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光影生涯—(1)》我的父亲

曾湘敏

↑(1)这是父亲退休那年来北京游玩时拍摄的。<br><br><b>前言:一个月前我在美篇上发了《今天是我入学报到的日子》,获得了216位美友的点赞,74位美友留评,41位美友送花、打赏。多大。1.6万美友浏览阅读,并有十好几位美友建议“鲜花推荐上首页”。更有几位美友提出“等待看您人民画报社工作的经历”。其实,这几年我一直在收集图片,组织文字,计划实施《我的光影生涯》的美篇连载。今年正是我专业学摄影六十年,觉得《我的光影生涯》是时候和大家见面了。<br><br> 在《我的光影生涯》的开篇,我必须说说我的父亲。<br>我父亲7岁随爷爷从湖南湘潭老家来到上海谋生。听老人讲,船到上海苏州河码头,因船费不够,爷爷只得把儿子压在船上,自己上岸找老乡借钱才赎回儿子。<br> 不少湖南人到上海都开酒铺做买卖。在老乡的帮助下,爷爷先赊账也开了一家小酒铺,算是在上海落了脚。只知道父亲上中学的时候喜欢打排球(见过照片),上大学的时候学的是金融(解放后他曾在人民银行工作),他什么时候喜欢照相,不清楚?家里有一台带皮老虎的相机,120胶卷可拍16张,镜头还是蔡司的。估计这台相机,父亲是从旧货商店淘来的(小时候记得他喜欢光顾旧货店)?这台相机给我们兄弟姐妹留下了不少倩影。<br> 这是我们小时候父亲拍摄的纪念照:</b><br> ↑(2)当年父亲曾在杭州学习,母亲带姐姐前往探亲时拍摄。(1944年) ↑(3)1947年我一周岁时,在上海新闸路爷爷经营的小酒店前的马路上。 ↑(4)和奶奶在小酒店门口合影(1949年) ↑(5)1951年在新闸路福康里第四弄,那时候我才5岁。 ↑(6)1951年和姐姐、妹妹在新闸路福康里第四弄。 ↑(7)1952年和姐姐、妹妹在上海某公园。 ↑(8)1953年和姐姐、妹妹、大弟弟在上海人民公园。 ↑(9)1954年父亲在苏州进修,奶奶、母亲带着我姐姐、我和大弟弟到苏州探亲时留下的影像。这是在沧浪亭门前桥上的合影。 ↑(10)在沧浪亭石舫与奶奶、姐姐合影。 ↑(11)在狮子林和母亲、大弟第的合影。看得出我小时候很调皮。 ↑(12)1957年,父亲代表钢铁系统在上海中苏友好大厦作讲解员,让我们几个孩子有机会登上这座具有俄罗斯古典风格建筑的楼顶合影。 ↑(13)小弟弟在上海人民大道留影。背影上的高楼,是上海工人文化宫。(1957年) ↑(14)1960年妹妹和两个弟弟在上海龙华公墓爷爷的墓前。<br><br> <b>其实,小时候我并没有受父亲的影响早早地就喜欢上摄影。我贪玩,上初中前学习也不努力,直到初三,才在学习上有了转变。上高中的时候,班里有一个摄影兴趣小组,我也算一个,兴许我是从这时候才对摄影有了接触(下一篇再细讲)。<br> 高中三年,班里学习成绩不错的同学不少,我也就算是一个中等水平的吧。毕业那年,我很自知之明,根本不会去想考清华、北大,所填写的志愿中也就是华东师大、南京大学、上海师院……,专业基本上是“数学系”。我自认为我的学习成绩中数学还行,其实这些学校的录取线也不低。<br> 赶巧。1964年,北京电影学院在停招两年后,在上海设了一个考点,招收导演、摄影、美术三个专业的新生。我一是好奇,二是抱着试一试,作一次高考“演习”,就报了电影摄影专业。<br> 父亲知道我报考了摄影专业,他在旧书商店买了几本《大众摄影》供我学习参考。我都不记得是哪年哪期的杂志了?好在那几本《大众摄影》的封三,是“作品分析”栏目。每期一张图片,给读者介绍如何欣赏图片。有时具体到图片的主题、主体是什么;并阐述前景、背景是如何来突出主体的;甚至是比较专业的图片在影调和线条透视方面的知识,对我这个对摄影还一知半解人来说,非常有启发(很可惜这几本《大众摄影》在文革中遗失了)。</b><br> ↑(15)在《大众摄影》的封三上的这张《战争与和平》。记得杂志的作品分析写道:鸽子是图片中的主体,象征渴望着和平;前景的铁丝网,是战争的象征;背景是乌云滚滚;作品主题非常鲜明,教给了我欣赏图片要看主体、前景、背景。杂志的作品分析中还有介绍用光、线条透视等,既具体又明了。<br><br> <b>那年电影学院摄影专业的初试,在上海市西中学举行。上午从8点开始到11点半。三个半小时,就是分析蔡亮的油画《延安火炬》(见图)。下午考数、理、化三门课。</b><br> ↑(16)蔡亮的油画《延安火炬》<br><br> <b>《延安火炬》虽然是一幅油画,但它的画面组成应该和图片一样的。可以说这一下《大众摄影》的作品分析的套路,算是被我用上了。那三个半小时,我一分钟都没有浪费,我是直到打铃才交的卷。事后听说,有的考生以画写了作文,可见这样的路子是错的。我觉得我最后能被录取,《延安的火炬》的作品分析,绝对起到的是主要作用。<br>所以说,我的摄影生涯的第一步,是父亲为我购买了《大众摄影》的功劳!</b><br> ↑(17)我和父亲(2006年9月)在上海家里。<br><br><b>预告:下一篇《我的几位中学同学》</b><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