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南湖菱的故事

耕农者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嘉兴特定的地理位置,在同一水域中共生着多种菱角,而嘉兴境外各地都只能生长单一品种的菱角。1959 年,嘉兴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马家浜新石器遗址考古挖掘中,出土了六七千年前的已碳化了的菱角此菱为圆角,形似元宝,俗称元宝菱。嘉兴早在 6000多年前就已生产菱角。此外,嘉兴还有环菱(牛角菱)、白早菱、小青菱、红菱等,今天我说一下我们嘉兴南湖菱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传说乾隆皇帝南巡江南,驻在嘉兴南湖烟雨楼时,吃了南湖菱后赞不绝口,写下了“夏中让彼泛锦芰”的诗句。这体现了南湖菱在历史上曾受到帝王的赞誉,也曾是当时的朝中贡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至今已有6千多年历史的马家浜文化考古遗址中发现的碳化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菱角何纤纤,菱叶何田田。鸳鸯与厓騑,对对浮清川。采菱白晰郎,荡桨后复前。偶逢西家妹,隔浦来采莲。娇容入花乱,素腕随荇牵。要住语绸缪,风动裙带偏。采采忘采角,但采叶在船。赠我双莲子,庶几不空还。”这是明代诗人张元凯的一首《采菱词》,构画出了一幅天人合一的美妙情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嘉兴,有一种菱角因生长在南湖所以叫"南湖菱",由于形似元宝,民间又称"元宝菱、青元宝",每年的上市时间在8月底至11月份,釆摘时间三个月。 南湖,嘉兴人民的骄傲与荣光,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会址所在地,湖心岛畔的那一艘画舫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中国革命的伟大苍桑,由于南湖菱生长在南湖,因此成为了嘉兴的著名特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湖边垂柳依依,满目葱笼,微风拂过,波光潋滟,柳枝轻舞,仿佛在诉说着禾城古老的故事。而南湖菱,就静静地生长在这片清澈的湖水中,宛如一个个绿色的小精灵,给南湖增添了一抹独特的生机与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南湖菱,属于菱科菱属植物,也是浮水水生草本植物,外形圆润无角,皮色翠绿,两端圆滑,皮薄、肉嫩、汁多、甜脆、清香,不仅外形美观,而且口感鲜美。剥开那翠绿的外皮,露出洁白鲜嫩的菱肉,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放入口中,轻轻咬上一口,那鲜嫩多汁的菱肉瞬间在口中化开,清甜的味道瞬间弥漫在舌尖,让人回味无穷。无论是生吃,还是煮熟后食用,南湖菱都能给人带来独特的味觉享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我们嘉兴,南湖菱的烹饪方法有很多,如南湖菱烧肉,土鸡炖菱、咸肉蒸菱,茄子豇豆炒菱、尤其是葱油南湖菱是禾城市民的偏爱,最受欢迎。这种菱只有生长在我们嘉兴才会沒有菱角,如果移植其它地方就会生出角,很神奇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据说,很久以前,南湖菱是有角的。有一次,乾隆皇帝南巡到嘉兴,品尝了南湖菱后,由于味道清甜甘爽,于是赞不绝口。但当他看到南湖菱的尖角时,却不小心被刺了一下,于是乾隆皇帝便下令,让南湖菱从此不再长角。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却为嘉兴的南湖菱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前些年,由于南湖度假景区改造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及水域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南湖菱这一稀有品种也迁移至我们秀洲区油车港镇胜丰村进行种植培育,目前油车港镇水域里的南湖菱面积1100亩左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千亩之间渺无涯,秋风碧水万人家。菱歌一曲凭鱼跃,湖面熔金夕照斜。”这首诗再现了“秀洲八景”之一“菱荡渔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此景正位于秀洲区油车港镇胜丰村菱珑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胜丰村,坐落在浙北地区江南水乡的油车港新城。这里水网纵横,湖泊罗立、河渠交错,自然水生态资源丰富。这里有碧波千顷的千亩荡,一眼望去那清澈的湖水,宛如一面面明镜,映照着蓝天白云;湖光倒影,翠堤绕湖,湖面上到处飞翔着一排排的白鹭,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万物生灵。而南湖菱,便是在胜丰村这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在茁壮成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南湖菱,那独特的无角之形,圆润可爱,恰似江南水乡的温婉与柔美。我们胜丰村的南湖菱,更是别具一格。它们生长在这片纯净的水域中,吸收着大自然的精华,每一颗都饱满而鲜嫩。那翠绿的色泽,仿佛是大自然用最细腻的笔触勾勒而成,充满了生机与活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浙西词派的清代文学家朱彝尊的诗集中也曾写过关于南湖菱的诗句:《鸳鸯湖棹歌》: “江市鱼同海市鲜,南湖菱胜北湖偏。四更枕上歌声起,泊遍冬瓜堰外船。这首诗描绘了南湖菱的独特美味,在与其他地方的菱角对比中,突出了南湖菱的出众,也展现了当时南湖采菱、卖菱的热闹场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行走在胜丰村,这里建有嘉兴市南菱湖繁种基地,走进基地随处可见那一片片碧绿的菱塘。菱叶如同一把把小巧的绿伞,漂浮在水面上,随着微风轻轻摇曳。在阳光的照耀下,菱叶闪烁着点点银光,仿佛是无数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水面上。而那隐藏在菱叶之下的南湖菱,则像是一个个羞涩的少女,静静地等待着人们的发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到南湖菱成熟的季节,胜丰村便热闹了起来。晨曦微露,村民们便纷纷划着釆菱桶,身着蓝底清衣、头戴青蓝印布头巾、唱着悠扬的菱歌,穿梭在千亩荡畔的菱塘之间,小心翼翼地采摘着那成熟的南湖菱。她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那是对大自然的感恩,也是对生活的热爱。采摘下来的南湖菱,被放在菱桶或摆放在竹篮子里,那翠绿的颜色,让人看了心生欢喜,中午时分便成了嘉兴市民一道美味的家常佳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南湖菱,对于胜丰村的村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与发扬,村民们把釆菱时的场景融合了农民画的描图中,丰富了乡村民俗风情文化元素。在这片土地上的村民们都与南湖菱有着不解之缘。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培育着这一方水土的嘉兴瑰宝,也传承着那份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恩之情。南湖菱除了美食和文化价值,胜丰村的南湖菱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每年,南湖菱的丰收都会为村民们带来可观的收入,也为胜丰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南湖菱也吸引了众多外来游客前来品尝和采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与三产的发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朝诗人申慧曾写过一首《鸳湖采菱歌和韵》,其中写道:“小小菱缸水面浮,明湖一片漾新秋。日斜荡桨中流去,爱取菱花插鬓头。”鲜美飘香的南湖菱是要靠菱农到湖中采摘的,我也一直向往要亲眼看一看头戴蓝印花布头巾的采菱女,那坐在菱桶里采菱的优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胜丰村的南湖菱已经成为了嘉兴的一张亮丽名片。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这里,人们可以品尝到最正宗的南湖菱,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也可以领略到胜丰村村民们的淳朴与热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站在胜丰村的土地上,望着那一片片碧绿的菱塘,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湖一水,都承载着江南的韵味和历史的记忆。南湖菱,它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乡愁情感的寄托,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南湖菱,那一抹翠绿的身影,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成为胜丰村一道永恒的风景。它如同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绚丽的画,一曲动人的歌,诉说着嘉兴的故事,传承着江南的文化。让我们一起走进嘉兴,走进胜丰,去感受南湖菱的魅力,去领略胜丰乡村田园菱塘的美丽风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胜丰村的南湖菱将会继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为这片美丽的土地增添更多的魅力。而胜丰村的村民们,也将继续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守护着这份嘉兴独有的瑰宝,世代传承着那份独特的乡村文化与"菱距离"情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