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引言:暑假结束以后,迎来新的学年,学校于2024年9月继续组织了全体教师共同阅读大概念理论专著《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在此记录对此书阅读后的理解和感悟,也希望能对自己实践大概念教学带来一点帮助。</p> <p class="ql-block"> 学习发生了吗?课堂中发生了怎样的学习?教学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学了很多知识,也会解很多题,但面对真实问题的时候,却难以合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随着“新课程、新课标”的颁布,课程目标从“知识为本”走向“素养培育”,教育需要经历一个范式层面的变革,需要以“大概念”为目标组织教学,改变“零散学习·点状思维”的学习现状,重塑学生的学习,实现高质量学习。读完浙江大学刘徽博士的《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一书,结合“新课程、新课标”的教改理念与策略,我体会到设计与实施“大概念教学”有三方面的要义。</p> <p class="ql-block">作者介绍:刘徽,教育学博士,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学习科学系副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学设计与教学变革研究、课程理论与课程史研究和教师教育研究。主持“中小学课堂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著有《概念的寻绎:中国当代课程研究的历史回顾》等,在《教育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佘篇。研究成果获得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第五届“教育实证研究优秀学术论文奖”。主持的“教学理论与设计”等3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课程。</p> <p class="ql-block"> 首先,大概念是什么,大概念“大”在哪儿?刘徽博士在书中提出:大概念的内涵主要体现为“反映专家思维,具有生活价值”。换言之,大概念标志着专家思维的形成,而以往我们所教的小概念常常只反映了专家式的结论;同时,大概念除了具有学科价值外,还更有现实的意义。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加减乘除的运算是基于计数单位表达的一致性,其中“加法就是计数单位的累加”就是“加法”大概念的核心内涵,这个大概念能统领整数加法、小数加法、分数加法的运算,帮助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和结构,这样就避免了教学时将加法仅作为一项技能反复操练。不仅如此,加法的大概念还可以嵌入最大的概念网络中,比如对数学符号系统的理解,这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减法、乘法、除法等,可以说大概念是结构化理解知识、实现能力素养发展的“锚点”。其次,大概念教学是什么?刘徽博士在书中提出:大概念教学就是以大概念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指向培养解决真实性问题的素养。核心素养的本质是人的思维、做事的能力和习惯,大概念教学就是以素养培养为目标重新定义教学,重塑学习样态。与原有教学相比,目标就不仅仅局限于学科内知识的融会贯通,而是指向打通学校教育与现实世界,用学科的眼光来看世界,从而使学到的知识在新情境中更容易被激活,更容易迁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p> <p class="ql-block"> 大概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一般以单元为单位。这个设计单元既可以是教材中的一个自然单元,也可以是围绕大概念教学目标重新组织的新单元。比如,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分数的意义”自然单元,可以把“分数的再认识、分数的度量意义、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与除法”这些内容整体化、系统化,作为“分数”大概念的教学单元。另外,基于大概念教学的需要,可以将教材中的几个自然单元连贯起来组成大单元。只不过,大概念所说的单元不仅指内容上的整合,更重要的是从素养目标的角度来看单元,提炼单元的大概念,这也是“大单元”的内涵所在。大概念教学的设计,先围绕素养目标,基于“望远镜思维”和“放大镜思维”做好单元规划。在此基础上,从“目标设计、评价设计、过程设计”三个维度开展设计。一是目标设计,先确定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具备哪些在今后学习或真实生活中所需的素养,素养目标通过大概念呈现,这样就能改变传统教学中仅仅以知识点为目标的教学现状,实现学生学习的重塑;二是评价设计,主要是目标导引下的评价任务设计,即通过任务中的表现、真实性问题的解决等评估学生单元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并进行评价量规的设计,以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形成合理的评估;三是过程设计,主要是基于准备、建构、应用与反思四个元素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将素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中。正如刘徽博士在书中提到的:单元过程就像是编织锦缎的过程,准备、建构、应用、反思作为四个元素就好比四股丝线。准备主要是激发参与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建构主要是通过案例让学生理解大概念;应用主要是学生运用大概念来解决问题;反思则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之中。</p> 悦读越享(一)