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溪河畔 昭君故里

韩连绪

<p class="ql-block">王昭君故里,位于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南郊的宝坪村(兴山县,西汉时归属为南郡秭归县)。</p> <p class="ql-block">西汉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王昭君就出生在香溪河畔的这个小山村。</p><p class="ql-block">这里山青水秀、物产丰富、民风质朴,距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故里仅二十余里。</p> <p class="ql-block">昭君六岁时开蒙启智,父亲请来私塾先生教读。幼年昭君十分聪慧,过目不忘,过耳成诵。</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38年农历八月十五日,父母为年满15岁的王嫱举办“笄礼”,赐字“昭君”。此时的昭君姑娘已经出落成“颜色皎洁、闻于国中”、琴棋书画无所不精的绝色美女。</p> <p class="ql-block">郡、县两级官员在每年“考察贤良孝悌杰出之人向朝廷举荐”的例行巡视中,在香溪河畔的宝坪村发现了端庄秀丽的王昭君,于是决定将她敬献给朝廷。</p> <p class="ql-block">传说昭君乘船离开家乡时,父老乡亲们送了一程又一程,昭君便在香溪河旁的一条小溪边,向送行的乡亲们深深鞠躬以示谢意,这条小溪因此得名“小礼溪”。</p> <p class="ql-block">船过小礼溪,家乡已隐入崇山峻岭之中,昭君心中有不尽的爱恋与难舍,便回转身去,面对家乡再行三跪九叩的大礼。此地恰巧也有一条注入香溪河的小溪,便被唤作“大礼溪”。</p> <p class="ql-block">昭君乘坐官船到达当年秭归县治所(今秭归县归州镇)谒见县衙长官,再顺长江而下到达南郡郡治所在地江陵。谒见南郡太守后,换乘车舆,经南阳入武关,沿秦直道进入长安。全程一千七百余里,行程约一个半月。</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37年,王昭君来到京城长安,成为汉宫掖庭的一名待诏宫女。昭君从小受到屈原高尚峻洁的人格影响,志不苟求,因而独坐深宫三年,无缘面君。</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33年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第三次入朝,“愿婿汉氏以自亲”,与汉朝永结同心。汉元帝下旨,从后宫中遴选佳丽以配单于,王昭君“乃请掖庭令求行”,自愿出塞和亲。</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33年春,王昭君离别长安,启程前往匈奴。长安城里万人空巷,争相目睹这一盛大的场面。数千人的送亲队伍浩浩荡荡,经冯翊(今西安东北)、出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跋涉数月,盛夏之时终于抵达匈奴单于庭(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附近)。</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33年盛夏,草原上彩旗猎猎,呼韩邪在单于廷举行隆重的和亲仪式,人们高呼“单于和亲,千秋万岁”的祝辞,庆贺单于、昭君相亲相爱、胡汉两族天地同春。</p> <p class="ql-block">关于王昭君去世的年代和确切地址,史书无明文记载。据匈奴史专家推论,王昭君可能在公元前六年到一年间,在单于庭去世。</p><p class="ql-block">(照片是呼和浩特昭君墓“青冢”)</p> <p class="ql-block">自公元前33年王昭君出塞,到公元18年王昭君的侄子王飒出使匈奴,前后六十多年间,王昭君和她的侄子、儿子、女儿、女婿、外孙三代,为民族的和平友好奔波于长城内外,所做出的贡献和牺牲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p> <p class="ql-block">王昭君纪念馆里有一句总结性的语言:</p><p class="ql-block">王昭君出塞和亲两千余年来,其生平事迹被一代代传颂,人们称颂王昭君为“美的化身”、“和平使者”。弘扬以“和”为核心的昭君文化,是人类社会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时代主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p> <p class="ql-block">愿我们的“长江女儿,草原母亲,和平使者”,王昭君永远活在人民心中!</p> <p class="ql-block">韩连绪</p><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2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