氏族谱所载,先祖为黄帝与正妃所生次子昌意的后代,昌意后代的一支自唐虞夏商代为大理官(相当现代的法官),随官名姓理。数代至徵,因徵执法严明,刚正不阿,得罪了商纣王,遭杀身之祸。其妻陈国契和氏为免灭门,携幼子利贞逃至今天的河南境内,食野果子得以生存,为感谢树木所结果子的救命之恩而改姓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又传数代出影响中国的文化名人,道教始祖老子李耳(聃),李耳集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于一身,著有《道德经》,被列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李耳后又传数十代至唐朝李晟。李晟因平叛有功被封为西平郡王,成唐末四朝元老,晟公生子十五,第十子宪,字章武,任江西观察使,其后人仕于江西,繁衍于江西,开李氏江西西平派,江西西平派尊李晟为始祖(一世)。李晟(727—793年)祖籍甘肃临潭,后徙京兆,故江西西平派李氏堂号为陇西李氏西平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宪公有子七个,长子李游在宪公卒时任袁州刺史,将宪公葬于江西分宜红花仰,其六子赴袁奔丧,依兄居于袁州。兄弟七人的后裔形成江西宜春西平堂七大房系,子孙遍布江西、湖南、湖北等地。李游的次子李丕自袁州徙居庐陵福塘,生子二,次子遵从福塘徙居安福高村,生子华,华又生三子,次子唐。唐,字祖尧,为避战乱于后唐天成丁亥年(927年)自安福高村择吉水谷村而居。十八世仲开翁以儒业游永新浣溪,遂从谷村徙居浣溪;二十八世泰彰公入赘永新才丰南株,生五子,长子安所生六子,三子俊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俊龙公有名耕读,属江西西平堂30世孙,耕读翁生六子,其长子尚綗懂风水地舆,觉得南珠地势有局限,遂将择地发展的想法向父亲汇报,耕读翁支持并派长子尚綗外出寻找发展之地。当初尚綗准备过七溪岭去宁冈择基,在七溪岭(大致现在的望月亭边)歇脚时,立足北眺,发现现在泮中村所在地植物特别茂盛,三面群山簇拥,前有一山丘如屏风。故回头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已有俞氏在此生活,见此地风水甚好,遂返回南株,向父亲耕读翁汇报。并陪父亲耕读翁实地考察,并来到俞老伯家,跟俞老伯表达迁徙此地的打算,俞老伯听说有人来作伴,深表高兴和欢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耕读翁50岁那年,公元1436年(明代正统丙辰年)春,携祖孙三代十一口从永新才丰南珠徙居龙源口镇泮中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俞姓的最后一人老死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李姓却‌枝叶扶疏,香火鼎盛‌,除了开枝散叶全国各地,村里生活着六百余户。而且还形成了独特的耕读家风,凝聚成以“耕读”与“忠孝”为内核的家族魂。虽未出“文可提笔安天下,武可上马定乾坤”的雄才大略,也有不少文人武将,近六百年的人文沉淀大致可用一二三四五六概括,一个军长李湘和一个开国将军李治;二处省级保护文物、二个大校;三个长征干部、三座蕴含孝文化的祠堂;四个赐进士;五百余年祭祖不断、五位举人;六百年的村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忠孝家风</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过坊进村,迎面是三座坐南朝北的祠堂,中间是李氏祖祠,东为长房祖祠,西是二房祖祠,长房祖祠和二房祖祠比李氏祖祠要矮小且略后几米,蕴含孝祖敬长理念。祖祠是家族安放始祖神位和祭祀祖先的圣殿,家族文化培育和家风传承的载体,祖训传播场所。每年的大年三十和初一都会在李氏祖祠行祭祖礼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祭祖仪式蕴含忠孝。口口相传这祭祖礼仪源于明朝,嘉靖皇帝奖励在朝勤政廉洁、公正无私的耕读堂第五代嗣孙李俨,李俨奏请嘉靖皇帝,请求移祭始祖夫妇,获得皇帝恩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大祠有祖产时的祭祖仪式具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流程是,大年三十上午八时左右,两个首事(执事者),扛着铜锣绕村边敲边喊:“迎爷爷啰!”族人纷纷到场;迎送仪式先是在当年负责祭祀始祖的存放处,祭主在耕读翁夫妇像前下跪,通赞跪读“入堂告文”,行四跪拜礼,然后德高望重的斯文、老成虔诚地将始祖夫妇的画像分别放入两顶绿绫轿,再由八个青年分别抬着送往耕读堂。一位老成引路,依次紧跟两面黄旗、一把凉伞、两面铜锣、一面铜鼓,两顶绿绫轿,一张放着一头铜狮子和一盏长明灯的方桌,一张摆着一对插放着柏树叶的锡炉盆的条台,送行人,一路鞭炮鼓乐齐鸣。祖祠门口几套锣鼓和鞭爆齐鸣迎接;屠夫杀拦门猪(一头猪和一只羊);距李氏祖祠约十米,族长公、斯文、老成分列虔诚作揖,再接耕读夫妇像进祖祠耕读堂,将耕读夫妇的巨大画像挂上像架,从桥内请出瓷像安放在供桌上,供桌上供奉猪头和羊头,再摆开鸾架,随耕读翁肇基泮中的六子九媳和孙子的灵位牌依长幼顺序分成四排摆放,每块灵位牌前安放香炉,长明灯和那尊铜狮子安放在始祖夫妇像前;铜狮子内燃着檀香,香炉点燃香烛,亮起祠灯,整个耕读堂灯火辉煌,檀香弥漫。然后各家各户大人带着小孩虔诚地来耕读堂祭祖敬年夜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十九时左右,首事绕全村鸣第一道锣,告示不得上门讨债;二十一时左右鸣第二遍锣,告示封财门,第二遍锣鸣到万泉拱桥上;一般在子时,鸣第三遍锣,大祠门口铳炮齐鸣,第三遍锣鸣到万泉祖祠门口,并在万泉祖祠门口鸣三铳,向中山公(李嵩)“贺喜”,万泉执事者回答:请取"元宝"(开水杯中放入"红枣、花生仁和胡椒"三样吉祥物)。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正月元日,也就是第三遍锣后祖祠开财门,烧头香;族人陆陆续续来到耕读堂。吉时一到鸣炮三声,通赞唱:"擂鼓三通,鸣金三声!起乐!"器乐队演奏后,通赞唱:"祭祀开始,主祭者就位,有事者各执其事!"参祭人员肃穆恭敬地分别站立两旁,族长、宗子(长子长孙)、主祭(当值支系中辈分高年龄大的),通赞(主持每届祭祀礼仪中辈分高年龄大的礼生,礼生七个)、亚赞(主持本祭席的礼生,并引路),绅士依长幼顺序肃立在始祖像前。通赞唱:"止乐!宣读祝文!"(祝文分大小,大祝文祭祀始祖考,始祖妣和六子九媳以及二十四孙;小祝文祭祀卓有成就的嗣孙)。祭祀设七个祭席,依辈份大小顺序挨个祭;祭毕,绅士和首事陪宗子围着火锅桌饮酒。参祭族人在祖祠左右两边的侧门处领司库关签(约两指宽盖有印章的红纸条),男丁一条签、客位两条(外甥或女婿等)、新娘子两条、本年生育的产妇每人两条;小学毕业生六条、初中毕业生八条、高中毕业生十二条、大学毕业生二十四条。每条签可领两块特大酥肴、两个包子、一块一两多重的酢肉。上了耕读堂《仪宣牌》(达到一定学历标准才可上)的绅士,既可享受本学历的签,还可享受两斤羊肉和三斤猪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祭祀完,两位首事绕全村鸣锣,高喊:“送爷爷啰!”族人带着喜炮和锣鼓集结在祠堂门口,负责上年和当年祭祖的首事们办完移接交手续后,本届的主祭、宗子、绅士跪祭在始祖夫妇遗像前,宣读"入寝告文"。启程送往负责当年祭祖的支系,负责当年祭祖支系的首事在码头前给送始祖的人发放几颗意蕴"出门有益、开门红"的红枣。一路锣鼓喧天,鞭炮铳齐鸣,场面非常壮观。到了负责当年祭祖的家门口,该支系的几位斯文、老成恭恭敬敬地将始祖夫妇像接进去,安放好后,再例行祭拜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一年,就由该支系每天轮一户行祭祖礼仪,即供水洗脸和沐浴,一天四餐供奉(第四餐是供酒),每一餐都要敲铜锣;保持长明灯昼夜不熄,香长燃;清明挂扫始祖母,年底换帖祖祠对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解放后,由于祠会没有地产收入,取消了司库关签、杀拦门猪以及绅士们的祭奠环节。文革期间公开的迎送等祭祀仪式被迫停止(1989年恢复),但依然有虔诚的族人躲在室内供奉始祖。 五百余年年年日日虔诚不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祭祖坚守十年易,百年难,五百余年天天有人敬斋饭,祭祖香火一直不灭,没有内在的坚定信念是做不到的。这种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的祭祖仪式是家风传承的外在表现,提醒族人不忘根源,血缘亲情守护,意义远大于仪式。这种仪式蕴含儒家的孝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孝祖爱亲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对后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泮中自古至今流传着不少孝祖爱亲的佳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李俨中进士入仕后为国家勤勤恳恳工作。嘉靖八年(1529),想到父亲殁于赴任云南曲靖知府途中,老母孀居二十载,年岁已高,需儿孙陪伴,就像李密呈《陈情表》一样上疏乞孝。得皇帝准奏,回家孝顺母亲安度晚年。</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耕读文风</b></p><p class="ql-block"> 泮中文风培育始于肇基。肇基时居住在有温泉的湖畔,村名本应用体现地域特征的畔叫畔中,却用学堂泮宫的泮,除感念温泉之惠,更多的是意涵泮宫,泮中泮中泮宫之中,旨在导向崇文重教,培育书香家族。原耕读讲堂大门的镶字联就是“泮作学宫养蒙基础,中涵教泽入德门墙”。</p><p class="ql-block"> 俊龙公则令其懂风水的长子尚綗外出勘探风水宝地,冥冥之中,尚綗公相中了一块“前有狮象把门,后有九牛下海,左有青龙水、摇钱树,右有白虎溪、聚宝盆的”风水宝地,从而肇就了饮誉四面八方的泮中村!自古说,耕可致富,读可荣身。这两种传统文化组合,形成了泮中村肇基580多年来赖以生存、繁衍的一种营养液和润滑剂,更成为了泮中村红色基因得以灿烂、辉煌的肥沃土壤和强劲动力。孔老夫子说:“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泮中总祠正厅上席悬挂的牌匾就是“耕读堂”,这既是对开基祖俊龙(耕读)公的一种褒扬和缅怀,也是对后代子嗣的一种勉励和鞭策。耕读,既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村崇尚的那种农耕文化,也是泮中族人践行和弘扬的一种传统美德以及世代传承的祖德宗风。耕,即耕种田地,是保障衣食所需的必要手段;读,即攻读诗书,是成就光耀门第的唯一选择。耕读既是中国几千年来奉以齐家立业的双刃剑,也是泮中村在580多年里赖以发展恢弘的左右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李氏祖祠的堂号耕读堂和十八副对联读蕴含耕读精神,大厅屏风联镶嵌“耕读”二字,上联为</span><b style="font-size:18px;">耕尧田忧水耕汤田忧旱耕方寸田水旱无忧;</b><span style="font-size:18px;">下联是</span><b style="font-size:18px;">读兵书惧凶读刑书惧残读道德书凶残不惧。</b><span style="font-size:18px;">另有几副为“耕读”镶字联。耕读堂号和十八蕴含耕读精神的对联具有祖训性质,每年换贴一次,仪式隆重,要求规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出祖祠入祖祠东边的长房祖祠,大厅悬挂一牌匾,上书:祖孙父子叔侄兄弟功科进士。和一副“四進士德位兼隆忠君爱国名垂千古,五举人衣锦还乡廉洁奉公流芳百世”对联。牌匾及对联概括了泮中李氏的科考辉煌,四位赐进士分别是一门三代的李珪李俨父子和李承芳李承绪两兄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肇基初,耕读翁的长子李郁为次子李嵩(号中山)静心读书,在离泮中半里地结一草庐,请师专教。中山翁不负家族厚望勤奋学习,成绩优异被选入国子监就读,成岁贡生,弘治五年(1492)中举入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李嵩后辞官归里,在泮中村兴建味易楼办学。他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编写的《四书类典》成当时不可多得的一部好教材;在学习方法上,他强调遵循“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他在耕读家风引领中业绩突出,被尊称为家族的文献始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李俨(1488—1571),字民望,号南屏。父亲对他教育很严,4岁启蒙读书,师从祖父李嵩,祖父点读的诗文能过目不忘;12岁随父亲习诗文,15岁开始攻读古文,也常听父亲讲王阳明的“致良知”经学。正德九年(1514)登进士第,并先后任陕西道和广东道监察御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李俨从政后作为后学追随王阳明,研习良知经学。并在告假回乡照顾母亲期间,效仿祖父李嵩办学,将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根植到乡村社会自治中。嘉靖十年(1531),邀集同仁、学友创建万泉社,“仿行蓝田约法,倡后生讲学”。两年后,又与同里贤达捐资建屋,聚优秀子弟讲学,取名聚秀义塾,李俨为首任讲师。他常常与贤达邹守益结伴在安福、青原山讲学,有时赴玉山、南昌传播经学,是阳明学传播的中坚力量,也留下了不少诗文。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开馆教学的传承,形成了历代乡贤积极办学,为缴不起学费的贫困学子进行学费减免的传统;各房支系也都建有书堂或书舍,李俨创设的聚秀义塾在县古代书院占有一席之地。废除科举后,在李氏祖祠后兴建起花园式耕读讲堂,建国初在这座讲堂的基础上成立泮中小学,并于2012年列入永新县文物保护名录。</span></p> <p class="ql-block">  耕读堂(大祠)历代采用不同方式鼓励崇文重教。祠会有地产时的每年祭祖都会奖励读书。一是学业有成的会入祭奖励,二是祭祖资格高配;三是物资分配侧重于读书,学历越高越多。祠会还会利用祖祠地产赞助学习,如民国时期一耕读堂十九世嗣孙考入国立中正大学,为勉励他勤恳学习和激励家族后生,大祠拿出近一亩良田的租金资助他求学。时至今日,为倡导有才无德不为贤,有德无才不为良的族风正气,在长房祖祠建起了“耕读聚贤堂”。 </p><p class="ql-block"> 一代代传承弘扬,以耕养读、以耕促读,亦耕亦读,妻耕夫读,父耕子读,日耕夜读、晴耕雨读蔚然成风。如我国为保家卫国捐躯抗美援朝战场的最高军事指挥官李湘军长,七岁失怙,母又脚残,家庭十分贫穷,他叔叔发扬叔耕侄读的家风,资助他读了三年私塾。</p><p class="ql-block">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停止高考的“文革”期间,回家务农的耕读子孙依然日耕夜读、晴耕雨读,高考一恢复,兄弟姊妹双双挤过高考“独木桥”的为数不少。当下,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如雨后春笋,2023年全县的高考冠军、近几年高考在省排名最好的李正扬出自泮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高级职称,以及入选部级专家库、行业中的全国优秀和模范等层出不穷。 </p><p class="ql-block"> 一个家族的源远流长既要知道自己的渊源,守住根脉和初心;又要为家族的发展坚守“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因为最是书香能致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家国情怀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孝祖必忠国,爱亲当睦邻,孝祖爱亲的最高境界是忠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广场北与李氏祖祠对应,耸立三尊铜像,三位铜像主人是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开国功臣,他们分别是李湘、李治、李芳远。李湘是我国为保家卫国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的最高军事将领,67军军长;李治是为中国工农红军的医疗和教育事业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开国少将;李芳远二次长征,解放后服从组织安排转入地方工作,后任青海、甘肃省常委副省长。假如李湘没有为国捐躯,李芳远没有转入地方工作,1955年的开国授衔也当是少将级别以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李湘是我国为保家卫国捐躯抗美援朝战场的最高军事长官,原名李秀里,参加革命后,朱德元帅为他改名李湘。李湘于1915年2月12日生于泮中村,七岁失怙,家境贫寒。1930年8月工农红军攻打吉安时,年仅15岁的李湘毅然决然地参加红军,193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以及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抗美援朝战场,李湘指挥67军创造3日内歼敌1.7万的朝鲜战场日歼敌的最高纪录。1951年的“秋季攻势”中,24天的连续作战,共歼敌3.7万余人,击落击伤敌机40架,击毁坦克、装甲车130余辆,缴获大批武器等作战物资,重创了美军第7师,粉碎了敌人的“秋季攻势”。金城南阻击战打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神威,创造了27公里正面迎敌以少胜多的战例,成了志愿军战史上有名的战例。1951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以“我军三天歼敌一万七千”为题,在头版报道67军的重大胜利。37岁为保家卫国捐躯抗美援朝战场,朝鲜国家领导人金日成在唁电中高度赞扬李湘军长的军事指挥才能,称赞他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开国少将军医李治,原名李圣治,1899年11月出生在泮中村一个小木商家庭。启蒙于泮中村耕读讲堂,后考入县立禾川中学,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南洋医科大学。一九二九年毕业后,立志悬壶济世而改名"李治",并在南昌开设诊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期间参加红军,当时红军缺医少药,医疗水平也非常落后,战士受伤后得不到医治,容易感染危及生命,李治一参加红军就积极利用自己的精湛医术救治伤病员,他的高超医术成功的救治了在第一次反围剿中经他治疗的一千多名伤员,除两名腹部受重伤的未救活外,全部救治好。他的精湛医术和医德医风,使他与傅连璋、戴济民、陈义厚被尊为中央苏区医界“四大金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中国共产党的医疗卫生教育播种井冈山,诞生瑞金城,锤炼长征路,成长延河边,李治一直参与其中,勤勤恳恳地致力于党的医疗教育事业。抗日战争时期,建国后,一直致力于我国的医疗教育事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九八八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常委副省长李芳远,1907年1月22日出生在泮中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尚未成年失去母亲。1927年参加农民协会和农民赤卫军开始革命生涯,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李芳远参加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冀鲁豫反扫荡的斗争和创建抗日根据地的工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他长时间从事部队的政治思想及民运工作,为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和民运工作的建设与发展辛勤劳动。1941年3月任冀鲁豫边区第八军分区副司令员,1944年10月随359旅南下到湖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冀鲁豫边区第七军分区副政委,第三野战军供给部政委、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参加淮海战役、渡江作战和解放南京、上海的战斗。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全国解放后,逐步转向地方善后及建设。1958年6月调青海省工作,历任中共青海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等职。在条件比较艰苦的青海、甘肃省工作的21年间,为两省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辛勤操劳,对铁路、公路、桥梁和国防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1979年出任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当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泮中村自古至今家国情怀浓厚。第一位赐进士李珪在朝为政,刚正不阿,与奸臣刘瑾斗争被陷害,死在赴任途中。除了这三位,还有不少人为新中国的成立默默无闻的贡献了自己的生命。至今服务部队不少,有两位大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与三位铜像对面的李氏祖祠是彭德土地革命时期的住址,长房祖祠曾是红七军驻扎地。现今作为红色文物收到江西省政府保护。</span></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老顽童的怪想,一生舌耘笔耕,入选教育部专家库,四级教授,江西省作协会员、首批学科带头人、首届领军教研员,《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封面人物;参加过省中考命题及省级教材编写,有拙文陋字献丑于人民文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十余种核心期刊或国家级报刊杂志;著有《守望 耕耘 求索》,主编《点点烛火聚成光》等,获过全国性征文奖;应邀在县内外及市省国家级培训研讨会作过讲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