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

山哥

<p class="ql-block">在我刚有记忆的时候,村子里是没有买卖实体场所的。依稀记得那时候的交换,大多是大人们拿着钱到镇上或县上,甚或是省城里的商店去购置所需的商品。也偶有零散的小商贩赶着驴车进村里走街串巷抛售商品。屯邻之间的买卖多以交换为主。比如做豆腐的,在卖豆腐时就要随身带上一杆秤,谁家要买豆腐,就会用盆儿或瓢装一些黄豆,按一斤黄豆给几块豆腐折算。种瓜的人家则用记账的方式记录谁家在这个夏天共买了多少瓜,到秋天苞米收获的时候按一斤瓜几斤苞米折算好后,挨家去收苞米。总之用到钱币的时候非常少,商品交换也相对原始和零星。</p> <p class="ql-block">稍大一些,就有了以村(当时叫大队)办形式建立的商店,那个时候叫供销社。里面的商品除了我们平常能看到的,比如柴米油盐酱醋茶,更多的是我们平常很少见的,比如香烟呀、糖块儿呀、各种水果呀等等,当然少不了各类书本文具。由于资源稀缺,所以那时的我们觉得供销社里什么都好,恰巧供销社就在我们上学的路上的道边,所以自然而然的,我们一群孩子就成了供销社里的常客,上放学路过的时候,总会进到供销社里转上一圈儿,即使什么都不买(其实不是不想买,是真的没钱买),出来的时候也能找到一种浅浅的满足感。</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的零花钱是很少很少的,而且也没有规律,额度也不确定,主要还看大人们这一时段的资金充裕情况。家里孩子多的,得到的零花钱肯定就更少了,基本上都是几角几分的,上到元的时候很少。记得那个时候的孩子们最乐此不疲的是“代购”,就是大人们出钱,由某一个孩子去供销社买东西,这个时候孩子们就会有争抢,因为谁都知道,买完东西之后,小的结余大人们一般是不会收回的,这基本上也是孩子们零花钱的重要来源。</p> <p class="ql-block">喜欢读书,而供销社里恰恰是不卖书的,同时也不卖什么玩具。于是那里的各种本子、铅笔、格尺、橡皮就成了我的重要采购对象。记得铅笔和橡皮是最便宜的,几分钱就能买一只,各种小本子也一样,花很少的钱就能买不少回来,拿回家如获至宝地欣赏把玩,爱不释手,甚至睡觉的时候都会用手攥着。 </p> <p class="ql-block">由于规模较小,所以供销社里的商品种类不多,但像油盐酱醋等基本生活用品还是较齐全的,而孩子们关注的肯定还是糖块啊、饼干呀、汽水儿啊等等这些直接入口又香彻心肺的美味。会盘算的孩子会在零花钱中列支一部分,等有奢侈想法的时候,拿出一部分去供销社里买此类奢侈品偷偷独自享用。是一定要尽量背着人的,因为东西太少,实在不够分享啊!</p> <p class="ql-block">农村的幅员还是挺大的,一般一个村辖七八个自然屯儿,方圆几平方公里,而供销社只有一个。年关的时候,这里会热闹非凡,人们都会聚集来这里置办年货,供销社也会根据需要多进几样应景的商品,如冻梨、冻柿子、写春联用的彩纸、各类糕点和酒类。而孩子们更关注的是那大大小小的炮竹,二踢脚是要买上几大捆的,小鞭儿也得买几挂,这些必须大人拿钱,孩子们兜里的钱是不够用的。供销社也会根据购买能力改变营销策略,把大连鞭炮拆开,按个卖给孩子们。这样孩子们的购买能力就够了,于是除了除夕,叮叮当当的小响声就不会断,从小年一直响到正月十五。</p> <p class="ql-block">供销社的出现,给童年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色彩和记忆,梦乡里的美好又多了一个安放的之处。而大人们却苦不堪言:有了它,家里的开销大了很多!(图片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